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人类学、人文地理学、区域民俗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影响,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以特定的地理、文化空间所存见的民间音乐为对象,从多学科视角聚焦,系统地追寻区域音乐的生成机缘与涵指意义,已成为当下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一种范式。坐落于湖南省中部、雪峰山脉东北段的梅山地域。因“旧不与中国通”,①形成了独具特色、神秘古朴的区域(音乐)文化形态。随着梅山原住民的不断外迁,其影响辐射云贵、东南亚,甚至欧美。从20世纪末開始,因屡遇海内外梅山原住民后裔回山寻根问祖,梅山文化开始进入海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视野,渐成显学。毫无疑问,梅山音乐文化研究是中国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重要构成。
为了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学术成果,探究梅山音乐文化的区域文化特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音乐学院三湘音乐舞蹈文化研究所联合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梅山文化研究委员会、湖南省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共同创建“梅山论坛”,并承办了于2017年11月10日至13日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召开的“个案与调查:梅山论坛首届学术研讨会”。本次专题研讨会邀请到湘、鄂、冀、闽、粤、京、港等地的历史、考古、民俗、民间信仰、语言、音乐等领域梅山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六十余人,进行了15场主题发言。会议旨在通过对梅山文化各学科领域基础性研究的深入探讨与跨界交流,为“梅山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一、聚焦田野:
夯实梅山区域文化研究的学术根基
由于鲜少文字记载,瑶、苗先民的族群文化基本以口传方式与实物留存于民间。因此,梅山文化研究需立足于田野调查,积累丰富的个案,由点及面才能逐渐揭开梅山文化的神秘面纱。本次会议特以“个案与调查”为主题,分四个板块进行探讨。
在第一板块“历史与考古”中,湖北省博物馆杨理胜《中国石器时代的文化谱系与史前时期的梅山》一文将史前梅山先民及其文化放入整个中国石器时代的文化谱系中予以考证,为探寻梅山区域文化生成提供了考古学思路;湖南省博物馆刘森淼《湖南商周青铜器纹饰所见天道观》一文认为,湖南(包括梅山)商周青铜器作为一种礼器,其兽面组合纹饰是天、地、万物生灵与人结合而成的威权组合体,体现区域社会的天道观。湖南省博物馆张兴国《资水流域宋元窑址概览》和湖南省民协梅研会孙平、李新民《资水中段宋以降陶瓷窑址及常见器物调查》两文以陶瓷为研究对象,依据梅山地域窑址的考古发掘,探寻陶瓷风格与源流,揭示梅山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联,为了解梅山区域经济和社会状况提供了途径。这一板块的四篇文章通过大量田野考古,追溯梅山历史,为梅山区域文化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地方性历史知识。
在第二板块“民俗与民间信仰”中,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副会长李新吾、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龙选君《谫论“桃源仙境”与炭河里遗址的亲缘关系》一文探寻梅山信仰中“桃源仙境”神性空间与炭河里遗址现实空间二者的关系,追溯梅山信仰的现实来源;南岳佛教文化研究院田彦、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陶达黎《新脚马的认证:以湘中上梅山金石桥镇“接娘娘”仪式为个案》一文通过梅山“接娘娘”仪式的民族志书写,对脚马(即灵媒)和巫傩师协作共生,共同对维系梅山区域社会的独特信仰结构进行了阐释;法国远东学院北京中心范华(Patrice Fava)《湖南神像中的地主与家主》和香港中文大学吕永升博士《湘中“梅山”地区的民间信仰与社会形态》两文均以梅山地区信奉的“家主”“地主”神像为研究对象,解读其身份,分析其亦巫亦神亦祖的形象与祭祀模式,阐释梅山地域的社会文化传统。这一板块的四篇文章以丰富的田野资料对梅山活态民俗信仰进行深入剖析,为梅山区域文化研究积累了翔实的地方性民俗和社会知识。
语言和音乐同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因而,梅山方言和民间音乐都是梅山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且紧密相连。在第三版块“方言与民间音乐”中,湖南师范大学罗昕如教授《梅山方言与梅山文化——以新化为个案》一文通过个案分析,对梅山方言与梅山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广东开放大学石萍《方言调值与地方音乐关系之研究——以新化县紫鹊山歌为例》一文以新化山歌个案,归纳出其音乐核腔结构与特点,并就方言调值与歌曲核腔、旋律进行了比较分析;西南大学胡晓东《表演人类学视域中的梅山文化研究》一文从表演人类学视域将湖南蓝山汇源瑶族还盘王愿仪式定性为一场规模盛大的宗教仪式表演,该文运用的后现代理论为本土学者提供了研究新理念;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从跨界族群研究角度看云南瑶族“度戒”仪式与梅山文化的关系》和福建师范大学蓝雪霏《畲族“闾山法”与瑶族“梅山法”之关联》两文则将研究视域引向梅山核心区域之外的辐射圈。前文认为,梅山教文化随着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迁移而传到东南亚地区,形成了横插、纵贯于中国内地到东南亚广大区域的跨文化传播现象;后文则对畲、瑶二族在道坛称谓、信仰崇拜、科仪操行上的共同之处进行举证,探寻畲族“闾山法”信仰与瑶族“梅山法”信仰之关联,梳理梅山信仰的源流。这一板块的五篇文章视野开阔,拓展了梅山文化的研究空间。
从前三个板块的主题发言可以看出,各学科专家、学者对梅山文化进行了田野调查,积累了丰富的个案。基于此,研讨会组委有意安排第四板块“学科基础理论”的探讨,试图通过学术反思和学理思辨,从方法论探寻和学科构建的高度来考量梅山文化研究的体系化建设。河北师范大学赵书峰《梅山音乐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反思》一文指出了梅山音乐文化研究目前缺乏的跨学科研究、跨区域性的宏观比较等研究短板;中南大学李敬民《梅山文化概念之界说》一文则提出梅山文化研究应重视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和族性认定三个问题,从哲学高度为“梅山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方法论设想。诚然,这一板块的两篇文章仅是梅山文化研究学科基础理论建设的“敲门砖”,试图抛砖引玉,促进大家更具深度和高度的思考。
二、跨界交流:
打通梅山区域文化研究的学科壁垒
梅山民间音乐作为梅山文化的艺术载体承载着厚重的区域历史和文化信息,必然与梅山历史、民俗、信仰、语言等方面有着无法割裂的必然联系。区域文化研究如果缺乏各学科有机联合的整体性观照,极有可能因研究视野狭隘,研究方法单一,导致研究结论片面。为了避免梅山文化研究重蹈此类覆辙,本次研讨会邀请梅山文化研究的各学科专家、学者面对面跨界交流,旨在打通学科壁垒,运用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 研究方法共同探寻梅山区域文化的真谛。
对于音乐学者而言,跨学科研究并不陌生,音乐学各分支学科基本都是两个以上学科的相互融合。尤其是民族音乐学,它的历史“也就是它自身的学科跨界发展史”。②从跨界视角来看,本次会议中的历史、民俗、语言等各学科论文确为梅
山音乐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术信息。
历史追溯是区域音乐研究梳理源流的重要视域,梅山先民主要是无文字的瑶苗族群,因而对梅山历史的追溯更依赖考古发掘而非历史文献。所以,会议第一板块的四篇文章都是依据田野考古所获资料而成。刘森淼研究的湖南商周青铜器大多数是礼乐同体器物,蕴藏着丰富的音乐历史信息,对解读梅山先秦音乐历史极具历史和学术价值;杨理胜对史前梅山先民的族属与梅山交通路线的探索为探究梅山民间音乐的族性与传播轨迹提供了研究途径;而以梅山陶瓷为研究对象的两文通过各地窑址比较研究可探寻梅山地域的移民
轨迹,从而追溯梅山民间音乐的历史源流。
民俗是民间音乐依存的载体和表达的文化空间,而民间音乐则是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两者密不可分。解读梅山民间音乐的涵指意义无法脱离梅山民俗与民间信仰的研究,会议第二板块的四篇文章恰恰印证了这一点。前面两篇文章论据的田野来源——梅山傩仪,与梅山民间音乐——傩戏在仪式过程中本身就密不可分,傩戏表演的涵指就在傩仪活动构建的神性文化空间之中。而后面两篇文章所谈的梅山“家主”“地主”神像,正是梅山民间仪式中以傩戏娱神的兼具艺人、祖先、傩神三位一体之神。如不了解其身份,傩戏研究就无法上升到文化学的层面进行阐释。
民間音乐尤其是民歌研究,必然涉及到要用语言学理论和方法来解读词曲关系。因而在会议第三板块中,从事语言学研究的罗昕如教授针对石萍论及新化方言与山歌关系的文章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张应华、赵书峰等音乐学者也根据多年研究经验,针对语言学的语音、语义、语用三方面知识如何在民间音乐研究中依据不同情况加以运用,以石萍的文章为例证进行了分析。可见,跨学科的学术研讨会确实能拓展
学术视野,“他山之石”的确“可以攻玉”!
本次梅山论坛专题研讨会本着少而精的理念,邀请的大多是各学科领域的专家,由他们针对梅山文化的同一主题进行跨学科交流虽尚属首次,却具备引领和示范意义。为确保研讨充分、深入,会议组委会安排每位学者进行论文宣讲和自由研讨的时间长达五十五分钟。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举办宗旨与模式,认为梅山文化研究就应该消除学科壁垒,共同把握梅山文脉,逐步构建起开放、多
元的理论体系。
① [元]脱脱等著《宋史》494卷,列传第二百五十三,《蛮夷二·梅山
峒》, 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196页。
② 伍国栋《音乐学的学科跨界研究———以民族音乐学为例》,《音乐研究》2014年第1期第19、23页。
谌 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李祖胜 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刘晓倩)
为了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学术成果,探究梅山音乐文化的区域文化特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音乐学院三湘音乐舞蹈文化研究所联合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梅山文化研究委员会、湖南省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共同创建“梅山论坛”,并承办了于2017年11月10日至13日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召开的“个案与调查:梅山论坛首届学术研讨会”。本次专题研讨会邀请到湘、鄂、冀、闽、粤、京、港等地的历史、考古、民俗、民间信仰、语言、音乐等领域梅山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六十余人,进行了15场主题发言。会议旨在通过对梅山文化各学科领域基础性研究的深入探讨与跨界交流,为“梅山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一、聚焦田野:
夯实梅山区域文化研究的学术根基
由于鲜少文字记载,瑶、苗先民的族群文化基本以口传方式与实物留存于民间。因此,梅山文化研究需立足于田野调查,积累丰富的个案,由点及面才能逐渐揭开梅山文化的神秘面纱。本次会议特以“个案与调查”为主题,分四个板块进行探讨。
在第一板块“历史与考古”中,湖北省博物馆杨理胜《中国石器时代的文化谱系与史前时期的梅山》一文将史前梅山先民及其文化放入整个中国石器时代的文化谱系中予以考证,为探寻梅山区域文化生成提供了考古学思路;湖南省博物馆刘森淼《湖南商周青铜器纹饰所见天道观》一文认为,湖南(包括梅山)商周青铜器作为一种礼器,其兽面组合纹饰是天、地、万物生灵与人结合而成的威权组合体,体现区域社会的天道观。湖南省博物馆张兴国《资水流域宋元窑址概览》和湖南省民协梅研会孙平、李新民《资水中段宋以降陶瓷窑址及常见器物调查》两文以陶瓷为研究对象,依据梅山地域窑址的考古发掘,探寻陶瓷风格与源流,揭示梅山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联,为了解梅山区域经济和社会状况提供了途径。这一板块的四篇文章通过大量田野考古,追溯梅山历史,为梅山区域文化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地方性历史知识。
在第二板块“民俗与民间信仰”中,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副会长李新吾、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龙选君《谫论“桃源仙境”与炭河里遗址的亲缘关系》一文探寻梅山信仰中“桃源仙境”神性空间与炭河里遗址现实空间二者的关系,追溯梅山信仰的现实来源;南岳佛教文化研究院田彦、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陶达黎《新脚马的认证:以湘中上梅山金石桥镇“接娘娘”仪式为个案》一文通过梅山“接娘娘”仪式的民族志书写,对脚马(即灵媒)和巫傩师协作共生,共同对维系梅山区域社会的独特信仰结构进行了阐释;法国远东学院北京中心范华(Patrice Fava)《湖南神像中的地主与家主》和香港中文大学吕永升博士《湘中“梅山”地区的民间信仰与社会形态》两文均以梅山地区信奉的“家主”“地主”神像为研究对象,解读其身份,分析其亦巫亦神亦祖的形象与祭祀模式,阐释梅山地域的社会文化传统。这一板块的四篇文章以丰富的田野资料对梅山活态民俗信仰进行深入剖析,为梅山区域文化研究积累了翔实的地方性民俗和社会知识。
语言和音乐同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因而,梅山方言和民间音乐都是梅山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且紧密相连。在第三版块“方言与民间音乐”中,湖南师范大学罗昕如教授《梅山方言与梅山文化——以新化为个案》一文通过个案分析,对梅山方言与梅山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广东开放大学石萍《方言调值与地方音乐关系之研究——以新化县紫鹊山歌为例》一文以新化山歌个案,归纳出其音乐核腔结构与特点,并就方言调值与歌曲核腔、旋律进行了比较分析;西南大学胡晓东《表演人类学视域中的梅山文化研究》一文从表演人类学视域将湖南蓝山汇源瑶族还盘王愿仪式定性为一场规模盛大的宗教仪式表演,该文运用的后现代理论为本土学者提供了研究新理念;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从跨界族群研究角度看云南瑶族“度戒”仪式与梅山文化的关系》和福建师范大学蓝雪霏《畲族“闾山法”与瑶族“梅山法”之关联》两文则将研究视域引向梅山核心区域之外的辐射圈。前文认为,梅山教文化随着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迁移而传到东南亚地区,形成了横插、纵贯于中国内地到东南亚广大区域的跨文化传播现象;后文则对畲、瑶二族在道坛称谓、信仰崇拜、科仪操行上的共同之处进行举证,探寻畲族“闾山法”信仰与瑶族“梅山法”信仰之关联,梳理梅山信仰的源流。这一板块的五篇文章视野开阔,拓展了梅山文化的研究空间。
从前三个板块的主题发言可以看出,各学科专家、学者对梅山文化进行了田野调查,积累了丰富的个案。基于此,研讨会组委有意安排第四板块“学科基础理论”的探讨,试图通过学术反思和学理思辨,从方法论探寻和学科构建的高度来考量梅山文化研究的体系化建设。河北师范大学赵书峰《梅山音乐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反思》一文指出了梅山音乐文化研究目前缺乏的跨学科研究、跨区域性的宏观比较等研究短板;中南大学李敬民《梅山文化概念之界说》一文则提出梅山文化研究应重视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和族性认定三个问题,从哲学高度为“梅山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方法论设想。诚然,这一板块的两篇文章仅是梅山文化研究学科基础理论建设的“敲门砖”,试图抛砖引玉,促进大家更具深度和高度的思考。
二、跨界交流:
打通梅山区域文化研究的学科壁垒
梅山民间音乐作为梅山文化的艺术载体承载着厚重的区域历史和文化信息,必然与梅山历史、民俗、信仰、语言等方面有着无法割裂的必然联系。区域文化研究如果缺乏各学科有机联合的整体性观照,极有可能因研究视野狭隘,研究方法单一,导致研究结论片面。为了避免梅山文化研究重蹈此类覆辙,本次研讨会邀请梅山文化研究的各学科专家、学者面对面跨界交流,旨在打通学科壁垒,运用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 研究方法共同探寻梅山区域文化的真谛。
对于音乐学者而言,跨学科研究并不陌生,音乐学各分支学科基本都是两个以上学科的相互融合。尤其是民族音乐学,它的历史“也就是它自身的学科跨界发展史”。②从跨界视角来看,本次会议中的历史、民俗、语言等各学科论文确为梅
山音乐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术信息。
历史追溯是区域音乐研究梳理源流的重要视域,梅山先民主要是无文字的瑶苗族群,因而对梅山历史的追溯更依赖考古发掘而非历史文献。所以,会议第一板块的四篇文章都是依据田野考古所获资料而成。刘森淼研究的湖南商周青铜器大多数是礼乐同体器物,蕴藏着丰富的音乐历史信息,对解读梅山先秦音乐历史极具历史和学术价值;杨理胜对史前梅山先民的族属与梅山交通路线的探索为探究梅山民间音乐的族性与传播轨迹提供了研究途径;而以梅山陶瓷为研究对象的两文通过各地窑址比较研究可探寻梅山地域的移民
轨迹,从而追溯梅山民间音乐的历史源流。
民俗是民间音乐依存的载体和表达的文化空间,而民间音乐则是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两者密不可分。解读梅山民间音乐的涵指意义无法脱离梅山民俗与民间信仰的研究,会议第二板块的四篇文章恰恰印证了这一点。前面两篇文章论据的田野来源——梅山傩仪,与梅山民间音乐——傩戏在仪式过程中本身就密不可分,傩戏表演的涵指就在傩仪活动构建的神性文化空间之中。而后面两篇文章所谈的梅山“家主”“地主”神像,正是梅山民间仪式中以傩戏娱神的兼具艺人、祖先、傩神三位一体之神。如不了解其身份,傩戏研究就无法上升到文化学的层面进行阐释。
民間音乐尤其是民歌研究,必然涉及到要用语言学理论和方法来解读词曲关系。因而在会议第三板块中,从事语言学研究的罗昕如教授针对石萍论及新化方言与山歌关系的文章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张应华、赵书峰等音乐学者也根据多年研究经验,针对语言学的语音、语义、语用三方面知识如何在民间音乐研究中依据不同情况加以运用,以石萍的文章为例证进行了分析。可见,跨学科的学术研讨会确实能拓展
学术视野,“他山之石”的确“可以攻玉”!
本次梅山论坛专题研讨会本着少而精的理念,邀请的大多是各学科领域的专家,由他们针对梅山文化的同一主题进行跨学科交流虽尚属首次,却具备引领和示范意义。为确保研讨充分、深入,会议组委会安排每位学者进行论文宣讲和自由研讨的时间长达五十五分钟。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举办宗旨与模式,认为梅山文化研究就应该消除学科壁垒,共同把握梅山文脉,逐步构建起开放、多
元的理论体系。
① [元]脱脱等著《宋史》494卷,列传第二百五十三,《蛮夷二·梅山
峒》, 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196页。
② 伍国栋《音乐学的学科跨界研究———以民族音乐学为例》,《音乐研究》2014年第1期第19、23页。
谌 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李祖胜 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刘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