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融合 传承创新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bqn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桂飘香、金风送爽的9月,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承办的首届中国民族音乐节闪亮登场。从9月20日至25日,音乐节共举办了7场音乐会、7场学术讲座和两场民间音乐展演,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民乐同仁、各界人士和音乐爱好者们汇聚一堂,共襄盛举。
  近几年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曾先后举办北京胡琴节、弹拨乐音乐节和管乐音乐周,之所以要举办这样一个集教学、表演、理论和创作于一身的中国民族音乐节,主办者旨在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现民族器乐表演学科的教学成果,同时也试图把该学科“放在中国民族音乐的大背景下,从历史与社会、文化与审美、传统与现代等多角度的学术视野,来观察和探索不同类型、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民族器乐,在当代世界音乐文化千姿百态的环境中如何得到继承与发展”。
  7场音乐会——各放异彩,自有功力
  7场音乐会包括开幕式音乐会、拉弦乐和弹拨乐的3个专场音乐会、民族室内乐专场音乐会、老教授专场音乐会、九大音乐学院纪念刘天华诞辰120周年暨闭幕式音乐会,老中青三代民乐人同台竞技、各放异彩,充分体现了民族器乐表演学科的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以“民声华韵”为主题的开幕式音乐会,由新加坡华乐团音乐总监、著名指挥家叶聪执棒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演奏了民族管弦乐《西北组曲》(第四乐章之石板腰鼓,谭盾作曲),大鼓、京胡与乐队《夜深沉》(李民雄编曲),笛子协奏曲《雪意断桥》(刘锡津作曲),管子协奏曲《丝绸之路》(第五乐章之龟兹舞、赵季平作曲)和《夏日皇宫》(罗伟伦编曲),二胡协奏曲《梦释》(刘长远作曲),民族管弦乐《同乐会》(埃里克·沃森Eric Watson曲),以及民族室内乐《飘进天堂的花朵》(第一、四、六乐章,郭文景作曲)和弹拨乐合奏《玉堂春》(吴厚元作曲)等乐曲。从传统的戏曲曲牌改编曲到运用现代技法创作的新作品,从芬芳馥郁的民间乡土气息到轻松愉悦的欧美爵士风情,从对大型民族乐队交响化的探索到小型室内合奏的诠释,几乎涵盖了当今民族乐坛的各种风格和样式,鲜明地体现了音乐节多元融合、传承创新的主题。指挥家对作品深入精细的处理,王建华、戴亚、韩雷、于红梅等独奏家以及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国乐团和弹拨乐团高超的艺术造诣,都给观众们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以“九声谐和——九大音乐学院纪念刘天华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为主题的闭幕式音乐会,汇聚了来自全国九大专业音乐学院的民乐精英。“武汉”的民族室内乐《楚俏》,“星海”的广东音乐五架头《连环扣》和高胡独奏《秋江水云》,“天津”的笙独奏《雪域欢歌》,“四川”的民族室内乐组曲《四季》(春、夏),“沈阳”的民族室内乐《打令调》和《菩提》,“西安”的西安鼓乐《尺调双云锣八拍坐乐》(片段)和民乐小合奏《琴韵》,“上海”的竹笛三重奏《竹枝词》,“中国”的三重奏《阳关三叠》,“中央”的民族室内乐《醉秦》,千姿百态,各具匠心,可以说是我国民乐专业教学的一次集体大阅兵。音乐会最后,中央民族乐团著名指挥家刘沙指挥九大音乐学院师生,共同合奏了刘天华创作的《良宵》(王甫建编配)和《光明行》(彭修文编配),以这两首民乐经典作品向这位将二胡、琵琶等民族民间音乐引向专业音乐领域的拓荒者、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致敬,同时也表达了音乐节艺术总监于红梅教授“希望大家继承一代宗师刘天华先生弘扬国乐的精神,通过共同努力让民乐发扬光大、再创辉煌”的良好意愿。
  弹拨乐和拉弦乐的3个专场音乐会,聚集了民乐系弹拨第一、第二教研室和拉弦教研室的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他们的演奏无论是沿袭传统流派还是演绎现代作品,不管是追求原汁原味,还是意在创新发展,都是高规格、高水准的。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会有民乐教学的百花园地。如果说,“品味弹拨”“弦歌四合”“琴瑟诗咏”3个专场音乐会彰显了中央音乐学院民乐教学的雄厚实力,那么民族室内乐专场音乐会、老教授专场音乐会,则展现了学术传承链条的两端——年轻的在校学生和老教授们的艺术风采。
  在“八音和鸣——民族室内乐专场音乐会”上,“筝之灵”古筝室内乐团、“茉莉花”扬琴重奏团、“圣风”室内乐团等十余个或自发或在老师指导下组成的民族室内乐组合进行了展演,其中既有民间的传统合奏,也有当代作曲家的新近佳作。室内乐原为西方古典音乐的一种体裁,小巧精致、形式多样。而中国民间音乐中的吹打乐、近代的广东音乐和江南丝竹等乐种也因多声部的合奏形式而具备了室内乐的特质。近一段时期以来,民乐室内乐的创作与演奏越来越呈现出兼容并蓄、多元发展的态势,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也愈加重视民乐室内乐的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音乐会取名“八音和鸣”,意在将各类不同材质的民族乐器合为一体,共同奏响谐和之声。
  建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已走过了六十多个寒暑春秋,历经几代人从无到有的艰苦创业和从弱到强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日的辉煌成果和满园桃李。老教授们的学识、修养、经验和品格,是民乐传承创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首届民族音乐节邀请老教授们举办专场音乐会,意在将他们的示范和传播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扬光大。当杨宝元(琵琶)、刘长福(二胡)、李祥霆(古琴)、胡志厚(管子)、陈泽民(琵琶)、李真贵(打击乐)这些白发鬓鬓的老教授们倾情呈现他们的拿手曲目和独门绝技时,观众们感受到的是民乐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也愈加理解了“传统是一条河流”的深刻意涵。
  7场学术讲座——名家荟萃,多元交融
  7场学术讲座邀请到王次炤、刘德海、吴文光、沈凤泉、周煜国、李滨扬、刘星等7位理论界、民乐界、作曲界名家,将音乐表演与理论、创作相结合,把民族音乐置于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大背景中来考察,无疑将对民族音乐的创新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为音乐美学家,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教授把中国传统音乐的观念和形态放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背景中进行综合分析,其讲座《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特征及其当代发展》,围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美善合一的审美观念及其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物我同一、情景相即的审美情趣及其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儒道音乐观念下之中国音乐的速度”四个方面,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特征进行阐述,令人眼界开阔,受益匪浅。   刘德海、吴文光、沈凤泉都是著名的民乐演奏家,他们的讲座将理论与表演实践有机结合,鲜活生动而又寓意深刻。琵琶大师刘德海以“音乐终极是乡愁”为题,通过对自己的认识和定位,阐述了老一辈民乐人的艺术追求与人生感悟。谈琵琶又“跳”出琵琶,从自己说起又不局限于一人一己,语言凝练、逻辑清晰,处处闪烁着人生的智慧和艺术的光彩。中央音乐学院古琴大家吴文光教授的讲座《古琴音乐阐释略论——琴乐传承的述作特征及其实验性前瞻》,涉及对古琴音乐的阐述问题,以及古琴曲库的建立及其与国际的接轨。从理论到实践,这位耄耋老人还在为古琴音乐的传承发展不遗余力地进行着新的探索和尝试,令晚辈敬仰。来自上海的沈凤泉老先生是江南丝竹音乐代表性传承人和国家一级演奏家,他讲座的题目是《江南丝竹传统乐曲旋律音的功能》。他着重分析了江南丝竹音乐传统旋律音的功能,并指出“江南丝竹”作为一个乐种是因为它有内在的规律和变化的方式,几百年来,所有的传统乐曲都是在乐师们不断发展演化这一过程中传承下来的,因此传承本身就是一个活态的发展过程。讲座中,他还让他的一双儿女为观众们进行了演奏示范。
  周煜国、李滨扬、刘星都是著名作曲家,为民乐创作了大量高质量的新作品。3个人的讲座自然都离不开创作,却又各有侧重。西安音乐学院周煜国教授的讲座以《乐由心韵,尚雅国风》为题,不仅介绍了他创作扬琴与乐队《忆事曲》、笛子与乐队《遐方怨》、中阮协奏曲《山韵》、古筝与乐队《云裳诉》和民族管弦乐《滇乡风俗画四帧》《夏日骄阳》等作品的经历和心得,也是对其个人创作生涯的提炼和阶段性总结。“乐由心韵”是他一以贯之的创作理念,“尚雅国风”是其始终追求的创作风格。结合自身的创作经验,他认为音乐灵感的迸发往往由心而起,一段情缘、一则故事,或是一个场景,但凡能触动内心的人和事,场和景,往往都能够使其创造出令人满意的音乐作品。集演奏家和作曲家于一身的刘星,被视为“阮在现代音乐教育进程中的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他在讲座中谈到了音乐的功能,民族管弦乐队的弊病与民乐系的专业设置以及民乐界滥用意境内涵作为演奏标准等问题,用极为犀利的眼光和直接的语言表达了他独到的观点,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民族音乐人的良知和社会责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李滨阳教授的讲座《“走向系统化”——对民族音乐创作、教学及演奏之现状与发展的点滴思考》,阐述了他对于民族音乐创作、教学及演奏的现状与发展的深入思考。他提出民乐要继续“走向系统化”,从而建立自己的体系,以获得世界性的认可与发展。
  两场展演——韵味独特,技艺高超
  两场专题展演,分别是戏曲锣鼓展演和民间传统鼓吹乐展演。俗话说,“一台锣鼓半台戏”,锣鼓是戏剧节奏的支柱。在戏曲锣鼓展演中,来自陕西、山西和天津的戏曲艺术家,为师生们展现了秦腔打击乐、晋剧打击乐和京剧打击乐的独特韵味和艺术魅力。从三地艺术家们风格迥异又各具风采的表演中,我们领略到了民乐打击乐在戏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鼓吹乐展演中,民间艺术高手们带来了山西八大套、鲁西南吹打及安徽砀山唢呐三个民间乐种。它们均被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民间传统鼓吹乐中的精品。作为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吹乐呈现出的地域性、即兴性、多样性等特点,令师生们惊叹不已,也是他们学习的典范。
  历史和传统是中国民族音乐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创造不能没有传统,没有传统也就没有了生命的基础;同样传统也不能没有创造,因为传统失去了创造也会丧失活力,只有不断地创造才能赋予传统以新的生命。向传统学习,向民间学习,向老教授们学习,向世界先进音乐文化学习,民乐才会有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契机,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将会成为中国民乐的一个永恒主题。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首届中国民族音乐节的举办无疑将在民乐发展进程中,显示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
  宋学军
  晋 娜
  (责任编辑 刘晓倩)
其他文献
“让创作贴近现实促文艺健康发展”座谈会在京召开  8月1日,中国音协召开“让创作贴近现实促文艺健康发展”座谈会。田晓耕、王建国、李培隽以及音乐家阎肃、吕远、刘文金、付林、王黎光、戚建波、刘青、李昕、车行、姚峰、王燕等音乐界人士围绕当前音乐领域存在的恶俗现象、音乐领域文艺批评短缺的现状以及音乐家应该对文艺批评抱有良好心态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针对音乐批评不景气这一短板,与会专家强烈呼吁给音乐批评
眼间,音乐家、作曲家饶余燕教授离开我们六年了。饶先生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于他热爱和追求的音乐事业,奉献于陕西这片厚土。为了缅怀饶先生的辉煌成就,传承经典音乐文化,2011年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开启了一项意义深远的研究项目:在饶红妹女士(饶余燕之女)鼎力支持下,将饶先生一生创作的音乐作品手稿全部扫描加工,作为核心内容收藏于精心设计架构的《饶余燕音乐数据库》,于他逝世一周年之际发布,在西安音乐学院校内供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唱片业受到互联网数字化下载的猛烈冲击,唱片销量逐年下滑,各大唱片公司陷入困境。国内唱片业受到的冲击尤为剧烈,以笔者供职的唱片公司为例。上世纪90年代末,唱片的年销售额有一亿左右,到最近几年每年的销售额为一千万左右,足足跌去90%。这绝不是个例,而是传统唱片公司的普遍情况,音像制品已经从大众娱乐消费产品转变为一种小众的文化消费。唱片业无限风光的年代远去了,面对困境,有人说“音乐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各种方针、政策的实施,56个民族在政治等方面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  中华文化是由56个民族的天才、智慧共同创造的。在中华文化大平台上,各具特质的各民族文化(艺术、音乐等),没有“先进”、“落后”,“优”、“劣”之分。都是大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各民族极具特质的(艺术、音乐)文化,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都是值得本民族自豪的
西方音乐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已有一个多世纪,一百多年来学科的面貌不断变化,2003年西方音乐学会的建立,为学科发展开辟了新的阶段。七年来学会曾以西方音乐的“教学理念与实践”、“作品解读与分析”为主题举办过前两届年会,并就“外国音乐经典论著翻译出版”、“西方音乐史研究生教学培养”、“综合性院校西方音乐学科发展”和“综合性院校西方音乐史教学工作”等议题召开了专题研讨会。2010年12月10—12日,一百五
近日,咸宁市“湖北好课堂”小学、初中音乐优秀课现场展评研讨活动在赤壁市举行,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周文娇老师执教了一节二年级的音乐欣赏课《森林中的铁匠》。这节课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生活与表达感情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课堂妙趣横生,可圈可点,尤其注重学科渗透、五育融合。  作为一堂美育课,周老师以赏析“森林中的铁匠”为教学重点,很好地将美育
18年7月28日,“手写的流年·张宏光经典作品音乐会”在北京卡迪拉克中心举行。几乎与此同时,《手写的流年·张宏光音乐之旅四十年经典作品选》系列专辑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同步发行。从方方面面反馈回来的信息,该场音乐会显然在国内音乐界激起了一层波澜。时至今日,波澜虽已散去,却引发了笔者对中国流行音乐及其历史发展的思考。  一  纵观近百年的中国流行音乐史,不论是悠悠民国,还是沸沸当今,也不论是大潮涌动的“新
太音乐教育研究论坛(Asia-Pacific Symposium on Music Education Research,简称APSMER),是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ic Education,简称ISME)设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区域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是为亚太地区的音乐教育研究者、学生和教师提供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建立网络与合作机会的主要平台。
本刊讯 2018年4月1日,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青年教师罗麦朔“乐以咏志”合唱作品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音乐会汇集了作曲家近十年创作、改编的合唱作品,包括五首中国民歌改编、《步出夏门行》(曹操词)、《满江红》(岳飞词)、《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改编)、《玉之音》(为男中音、室内乐、混声合唱而作)。音乐会由和谐之声合唱团、山东泉城合唱团加盟,吴灵芬指挥。其中,《玉之音》由新加坡文化艺术理事会委约创
2012年底,汉乐图像研究的新作《礼复乐兴:两汉钟鼓之乐与礼乐文化图考》(以下简称《钟鼓》)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是李荣有教授继《汉画像的音乐学研究》之后与其团队在该领域的又一部力作。音乐图像学术研究作为“金石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经历了百年来学科分割和学术理念转型之后,反倒成了极其复杂艰巨和令诸多学人望而却步的领域。李荣有长期以来秉承学人理想,带领着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