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等学校分类机制与实践路径

来源 :大学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与改革,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建立科学高效的高等学校体系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由路径。自1978年至今,我国高校已经走过了规模与空间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过程。《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建立科学的高校分类体系。高等学校的发展应该呈现百花齐放的竞争式、开放式、多元化发展格局,既要鼓励以研究为主的大学竞争创新,也要推动以应用技术为主的大学深入发展,还要兼顾支持高职培训类院校在对接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服务上发挥重要作用。史秋衡教授的著作《高校分类发展与质量卓越机制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正是对完善高校分类发展机制研究与实践路径探索的又一力作。作者对推动高校分类发展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高校分类发展遵循的基本原则、高校分类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以及如何有效地促进高校分类发展并取得卓越质量有着独到的研究与见解。综合分析,该书主要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特点:
  一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该书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避免了只谈概念或理论或者只专注于某个实例以点概面的片面分析。作者运用全人教育理论、供给侧改革理论、三角协调模型等科学理论,结合翔实的调查数据,综合分析了高校品牌管理策略、人才培养实践思路、教育改革转型等现实问题,使得高校分类发展理论与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能够让读者清晰地领悟到作者從理论到实践应用的研究思路。
  二是研究视野开阔。该书从创新驱动下高等学校综合改革的视角出发,宏观地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推进高校分类发展所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包括从促进高等学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以及高校如何在知识、工程、技术等领域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从组织视角分析了高校品牌的特性与管理策略,这是高校实现自身定位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从教育理论视角解析了工科建设的现实意义,这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与促进产业结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风险管理视角思考了如何开展高校的文化安全管理;从供给侧视角分析了如何培养特色创新人才等。除此以外,该书还从横向上比较了国内高校与英美高校在综合素质评价与民办营利性高校管理上的方法,从中获得了相应对策启示,并以国内不同类型的高校为对象,深入分析了不同高校在服务基础创新、产业发展、区域竞争上采取的有效策略,从不同视角揭示了当前高校分类发展与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内在联系。
  三是实证研究充分。该书立足高校现实问题和困境,以实际案例为研究对象,以有效的分类发展模式为研究牵引,对促进高校分类发展与质量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高等学校分类研究实际上是一项技术性、方法性都很强的实践应用研究,例如如何把握传统性与现代性,如何平衡不同学校管理的刚性与弹性,如何在实际中既保持稳定又能够创新发展,这都是极具操作性的技术问题。作者以南昌航空大学在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上的实例,重点论证了教学研究型大学深化特色教育的发展路径;以西安外事学院作为一所有代表性的民办高校,重点阐述了其在教育质量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成就和具体举措;以高校大学排名上升的驱动力为研究对象,介绍和分析了香港城市大学在创新教学方式、改革人才培育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等方面的有益经验。
  四是对策有效可行。高校分类发展的目的是找到高校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最优路径,激发高校自主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了提高研究的指导性与前瞻性,该书分别从研究型高校、应用型高校、创业型高校以及远程教育管理等角度,论述了如何促进教育质量改革、构建人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科学规划课程设置等问题,综合描绘了我国未来在高等学校分类发展与治理改革上的结构路线图,并针对我国高校分类体系构建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建议(如应用技术型大学应该如何向产业发展靠拢,高职院校如何促进地区的学习型社会构建),提出了高校分类体系建设的相关指导原则。该书对我国高校分类发展的具体实践路径进行了建设性的、系统的思考,对于更好地建立我国科学化的高校分类体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系吉林大学博士生)
其他文献
大学理想主义是一个古老又常新的话题,从约翰·亨利·纽曼的《大学的理想》到金耀基的《大学之理念》都成为了经典之作,但是长期深耕这个领域的作者凤毛麟角,眭依凡教授却终其一生坚守这块领地,大学理想主义成为作者的梦之所享、情之所系、心之所往。其最新力作《大学理想主义及其实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是一部纳入《当代中国教育学家文库》、凝聚了作者毕生大学理想主义研究心血和智慧的自选集。该文集
期刊
摘要: 大学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直接决定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已成为当前中国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由于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教师教学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了“水课”的产生。“金课”是指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能较好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的课,具有多类型、多形式、多层次的基本特征。建设“金课”、淘汰“水课”,要
期刊
摘要: 我国古代书院富有诸多优秀教育和文化传统,教学育人、学术育人和文化育人,构成其当时完整的育人体系。现时的岳麓书院作为现代高等教育育人机构,传承古代书院之优秀传统,结合现代大学之发展规律,深入实施“书院传统与现代教育相融合的全过程、多层次本科生导师制”,在人才培養各环节深度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并进行改革与创新,对于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创新具有一定启示和借鉴作用。国内高校应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础上,
期刊
2020年10月17日,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第七届教育质量与评价高层论坛”, 2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与会,围绕“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与制度创新”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认识与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如何提升教育质量成为全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
期刊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有着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不同民族在长期的融合、碰撞与发展中,共同创造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多民族文化,如,音乐、美学、文学等。这些富有意蕴的文化不仅记录了中华文明的演进,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民族文化的长久发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观念,成为中华儿女朝气蓬勃、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同时,我国少数民族
期刊
摘要: 以“学生学习”为逻辑主线、以“学习效果”为核心内容的英国教学卓越框架是学习范式下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实践创新。聚焦于学生“学”的质量,教学卓越框架在组织与管理、内容与指标、方法与结果应用上进行系列变革。其实践特色在于:注重评估管理的独立性、评估主体的多元性、评估内容的全面性和评估方法的客观性,为我国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提供了重要经验与启示。推动我国高校教学质量评估走出深水区,需要构建以“学”为中
期刊
摘要: 作为排行方法论在教育领域的技术性布展,大学排行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诸多“熵增”性风险,因此有必要在学理上严肃对待。整体来看,已有研究涉及大学排行的本质、价值、主体、方法与目的等“五个问题”。“五个问题”虽然勾勒出较为周延的大学排行的认识论框架,但对其的实质性揭示则稍显不足。通过现象学式的回到大学排行本身,作为一种技术的大学排行具有自身的技术逻辑,表现为以技术代科学的潜在公设、彻底计算理性的理
期刊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是美国高校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生培养及教学改革所遵循的基本理念。美国一流研究型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五个显著特征:强劲的学科支撑和有力的学校投入;目标定位于培养跨界、复合型的人才;多样化、自定义的个性化培养方式;灵活、高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高水平、多元化和跨界来源的师资等。该培养模式体现出美国一流研究型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理念:根据培养目标确定培养要素,进而设置
期刊
摘要: 书院源出中国,是东亚儒家文明的重要载体,有1200余年历史。中国书院从明代开始移植国外,第一站即是“东国”朝鲜。朝鲜祭祀与讲学并重的“正轨书院”基本参照中国的书院制度,南宋的朱熹与白鹿洞书院是其重点仿效的典范。朝鲜书院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但放到东亚书院这一历史视域来看,这只是一种地域性特色,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区别于东亚其他书院而自成一系。因此,仅是韩国的9所书院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期刊
摘要: 美国詹姆斯麦迪逊大学(JMU)在高教评估政策压力下启动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工作,目前已形成了以评估中心为核心,校领导、院系、学生事务部门共同参与的组织架构,评估的内容涉及学生学习评估和学生发展评估。JMU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组织实施对我国的启示包括:应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促进高校实施学生学习成果评估;高校应有策略地启动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建立分散集中制的高校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组织模式;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