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物理教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物理;让物理走进生活;物理探究从生活开始;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关键词】物理教学 生活 新课标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为人类提供了无尽的教学资源,在生活中学习,是每个人都经历的事实。因此,物理新课标指出:“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物理学科在联系实际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因而物理教学必须回归生活。
1.让生活走进物理
现代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认知主体,教学不但要适应学生的生理特性、心理特性,还要适应他们的认知结构,即已掌握的知识以及掌握的程度。一般来说,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学习物理新知识中会根据这些生活经验和生活事实,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探究、检验,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生活实际为建构知识提供了支撑点。
(1)物理教学因生活实际而精彩。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基础知识的主阵地,他们在这里可以学到许多理论知识,从学生的认知结构看,他们总是从 自己已有的经验、思维方式出发,去认识理解新事物,建构新知识。但教学理论与实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教师就必须架起沟通理论与实际的桥梁,引用形象、具体、生动的实例,寻找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的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的探究热情,把书本知识融化于生活实际中。如压强是个重要的概念,生活中随处可见压强的实例:跳远时沙地上留下很深的脚印,老奶奶缝衣服时手上套个顶针,而缝衣针、木桩、打针的针头、吸饮料的塑料管,它们的一端都是尖的,找出它们的共性也就理解了压强的意义。
(2)物理教学在生产、生活中拓展。生活实际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大百科全书,而教学用书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新教学观念要求教师从“教书本”到“用书本教”,即以书本为载体,把知识拓展到生活实际中,拓展到现代建设中,拓展到蓬勃发展的高科技中。如熔化、汽化等热学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冰雪熔化、水沸腾汽化等,然而在高科技的航天发射和载人飞船的返回中,它们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火箭发射时,火箭喷出的巨大能量足以使发射塔熔化,在塔下建一个大水池,让水吸收热量而汽化,就能降低发射塔的温度,保护发射塔。在载人航天或返回式人造卫星表面,涂有一层特殊的材料,这层材料在卫星进入大气层时,吸收卫星与大气摩擦产生的热量,先熔化而后汽化,不使卫星因高温而损坏、烧毁,安全返回地面。而生活中,一把小小的剪刀,就和物理中的压强、杠杆、摩擦、钢铁的防锈等知识联系在一起。讲授书本知识和它们的应用故事,可拉近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距离,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学生奋发学习的热情。
2.让物理走进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教育学生:“深望诸生能思想 以探知识之本源,能应用以求知识之归宿。”都强调了应用知识的重要,实际上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就是应用知识,服务社会,体现自身的价值,对于学生来说,生活实际是他们应用知识的最好舞台。
目前的在校学生,他们没有工农业生产的经历,在家中家务劳动也很少参加,对一些物理观察仅停留在表面上,对于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缺乏应用意识,有个事例很能说明问题:有一次一位学生没有交作业,询问后知他家昨晚保险丝烧断而断电,原因是家中来客人后在既用取暖器(1200瓦),又用电热水壶(1500瓦)烧水,还有使用电灯、电视机等,而他家老房子电表未改装过,备用保险丝又用完。这位学生成绩较好,思维比较活跃且刚学完保险丝知识,但他坦言:水是他烧的,但确实没有想到功率过大会烧断保险丝,平时只知解题做作业,很少想到应用。这种情况很普遍,所以教师有必要在上课、作业、考试中多结合一些实际应用的讨论,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意识。
3.物理探究从生活开始
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大量生活现象都可以成为学习感性知识的来源。教师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物理因素,讓学生把生活体验同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并且上升为理性认识。例如在讲“汽化与液化”时,同学们都错误的认为 “白气”就是水蒸气。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白气”不是水蒸气,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空气中含有水蒸气,但我们能看到吗?”除此之外,还要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
4.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提高他们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了电能、电功率以后,可让学生查出自己家中电能表的标定电流,推算一下,允许接在这个电能表上各种用电器额定功率总和是多少?某个月家中用电多少度?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
总之,物理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认真处理好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关系至关重要,在物理教学中,做到“从物理走向生活”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落实新课标,体现物理教学的课改理念。
参考文献:
莫小金 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与探究 中学教学参考2009(2)
黄 燕 初中物理教学与生活 考试 2009(10)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广播电视大学)
【关键词】物理教学 生活 新课标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为人类提供了无尽的教学资源,在生活中学习,是每个人都经历的事实。因此,物理新课标指出:“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物理学科在联系实际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因而物理教学必须回归生活。
1.让生活走进物理
现代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认知主体,教学不但要适应学生的生理特性、心理特性,还要适应他们的认知结构,即已掌握的知识以及掌握的程度。一般来说,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学习物理新知识中会根据这些生活经验和生活事实,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探究、检验,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生活实际为建构知识提供了支撑点。
(1)物理教学因生活实际而精彩。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基础知识的主阵地,他们在这里可以学到许多理论知识,从学生的认知结构看,他们总是从 自己已有的经验、思维方式出发,去认识理解新事物,建构新知识。但教学理论与实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教师就必须架起沟通理论与实际的桥梁,引用形象、具体、生动的实例,寻找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的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的探究热情,把书本知识融化于生活实际中。如压强是个重要的概念,生活中随处可见压强的实例:跳远时沙地上留下很深的脚印,老奶奶缝衣服时手上套个顶针,而缝衣针、木桩、打针的针头、吸饮料的塑料管,它们的一端都是尖的,找出它们的共性也就理解了压强的意义。
(2)物理教学在生产、生活中拓展。生活实际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大百科全书,而教学用书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新教学观念要求教师从“教书本”到“用书本教”,即以书本为载体,把知识拓展到生活实际中,拓展到现代建设中,拓展到蓬勃发展的高科技中。如熔化、汽化等热学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冰雪熔化、水沸腾汽化等,然而在高科技的航天发射和载人飞船的返回中,它们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火箭发射时,火箭喷出的巨大能量足以使发射塔熔化,在塔下建一个大水池,让水吸收热量而汽化,就能降低发射塔的温度,保护发射塔。在载人航天或返回式人造卫星表面,涂有一层特殊的材料,这层材料在卫星进入大气层时,吸收卫星与大气摩擦产生的热量,先熔化而后汽化,不使卫星因高温而损坏、烧毁,安全返回地面。而生活中,一把小小的剪刀,就和物理中的压强、杠杆、摩擦、钢铁的防锈等知识联系在一起。讲授书本知识和它们的应用故事,可拉近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距离,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学生奋发学习的热情。
2.让物理走进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教育学生:“深望诸生能思想 以探知识之本源,能应用以求知识之归宿。”都强调了应用知识的重要,实际上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就是应用知识,服务社会,体现自身的价值,对于学生来说,生活实际是他们应用知识的最好舞台。
目前的在校学生,他们没有工农业生产的经历,在家中家务劳动也很少参加,对一些物理观察仅停留在表面上,对于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缺乏应用意识,有个事例很能说明问题:有一次一位学生没有交作业,询问后知他家昨晚保险丝烧断而断电,原因是家中来客人后在既用取暖器(1200瓦),又用电热水壶(1500瓦)烧水,还有使用电灯、电视机等,而他家老房子电表未改装过,备用保险丝又用完。这位学生成绩较好,思维比较活跃且刚学完保险丝知识,但他坦言:水是他烧的,但确实没有想到功率过大会烧断保险丝,平时只知解题做作业,很少想到应用。这种情况很普遍,所以教师有必要在上课、作业、考试中多结合一些实际应用的讨论,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意识。
3.物理探究从生活开始
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大量生活现象都可以成为学习感性知识的来源。教师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物理因素,讓学生把生活体验同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并且上升为理性认识。例如在讲“汽化与液化”时,同学们都错误的认为 “白气”就是水蒸气。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白气”不是水蒸气,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空气中含有水蒸气,但我们能看到吗?”除此之外,还要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
4.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提高他们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了电能、电功率以后,可让学生查出自己家中电能表的标定电流,推算一下,允许接在这个电能表上各种用电器额定功率总和是多少?某个月家中用电多少度?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
总之,物理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认真处理好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关系至关重要,在物理教学中,做到“从物理走向生活”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落实新课标,体现物理教学的课改理念。
参考文献:
莫小金 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与探究 中学教学参考2009(2)
黄 燕 初中物理教学与生活 考试 2009(10)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