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媒体历来被形象地称作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党和政府沟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这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光荣使命,也是党和人民对新闻工作者的极大信任。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新闻媒体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新时代,党和人民对新闻工作者有着更新、更高的期待和要求,期盼这一“耳目”更清澈——用事实说话,客观公正地报道真相;期待这一“喉舌”发声更准确——能够真正深入群众,倾听老百姓的心声,无愧于耳目、喉舌的称号。
2017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在全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发起“深化走转改·见证新发展”集中观摩采访活动,领导带头走基层、搞调研、做采访。宁夏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推出“我在基层”“驻村日记”等系列报道,广大新闻工作者竞相走基层采访,并发表“走基层感言”,掀起了“走转改”活动热潮。
作为新闻播音员,就职业分工而言,工作地点在演播室,但新闻播音工作更需要有丰富的基层采访实践做基础,深入一线,了解民意,充分遵循群众观念,否则只能沦为“读字的机器”。因此,在新闻播音员队伍中如何深化“走转改”,使之常态化、长效化,是摆在新闻战线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當前,新闻播音员队伍构成日趋复杂,年轻面孔越来越多,他们有好的形象、有创意和激情、有播音主持艺术理论,但缺乏深入基层的实践经验,缺乏客观辩证剖析社会问题的思辨能力,价值观、新闻观呈现多元倾向。针对这一现状,首先,要鼓励新闻播音员走进基层、走近群众,强化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其次,要以精品意识深化“走转改”。基层,永远是新闻的源头。要使“走转改”报道出彩,努力创作出有情感温度、思想深度和时代高度的新闻精品节目。再次,在新闻选择上,要找准党和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结合点,胸怀全局看问题、重心下移找选题,心中装着大局、笔下多写群众,新闻才能有底气、接地气。在播讲文风上,要抛开居高临下的“灌输式”“说教式”播报,采取平等视角的“体验式”“互动式”讲述。以点带面、以小见大、以事喻理,用细节说话、数据说话、典型说话、群众语言说话,使新闻播报有情有景有滋有味,见人见事见精神,使之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最后,在报道角度上,要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上不回避,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上不缺位,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上不失语,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让事实本身说话,用平等的方式交流,增强播报的亲和力、吸引力和说服力。
按照以上要求,在播音工作之余,我积极深入基层采访,哪怕是急、难、险、重的任务,不管距离远近、条件好坏,我都踊跃参加。有时上午走基层采访,下午返回单位播音,工作两不误。我先后参与报道了民生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移民、脱贫攻坚、移民子女教育、工业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等新闻专题。其中和记者哈金军报道的灵武狼皮子梁生态移民产业建设被央视新闻联播头条采用;和采访组冒雨走进大山,报道了10多期反映宁夏生态移民搬迁的节目;克服高原反应和恶劣的天气环境,到三江源头——青海省玛多县牛头碑,报道“感恩母亲河”系列专题节目……
2013年8月19日是固原市原州区第一批生态移民搬迁的日子,我和摄像记者一路冒着大雨,步行10多公里泥泞山路,到大山深处的凤凰蛋村采访。我们和村里的孤寡老人、小孩子、残疾人一起整理家当、生火点炕、拉家常,记录了村民搬迁前的贫困与搬迁后的喜悦。特困户马喜荣50多岁了才娶上盲人媳妇。他家里除了一间昏暗简陋的土坯老房子,再就是一只狗、一棵耐旱的果树。艰险陡峭的山路阻隔了他们一家人走出大山的梦想。老马的妻子告诉我们,她这辈子走得最远的地方不过是门前这条小路,哪里有弯道、哪里有坑洼,她都记得清清楚楚,在她想象中,路就是这个样子的。当我问及马喜荣搬到山下移民点后最想做的事是什么,他憨厚地说,他最想牵着妻子的手走走那平坦宽阔的柏油路,坐一回汽车,看看汽车是啥样子、啥响声……这次采访,让我切身体会到了山区农民的贫困生活,看到了他们迁入新家园、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前景。回想移民脸上绽放的笑容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眼神,我感到很欣慰。走基层是一个起点,一场出发,一次行动。这样的形式,让我有机会停下来倾听。如果说走基层是起点,转作风更像是一场心理变化、一次心灵洗礼,让我们在采访报道时,少些浮躁,多些谦逊;少些主观,多些客观;少些冲动,多些稳重。如此,我们的作风便会在这个过程中更贴近群众,更贴近事实,文风也会摒弃“长、空、假”,变得“短、实、新”。
实践告诉我们,新闻播音员不到基层去,从拿稿件到发声,思考就不够深入;不到基层去,播报干巴话,表达就不够到位;不到基层去,冷暖不相知,感情就不够投入。新闻播音员队伍一定要积极践行“走转改”,走进基层接“地气”,贴近现场长“灵气”,宣传引导扬“正气”。只有扎根基层,才能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才能说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才能找准职业坐标,在服务群众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才能在无距离有感情中,传播民情民意民声,做党和政府的好帮手、人民群众的贴心人。G
(作者单位:宁夏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谢 斌
2017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在全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发起“深化走转改·见证新发展”集中观摩采访活动,领导带头走基层、搞调研、做采访。宁夏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推出“我在基层”“驻村日记”等系列报道,广大新闻工作者竞相走基层采访,并发表“走基层感言”,掀起了“走转改”活动热潮。
作为新闻播音员,就职业分工而言,工作地点在演播室,但新闻播音工作更需要有丰富的基层采访实践做基础,深入一线,了解民意,充分遵循群众观念,否则只能沦为“读字的机器”。因此,在新闻播音员队伍中如何深化“走转改”,使之常态化、长效化,是摆在新闻战线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當前,新闻播音员队伍构成日趋复杂,年轻面孔越来越多,他们有好的形象、有创意和激情、有播音主持艺术理论,但缺乏深入基层的实践经验,缺乏客观辩证剖析社会问题的思辨能力,价值观、新闻观呈现多元倾向。针对这一现状,首先,要鼓励新闻播音员走进基层、走近群众,强化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其次,要以精品意识深化“走转改”。基层,永远是新闻的源头。要使“走转改”报道出彩,努力创作出有情感温度、思想深度和时代高度的新闻精品节目。再次,在新闻选择上,要找准党和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结合点,胸怀全局看问题、重心下移找选题,心中装着大局、笔下多写群众,新闻才能有底气、接地气。在播讲文风上,要抛开居高临下的“灌输式”“说教式”播报,采取平等视角的“体验式”“互动式”讲述。以点带面、以小见大、以事喻理,用细节说话、数据说话、典型说话、群众语言说话,使新闻播报有情有景有滋有味,见人见事见精神,使之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最后,在报道角度上,要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上不回避,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上不缺位,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上不失语,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让事实本身说话,用平等的方式交流,增强播报的亲和力、吸引力和说服力。
按照以上要求,在播音工作之余,我积极深入基层采访,哪怕是急、难、险、重的任务,不管距离远近、条件好坏,我都踊跃参加。有时上午走基层采访,下午返回单位播音,工作两不误。我先后参与报道了民生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移民、脱贫攻坚、移民子女教育、工业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等新闻专题。其中和记者哈金军报道的灵武狼皮子梁生态移民产业建设被央视新闻联播头条采用;和采访组冒雨走进大山,报道了10多期反映宁夏生态移民搬迁的节目;克服高原反应和恶劣的天气环境,到三江源头——青海省玛多县牛头碑,报道“感恩母亲河”系列专题节目……
2013年8月19日是固原市原州区第一批生态移民搬迁的日子,我和摄像记者一路冒着大雨,步行10多公里泥泞山路,到大山深处的凤凰蛋村采访。我们和村里的孤寡老人、小孩子、残疾人一起整理家当、生火点炕、拉家常,记录了村民搬迁前的贫困与搬迁后的喜悦。特困户马喜荣50多岁了才娶上盲人媳妇。他家里除了一间昏暗简陋的土坯老房子,再就是一只狗、一棵耐旱的果树。艰险陡峭的山路阻隔了他们一家人走出大山的梦想。老马的妻子告诉我们,她这辈子走得最远的地方不过是门前这条小路,哪里有弯道、哪里有坑洼,她都记得清清楚楚,在她想象中,路就是这个样子的。当我问及马喜荣搬到山下移民点后最想做的事是什么,他憨厚地说,他最想牵着妻子的手走走那平坦宽阔的柏油路,坐一回汽车,看看汽车是啥样子、啥响声……这次采访,让我切身体会到了山区农民的贫困生活,看到了他们迁入新家园、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前景。回想移民脸上绽放的笑容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眼神,我感到很欣慰。走基层是一个起点,一场出发,一次行动。这样的形式,让我有机会停下来倾听。如果说走基层是起点,转作风更像是一场心理变化、一次心灵洗礼,让我们在采访报道时,少些浮躁,多些谦逊;少些主观,多些客观;少些冲动,多些稳重。如此,我们的作风便会在这个过程中更贴近群众,更贴近事实,文风也会摒弃“长、空、假”,变得“短、实、新”。
实践告诉我们,新闻播音员不到基层去,从拿稿件到发声,思考就不够深入;不到基层去,播报干巴话,表达就不够到位;不到基层去,冷暖不相知,感情就不够投入。新闻播音员队伍一定要积极践行“走转改”,走进基层接“地气”,贴近现场长“灵气”,宣传引导扬“正气”。只有扎根基层,才能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才能说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才能找准职业坐标,在服务群众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才能在无距离有感情中,传播民情民意民声,做党和政府的好帮手、人民群众的贴心人。G
(作者单位:宁夏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谢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