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海明威的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海明威的哲学内容十分丰富,当然也非常复杂,但是不管怎么样,对于生和死的看法都是海明威哲学最基本的问题。海明威对于哲学的阐述,重在短暂人生的“升华”。海明威通过“硬汉子”的生存方式和生死哲学,启示人们如何在异化的现实世界里保持人性的尊严。
关键词:海明威;哲学;桑地亚哥;意义
人类对生死问题的探讨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人类最早是通过原始宗教、艺术以及神话,把人类对于生命和死亡的看法表达出来。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最原始的哲学。因此生命和死亡在最初的时候,也就成为哲学所探讨的最本源的问题。
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海明威一系列的小说,他的小说不仅表现出其生死观,而且体现出他的生死哲学,因为他在小说和剧本中几乎每篇都有谈论生死或与生死有关的情节内容。譬如在《老人与海》中写大马林鱼和鲨鱼的死亡,以及《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等等著作中对死亡的描述。这也就是说,海明威的作品通过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思考,把生和死的问题上升到了一定的哲学高度。
那么海明威的“生死哲学”究竟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他又是如何表现“信仰的死亡”和“爱情的毁灭”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海明威“信仰的死亡”。西方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家曾经说过:“一个人没有死的意志也就没有生的意志。”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涌现出众多的有骨气、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当然,他们各自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对死亡的无所畏惧,同时也包括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憧憬。因为生和死是密切联系的,所以海明威的哲学表面上写的是死亡,实际上写的是生命,这样海明威的哲学就具有了现实意义。他认为人的本质是追求生命意志的,但是生命的过程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痛苦,这也就形成了生命和死亡的矛盾对立统一体。
比如在《老人与海》中,大马林鱼和围攻的鲨鱼群的死亡,就足以说明海明威的死亡逻辑。海明威极其赞赏莎士比亚对生死问题的看法,在海明威看来,只有明白人是要死的,才能正视死亡和面对死亡,而不是消极回避死亡。这就是海明对信仰死亡问题的深入探讨,与此同时也是对“死”的一种升华。
其次,说到海明威的“生死哲学”,有一点绝对不可以也是不能够忽视的,那就是他对爱情主题抑或说对爱情毁灭的思考和探讨。20世纪二十年代最为经久的主题之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爱情的毁灭。海明威抓住了这个深刻的主题,自然也有他独到的理解。
在《永别了,武器》中有这样一段精彩描写:
医生顺着过道走掉,我回到病房门口。
“不,我要进去。”
“你不能进来。”
“你出去,”我说,“那一位也出去。”
我把护士赶走,关上门,熄了灯,可这也没有用,就向同一尊石像告别。过了一会,我走了出来,出了医院,在雨中走回旅馆。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亨利同死去的妻子告别时的绝望的心情,也可以感受到他因伤心而麻木的心。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了给人看。”
再者,说到海明威的“生死哲学”,让我不得不说的是《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桑地亚哥可以说是海明威作品中“硬汉精神”的典型代表。桑地亚哥独自一人出海捕鱼,面临着种种生死考验,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他在与死亡作生死搏斗。在这里海明威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把主人公桑地亚哥放在了人生的大海之上,乘风破浪,直面生命和死亡,于是得到“人生来不是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这句富有哲理的名言,这也就是海明威“硬汉”精神的由来。“硬汉”精神也就成为海明威“生死哲学”的终结点,也是他的“生死哲学”的核心。
海明威的哲学异彩纷呈,对立中又包含着统一,他认为生命和死亡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在一反人性的荒谬世界里,作为个体的人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存方式,获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海明威在其“生死哲学”之下塑造出众多“硬汉子”形象,在死亡面前表现出“重压下的优雅风度”,这種“硬汉子精神”,是人文主义精神在人性严重扭曲的西方现代文明世界里,放射出的最后的耀眼的光芒。这对于弥补我们民族灵魂之中的“劣根性”问题,无疑具有了现实意义。“硬汉子”面对困难和死亡所表现出的英勇、执着和韧性,正是我们民族值得借鉴的地方,对于医治“民族劣根性”中的懦弱、自私、麻木等等问题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末了,海明威的“生死哲学”理所当然具有很高的社会和历史价值,但是海明威的哲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他没有看到个人应该是社会的一分子,人应该是社会中的人,他没有看到个体和整体的关系,所以也就不能领悟到集体和社会的力量。然而,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旗手的鲁迅却能清楚地看到了人和社会的关系,所以他也看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曾几何时,鲁迅先生意味深长地说“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于是海明威不得不感叹道“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战争”。
参考文献:
[1]林疑今译.永别了,武器[M].上海出版社.
[2]陈良延等译.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上册)[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3]鲁迅.呐喊[M].译林出版社,2009.
[4]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9).
作者简介:
刘伟,安徽省合肥市,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
关键词:海明威;哲学;桑地亚哥;意义
人类对生死问题的探讨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人类最早是通过原始宗教、艺术以及神话,把人类对于生命和死亡的看法表达出来。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最原始的哲学。因此生命和死亡在最初的时候,也就成为哲学所探讨的最本源的问题。
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海明威一系列的小说,他的小说不仅表现出其生死观,而且体现出他的生死哲学,因为他在小说和剧本中几乎每篇都有谈论生死或与生死有关的情节内容。譬如在《老人与海》中写大马林鱼和鲨鱼的死亡,以及《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等等著作中对死亡的描述。这也就是说,海明威的作品通过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思考,把生和死的问题上升到了一定的哲学高度。
那么海明威的“生死哲学”究竟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他又是如何表现“信仰的死亡”和“爱情的毁灭”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海明威“信仰的死亡”。西方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家曾经说过:“一个人没有死的意志也就没有生的意志。”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涌现出众多的有骨气、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当然,他们各自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对死亡的无所畏惧,同时也包括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憧憬。因为生和死是密切联系的,所以海明威的哲学表面上写的是死亡,实际上写的是生命,这样海明威的哲学就具有了现实意义。他认为人的本质是追求生命意志的,但是生命的过程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痛苦,这也就形成了生命和死亡的矛盾对立统一体。
比如在《老人与海》中,大马林鱼和围攻的鲨鱼群的死亡,就足以说明海明威的死亡逻辑。海明威极其赞赏莎士比亚对生死问题的看法,在海明威看来,只有明白人是要死的,才能正视死亡和面对死亡,而不是消极回避死亡。这就是海明对信仰死亡问题的深入探讨,与此同时也是对“死”的一种升华。
其次,说到海明威的“生死哲学”,有一点绝对不可以也是不能够忽视的,那就是他对爱情主题抑或说对爱情毁灭的思考和探讨。20世纪二十年代最为经久的主题之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爱情的毁灭。海明威抓住了这个深刻的主题,自然也有他独到的理解。
在《永别了,武器》中有这样一段精彩描写:
医生顺着过道走掉,我回到病房门口。
“不,我要进去。”
“你不能进来。”
“你出去,”我说,“那一位也出去。”
我把护士赶走,关上门,熄了灯,可这也没有用,就向同一尊石像告别。过了一会,我走了出来,出了医院,在雨中走回旅馆。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亨利同死去的妻子告别时的绝望的心情,也可以感受到他因伤心而麻木的心。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了给人看。”
再者,说到海明威的“生死哲学”,让我不得不说的是《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桑地亚哥可以说是海明威作品中“硬汉精神”的典型代表。桑地亚哥独自一人出海捕鱼,面临着种种生死考验,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他在与死亡作生死搏斗。在这里海明威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把主人公桑地亚哥放在了人生的大海之上,乘风破浪,直面生命和死亡,于是得到“人生来不是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这句富有哲理的名言,这也就是海明威“硬汉”精神的由来。“硬汉”精神也就成为海明威“生死哲学”的终结点,也是他的“生死哲学”的核心。
海明威的哲学异彩纷呈,对立中又包含着统一,他认为生命和死亡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在一反人性的荒谬世界里,作为个体的人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存方式,获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海明威在其“生死哲学”之下塑造出众多“硬汉子”形象,在死亡面前表现出“重压下的优雅风度”,这種“硬汉子精神”,是人文主义精神在人性严重扭曲的西方现代文明世界里,放射出的最后的耀眼的光芒。这对于弥补我们民族灵魂之中的“劣根性”问题,无疑具有了现实意义。“硬汉子”面对困难和死亡所表现出的英勇、执着和韧性,正是我们民族值得借鉴的地方,对于医治“民族劣根性”中的懦弱、自私、麻木等等问题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末了,海明威的“生死哲学”理所当然具有很高的社会和历史价值,但是海明威的哲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他没有看到个人应该是社会的一分子,人应该是社会中的人,他没有看到个体和整体的关系,所以也就不能领悟到集体和社会的力量。然而,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旗手的鲁迅却能清楚地看到了人和社会的关系,所以他也看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曾几何时,鲁迅先生意味深长地说“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于是海明威不得不感叹道“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战争”。
参考文献:
[1]林疑今译.永别了,武器[M].上海出版社.
[2]陈良延等译.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上册)[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3]鲁迅.呐喊[M].译林出版社,2009.
[4]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9).
作者简介:
刘伟,安徽省合肥市,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