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课教学中,应着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训练,不管是在传统的语文考试中,还是在新课改后的考试中,阅读理解是语文必考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对于数学课的理解,绝大多数人认为数学就是算题,大多数教师也重在讲题,而学生也跟着重在练习解题的技巧,这就是传统的数学教学观。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各级各类的命题考试中,逐步加强了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考核,这就对数学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从人才的培养、人的发展方面思考,也急需加强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训练,从而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一、数学阅读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数学阅读是指在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开展阅读的学习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数学教材,从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阅读是各科教学的重要形式,重视数学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培养、提高。数学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的基础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因此,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新世纪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二、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方法
1.提高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认识,重视学生数学语言的强化训练
数学阅读有其特殊性,不同于语文阅读,对三种语言(文学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准确把握及其相互之间的灵活转换,是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中极其重要的方面,也是数学阅读区别于其他阅读的最显著特点。那么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首先根据阅读材料,将阅读分为“过程性阅读”和“理解性阅读”两种。所谓过程性阅读,就是指对性质、定理的证明,例题的解题过程和习题的参考解答过程等的认真阅读,是学习规范解题步骤、解题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的重要途径。所谓理解性阅读,是指为透彻理解有关数学定理、概念、数学命题、公式以及有关数学理论所进行的认真阅读。它是掌握与理解有关数学定理、概念、数学命题、公式以及有关数学理论的基础。
数学的特性之一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如果能将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或者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理解,就达到了理解性阅读的最高境界。关键是学生数学信息转换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把数学的文学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进行互译的能力的训练、培养。在数学教材中特别注意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在每章都安排了阅读材料,内容广泛,涉及数学知识的拓展引申、数学知识的应用及数学发展的小故事等。这一方面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是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因此,提高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认识,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数学语言的强化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培养、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2.课堂中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针对不同的课型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课堂中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是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课型来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数学课堂主要分为四种课型:公式定理课、概念课、习题课、复习课。对于不同课型的阅读内容,可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阅读问题,要求每个学生带着具体的问题边思考、边阅读。如在公式定理课的阅读:①要让学生学会分清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各是什么?②结论和条件能否可逆?③推导的过程是怎样的?④有多少种推导方法?⑤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在概念课上阅读时让学生思考:①概念是怎样形成的?②运用概念时要注意什么问题?③该概念是否存在其他等价形式,等等。在习题课的阅读:①经常让学生明确已知和所求元素。②由结论可探求已知条件或由已知可得出什么样的结论?③所给条件足够吗?④属于哪种类型的问题?⑤这一结果是否能用于其他问题?⑥是否能用不同的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对复习课的阅读让学生明确:①本章的难点和重点是什么?②是否能把本章的结构图概括总结出来?③还有疑问吗?④本章有哪些收获?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除上述方法外,更需要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技巧。数学阅读的任务不单单是让学生去读书,弄懂数学概念,会做数学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阅读后能完全领会教材内容及所述的数学观点、思想方法,并能使学生开展评价认知建构活动,这才是数学阅读的价值所在。
总之,我们数学教师要在新课程的教改中,不断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努力探究数学阅读更多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安林李珍学校)
一、数学阅读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数学阅读是指在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开展阅读的学习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数学教材,从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阅读是各科教学的重要形式,重视数学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培养、提高。数学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的基础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因此,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新世纪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二、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方法
1.提高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认识,重视学生数学语言的强化训练
数学阅读有其特殊性,不同于语文阅读,对三种语言(文学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准确把握及其相互之间的灵活转换,是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中极其重要的方面,也是数学阅读区别于其他阅读的最显著特点。那么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首先根据阅读材料,将阅读分为“过程性阅读”和“理解性阅读”两种。所谓过程性阅读,就是指对性质、定理的证明,例题的解题过程和习题的参考解答过程等的认真阅读,是学习规范解题步骤、解题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的重要途径。所谓理解性阅读,是指为透彻理解有关数学定理、概念、数学命题、公式以及有关数学理论所进行的认真阅读。它是掌握与理解有关数学定理、概念、数学命题、公式以及有关数学理论的基础。
数学的特性之一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如果能将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或者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理解,就达到了理解性阅读的最高境界。关键是学生数学信息转换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把数学的文学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进行互译的能力的训练、培养。在数学教材中特别注意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在每章都安排了阅读材料,内容广泛,涉及数学知识的拓展引申、数学知识的应用及数学发展的小故事等。这一方面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是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因此,提高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认识,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数学语言的强化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培养、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2.课堂中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针对不同的课型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课堂中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是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课型来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数学课堂主要分为四种课型:公式定理课、概念课、习题课、复习课。对于不同课型的阅读内容,可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阅读问题,要求每个学生带着具体的问题边思考、边阅读。如在公式定理课的阅读:①要让学生学会分清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各是什么?②结论和条件能否可逆?③推导的过程是怎样的?④有多少种推导方法?⑤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在概念课上阅读时让学生思考:①概念是怎样形成的?②运用概念时要注意什么问题?③该概念是否存在其他等价形式,等等。在习题课的阅读:①经常让学生明确已知和所求元素。②由结论可探求已知条件或由已知可得出什么样的结论?③所给条件足够吗?④属于哪种类型的问题?⑤这一结果是否能用于其他问题?⑥是否能用不同的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对复习课的阅读让学生明确:①本章的难点和重点是什么?②是否能把本章的结构图概括总结出来?③还有疑问吗?④本章有哪些收获?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除上述方法外,更需要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技巧。数学阅读的任务不单单是让学生去读书,弄懂数学概念,会做数学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阅读后能完全领会教材内容及所述的数学观点、思想方法,并能使学生开展评价认知建构活动,这才是数学阅读的价值所在。
总之,我们数学教师要在新课程的教改中,不断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努力探究数学阅读更多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安林李珍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