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阅读更多的属于个体行为,阅读的时间、地点、方式、热情、质量等等表现在个体身上往往差异较大。如何有效引领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阅读联盟,制定读书公约,进行多边交流,获得更充裕的阅读时间,享受更自由的阅读方式,收获更丰富的阅读成果。
一、建立阅读联盟
成立学生的阅读联盟,旨在聚合同伴力量,拓宽阅读宽度,挖掘阅读深度,同时为同伴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真正实现从个体转向群体的全员阅读。
1.结成联盟。班级学生可以原先的合作学习小组作为阅读联盟,一般4至6人,也可以根据阅读兴趣自由组合成若干阅读联盟,少则3至4人,多则十几人。当然,为便于联盟的管理和活动的高效开展,一个联盟的参加人数不宜过多。
2.推选盟主。在联盟成员的共同商议下,推选一名联盟盟主,负责每次阅读活动的召集和管理,更多的是为本联盟成员提供服务。
3.确定联盟名称。根据联盟成员共同的阅读兴趣,商定本联盟的名称。热衷历史书籍的,可称“历史学家”;喜欢科幻小说的,叫做“魔幻一族”;钟情世界名著的,唤作“名著Fans”;爱读童话故事的,取名“童话派”;更有学生喜爱名家作品的,如黄蓓佳、沈石溪等,“佳(家)有小女”“丛林小溪”等等都是饶有趣味的名字。
二、制定读书公约
读书公约是指阅读联盟成员之间的一个共同遵守的约定,“公”为公众,有民主性,“约”是约定,有约束性。读书公约是在公共协商的基础上拟定的,应得到每个缔约者的认同,公约一经认定,就是联盟每个成员的阅读行为规范。
1.阅读地点。为了体现阅读联盟阅读方式的自由,阅读地点可在室内,也可在室外。走廊里、树荫下、草地上……都可以成为阅读的地点,学生或坐、或卧、或躺,寻求最舒适的阅读姿势。
2.阅读时间。许多学校都有“晨诵午读”的日程,每天午读约30至40分钟,即是阅读联盟活动的最佳时间。
3.阅读书目。根据本联盟的阅读兴趣和需求,在教师的建议下,规定一学期计划所读书目,考虑到阅读速度以及书籍流通等客观因素,以3—4本为宜。
4.阅读方式。可以2至3人共同阅读一本书,也可以将计划所读书籍分发给联盟成员,读完互换,进行盟内漂流。倡导每位成员读完一本书后,在扉页上留下一句阅读感言,作为阅读分享。
5.阅读地图。每个阅读联盟将读书公约绘制成一幅阅读图表,每学期每个联盟的阅读轨迹都能一目了然,张贴在班级,更在全体同学中起到了无声的推动和激励作用。
三、进行阅读交流
“我读了什么”“我感受到了什么”是学生阅读交流的一般模式,形式比较单调。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索全新的阅读交流模式,尽力帮助学生从传统的套路中走出来,让阅读交流更具指向性,更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更有实效性。
1.低年段的阅读交流可以根据书籍的不同类型进行,话题应该更具体些,直接指向某一个人物、某一个故事
人物类书籍,如《脏男孩波迪》《胖鸟球球》《母鸡罗丝》等等,可以围绕:①我喜欢书中的哪个人,为什么?②我不喜欢书中的哪个人,为什么?③书中某个主人公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进行交流。
童话故事集,如《伊索语言》《安徒生童话》等等,可以引领学生思考:①我喜欢哪个故事,原因是什么?②有的故事还能告诉我们一些道理,比如哪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历险记,如《企鹅旅行记》《埃及大冒险》《环游地球八十天》等等,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①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与谁一起去干什么?②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③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故事?
知识性书籍,如《昆虫记》《十万个为什么》《百科知识》等等,可以请学生谈谈:①书里有很多知识让我印象深刻,举个例子说说。②这些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过、运用过吗?
单篇的故事性读物,如《金老爷买钟》《阿利的红毛毯》等等,可以启发学生:①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②我觉得哪段故事情节最有意思?③我最喜欢书中哪幅图,原因是什么?
2.中年段阅读交流话题,可以更多地结合书中的主要人物、情节片段进行
诵读经典片段。如《佐贺的超级阿嬷》,联盟所有成员可以围绕某一方面在书中寻找相关的片段,在交流时分别诵读各自寻找的内容,这些方面包括:书中某一个人物的描写(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书中有趣的人物对话片段,一本书中印象特别深刻的景色描写或者环境描写,自己认为书中有深刻含义的片段或句子。
探讨故事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如《水孩子》,学生可以就故事中的主人公发表自己的看法:你喜欢这个主人公吗?他有什么性格特点?就自己关注的某一点,说说主人公的一个小故事。
提出阅读疑问。如《鲁滨逊漂流记》,联盟内的学生提出书中读不明白的地方,在交流时和全班同学一起研究:意思不明的词句、含义深刻的句子或片段、故事情节安排上不能理解的地方等等。
3.高年段阅读交流话题,主要围绕人物和文本的鉴赏与分析进行
分享感悟,更多地适用于能给人启示的书籍。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主要内容,读后最深的感悟,交流其他人(名人、家长、作者本人等)对这本书的评价。
品评人物,更多地适用于人物形象较多、个性鲜明的书籍。如《草房子》中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及理由,赏析几段写人的文字,在比较中发现塑造人物的方法等等。
画面重现,更多地适用于情节曲折或独立成章的书。如阅读《第十一根红布条》,可以介绍印象最深的场景,说说其中最喜欢的一个小故事及理由,吟诵联想到的其他名篇作品等等。
情境鉴赏,更多的适用于感人的、景色优美的文章。如《青铜葵花》,可以诵读主要片段,并交流这段文字的精妙所在,评析作者通过什么方法写景叙事的等等。
教师可以每月组织班级的阅读联盟进行一次课外阅读交流,各联盟选择其中一个话题,分工合作,由盟主负责统筹,在班级交流展示时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话语权,人人都是阅读交流的主角,让原本依次上场的个人演讲变成生生互动的阅读沙龙。
(汤平平,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211100)
责任编辑:宣丽华
一、建立阅读联盟
成立学生的阅读联盟,旨在聚合同伴力量,拓宽阅读宽度,挖掘阅读深度,同时为同伴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真正实现从个体转向群体的全员阅读。
1.结成联盟。班级学生可以原先的合作学习小组作为阅读联盟,一般4至6人,也可以根据阅读兴趣自由组合成若干阅读联盟,少则3至4人,多则十几人。当然,为便于联盟的管理和活动的高效开展,一个联盟的参加人数不宜过多。
2.推选盟主。在联盟成员的共同商议下,推选一名联盟盟主,负责每次阅读活动的召集和管理,更多的是为本联盟成员提供服务。
3.确定联盟名称。根据联盟成员共同的阅读兴趣,商定本联盟的名称。热衷历史书籍的,可称“历史学家”;喜欢科幻小说的,叫做“魔幻一族”;钟情世界名著的,唤作“名著Fans”;爱读童话故事的,取名“童话派”;更有学生喜爱名家作品的,如黄蓓佳、沈石溪等,“佳(家)有小女”“丛林小溪”等等都是饶有趣味的名字。
二、制定读书公约
读书公约是指阅读联盟成员之间的一个共同遵守的约定,“公”为公众,有民主性,“约”是约定,有约束性。读书公约是在公共协商的基础上拟定的,应得到每个缔约者的认同,公约一经认定,就是联盟每个成员的阅读行为规范。
1.阅读地点。为了体现阅读联盟阅读方式的自由,阅读地点可在室内,也可在室外。走廊里、树荫下、草地上……都可以成为阅读的地点,学生或坐、或卧、或躺,寻求最舒适的阅读姿势。
2.阅读时间。许多学校都有“晨诵午读”的日程,每天午读约30至40分钟,即是阅读联盟活动的最佳时间。
3.阅读书目。根据本联盟的阅读兴趣和需求,在教师的建议下,规定一学期计划所读书目,考虑到阅读速度以及书籍流通等客观因素,以3—4本为宜。
4.阅读方式。可以2至3人共同阅读一本书,也可以将计划所读书籍分发给联盟成员,读完互换,进行盟内漂流。倡导每位成员读完一本书后,在扉页上留下一句阅读感言,作为阅读分享。
5.阅读地图。每个阅读联盟将读书公约绘制成一幅阅读图表,每学期每个联盟的阅读轨迹都能一目了然,张贴在班级,更在全体同学中起到了无声的推动和激励作用。
三、进行阅读交流
“我读了什么”“我感受到了什么”是学生阅读交流的一般模式,形式比较单调。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索全新的阅读交流模式,尽力帮助学生从传统的套路中走出来,让阅读交流更具指向性,更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更有实效性。
1.低年段的阅读交流可以根据书籍的不同类型进行,话题应该更具体些,直接指向某一个人物、某一个故事
人物类书籍,如《脏男孩波迪》《胖鸟球球》《母鸡罗丝》等等,可以围绕:①我喜欢书中的哪个人,为什么?②我不喜欢书中的哪个人,为什么?③书中某个主人公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进行交流。
童话故事集,如《伊索语言》《安徒生童话》等等,可以引领学生思考:①我喜欢哪个故事,原因是什么?②有的故事还能告诉我们一些道理,比如哪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历险记,如《企鹅旅行记》《埃及大冒险》《环游地球八十天》等等,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①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与谁一起去干什么?②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③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故事?
知识性书籍,如《昆虫记》《十万个为什么》《百科知识》等等,可以请学生谈谈:①书里有很多知识让我印象深刻,举个例子说说。②这些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过、运用过吗?
单篇的故事性读物,如《金老爷买钟》《阿利的红毛毯》等等,可以启发学生:①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②我觉得哪段故事情节最有意思?③我最喜欢书中哪幅图,原因是什么?
2.中年段阅读交流话题,可以更多地结合书中的主要人物、情节片段进行
诵读经典片段。如《佐贺的超级阿嬷》,联盟所有成员可以围绕某一方面在书中寻找相关的片段,在交流时分别诵读各自寻找的内容,这些方面包括:书中某一个人物的描写(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书中有趣的人物对话片段,一本书中印象特别深刻的景色描写或者环境描写,自己认为书中有深刻含义的片段或句子。
探讨故事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如《水孩子》,学生可以就故事中的主人公发表自己的看法:你喜欢这个主人公吗?他有什么性格特点?就自己关注的某一点,说说主人公的一个小故事。
提出阅读疑问。如《鲁滨逊漂流记》,联盟内的学生提出书中读不明白的地方,在交流时和全班同学一起研究:意思不明的词句、含义深刻的句子或片段、故事情节安排上不能理解的地方等等。
3.高年段阅读交流话题,主要围绕人物和文本的鉴赏与分析进行
分享感悟,更多地适用于能给人启示的书籍。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主要内容,读后最深的感悟,交流其他人(名人、家长、作者本人等)对这本书的评价。
品评人物,更多地适用于人物形象较多、个性鲜明的书籍。如《草房子》中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及理由,赏析几段写人的文字,在比较中发现塑造人物的方法等等。
画面重现,更多地适用于情节曲折或独立成章的书。如阅读《第十一根红布条》,可以介绍印象最深的场景,说说其中最喜欢的一个小故事及理由,吟诵联想到的其他名篇作品等等。
情境鉴赏,更多的适用于感人的、景色优美的文章。如《青铜葵花》,可以诵读主要片段,并交流这段文字的精妙所在,评析作者通过什么方法写景叙事的等等。
教师可以每月组织班级的阅读联盟进行一次课外阅读交流,各联盟选择其中一个话题,分工合作,由盟主负责统筹,在班级交流展示时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话语权,人人都是阅读交流的主角,让原本依次上场的个人演讲变成生生互动的阅读沙龙。
(汤平平,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211100)
责任编辑:宣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