育人重在育心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师的天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在推进,提倡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有人文关怀的意识,了解学生的情感特征,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灵,让爱转化为学生成长和前行的动力。然而在目前,很多教师虽然知道爱的重要性,但对爱的理解和实践都走入了误区。通过对师爱误区的分析,倡导对学生给予真挚、理性的关爱。
  关键词:师爱 误区 对策
  最近看到一则报道,有专家对一批优秀班主任做调查,问:你爱你的学生吗?100%的班主任答“我很爱我的学生”,然后对他们的学生做抽样调查,问:你觉得你的班主任爱你吗?只有10%的学生答“我的班主任爱我”。反差之大让人诧异,更让人深思。大作家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那为什么老师认为对学生付出了爱,而学生却感受不到呢?其实,并不是我的学生不懂爱,而是我们做老师的满怀爱心却不懂得爱的方法、爱的方式,走入了爱的误区。
  爱的误区之一:疾言厉色的“爱”
  有的教师头脑里还存在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理念,认为爱学生就是对学生严厉,实行专制式管理,事事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为准则,对学生的言行进行严格的控制,一步一行都必须按照自己的要求,奉行“打是亲,骂是爱”的教育方式,学生做的不对,轻则严词斥责,重则辱骂体罚。学生接受不了这样的“爱”,它反而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学生因为畏惧老师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压抑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学生,或者情绪暴躁待人苛刻,或者唯唯诺诺自卑自弃。
  爱的误区之二:万事担当的“爱”
  有的教师眼里的学生是不经风雨的花朵,对学生的爱近似于“溺爱”,事事包办,想法设法为学生挡住外来的风浪和诱惑,营造一个柏拉图式的港湾,学生只需要在里面无忧无虑的学习,从表象来看,这样的老师对学生浑身散发着“爱”的气息,师生关系肯定融洽和谐。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独立意识和自主性,甚至养成依赖性人格,将来极可能脱节于社会。思想稍微成熟一些的学生就会体验到老师不对自己做能力上的要求,不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剥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心里不认可这样的“爱”。
  爱的误区之三:称兄道弟的“爱”
  有的教师过分淡化师生关系,甚至同学生“称兄道弟”,平时在语言和行为上无话不说、嬉笑怒骂非常随意,看似平等亲切,颇受学生的欢迎,但教师的角色具有多面性,既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学生活动的参与者,也是学生行为的“管理者”。过头的“亲民”之举,很容易使教师的失去应有的权威,在学生行为上没有问题的时候师生关系一团和气,一旦学生有违纪行为发生而教师需要介入处理的时候,学生在情感上就难以转变,而无法欣然的去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教育的成效将大打折扣,长久以往学生管理就会产生失控的局面,师生之间看似亲密无间的关系也就难以维系下去了。
  爱的误区之四:等级分明的“爱”
  美好的事物容易引起人们的喜爱之情,教师也是普通人,常常会把这种情感带入到教育中去,偏爱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学生,给学生的爱区分等级。其一,偏爱成绩优秀的学生,忽视成绩后进的学生。当前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成绩的影响仍然坚不可摧。上级、家长、社会最关注的还是孩子的成绩,学生的成绩往往就意味着教师的成功,在这种背景下,学生被作为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工具,被贴上了“优等生”“差学生”的标签,一旦做出了这种判断,教师就把爱都倾注到“优等生”的身上,“差学生”不仅得不到爱,还要遭受不公平的对待。其二,偏爱“有背景”的学生,个别教师的爱也染上了“市场经济”的味道,为了自身的利益,对那些父母从政或从商的学生特别照顾,而那些家境一般的学生只能分得师爱的一点残羹冷炙。学生的心理是脆弱的,爱的天平的倾斜让一部分学生恃宠而骄,另一部分学生愤世嫉俗,教师错误的价值观对学生产生了不容低估的负面影响。
  爱的误区之五:虚无缥缈的“爱”
  爱是一种发自人类心灵深处的情感体验,它融合在师生共同的学习生活中,通过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點一滴的渗透到学生的心里,就像诗句所描述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但社会的浮躁也影响着教师,此起彼伏的各种电视真人秀让“爱”看起来如此直接、简单。一些教师急于表达对学生的热爱,喜欢把“爱”挂在嘴边,比如有的教师喜欢开展一些以“师爱”为主题的班团活动,教师在讲台上发表自己的爱心演说,然后学生轮流上台列举老师对自己释放爱心的高尚行为。不可否认,教师想表达对学生的爱拉近师生的距离这种出发点是好的,但教师把师爱作为一种日常完成的工作或者一项差事,那么爱的本质就变味了,变得形式化,无法和学生产生心灵的感应。
  全国模范教师霍懋征老师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促进学生智力和心理的健康成长,教师的爱只有被学生接受并产生共鸣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师爱是一门学问,要符合教育规律,适应学生特点,爱的有理、有力、有度,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走出爱的误区,掌握爱的策略。
  爱的策略之一:懂得尊重学生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里,尊重是仅次于自我实现的人类需求,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日趋成熟,学生渴望得到人格的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可以让学生获得情融融、意切切的心灵感受,这种感受会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学生不是没有感受的工具,他们有自由的意志,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正确意见和正当要求,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解决问题,绝不能唯我独尊,一切“我说了算”。对于思想和行为上出现偏差的学生,也要先耐心去倾听学生的心理感受,体会学生的情感体验,然后再去寻找解决的对策,不可一味的训斥学生。
  爱的策略之二:敢于放手自治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古人亦云,修身,齐家,治天下。修身放在第一位,是后两者的基础,而修身就是我们教育里所说的自己管理自己。管理不应该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自我约束。通过引导学生对管理的认识,使学生自觉意识到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强化班级管理的民主参与,使得学生的意志和愿望在合理的渠道得到满足,可以减少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至对抗的情绪,又密切了师生关系,可谓一举两得。   爱的策略之三:学会恰当批评
  有些教师认为爱就是理解和宽容,这种认识非常片面,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无限的理解和宽容有时候是对错误的纵容,不能有效的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缺点,反而让学生在舒舒服服里越陷越深。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批评甚至是严厉的批评是必需的,起到一种苦口良药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批评不能简单、粗暴,或者让学生丧失志气,抬不起头,或者让学生忿忿不平,产生逆反。批评要讲究艺术和智慧,批评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调查,争取批评教育的主动权,批评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因人而异。批评还要善于运用适当的批方法,给学生自我反省的契机,自我改正的时间,使学生在教师的批评中感受到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厉,还有热情的关切。
  爱的策略之四:爱要一视同仁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孩子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相关机构做过一次调查,了解什么样的教师最受学生喜爱,结果“正直,不偏爱”排在第一位,其他依次是“责任心强”“幽默开朗”“知识丰富”等等。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是教师在进行育人时首要遵循的原则。我们应该意识到学生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性格气质、兴趣爱好上,还体现在智能水平,发展潜力上,上进的学生惹人喜爱,后进的学生使人烦恼,这是人之常情,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但必须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秉持公正公平的教育信念。
  爱的策略之五:润物无声的爱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育过程中,儿童越是察觉不到教师的教育意图,教育的效果就越好。教育工作需要的是春风细雨般的心心相印,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艺术。爱不需要大张旗鼓的嘈杂,爱的力量从教师人格的源泉中产生,教师事事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不必布道般的口若悬河,而是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蔼的情感交流去感染学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感化纯真的心灵。无痕的爱,才是充满人性关怀的教育智慧。
  师爱应是不求私欲之利,真挚而理性的。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的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师愛具有不可低估的强大力量,它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激活学生的内在的潜能,引导学生不断向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理解学生,真诚的对待学生,学生也会把全部的爱心奉献给我们,我们的工作也一定能开展得更加生动活泼,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2]布鲁肖.给教师的101条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承担着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它体现了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中的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文化,以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传承文化这是对文言文教学内容的要求,也是我们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最好途径。  文言文教学文化传承文学素养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精华,是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和载体,也是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来源。然而,从当前初中教学现状来看,文言文似乎并没有实现示其独特的魅力和传承
语文是一门学科语言,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培养的关键是学生的阅读。为此,如能把“阅读”彻底变成“悦读”,它能高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言应用、表达能力。  中学语文阅读巧用课堂扎实课外悦读“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自主、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使之有所感悟、思考,情感受到熏陶,智慧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反复读,涵咏其中,方可悟出奥妙。记忆、领会、鉴
融入澳大利亚TAFE课程先进的理念,抓住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品牌建设契机,从岗位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分析入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并以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为例,阐述了如何开展具体的课程改革,为同类专业课程改革及专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TAFE课程职业能力课程改革机电一体化技术  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即技术与继续教育的简称,是澳大利亚
摘要:当下社会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随着周围环境的日益更新,人们需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文化生活,它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领域。因此,在高中学年段积极实施“研究性学习”,不仅需要我们转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更是教育思想,改变教育模式的转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强调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搜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
Jane Austen, a famous woman realistic novelist of the 19thcentury with her own opinions about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through her description of four women’s marriages, expresses such view
摘要:作文教学时,培养学生互改互评作文的能力,对提高作文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按照批改作文的要求方法和步骤,边指导边示范批改。批改的过程中,激发兴趣,辅以学生的讨论,建立平等、自由、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信息的全方位流动,避免教师的单向灌输。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教学 互改互评  过去,每当作文收上来后,教师就勤勤恳恳地精批细改,发下去后学生却只是匆匆一瞥,可以说老师的辛勤劳动都打了水
摘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新课改下的主要的教学模式。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性因素。文章就从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两个方面,具体论述自主学习助推初中英语教学走向高效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自主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能力 高效教学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们都会有同感:学生刚进入初中,对英语学习信心百倍,兴趣十足。但2~3月之后
摘要:近年来,在校大学女生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而男生的成绩似乎普遍弱于女生。本研究结合国内外在校大学生学习观性别差异的既有成果,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性别差异角度的分析,发现女生成绩普通好于男生成绩,本研究对此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析,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观 性别差异 现状 对策 湖南农业大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男女平等思想已深入人心,男女生获得
舍伍德安德森作品中,刻画了许多不幸的母亲形象。这些母亲要么在生活的重担下被家庭责任压得快要垮掉,要么在無爱的婚姻漩涡中挣扎。通过探析安德森自己生活的轨迹,来分析这些不幸的母亲形象。  舍伍德安德森母亲形象可悲可怜不幸在舍伍德安德森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可悲可怜的母亲形象。这些母亲们,要么整天忙于生计,靠一己之力养活一大家子人;要么在无爱婚姻的漩涡中痛苦挣扎,变得冷漠、疯狂甚至用死亡的方式来寻找
当前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院维稳工作的重要任务是认真分析安全稳定工作中存在的不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全面提高工作水平,确保地方高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地方社会的长治久安。  高职院校维稳因素措施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营口市唯一一所地方高职院校,担负着为营口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使命。因此,维护营口职业技术学院的稳定是其自身教育教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营口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