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统一与多元发展的个案思考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指出,法制的理性化是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印度有着丰厚的民族宗教遗产,对当今的法制塑性产生巨大影响。近百年来,印度的殖民者与独立政府前赴后继地推进印度的法制世俗化进程,《印度宪法》第四十四条的立法背景、立法目的与现实困境集中体现了印度法制理性化的艰辛与忧患从法制统一到多元发展,兴许是实现良法善治的另一种思路,它回归了民族意志也关涉了人类生活本身。
  关键词 印度 宪法 统一 多元
  作者简介:张式奇,深圳大学法学院学生。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8-244-02
  “当代社会科学用‘世俗’和‘理性’一类词语来概括现代法律特征。” 平等性、权威性、世俗性、统一性是现代法制的价值追求,而法制的统一,特别是民法的统一,一直以来是印度法律世俗化所追求的目标。
  《印度宪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国家将致力于对全印度领土范围内的所有公民实施统一民法。”“统一民法”的问题是法制统一的集中彰显,这个问题受到多元宗教与民主政治、复合社会、法律体系之间的复杂国情的交互影响而愈增其繁冗性。本文试图从法律的背景、目的、困境等角度对《印度宪法》第四十四条进行解读分析,并且基于印度个案,引发对法制统一的世俗化发展道路与法律多元化命题的一些思考。
  一、宗教与法律:对《印度宪法》第四十四条立法背景的解读
  “要了解法律是什么,我们必须知道它曾经是什么,以及它将要变成什么。” 欲理解《印度宪法》第四十四条的立法意图,需对其立法背景有所了解。
  (一)古印度:法律的宗教化进程
  婆罗门教、佛教和印度教,在近代以前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曾先后在印度社会占据主导地位。在婆罗门教法时期,以《摩奴法典》为代表的教法统一的典籍“作为维护剥削阶级高等种姓利益的工具,所发挥的作用甚至是纯粹的法典难以比拟的。” 佛教法时期的《政事论》、《三藏经》等也兼具宗教与法律的两方面特征 。在印度教法时期,实现了对原有的宗教法典进行进一步完善总结。
  在之后的穆斯林王朝时期,统治者推行伊斯兰法。其同时具备了宗教与法律的双重职能。但是,受本土分裂状态与宗教渊源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印度“所有的非穆斯林仍旧实行他们传统的习惯法。” 而由教派分立引发的教派冲突,则成为了印度社会的痼疾。
  (二)殖民时期:法律的世俗化起步
  1757年普西拉战役的胜利,确立了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的开始。英国人的到来及其思想的传播,促使更多的印度人发起了对自身文化的批判性反思。同时,“正义、道德、良心”等英国衡平法精神也随之在印度社会中传播。
  随着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深入,建立统一现代的法制体系来适应开放而自由的市场,成为了殖民统治者的急切需求。“盎格鲁-印度法典体系 ”的形成,以及《印度政府组织法》、《印度参事会法》等法律的颁布,都体现出英国统治者对印度脱离宗教控制而实现法律世俗化的努力。这种以世俗主义为立国基础的思维方式也为独立后的印度所承接。
  二、民法与法制统一:对《印度宪法》第四十四条立法目的的解读
  《印度宪法》第四十四条也确立了建立统一民法的法律世俗化发展建构,包括民事主体法、物权变动法、契约法、婚姻家庭法、继承法等多方面的内容,其核心精神就是“让宗教属人法经过世俗化的改造,使其被包括在国家统一法律体系之内。” 在这一目标框架下,1955年《印度婚姻法》、1956年《印度教未成年人及其监护法》、1956年《印度教收养及抚养法》、1956年《印度教继承法》四部法律先后颁布施行,体现了印度在法律世俗化进程中的重大突破。但是,不同观点的争论依然存在。诸如1950年的印度民选总统普拉沙德曾公开表示,《印度教法案》计划所包含的“新观念和新思想,对于印度教法律来说不仅是外来的,而且可能引起每一个家庭的混乱。” 既定于《宪法》文本当中的法律统一目标,仍然是一种印度社会应然的发展方向。
  三、历史资产与体系缺陷:对《印度宪法》第四十四条困境的解读
  《印度宪法》第四十四条的表述时至今日都没有真正实现,这是该条文在实施中的一个巨大困境。历史资产与宗教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着民法以及法制的统一,除此之外,宪法规定的平等权利与平等政策之间的冲突等相关问题都共同造成了《印度宪法》第四十四条实施中的困境。
  (一)印度宗教对统一民法的消极影响
  1.源自宗教信仰的种姓观念从根本上阻碍了统一民法的构建。
  2.印度宗教以解脱为最高伦理境界,其救赎常常采取内向而非理性的精神方式。
  3.宗教属人法的分立传统阻碍了统一民法的构建。就民法而言,印度教徒、穆斯林教徒、基督教徒、袄教徒等不同宗教派别都具有其各自的属人法。这种在多元宗教因素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多元法律系统,造成了印度法制的不统一。
  (二)印度宪法体系对统一民法的制约作用
  《印度宪法》规定了“基本权利”与“国家政策指导原则”。宗教信仰自由是一种“公民基本权利”,而旨在“实施统一民法”的
  《宪法》第四十四条则属于第四部分,即“国家政策指导原则”。一般认为,国家政策的指导原则应该建立在对公民基本权利尊重与保护的基础上。也就意味着,任何构建与实施统一民法的行为应该首先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四、法律世俗化与多元化:对《印度宪法》第四十四条未来的解读
  面对《印度宪法》第四十四条的困境,继续探索实现法制统一的法律世俗化目标是一种突围方式,而法律多元化的发展思路兴许也是一种突围方式。
  法律世俗化是印度法律脱胎于宗教法律的重要改革目标,近半个世纪以来,印度的法律改革方向也正是沿着这一条以“统一民法”为核心的“统一法制”的道路。为进一步实现《印度宪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还需要结合印度具体的文化背景与国情,反思法律世俗化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广泛深刻的普法宣传,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与实践。在这种习惯性逻辑之下,《印度宪法》第四十四条成为实然状态之日,便是印度法律世俗化取得实质性重大成果之时,由此最终在印度实现“民主与平等的完美结合”。   “民族的共同意识乃是法律的特定居所”,民族性是法律文化的固有秉性,在法制完善与进步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甄选传统法律文化,重新认知民族的法律传统。在这一思路之下,《印度宪法》第四十四条的“统一”将不再是实体法制意义上的统一,而是实现社会规制目标上的统一,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统一,同时需要改革并且规范宗教法当中的一些条款,使其在利益调节上与世俗法的价值追求实现“和而不同”,但都围绕实现社会规制的目标而共存共生。但是这种路径同时也具有很大的现实困境,即如何在宗教色彩浓郁的印度社会继续避免宗教法律独大,如何避免宗教法的继续存在而对法律现代化的价值贬损,如何实现宗教法与世俗法之间的平衡与接洽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
  当然,“法律多元”只是对解决《印度宪法》第四十四条困境的一种学理探讨,还缺乏大量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检验,并且在实质意义上,它也是对第四十四条条文目标的一种“善意的扭曲”。兴许在未来,世俗化的道路与多元化的思考,也会引起人们更多的思考与体悟。
  注释:
  [美]伯尔曼著.梁治平译.法律与宗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5.
  Oliver Wendell Holmes ,JR.,The Common Law 1(1938).[美]伯尔曼著.梁治平译.法律与宗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49.
  [法]迭朗善译.摩奴法典.马香雪转译.商务印书馆.2011.译序第2页.
  林志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商务印书馆.1962.210-218.
  D·K·斯里瓦斯塔瓦(Srivastava).印度的宗教自由(Religious Freedom in India).新德里.1982 .217 .转引自:邱永辉.印度宗教与统一民法问题.世界宗教研究.2005(3).
  尚会鹏.印度教派冲突的背后.中国宗教.2004(34).
  或称为“英-印法”体系.[德] K·茨威格特、H·克茨著.潘汉典、米健、高鸿均、贺卫方译.比较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3.544.
  印度制宪会议主席.“印度宪法之父”安倍卡博士语.邱永辉.印度世俗化研究.巴蜀书社.2003.第九章.
  邱永辉.印度宗教与统一民法问题.世界宗教研究.2005(3).
  何勤华、李秀清主编.东南亚七国法律发达史.法律出版社.2002.53.
  参考文献:
  [1]陈峰君主编.印度社会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2]胡旭晟.法的道德历程:法制史的伦理解释(论纲).法律出版社.2006.
  [3]吴云贵.当代伊斯兰教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赵旭东.法律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德]萨维尼著.许章润译.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 “百发”理财计划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在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活跃闲置资金的同时,其在技术、立法、监管层面都不同于传统金融,同时也都对金融投资者的保护带来一定的挑战。基于此,本文在进行比较法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域外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从而最终尝试进行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中国金融投资者保护的立法建构。  关键词 “百发”理财计划 余额宝 互联网金融 金融消费者保护法  作者简介:贾聪聪,华东政法大学经济
摘 要 行政主体的权限争议分为因管辖权限而发生的争议和因权限行使而发生的争议。权限划分不够科学,过度谋求部门利益,社会事务日渐复杂,技术规范日趋繁多,是行政主体权限争议发生的原因。解决路径包括完善行政组织法,科学设定行政机关的职责,合理配置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职权;完善自行协商程序,必要时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完善上级裁决程序,明确裁决启动程序及责任分摊;完善行政协助程序,必要时达成合作协议。  关键
摘 要 目前,审查起诉方式主要是以阅卷为手段,检察机关单方面的职权性审查,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侦查人员在这一程序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性作用。同时由于侦查程序的封闭性,使得侦查机关的很多侦查工作对审查起诉工作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本文认为为了减少这种消极作用,发挥侦查机关应有的积极作用,应当完善具体的侦查工作,改革现行的审查起诉方式。  关键词 审查起诉 侦查机关 诉讼化  作者简介:李佳玲,台州市
摘 要 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以权利及义务的相互性作为其法律关系的主要表征。对于高校与学生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我国现行法律及法规并无明确规定。国外对于此法律关系经历了从代理父母地位说到特别权力关系说、契约说、部分社会说的衍变。本文明确其衍变历程并结合我国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地位进行反思,可以对我国高校校生法律关系得到有益启示,以推动教育法制化和和谐校园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学生权利 法律关系
摘 要 本文以基层人民法院审判管理运行机制为切人点,对审判管理的功能定位进行了全面阐述,认为基层法院审判管理运行机制还存在职能行使行政化、运行管理虚弱化、内设机构职能交叉化及人员配置角色混同化等方面的的问题,分析了审判管理四个维度方面的问题,提出审判管理机制一体化在构建过程中成立专门审判管理部门、要严格规范审判管理流程、要设立法院各类人员分列管理体系、要丰富审判管理指标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到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消费理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信用卡提前消费。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不法之徒提供POS机等终端机具等,虚拟交易后向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的情况,对社会发展及金融秩序造成侵害。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上述行为进行的规范,为司法实践中处理案件提供了依据。但是,在检察机关处理日常案件中,仍需要具体问
摘 要 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渊源与形成来看,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近现代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渊源,这两种制度之间存在着直接或者间接的传承关系。因此,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对古今中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深深影响着欧洲乃至世界的“用人观”。  关键词 古代 科举制度 传承关系  作者简介:柴荣怡,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D9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
摘 要 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是这么多年来法学界一直热议的话题。苗族习惯法一直被当地的人们适用并认同,具有很强的群众基础,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习惯法也有与国家制定法产生冲突的一面,如何有效地、合理地整合国家制定法与苗族习惯法,是该论文想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苗族习惯法文化概述出发,介绍黔南苗族习惯法文化的内容,再分析苗族习惯法文化与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关系,最后提出合理运用苗族习惯法文
摘 要 从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多元化的需要考虑,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草案(送审稿)第19条对于视听作品二次获酬权的权利来源与归属的认定标准和模式存在一定疑问,对于权利主体的界定有值得探讨之处,对作为该制度核心问题的利益分配机制也存在一些疏漏。二次获酬权作为一种制片人和作者之间的利益分享权,应当明确其报酬请求权的权利性质,确立原始著作权属于作者并通过法定转让给制片人的权利归属模式,完善利益分配力求精细
摘 要 近年来,娱乐圈毒品犯罪屡见不鲜,毒品犯罪相关问题不断出现在公众眼前。随着大量毒品流入国内,毒品数量居高不下,涉毒人数普遍增多,新型毒品犯罪案件不断出现,毒品犯罪率逐年增长,我国面临的毒品犯罪形势越来越严峻。分析毒品犯罪现实问题,研究毒品犯罪相关法律规定,提出毒品犯罪防治对策,有助于打击我国毒品犯罪,帮助人们远离毒品诱惑,建立安全无害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 毒品犯罪 毒品危害 防治对策  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