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冲击。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府及时出台积极财政政策,效果显著。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并结合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分析政策成效,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以及提供优化积极财政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国际金融危机;实践
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向美国以外国家扩散,从地区性金融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风暴。由于我国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爆发后迅速影响到实体经济,导致GDP增速降低、出口困难等。从最能反映国家经济发展情况的国内生产总值来看,2008年我国GDP增速只有9.6%,跌到了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推行新自由主义主导的经济政策的结果,因此,只靠"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已力不从心,国家宏观调控迫在眉睫。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政府迅速出台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特别是积极财政政策效果立竿见影,对于保持经济平稳发展、保障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
所谓积极财政政策就是决定政府税收和开支的方法,从而有助于削弱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和保持一个没有过度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经济制度。我国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包括:预算、税收、财政投资、国债、财政补贴、转移支付等。对于积极财政政策来说,可以使用减税、加大政府财政投资、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等方式进行。以下是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三个理论基础:
1.凯恩斯主义
积极财政政策理论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凯恩斯主义"。在凯恩斯之前,由亚当·斯密开创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一直在经济学界占据主导地位,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的自由放任经济学说,几乎统治了整个世界。这种学说认为:在自由竞争条件下,经济可以通过价格机制自动达到平衡;商品的价格波动能使商品供求平衡;资本的价格-利率的变动能使储蓄与投资趋于平衡;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的涨跌能使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进而实现充分就业。其强调,一切对市场的干预,特别是政府的干预都是没有必要的,政府管的越少,本国经济就能发展的越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只会给这种自动调节机制带来破坏作用,造成经济失衡甚至动荡,政府的职责就是"守夜人"。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巨大冲击。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这场"大萧条"中应运而生。后来"罗斯福新政"的成功,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风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凯恩斯主义也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思想,引发了"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的经济思想是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其经济理论的中心,主张国家应采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的基本思路是:社会的就业水平取决于社会总需求的水平;存在失业或者说难以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则在于三大心理规律的影响,[1]它们分别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有效需求的不足和单凭市场机制无法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论断,使得凯恩斯主张国家应通过"看得见的手"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强调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萧条时的重要作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措施为减税和增加政府公共投资。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本意是通过"反周期"宏观调控适当"熨平"经济的周期波动,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两大基本手段。一般来说,经济高峰期财政要实行紧缩性政策,中央银行要紧缩银根,以抑制总需求;相反,经济低谷期财政要实行扩张性政策,中央银行应放松银根,以刺激总需求。[2]
2.扩张性财政政策理论的发展
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的认同者对其理论进行了一些新的研究,其扩张性财政政策理论也得到进一步发展。20世纪50年代,阿尔文·汉森在继承凯恩斯财政政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长期财政政策的运作应是"补偿政策"。[3]詹姆斯·托宾和阿瑟·奥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潜在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充分就业预算"这两个概念,企图使人们注意到财政政策的长期目标和长期水平必须与充分就业增长轨道保持一致。[4]詹姆斯·托宾和阿瑟·奥肯的充分就业政策观点修正了凯恩斯主张的只有在经济低迷时期才能实行扩张性经济政策的观点,认为只要潜在经济产量大于实际经济产量,就是在经济上升时期也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社会需求以达到充分就业。
20世纪70年代,由于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滞涨"的经济困境,开始遭到怀疑,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又开始成为经济学界的主流思想。
3.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理论
凯恩斯主张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理论,由于其主要是通过扩大社会总需求发生作用的,我国学者一般称之为积极的财政政策。[5]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辅之以国家宏观调控,"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两者结合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理论是建立在凯恩斯经济学说基础上的,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把凯恩斯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理论与我国的国情与实际结合起来,服务于经济发展。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践
1.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2008年下半年突如其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感觉到阵阵寒意,面临经济下滑的严峻形势,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政府迅速启动宏观调控,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1)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着力加强重点建设。此举措是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最直接的措施。初步匡算,自2008年10月到2010年拟增加中央政府公共投资1.18万亿元,加上带动的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4万亿元。
(2)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结合改革和优化税制,实行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扩大企业投资,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全面施行消费型增值税等,继续执行2008年已实施的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等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增强微观经济活力;推进成品油税费改革,对住房转让环节暂定减免一年营业税,进一步提高纺织、石化、服装、电子信息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整部分商品进口关税。
(3)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充分发挥财税政策作用,增加财政补助规模,重点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全面实施家电、汽车下乡等补贴政策;增加重要商品储备,带动和引导消费需求。
(4)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增加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等方面的投入;稳定和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即期消费,拉动消费需求;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
(5)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等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完善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财税政策,促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增加节能减排投入,支持重大节能工程、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努力淘汰落后产能;稳步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改革,促进资源合理、节约利用。
2.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
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推进,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经济形势逐渐好转,有效地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1)GDP止跌回涨。金融危机爆发后,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冲击很大,2008年第四季度GDP增速大降,比2007年全年GDP增速的13%降低了近半,2008年全年GDP增速也只有9.6%,为近些年来增速首次跌破10%。积极财政政策实行以后, 2009年下半年局面开始好转,2010年一季度增幅达到11.9%,实现了"V"形反转,2010全年至2011年一季度GDP增速始终在9.5%以上。
(2)外贸进出口颓势开始扭转。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出口与投资拉动的,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冲击很大,2008年下半年以后,出口增幅开始下降,2009年全年出口几乎呈现负增长态势,5月份更是达到-26.4%低谷。积极财政政策实行后,特别是进一步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和调整部分商品进口关税,由于政策形成效果有一定迟滞性,2009年12月进出口贸易增幅上升迅速,2010年前11个月延续了继续上升的趋势,全年已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 2011年一季度出口压力加大。
(3)固定资产投资旺盛,消费保持稳定。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政府立即推出积极财政政策,特别是4万亿的一揽子投资计划鼓舞人心,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在政策作用下,2009年全年投资旺盛,有效拉动了GDP的增长,创造大量就业机会,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在20%以上,2011年一季度增速不减。在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三农"支出政策下,消费水平稳定,国际金融危机没有大幅度降低消费者信心。但相比投资,刨除假日性消费影响,居民消费不温不火,消费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薄弱环节,高速投资带来的产能过剩只有通过消费才能化解,在外需不旺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内需势在必行。
(4)制造业复苏强劲。制造业是我国的经济支柱,承担了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双重责任。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制造业企业面临困境,特别是东部沿海中小制造业企业面临绝境。政府及时出台积极财政政策,减税、实施家电、汽车下乡,进一步为企业开拓市场。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自2008年11月PMI探底到38.8%后,一直保持稳中略升态势,进入2010年PMI一直在50%以上徘徊,表明我国制造业在积极财政政策帮助下自救能力较强,当前中国制造业增长势头明显,经济运行稳定,保证了GDP与就业的稳定。
(5)财政收入较为稳健。财政收入的变化间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情况。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前,我国财政收入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面临困难,财政收入降幅较大, 2009年一季度,财政收入一直呈负增长态势,特别是1月份增幅为-17.1%,创近几年来财政收入增幅新低。积极财政政策实行后,由于投资、消费、出口的拉动,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带动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2009年四季度和2010年一季度财政收入同比增长都在20%以上,2011年一季度增幅为33.1%,基本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三、结论与建议
虽然凯恩斯主义在上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遭受"滞涨"困难状况下,陷入低谷,但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使凯恩斯经济理论再次受到重视,许多发达国家的救市政策中都有凯恩斯主义的影子。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证了国家能在困难时期集中力量办大事。对于凯恩斯经济思想,尤其是其扩张性财政政策理论,学术界应批判性的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与我国的国情与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财政政策理论。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遭受的最大一次经济冲击,由于国家出台政策及时,特别是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大、重点突出,加上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虽然GDP短时间内出现了较大降幅,但总体上政策效果明显,保证了我国经济平稳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定。度过了2009年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并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虽然国际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但世界经济形势仍不明晰。2011年我国将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笔者认为"十二五"初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基调已不同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候的政策基调,提供如下建议:(1)加大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企业加强自主创新;(2)加大对民生的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3)改善市场环境,大力刺激消费,继续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缩小贫富差距与城乡差距,提高城乡居民收入;(4)适度控制投资过快增长,特别是房地产行业、资源型产业,抑制通货膨胀;(5)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努力降低政府行政成本;(6)进一步为中小企业减轻税收负担,探索税收制度改革,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参考文献:
[1]赵红梅,李景霞.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8.
[2]贾康.财政本质与财政调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14.
[3]郭庆旺等.现代西方财政政策概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21-22.
[4]詹姆斯·托宾.十年来的新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3.
[5]孙录友.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6-20.
作者简介:刘洁(1986-),女,山东济南人,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学理论与政府治理研究。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国际金融危机;实践
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向美国以外国家扩散,从地区性金融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风暴。由于我国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爆发后迅速影响到实体经济,导致GDP增速降低、出口困难等。从最能反映国家经济发展情况的国内生产总值来看,2008年我国GDP增速只有9.6%,跌到了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推行新自由主义主导的经济政策的结果,因此,只靠"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已力不从心,国家宏观调控迫在眉睫。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政府迅速出台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特别是积极财政政策效果立竿见影,对于保持经济平稳发展、保障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
所谓积极财政政策就是决定政府税收和开支的方法,从而有助于削弱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和保持一个没有过度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经济制度。我国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包括:预算、税收、财政投资、国债、财政补贴、转移支付等。对于积极财政政策来说,可以使用减税、加大政府财政投资、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等方式进行。以下是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三个理论基础:
1.凯恩斯主义
积极财政政策理论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凯恩斯主义"。在凯恩斯之前,由亚当·斯密开创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一直在经济学界占据主导地位,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的自由放任经济学说,几乎统治了整个世界。这种学说认为:在自由竞争条件下,经济可以通过价格机制自动达到平衡;商品的价格波动能使商品供求平衡;资本的价格-利率的变动能使储蓄与投资趋于平衡;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的涨跌能使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进而实现充分就业。其强调,一切对市场的干预,特别是政府的干预都是没有必要的,政府管的越少,本国经济就能发展的越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只会给这种自动调节机制带来破坏作用,造成经济失衡甚至动荡,政府的职责就是"守夜人"。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巨大冲击。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这场"大萧条"中应运而生。后来"罗斯福新政"的成功,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风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凯恩斯主义也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思想,引发了"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的经济思想是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其经济理论的中心,主张国家应采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的基本思路是:社会的就业水平取决于社会总需求的水平;存在失业或者说难以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则在于三大心理规律的影响,[1]它们分别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有效需求的不足和单凭市场机制无法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论断,使得凯恩斯主张国家应通过"看得见的手"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强调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萧条时的重要作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措施为减税和增加政府公共投资。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本意是通过"反周期"宏观调控适当"熨平"经济的周期波动,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两大基本手段。一般来说,经济高峰期财政要实行紧缩性政策,中央银行要紧缩银根,以抑制总需求;相反,经济低谷期财政要实行扩张性政策,中央银行应放松银根,以刺激总需求。[2]
2.扩张性财政政策理论的发展
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的认同者对其理论进行了一些新的研究,其扩张性财政政策理论也得到进一步发展。20世纪50年代,阿尔文·汉森在继承凯恩斯财政政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长期财政政策的运作应是"补偿政策"。[3]詹姆斯·托宾和阿瑟·奥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潜在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充分就业预算"这两个概念,企图使人们注意到财政政策的长期目标和长期水平必须与充分就业增长轨道保持一致。[4]詹姆斯·托宾和阿瑟·奥肯的充分就业政策观点修正了凯恩斯主张的只有在经济低迷时期才能实行扩张性经济政策的观点,认为只要潜在经济产量大于实际经济产量,就是在经济上升时期也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社会需求以达到充分就业。
20世纪70年代,由于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滞涨"的经济困境,开始遭到怀疑,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又开始成为经济学界的主流思想。
3.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理论
凯恩斯主张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理论,由于其主要是通过扩大社会总需求发生作用的,我国学者一般称之为积极的财政政策。[5]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辅之以国家宏观调控,"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两者结合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理论是建立在凯恩斯经济学说基础上的,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把凯恩斯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理论与我国的国情与实际结合起来,服务于经济发展。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践
1.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2008年下半年突如其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感觉到阵阵寒意,面临经济下滑的严峻形势,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政府迅速启动宏观调控,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1)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着力加强重点建设。此举措是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最直接的措施。初步匡算,自2008年10月到2010年拟增加中央政府公共投资1.18万亿元,加上带动的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4万亿元。
(2)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结合改革和优化税制,实行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扩大企业投资,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全面施行消费型增值税等,继续执行2008年已实施的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等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增强微观经济活力;推进成品油税费改革,对住房转让环节暂定减免一年营业税,进一步提高纺织、石化、服装、电子信息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整部分商品进口关税。
(3)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充分发挥财税政策作用,增加财政补助规模,重点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全面实施家电、汽车下乡等补贴政策;增加重要商品储备,带动和引导消费需求。
(4)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增加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等方面的投入;稳定和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即期消费,拉动消费需求;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
(5)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等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完善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财税政策,促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增加节能减排投入,支持重大节能工程、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努力淘汰落后产能;稳步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改革,促进资源合理、节约利用。
2.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
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推进,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经济形势逐渐好转,有效地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1)GDP止跌回涨。金融危机爆发后,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冲击很大,2008年第四季度GDP增速大降,比2007年全年GDP增速的13%降低了近半,2008年全年GDP增速也只有9.6%,为近些年来增速首次跌破10%。积极财政政策实行以后, 2009年下半年局面开始好转,2010年一季度增幅达到11.9%,实现了"V"形反转,2010全年至2011年一季度GDP增速始终在9.5%以上。
(2)外贸进出口颓势开始扭转。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出口与投资拉动的,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冲击很大,2008年下半年以后,出口增幅开始下降,2009年全年出口几乎呈现负增长态势,5月份更是达到-26.4%低谷。积极财政政策实行后,特别是进一步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和调整部分商品进口关税,由于政策形成效果有一定迟滞性,2009年12月进出口贸易增幅上升迅速,2010年前11个月延续了继续上升的趋势,全年已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 2011年一季度出口压力加大。
(3)固定资产投资旺盛,消费保持稳定。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政府立即推出积极财政政策,特别是4万亿的一揽子投资计划鼓舞人心,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在政策作用下,2009年全年投资旺盛,有效拉动了GDP的增长,创造大量就业机会,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在20%以上,2011年一季度增速不减。在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三农"支出政策下,消费水平稳定,国际金融危机没有大幅度降低消费者信心。但相比投资,刨除假日性消费影响,居民消费不温不火,消费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薄弱环节,高速投资带来的产能过剩只有通过消费才能化解,在外需不旺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内需势在必行。
(4)制造业复苏强劲。制造业是我国的经济支柱,承担了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双重责任。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制造业企业面临困境,特别是东部沿海中小制造业企业面临绝境。政府及时出台积极财政政策,减税、实施家电、汽车下乡,进一步为企业开拓市场。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自2008年11月PMI探底到38.8%后,一直保持稳中略升态势,进入2010年PMI一直在50%以上徘徊,表明我国制造业在积极财政政策帮助下自救能力较强,当前中国制造业增长势头明显,经济运行稳定,保证了GDP与就业的稳定。
(5)财政收入较为稳健。财政收入的变化间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情况。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前,我国财政收入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面临困难,财政收入降幅较大, 2009年一季度,财政收入一直呈负增长态势,特别是1月份增幅为-17.1%,创近几年来财政收入增幅新低。积极财政政策实行后,由于投资、消费、出口的拉动,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带动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2009年四季度和2010年一季度财政收入同比增长都在20%以上,2011年一季度增幅为33.1%,基本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三、结论与建议
虽然凯恩斯主义在上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遭受"滞涨"困难状况下,陷入低谷,但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使凯恩斯经济理论再次受到重视,许多发达国家的救市政策中都有凯恩斯主义的影子。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证了国家能在困难时期集中力量办大事。对于凯恩斯经济思想,尤其是其扩张性财政政策理论,学术界应批判性的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与我国的国情与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财政政策理论。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遭受的最大一次经济冲击,由于国家出台政策及时,特别是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大、重点突出,加上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虽然GDP短时间内出现了较大降幅,但总体上政策效果明显,保证了我国经济平稳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定。度过了2009年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并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虽然国际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但世界经济形势仍不明晰。2011年我国将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笔者认为"十二五"初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基调已不同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候的政策基调,提供如下建议:(1)加大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企业加强自主创新;(2)加大对民生的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3)改善市场环境,大力刺激消费,继续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缩小贫富差距与城乡差距,提高城乡居民收入;(4)适度控制投资过快增长,特别是房地产行业、资源型产业,抑制通货膨胀;(5)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努力降低政府行政成本;(6)进一步为中小企业减轻税收负担,探索税收制度改革,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参考文献:
[1]赵红梅,李景霞.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8.
[2]贾康.财政本质与财政调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14.
[3]郭庆旺等.现代西方财政政策概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21-22.
[4]詹姆斯·托宾.十年来的新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3.
[5]孙录友.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6-20.
作者简介:刘洁(1986-),女,山东济南人,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学理论与政府治理研究。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