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课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之一,承载构建学生心中人文世界的新使命。
【关键词】人文素养;音乐教学;学生
音乐新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使之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笔者结合高中音乐教学的实际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尝试:
一、教师无声地“熏陶”感染每一位学生
提高音乐老师的人文素养,是一件十分重要又很迫切的事。朱永新教授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态度。”“你的心里没有阳光,你的教育就不会辉煌。”一个有着积极态度,心里充满阳光的老师,他的课堂一定也会积极向上、洒满阳光。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对待学生。科学正确的学生观是必须正确地看待学生,要把学生当“人”看。学生是主体的人,有他自己的独立人格,有他自己的主体意识,要相信他们,尊重他们。
许多老师给学生上的第一节课都会进行课堂常规的教育,因为学生给我们的印象总是太过于活泼好动,坐立不安的,生怕不在第一节课上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以后的课堂纪律就难于控制。于是,一个疾言厉色的老师便出现在了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建立应有的课堂常规是必须的,但并没有必要急于在他们的第一节课就开始,他们还没有体验到音乐课带给他们的乐趣,就先给他们套上了许多“桎梏”,这无疑是一种摧残。基于这种思考,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比如老师可以在第一节音乐课上用歌声与学生拉近距离:“你的名字叫什么?你的名字叫什么?”虽然学生一开始会觉得手足无措,但很快会与老师缩短距离,第一节课就可以在这样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这样的一节课无疑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音乐课的乐趣,无形之中也在告诉他们音乐是人际交往的一种特殊的方式。
教师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敬业、奉献、无私、善良、坦诚、平等、宽容、友善、健康、进取、豁达、向上……老师一切的素养无声地“感染”、“熏陶”直至“感动”学生,我们的课堂定会闪现人文精神的火花。
二、用音乐家的故事培养学生高尚人格
音乐史上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动人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将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如通過讲音乐家贝多芬与《月光曲》的故事讲述,让学生感受贝多芬不仅琴艺高超,而且心地善良:据说有一天,太阳西下的时候,贝多芬独自在维也纳郊外散步,无意间经过一幢简陋的木屋,那屋子传来一阵琴声。贝多芬驻足一听,那曲调正是他写的一首钢琴奏鸣曲。他非常惊讶,在这样贫苦的人家,竟有人弹这样艰深的乐曲。忽然琴声停止了,有一位少女叹息地说:“唉,不行不行,这段太难了,我弹不好。如果能听听贝多芬弹奏,该有多好啊!”“要不是这样穷,我一定设法买一张入场券,让你去欣赏他的演奏。”一个男人这样安慰着。贝多芬在门外大为感动,立刻敲门进去;他在暗淡的烛光下,看到一个皮匠在角落做鞋,而一架旧钢琴前则坐著一个盲少女。贝多芬告诉皮匠说:“我是一个音乐家,想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听。”贝多芬随即坐在琴椅上,从头弹出少女刚才所弹的乐曲。这时从这架旧钢琴上,流泻出一连串美妙动听的琴声,这样精彩的演奏,使盲少女感动的热泪盈眶。当这首曲子奏完后,少女热切地恳求贝多芬再弹一曲,以偿她多年来渴望的心愿。突然一阵风起,把蜡烛吹熄了,皎洁的月光从窗口射进一道银光,照射在钢琴上。这样如梦的时刻,贝多芬脑海中,一连串的曲调像泉水般涌现。他愉快的向少女说:“我就以这月光为题,即兴弹奏一曲。”这首举世闻名的“月光曲”就此诞生。
另外,我还讲具有爱国主义的音乐家,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聂耳等,在国难当头时,满腔爱国热情的冼星海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来,开始谱写救亡歌曲,写了《热血》、《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优秀的抗日歌曲。让学生领悟到学会音乐的同时,也要学会做人,做一个高尚的人。
三、结合歌曲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中教材编写的教育性原则指出:“教材应将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机地结合,体现音乐教育的规律,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这就说明音乐教材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作为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渗透。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有些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艺术形象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和情操陶冶。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音乐教学中,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关键词】人文素养;音乐教学;学生
音乐新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使之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笔者结合高中音乐教学的实际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尝试:
一、教师无声地“熏陶”感染每一位学生
提高音乐老师的人文素养,是一件十分重要又很迫切的事。朱永新教授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态度。”“你的心里没有阳光,你的教育就不会辉煌。”一个有着积极态度,心里充满阳光的老师,他的课堂一定也会积极向上、洒满阳光。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对待学生。科学正确的学生观是必须正确地看待学生,要把学生当“人”看。学生是主体的人,有他自己的独立人格,有他自己的主体意识,要相信他们,尊重他们。
许多老师给学生上的第一节课都会进行课堂常规的教育,因为学生给我们的印象总是太过于活泼好动,坐立不安的,生怕不在第一节课上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以后的课堂纪律就难于控制。于是,一个疾言厉色的老师便出现在了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建立应有的课堂常规是必须的,但并没有必要急于在他们的第一节课就开始,他们还没有体验到音乐课带给他们的乐趣,就先给他们套上了许多“桎梏”,这无疑是一种摧残。基于这种思考,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比如老师可以在第一节音乐课上用歌声与学生拉近距离:“你的名字叫什么?你的名字叫什么?”虽然学生一开始会觉得手足无措,但很快会与老师缩短距离,第一节课就可以在这样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这样的一节课无疑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音乐课的乐趣,无形之中也在告诉他们音乐是人际交往的一种特殊的方式。
教师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敬业、奉献、无私、善良、坦诚、平等、宽容、友善、健康、进取、豁达、向上……老师一切的素养无声地“感染”、“熏陶”直至“感动”学生,我们的课堂定会闪现人文精神的火花。
二、用音乐家的故事培养学生高尚人格
音乐史上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动人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将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如通過讲音乐家贝多芬与《月光曲》的故事讲述,让学生感受贝多芬不仅琴艺高超,而且心地善良:据说有一天,太阳西下的时候,贝多芬独自在维也纳郊外散步,无意间经过一幢简陋的木屋,那屋子传来一阵琴声。贝多芬驻足一听,那曲调正是他写的一首钢琴奏鸣曲。他非常惊讶,在这样贫苦的人家,竟有人弹这样艰深的乐曲。忽然琴声停止了,有一位少女叹息地说:“唉,不行不行,这段太难了,我弹不好。如果能听听贝多芬弹奏,该有多好啊!”“要不是这样穷,我一定设法买一张入场券,让你去欣赏他的演奏。”一个男人这样安慰着。贝多芬在门外大为感动,立刻敲门进去;他在暗淡的烛光下,看到一个皮匠在角落做鞋,而一架旧钢琴前则坐著一个盲少女。贝多芬告诉皮匠说:“我是一个音乐家,想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听。”贝多芬随即坐在琴椅上,从头弹出少女刚才所弹的乐曲。这时从这架旧钢琴上,流泻出一连串美妙动听的琴声,这样精彩的演奏,使盲少女感动的热泪盈眶。当这首曲子奏完后,少女热切地恳求贝多芬再弹一曲,以偿她多年来渴望的心愿。突然一阵风起,把蜡烛吹熄了,皎洁的月光从窗口射进一道银光,照射在钢琴上。这样如梦的时刻,贝多芬脑海中,一连串的曲调像泉水般涌现。他愉快的向少女说:“我就以这月光为题,即兴弹奏一曲。”这首举世闻名的“月光曲”就此诞生。
另外,我还讲具有爱国主义的音乐家,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聂耳等,在国难当头时,满腔爱国热情的冼星海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来,开始谱写救亡歌曲,写了《热血》、《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优秀的抗日歌曲。让学生领悟到学会音乐的同时,也要学会做人,做一个高尚的人。
三、结合歌曲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中教材编写的教育性原则指出:“教材应将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机地结合,体现音乐教育的规律,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这就说明音乐教材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作为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渗透。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有些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艺术形象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和情操陶冶。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音乐教学中,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