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8251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本,以其鲜明的色彩,精美的画面,简洁的文字,奇特的想象,活泼的形式,深刻的主题,深受儿童喜爱,堪称孩子生命成长的“精神盛宴”。绘本阅读已成为小学(特别是低段)课外阅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阅读能力,发展其语言运用能力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以《猜猜我有多爱你》的绘本教学为例,浅谈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
  一、猜读引入,激发兴趣
  为了培育孩子对绘本的阅读情感,上课伊始,我是这样导入的:“猜猜绘本是什么?”孩子们调动了以前的感知经验,结合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随即,我边展示实物,边作具体定义:绘本,就是画出来的书,它是以绘画为主,并带有少量文字的书,也叫图画书。此时,学生对绘本的阅读充满了期待与好奇。待详细了解了封面上丰富的文字和图画信息后,我引导学生进入深层的猜测:扉页上面的图画一般与故事的内容有密切的关系,猜猜看,故事中两只兔子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课堂进行到这里,他们将图的观察与故事的发展建立了联系。他们专注地盯着,仔细地想着,活跃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大胆的猜测和盘托出:他们在欢快地玩耍,之后,可能有了矛盾;他们在旅行中也许经历了一次探险;他们在一起快乐地生活,相亲相爱……从孩子们五花八门、各具特色的猜测中,我们感受到了儿童丰富神奇的想象力,感受到了他们对绘本阅读的期待。
  阅读心理学中指出,任何一位读者接触文本时,都有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阅读期待。这是由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驱使产生的一种阅读冲动,在阅读期待的心理条件下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效果。而猜测,又是形成阅读期待的最佳路径。于是,为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课堂上,让他们依据已有的认知经验,猜猜什么是绘本。继而,通过观察扉页上的图画,猜猜绘本中的人物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有了强烈的情感刺激和阅读冲动,学生的求知欲空前高涨,兴致盎然,丰富奇异的猜想可见一斑,也为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听读思考,感受主题
  低年级的绘本教学,离不开教师绘声绘色的朗读。课堂上,为了让学生对故事内容有全面的感知,并能真正理解故事的精髓——“爱”的主题,我创设了音乐、语言、动作交织的多种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倾听。为此,我提出明确的听读要求。比如,讲故事之前,我会说:“图画书,是图画和文字一起在讲故事。下面,老师读文字,你们一边听,一边仔细看图,想一想哪些画面最让你难忘。”孩子们明确要求后,听起来便更加认真,更加投入。特别是老师读道:小兔子用“张开手臂,举高手臂”的方式来表达对大兔子的爱时,孩子们一个个激动万分,兴奋不已。时而瞪大双眼,时而咯咯作笑,并伴随着老师的朗读,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从他们欢喜、惊奇的眼神中,我读懂了他们已爱上了这两只兔子,爱上了这个故事。在理解了小兔子用四种不同的动作表达了“爱”之后,我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寻阅读方法:“我们读图画书,不仅要边读边想,还要善于回顾,想想看,小兔子先后用了哪些方式表达了对大兔子的爱?”于是,孩子们通过热烈的讨论,尽情的交流,有趣的表演,不仅深刻理解了小兔子“独特的爱”,而且更加体会到小兔子的天真可爱和大兔子的聪明智慧。当然,对于主题的把握便会水到渠成。在阅读的过程中探寻方法,绘本阅读充满了魅力。
  三、赏读品味,言意共生
  故事中小兔子的天真无邪,大兔子的深情爱意,被描摹得妙趣横生,淋漓尽致。虽寥寥几笔,却展现了恢弘跌宕的情感画卷。于是,我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悟真情,聚焦文字学语言。
  1.情感迁移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学生读到小兔子用“跳跃方式”表达爱意时,我这样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小兔子各种跳跃的姿势、动作,你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反复观察、体会之后,纷纷畅所欲言:我感受到小兔子的顽皮可爱;我感受到了小兔子的机灵敏捷;我觉得小兔子很开心、很快乐、很幸福;我觉得小兔子很自信,它认为越是奋力地跳,越能表达更多的爱。灵动的思维,真挚的情感,使我们感受到孩子们真正走进了绘本的世界。
  当我配乐读到故事的高潮——大兔子把小兔子放到用叶子铺成的床上,并微笑着轻声说 “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时,我看到了孩子们眼中闪动的泪花,感受到他们心中激荡的情感。于是,我顺水推舟,因势利导:“此时,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极尽想象之能事,个个语出惊人。
  “我感受到了大兔子对小兔子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
  “我觉得大兔子对小兔子的爱是无穷的。”
  “我感受到小兔子被爱包围着,它太幸福了!”
  “我觉得大兔子对小兔子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
  “我想到了以前学过的成语——情深似海、恩重如山。”
  ······
  听着孩子们的肺腑之言,我赞叹,惊喜,震撼。感觉此时,教室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盈着爱,遍布着爱,凝聚着爱。孩子们已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进行了角色转换、情感迁移。他们想到了自己,想到了爸爸妈妈,想到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不正是阅读的最佳境界吗?
  2.言语训练
  如果说故事中流淌的情感让孩子们欲罢不能,那么,独具韵味的语言就更让他们耳目一新了。
  “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
  “我跳得多高,就有多爱你。”
  小兔子的语言多么生动,多么诙谐!于是,我采用“________________,我就有多爱你”的语言形式,让他们进行仿写。孩子们反复朗读,反复品味,纷纷情动而辞发:
  “大海有多深,我就有多爱你。”
  “大树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
  “宇宙有多大,我就有多爱你。”
  “能不能结合生活中的情景,抒发你对亲人的爱?”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的言语生成更加精彩:
  “围巾有多温暖,我就有多爱你。”
  “鲜花有多漂亮,我就有多爱你。”
  “牛奶有多香甜,我就有多爱你。”
  ……
  至此,孩子们的情感如奔腾的黄河,咆哮而至;似千尺瀑布,倾泻而下。在这种强烈的情感冲击下,孩子们的语言喷薄而出,自然生成,感人至深。真正达到了学会表达,体会到了语言的妙用!
  四、绘读拓展,创编运用
  为了让孩子们尽情表达心中的爱,我鼓励他们用手中的画笔,以“图画故事”的形式创编绘本,并模仿小兔子独特的语言方式,抒写心声。
  有了浓厚的情感积淀,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孩子们乐此不疲,纷纷“挥毫泼墨”“下笔如神”。十分钟后,一个个温馨的故事,一幅幅精妙的画作,跃然纸上:
  “爸爸下班口渴了,我递给他一个红通通的苹果,因为‘苹果有多甜,我就有多爱你’。”
  “妈妈的颈椎不好,我送给她一个枕头,因为‘枕头有多柔软,我就有多爱你’。”
  “冬天到了,爸爸的手经常冻得干裂,我为他买一个防冻霜,因为‘防冻霜有多香,我就有多爱你’。”
  孩子们分享着,感动着,整间教室情意融融,爱意浓浓……
  想象是绘本的特质,创造是绘本的精髓。在孩子们有了强烈的情感需求后,乐于急切地表达心中所想,胸中所感。教师若能及时捕捉这一“生长点”,鼓励他们再创造,便是对绘本阅读最好的诠释与延伸。课堂上,在孩子们透彻理解故事内容,真切走进作者内心之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尝试自主作画,创编故事,体验创造的愉悦。正如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说:“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创造欲望,只要我们在教育中,注意诱导,并放手让儿童实践探索,就会培养出创造能力。”的确,善待儿童的创造力,就是善待他们的生命成长。
  让孩子们浸润在绘本的字里行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绘本阅读情、趣相融,言、意共生的教学愿景。
其他文献
诗人汪国真有这样一句很励志的经典名句:“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搞教学改革的确需要这样的决心和勇气,我们不但要找对方向,还要提供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因为诗人可以“任性”,教师只能“理性”。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我认为我们可以借课改之风,从理论、课堂、师生关系几个方面努力。  一、依靠强大的理论依据  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学段目标与内容的“阅读”部分提出了“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2017年福建省首次将“非连续文本”阅读纳入中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建构适合的教学策略,加强对“非连续文本” 的阅读指导。为了让广大语文教师全面了解 “非连续文本”,提高阅读指导的有效性,我将从三个角度论述,和语文
我们总能听到身边许多教师在感叹:语文课堂犹如一潭死水,无论教师怎么引导,都搅不起一丝涟漪。当前中学生对于语文学习越来越缺乏兴趣,绝大部分学生处于一种疲软的应付状态,语文课堂没有思维的兴奋,没有情感的冲动,课后更没有探求追寻的欲望。  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会出现这种现状呢?据笔者初步分析,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学生生活数字化,生活体验淡薄化。随着QQ、微信、播客、手游等网络娱乐兴起,缺乏自制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互联网技术也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而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高中化学教学也有了相对应的转变。在这一大环境下,智慧课堂作为创新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单向教学,实现师生双向互动,是未来教室的首选方案。  关键词:智慧教育;辅助;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研究]  将智慧教育融入进高中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推动教育业发展,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带来高质量教学。高效课堂在本质上
为了新学期不至于手忙脚乱,寒假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仿《修鞋姑娘》的记叙文,主题是“感动”,即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要求有真情实感,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  然而,事与愿违,开学后,看着那一摞厚厚的作文,我无语了。第一种无语:选材千篇一律,约三成的孩子笔下父爱、母爱泛滥成灾,且内容相似得让人惊诧——即“我”生病了,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亦或是冒着严寒酷暑送“我”去医院,让“我”很感动。第二种无语:约两成的孩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交互式白板这一全新的电系教学系统,它是将电子白板与计算机进行连接,将计算机中的内容通过投影仪呈现在电子白板上,教师可以利用鼠标对电子白板进行操作。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概念的学习与理解,还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从而提升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小学数学;情境创设
于永正老师的口语交际课堂灵动、丰盈,带给人智慧的启迪、心灵的滋养,教学中彰显的“教学场景生活化、教学情境趣味化、教学互动多元化”的特色更是耐人寻味,可谓“一招一式显功夫,一颦一笑展风采”。下面以《双人伞》一课为例,谈谈笔者的体会。  一、目标适切,内容精当  于老师的口语交际教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总是从儿童的立场出发,站在儿童的视角,充分体现了“儿童的语文”这一贯
阅读古诗,是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零距离的接触。文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古诗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通过诵读、领悟、迁移等多种方式,综合运用,深入理解文本,感悟诗人形象,让人性的光辉照亮学生自己的内心,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对于古诗的学习,八年级的学生已不再陌生,同时对于杜甫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初二的学生积累有限,认识较浅,对杜甫的认识也只是“千古诗圣”的头衔,有着一定的距离感,难以深入理解杜甫
[摘 要:近年来,新媒体平台成为网络红人运用多种策略营销以及谋求发展的集中阵地。此外,由于网红数量的增加与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提高,其现状与发展前景也随多种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因此,本文以微博营销网红为例,将网络红人的现状与发展同当今新媒体的形势联合做进一步研究分析。  关键词:网络红人;新媒体;微博营销]  一、引言  具备交融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新媒体可以说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基于新媒
创新是文章的生命,文章的创新表面上是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实质是隐藏在文字后面的思维的创新。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的脑力劳动,是一种复杂的精神产品制作过程。作文水平反映了一个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尤其是思维素质。下面我们就来谈一下作文教学中的几种思维方式。知晓了这些方法,再以实际证明之,完善之,调动学生的生活储备,打开学生的思路,那么不愁学生无“新”可创。  一、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从多种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