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许多调查和研究都表明了现阶段师生关系正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古往今来,师生之间的纯真崇高的关系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但是现在师生之间的关系却如此生疏,这不但疏远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将师生之间的关系导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远离了教师的教导,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危害。作为教师,要努力营造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认为要想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认识到教师职业多角色特点
在许多教师的觀念中,只把自己单纯的当成知识的传授者,在他们看来教给学生知识是一个教师应该做的唯一的事情。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许多教师只片面的追求学生的成绩,一味强化自己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淡化了其他角色的概念,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的关系就固定化了一种知识传播和知识接受的双边关系。这样周而复始的扮演一种角色,自然会让学生在心里渐渐的远离你。
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要改变传统观念,认识到教师职业的多角色特点。教师不但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应该是学生的朋友、倾听者、引路人,甚至有的时候还是学生的父母。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不单单是课堂上的那个单一的教授知识的形象,更是一个自己可以信赖和倾诉的对象,使学生在内心深处渴望与你接触、倾诉。这样,学生在生活中乐于和你接触和交流,也会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表现,愿意配合你的课堂行为,师生间的关系也会变得融洽起来,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巧妙利用学生的向师性
学校的教育对个体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学生的知识贫乏,社会经验少,独立能力也不是很强,所以在学校生活中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再加上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先天的权威性,古语就曾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定论,所以在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他们最信任的人。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和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先天的权威性,我们把它叫做向师性。
教师应巧妙的利用学生的这种向师性去走近学生,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应该珍惜并巧妙的利用学生的向师性,当学生求助于你的时候不要嘲笑他们也不要不屑一顾,而应该倾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们,引导他们,有了你的帮助他们可以更坦然的面对生活。这样,学生会更加信任你,在心里真正的接受你,师生间就会建立起真正的信任,有了彼此间的信任为基础,师生之间必然会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注重与学生人格上的平等
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虽然是被教育者,掌握的知识不如教师丰富,社会经验也比较贫乏,思想尚未成熟,但是他作为独立的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所以要用新型的教育理念去武装头脑,学会尊重学生,能看到学生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非常有利的,并且许多棘手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
记得我在接手一个高一新班时,刚一推开教室门,一个圆滚滚的笔袋飞到了我的脚下,同学们也都被吓了一跳,我循声望去,那个扔笔袋的孩子满脸通红,不好意思的看着我,我并没有急于去批评这位同学,而是开玩笑说“这样的欢迎仪式我可不是很喜欢哦”,接下来我正常上课。下课了,我把这位同学叫到我办公室,心平气和的询问他,他一开口眼泪就流下来了,原来他的脚有些跛,走起路来姿势很不好看,班级中的几个顽皮的男生下课后走到他的旁边学他走路的姿势来取笑他,他忍无可忍才拿起笔袋扔出去,恰巧这个时候我走进来了,听了这个学生的哭诉,我首先找到了那几个调皮的男生,确认了事实的发生,立刻责令他们向这位学生道歉,并获得了这位同学的原谅,在第二次课上我就这件事教育班级的同学要团结互助,懂得尊重他人,并表扬了这位同学的大度。事后,班上再也没有人拿这位同学的缺陷开玩笑了,这位同学在学习上也更加努力了。如果当初我不去首先了解情况,而是就这位同学的行为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一通,也许会让他更加委屈,对这个班级,对老师将失去信任,而且也会助长班里这种不良风气的气焰,疏远师生关系。
四、重视与学生在社会道德上的互相促进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知识和智力,人格、思想、道德同样也影响着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巨大而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这种精神上的社会道德上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说教就能产生的,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一个教育工作者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它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作为教师,要接受比其他职业更大的挑战。
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和严谨的作风并且具备一定人格魅力的老师才会赢得学生的喜欢,学生才会愿意接受你,并且愿意更进一步的接触你,这有利于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同样,作为学生他不仅会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作出反应,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精神风貌更会作出反应,并且他们会用各种形式表现他们的评价和态度。作为教师应该以平和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评价和反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也是如此。
总之,面对现阶段师生之间的不和谐关系,我相信,只要教师能从自身去寻找原因,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问题,努力去寻找差距,一定能创建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认识到教师职业多角色特点
在许多教师的觀念中,只把自己单纯的当成知识的传授者,在他们看来教给学生知识是一个教师应该做的唯一的事情。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许多教师只片面的追求学生的成绩,一味强化自己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淡化了其他角色的概念,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的关系就固定化了一种知识传播和知识接受的双边关系。这样周而复始的扮演一种角色,自然会让学生在心里渐渐的远离你。
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要改变传统观念,认识到教师职业的多角色特点。教师不但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应该是学生的朋友、倾听者、引路人,甚至有的时候还是学生的父母。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不单单是课堂上的那个单一的教授知识的形象,更是一个自己可以信赖和倾诉的对象,使学生在内心深处渴望与你接触、倾诉。这样,学生在生活中乐于和你接触和交流,也会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表现,愿意配合你的课堂行为,师生间的关系也会变得融洽起来,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巧妙利用学生的向师性
学校的教育对个体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学生的知识贫乏,社会经验少,独立能力也不是很强,所以在学校生活中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再加上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先天的权威性,古语就曾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定论,所以在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他们最信任的人。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和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先天的权威性,我们把它叫做向师性。
教师应巧妙的利用学生的这种向师性去走近学生,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应该珍惜并巧妙的利用学生的向师性,当学生求助于你的时候不要嘲笑他们也不要不屑一顾,而应该倾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们,引导他们,有了你的帮助他们可以更坦然的面对生活。这样,学生会更加信任你,在心里真正的接受你,师生间就会建立起真正的信任,有了彼此间的信任为基础,师生之间必然会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注重与学生人格上的平等
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虽然是被教育者,掌握的知识不如教师丰富,社会经验也比较贫乏,思想尚未成熟,但是他作为独立的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所以要用新型的教育理念去武装头脑,学会尊重学生,能看到学生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非常有利的,并且许多棘手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
记得我在接手一个高一新班时,刚一推开教室门,一个圆滚滚的笔袋飞到了我的脚下,同学们也都被吓了一跳,我循声望去,那个扔笔袋的孩子满脸通红,不好意思的看着我,我并没有急于去批评这位同学,而是开玩笑说“这样的欢迎仪式我可不是很喜欢哦”,接下来我正常上课。下课了,我把这位同学叫到我办公室,心平气和的询问他,他一开口眼泪就流下来了,原来他的脚有些跛,走起路来姿势很不好看,班级中的几个顽皮的男生下课后走到他的旁边学他走路的姿势来取笑他,他忍无可忍才拿起笔袋扔出去,恰巧这个时候我走进来了,听了这个学生的哭诉,我首先找到了那几个调皮的男生,确认了事实的发生,立刻责令他们向这位学生道歉,并获得了这位同学的原谅,在第二次课上我就这件事教育班级的同学要团结互助,懂得尊重他人,并表扬了这位同学的大度。事后,班上再也没有人拿这位同学的缺陷开玩笑了,这位同学在学习上也更加努力了。如果当初我不去首先了解情况,而是就这位同学的行为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一通,也许会让他更加委屈,对这个班级,对老师将失去信任,而且也会助长班里这种不良风气的气焰,疏远师生关系。
四、重视与学生在社会道德上的互相促进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知识和智力,人格、思想、道德同样也影响着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巨大而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这种精神上的社会道德上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说教就能产生的,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一个教育工作者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它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作为教师,要接受比其他职业更大的挑战。
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和严谨的作风并且具备一定人格魅力的老师才会赢得学生的喜欢,学生才会愿意接受你,并且愿意更进一步的接触你,这有利于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同样,作为学生他不仅会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作出反应,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精神风貌更会作出反应,并且他们会用各种形式表现他们的评价和态度。作为教师应该以平和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评价和反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也是如此。
总之,面对现阶段师生之间的不和谐关系,我相信,只要教师能从自身去寻找原因,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问题,努力去寻找差距,一定能创建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