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主要研究生物形态生理以及生命规律的科学,是高中课程的必修科目。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源于课堂中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这种互动以问答为载体。意识到这一点,就要在传统基础上,加强问题设计,尤其是主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让其在兴趣引领下主动思考,积极探究,本文就结合实际具体阐述主问题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生物;主问题;策略
所谓“主问题”,就是对一节课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概括和提炼,以此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具有很明显的整体性、层次性、情境性和长时性特点。将其运用到高中生物课堂上中,不仅能加强师生交流,还能深化学生概念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学习方法,以此引发多层次活动,促进学生体验,让其在不断认知中提高理解、探究能力。
一、 围绕概念,深化理解
进入高中以后,学生会发现生物学习概念增多,这就是学科以概念为核心特点的突出,其知识体系是由数十个核心概念建立起来的,像“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基因”“染色体”“变异”等,以此为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意识到这一点,在设计教学时,就要借助主问题引导,借此促进学生理解,并尝试在探究中运用,以此提升效率。在教学“分子与细胞”内容时,我就设计主问题:为什么说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先让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探究,之后引出核心要点: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引导学生提炼、概括内容,促进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建立,逐步领会课堂问题的整体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在主问题的引领下解决其他问题,像“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需要多吃些奶、蛋、鱼、肉、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由此,学生就能联系生活实际,结合经验充分意识到蛋白质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我会进一步引导:“为什么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以此深化思考,让学生在原有基礎上明确生物学习的方向和着力点。这样一来,就围绕主问题展开探究,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深化,逐渐由转述句转变为疑问句,以此完善认知,提高学生认知、理解能力。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促进概念教学,让学生在主问题驱动下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以此提高课堂参与度。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适当开展小组学习,以此营造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掌握核心概念。
二、 构建体系,强化运用
高中生物知识繁杂、琐碎,除了核心概念外,还有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记忆、理解。为此,我会借助主问题构建知识体系,以此完善认知,帮助学生整理、归纳,让其清楚意识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以此灵活运用,扎实掌握。
仍以“分子与细胞”的教学为例,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蛋白质的元素组成,这时就要进一步引导,围绕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化学结构、空间结构以及功能等问题展开,以此设计主问题引导:1. 组成蛋白质的元素有哪些?2.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3. 氨基酸是如何形成蛋白质的化学结构的?这些问题都是围绕“蛋白质”的组成展开的,在引导过程中要带领学生有步骤、有层次地解决,以此体现出课堂问题的层次性。在这一过程中,我会提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其借助探究了解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以此展开比较,找出氨基酸与蛋白质之间的相同、不同之处,尝试概括出氨基酸的共同特点。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不简单,我不会让学生简单回答“是”和“不是”,而是积极与其互动,鼓励其思考、探究,在不断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帮助其建立、理解科学概念,以此构建知识体系,为后续探究奠定基础。
这样一来,就能充分发挥主问题作用,设计一系列相关问题,由易到难,逐层递进,以此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让其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以此提升学科素养,落实教学目标,让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三、 渗透思想,形成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如果能传授方法,就能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深入理解科学本质,逐步养成理性思维习惯,以此促进学科素养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注重主问题的设计,以此引导学生,让其在理解后实践运用,以此促进吸收。
具体实施时,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尝试围绕思想方法设计课堂主问题,以此促进探究,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以此提升课堂效率。在教学“分子与细胞”一课时,我就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全部来自‘土壤汁’”这一观点着眼,以此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谈谈从中获得的启发。这个主问题比较特殊,涉及的内容比较多,需要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上。考虑到这一点,在教学时我就会结合“光合作用的原料是CO2和H2O”,以此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知识可能随着研究的深入而改变”的认知,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审视,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灵活思考,以此深化认知,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掌握科学学习方法。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还能最大限度优化学习过程,让其在思想、方法的转变中获得实质性突破。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要点内容的理解,还能转变其学习态度、方法,以此对学科产生兴趣,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探究。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及时提供帮助,以此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总之,主问题的设计与运用是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不仅能打破传统,激发兴趣,还能活跃课堂,调动思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其在兴趣与问题的引领下深入探究,培养探究意识与能力,最终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
作者简介:陈晓慧,江苏省南通市,启东第一中学。
关键词:高中生物;主问题;策略
所谓“主问题”,就是对一节课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概括和提炼,以此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具有很明显的整体性、层次性、情境性和长时性特点。将其运用到高中生物课堂上中,不仅能加强师生交流,还能深化学生概念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学习方法,以此引发多层次活动,促进学生体验,让其在不断认知中提高理解、探究能力。
一、 围绕概念,深化理解
进入高中以后,学生会发现生物学习概念增多,这就是学科以概念为核心特点的突出,其知识体系是由数十个核心概念建立起来的,像“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基因”“染色体”“变异”等,以此为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意识到这一点,在设计教学时,就要借助主问题引导,借此促进学生理解,并尝试在探究中运用,以此提升效率。在教学“分子与细胞”内容时,我就设计主问题:为什么说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先让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探究,之后引出核心要点: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引导学生提炼、概括内容,促进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建立,逐步领会课堂问题的整体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在主问题的引领下解决其他问题,像“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需要多吃些奶、蛋、鱼、肉、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由此,学生就能联系生活实际,结合经验充分意识到蛋白质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我会进一步引导:“为什么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以此深化思考,让学生在原有基礎上明确生物学习的方向和着力点。这样一来,就围绕主问题展开探究,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深化,逐渐由转述句转变为疑问句,以此完善认知,提高学生认知、理解能力。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促进概念教学,让学生在主问题驱动下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以此提高课堂参与度。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适当开展小组学习,以此营造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掌握核心概念。
二、 构建体系,强化运用
高中生物知识繁杂、琐碎,除了核心概念外,还有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记忆、理解。为此,我会借助主问题构建知识体系,以此完善认知,帮助学生整理、归纳,让其清楚意识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以此灵活运用,扎实掌握。
仍以“分子与细胞”的教学为例,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蛋白质的元素组成,这时就要进一步引导,围绕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化学结构、空间结构以及功能等问题展开,以此设计主问题引导:1. 组成蛋白质的元素有哪些?2.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3. 氨基酸是如何形成蛋白质的化学结构的?这些问题都是围绕“蛋白质”的组成展开的,在引导过程中要带领学生有步骤、有层次地解决,以此体现出课堂问题的层次性。在这一过程中,我会提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其借助探究了解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以此展开比较,找出氨基酸与蛋白质之间的相同、不同之处,尝试概括出氨基酸的共同特点。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不简单,我不会让学生简单回答“是”和“不是”,而是积极与其互动,鼓励其思考、探究,在不断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帮助其建立、理解科学概念,以此构建知识体系,为后续探究奠定基础。
这样一来,就能充分发挥主问题作用,设计一系列相关问题,由易到难,逐层递进,以此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让其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以此提升学科素养,落实教学目标,让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三、 渗透思想,形成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如果能传授方法,就能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深入理解科学本质,逐步养成理性思维习惯,以此促进学科素养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注重主问题的设计,以此引导学生,让其在理解后实践运用,以此促进吸收。
具体实施时,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尝试围绕思想方法设计课堂主问题,以此促进探究,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以此提升课堂效率。在教学“分子与细胞”一课时,我就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全部来自‘土壤汁’”这一观点着眼,以此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谈谈从中获得的启发。这个主问题比较特殊,涉及的内容比较多,需要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上。考虑到这一点,在教学时我就会结合“光合作用的原料是CO2和H2O”,以此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知识可能随着研究的深入而改变”的认知,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审视,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灵活思考,以此深化认知,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掌握科学学习方法。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还能最大限度优化学习过程,让其在思想、方法的转变中获得实质性突破。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要点内容的理解,还能转变其学习态度、方法,以此对学科产生兴趣,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探究。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及时提供帮助,以此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总之,主问题的设计与运用是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不仅能打破传统,激发兴趣,还能活跃课堂,调动思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其在兴趣与问题的引领下深入探究,培养探究意识与能力,最终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
作者简介:陈晓慧,江苏省南通市,启东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