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探索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ing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长的专业化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整个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质量。基于《校长专业标准》研究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现状,对于探索符合校长职业特点、符合校长专业需求、符合干部发展规律,并能够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校长专业标准;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学生核心素养以及“互联网 教育”等理念的影响下,教育领域对校长的专业化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校长专业化程度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教育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现在与未来中小学校教育方向和教育质量。从社会职业群体的角度出发,校长专业化旨在促进校长职业不断走向专业化,即它是从非专业向专业化过渡的一个过程。而对于校长自身来说,校长专业化是指为了推进教育发展,校长自身不断提高内外职业修养,如职业知识、职业精神不断更新和丰富的过程。
  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们依据校长专业标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义务学校校长的专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问卷调研环节,共发放问卷102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91份,研究对象覆盖我区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和十二年一贯学校的91名校级干部。此外,我们选择了20位正职校长进行了深入访谈,梳理形成了访谈报告。在调研基础上结合中小学干部专业发展需求,探索符合校长职业特点、符合校长专业需求、符合干部发展规律,并能够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校长专业化成长的静态特征
  个性特征 一是品性方面。参与调研的校长积极热爱教育事业,执着于自身的教育理想与教育追求。近六成的校长认为,在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的的因素中,校长的“教育情怀”有重大的影响作用。而自身性格偏外向,做事果敢,遇事不驕不躁,能未雨绸缪,有较强的洞察力,具有良好政治素养和坚定的信念,极佳心理素质,也是校长专业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二是能力方面。在“影响校长发展的主要内部因素”调研中,63.74%的校长认为是“个人能力”。“对标校长专业标准,自身能力水平”,调研中5.49%选择“很强”,52.75%的校长选择“较强”,也就是说近六成的校长认为自己的专业能力还是很强的。从调研结果来看,校长们相对更加关注教学与课程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我调控与发展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三是兴趣爱好方面。通过访谈,发现校长的兴趣爱好影响其专业成长。例如,现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朝阳学校校长陈筱梅就曾谈到,她的业余爱好很多,比如读书、游泳、音乐、艺术、书法等,这些兴趣爱好的培养过程一方面开阔了自己视野,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另一方面也培养了自己乐观的精神,能够用不断探索的眼光去多角度的看世界和思考问题。日坛中学副校长张勇说:每日午饭后的阅读成就了我善学善思、善践善悟的学习习惯,进而影响到管理行为。
  履职经历 一是教而优则仕。在基础教育当中,管理干部队伍的成长路径基本是:教而优则仕。在一线教师当中,发现教师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基本上先选择他们承担班主任工作,在带班过程中,班级成绩优秀,教学教育效果好,这样的教师就会在众多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教研组长或者年级组长,进而选进中层,参与学校管理。优秀的中层干部经过竞聘选拔进入到校级干部后备库,逐步成长为校级干部。中小学校长队伍基本都是从教师队伍中分离出来的优秀者。二是后备干部成长履历。在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受访的校长都有后备干部成长经历。他们都曾参加过后备干部选拔考试,参加过市区级的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或者朝阳区校级后备干部培训班,入选过朝阳区教育系统后备干部人才库。他们在校级后备或者是副校级后备的岗位上经过了多年的历练,积攒了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后备干部经历成为他们主要的履历特征。三是成长经历。①时代机遇。近些年,在大力推进朝阳区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区的时代背景下,朝阳区已经开展了四轮“双名工程”建设,全区校长的专业发展水平日益提升。以名校长工程为例,通过“教育家计划”“青蓝计划”“翱翔计划”等培养项目,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朝阳教育的领军人物。很多校长是因“名长工程”而受益,在名长展示、学习研修、履职培训、课题研究、专著出版、论坛研讨等方面实现了专业成长。②政策机遇。部分校长表示一些政策的出台给予了他们成长的平台,使他们得到了发展和锻炼的机会。例如,朝阳区为了扩大区域教育系统优秀人才规模,自2008年起开始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名校长、特级教师,而很多优秀的校长就是因为这个政策才走到了朝阳,比如樱花园实验学校校长郭峰、五路居一中校长刘明成等。有部分校长也是因为教委出台的有关学历提升的相关政策,参加了中澳、中新、中加等学历提升项目,实现了学历提升。也有部分校长表示,自己是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朝阳区教育系统校级后备干部管理工作的意见》(朝教党发【2014】35号文)这一政策,入选“两级五类”人才库。③关键性事件与关键性人物的影响。校长的专业成长,有的是因为关键事件或者关键人物对其管理思想或者管理行为产生的教育作用,进而影响到了其专业成长。例如,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刘飞就曾因为学校的“朱利安事件”进行过深度反思,进而对“国际化学校如何做到真正国际化”这个影响芳草办学思想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工大附中教学楼设计和盛汤勺子这个案例给前任校长李军两点启发:第一,解决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要从根本上解决;第二,管理最重要的事情是管理者应预先想到可能发生的问题,防止问题发生,预防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现任二外附中校长付晓洁正是因为遇到人生第二位良师孙文琥校长,在其言行与人格魅力影响下,逐渐度过了校长生涯的适应期,逐渐成长为名校长。
  校长专业化成长的动态特征
  注重专业精神的培育 在现代社会,“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校长要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摒弃狭隘的教育观,跳出教育圈子,从国家、民族、政治经济的视角来看待教育的重要性。正如一位教育研究者所说:“教育家的成长除了客观的有利条件外,关键在于个人的自觉,包括对人生意义的自觉,对社会责任的自觉,对教育价值的自觉,对实践探索的自觉,对理论思维的自觉,等等。”自觉意识作为校长最重要的内在因素,是其专业精神的核心显现。   反思和交流意识较强 在“您的管理能力主要依靠”的调研中,53.85%的校长选择“自身反思与感悟”,而在“校长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调研中,办学实践反思占73.63%。校长们都比较重视自身反思与交流,在反思中自我对话,增长才干。善于反思的校长能够很好的将管理实践中产生的智慧进行整理输出,用以指导其专业实践,改善管理行为,提升专业修养和内涵。同时,校长们也普遍愿意通过各种会议、培训以及参访交流机会,参与到知识的交流与共享中,实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长智慧的目的。
  善于利用内外部资源和条件 校长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性质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社会资本,包括与家庭成员和谐相处,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与兄弟学校和周围社区保持密切联系,主动获得上级的支持和认可,参与公益活动,获得一定数量的社会职务,利用自己的社会声望为学校拓展发展空间。校长的成长离不开其利用内外部资源和条件促进学校的发展和自身的成长。例如,钟亚利校长,她从朝阳管庄学区管委会主任调任垂杨柳学区任管委会主任,其指导服务的学校则从原来的6所变成了16所。面对压力和责任,她立足现有资源准确定位,积极作为创造条件,带领垂杨柳学区走上了内涵式发展道路,先后涌现出劲松四小等13所特色建设品牌学校,成为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典范。
  持续的学习热情和方法 校长的自我专业发展依靠校长个体的专业发展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学习热情驱动下并配合一些学习方法,校长个体的专业发展追求才会充满动力,成为校长积极的专业追求。很多校长表示,要获得专业发展,必须进行不间断地学习,如读书、研究和思考。原日坛中学校长赵欣一直认为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很重要,他坦言“学习是最好的成长助推器。不学习,只能别人做了,你模仿;还有可能“消化不良”;学习,才会让你思维敏捷,目光高远而敏锐,发现机会,抓住机遇”。正是基于此,赵欣抓住了日坛中學的国际化教育发展契机,让学校发展壮大。和平街一中校长陈秀珍一路走来,就是在不断地学习中从一名好老师成长为科研型校长的。她坚持“教学、教研、教改”三教并举,走“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强校”之路,带领学校获得了“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称号。
  清晰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 在“您认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是什么”的调研中,57.14%的校长认为自己有清晰的发展规划,72.53%的校长对于自己未来发展的职业期待是“继续在该校,保持原岗”。21.98%的校长认为,自己目前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是适应期,称职期是19.78%,成长期是32.97%,25.27%选择“成熟期”。校长们对自身的职业发展阶段、职业倾向、专业发展水平、内外部环境分析以及发展阶段的目标都有较为清晰的认知。
  校长专业成长面临的问题
  学术引领能力是短板 在学校管理中,很多校长习惯凭自己的经验及参考别人的经验管理学校。“他们往往长期从事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十分熟悉,也积累了从工作思路到具体方法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可以说,在日常工作中,只要凭自己以往的经验,便可以应付。但是,这些管理者基本上是经验型的管理者,对于学校的办学理念与长远发展规划等,缺乏理性思考。”因而,无法将丰富的管理经验进行深度思考,上升到理论高度输出。“在近3年您是否主持过市级以上的课题”的调查中,27.47%的校长选择“自己独立完成”,24.18%的校长选择“挂名由下属完成”,48.35%的校长没有主持过课题。而在“近3年您在担任校长期间内有无在市级、国际级报纸刊物上发表过论文”的调研中,43.96%的校长选择“自己独立完成”和“挂名由下属完成”,56.04%的校长没有发表过论文。“校长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调研中,仅有28.57%的校长选择“课题研究”。这个结果说明,校长科研能力还有待于提升,学术引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脱离教学一线 调查显示,65%的校长目前不再从事教学工作,35%的校长还坚持在教学一线。多数校长不上课的现象比较普遍。“工作忙,没时间”成为校长放弃教学的主要理由。在“您现在做的最多的事情”这一问题的调查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协调学校各项工作”、“应对上级检查和各种会议”以及“深入课堂听评课”,分别占比74.73%,73.63%和53.85%。在校长们看来,日常事务性工作以及各种文件通知、检查评比和会议活动比较牵扯精力,校长们几乎没有时间静下心来钻研教学,更没有时间走上讲台承担教学任务。
  战略思考力欠缺 校长专业标准基本内容的第一条就是“规划学校发展”,要求校长具有较强的战略思考力,对于未来学校发展的战略意图、战略规划以及可操作目标都要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而事实上,多数校长在管理过程中,对学校发展愿景,比如学校发展规划、组织的创新与持续发展等问题缺少思考,他们更多关注于学校组织内部事务,比如教学活动、德育活动等事务性的管理,忽视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
  参与专业发展活动的现状不太乐观 从参与专业发展活动的调研来看,校长们缺少内驱力,认为培训是组织安排,是典型的“要我培训”,培训效果不太理想。此外,部分校长也表示,除了参加干部培训,就是参加一些会议论坛,对于其他教育管理类相关的专业发展活动涉猎较少。因此,希望有机会能够参加一些专业组织的交流活动、培训活动、研究活动,在专业组织中获得经验支持、信息支持和学术支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研究建议
  校长专业发展规划更需要顶层设计 由于我国中小学校长的管理、晋升以及权利的维护都是通过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的,因此,校长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在有关中小学校长专业成长的问题上,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充分重视中小学校长专业化成长的问题。首先,干部分层培训是必要的。除此之外,还要从长远看,对校长专业化发展进行高精尖设计,让他们每走一步都能看得更准、更远。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的校长专业化发展有一定差异性,所以,要在设计时考虑到不同水平校长的不同发展层级,对他们进行阶段性培养。校长们在实现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培养目标的方式和方法,最好能实现成长路径的多元化。同时,校长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获得的成果以及校长为实现专业化获得的成长都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同时,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和相关政策的推动也能更好地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发展。   对校长专业培训活动的支持与跟进 校长培训作为提升校长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在校长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朝阳区教育系统近3年的干部培训重点是校级后备干部培训。对于正职干部,仅组织了骨干书记、新任书记和新任校长培训班。而处于其他发展阶段的校长均没有参加过相关干训班。因此,除了政策支持外,快速推動中小学校长专业成长就必须进行系统化培训的长短期设计,持续性的跟进校长专业发展。
  校长专业团体的成长与发展 一般意义上的校长专业组织通常是指除了市区级教育学会下属的教育管理研究分会或者市区级校长研修学院以及干部培训中心等机构。前者主要是缺乏权威性和必要的资金支持,后者主要是承担教学培训任务。二者都无法满足校长专业发展需求,导致校长参加专业组织活动的意识不强,使得专业组织无法有效开展组织活动。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校长们一般都是自发组织一些小范围活动,他们非常希望有号召力的专业团体能够组织定期交流,相互参访。可以尝试探索以学区为单位,以学段为组别,组织相关学校校长成立校长研究分会,通过定期的校长论坛或者学术活动,加强沟通与交流,实现专业成长。
  校长专业发展研究机制建设的优化 为了优化校长队伍建设,提升校长的专业发展水平,需要建立“四位一体”的校长专业发展的研究机制,以研究推动变革,为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人才建设的智力支持。校长的专业成长是校长自身因素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行政主管部门对于校长的选拔、聘用和考核等应提供一定的数据分析;培训部门对于校长的培训表现有过程性材料;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有很多教育管理相关的研究成果;校长自身有很多专业成长中的经验、困惑与问题。在进行校长专业化发展研究时,要全面合理协调各方力量,建立健全由专人负责,建立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培训部门——研究机构——校长的“四位一体”的研究机制,进一步全面深化校长队伍建设的整体性研究。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基于校长专业标准的中小学校长专业化研究”(ACFA16009)】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孙孔懿.论教育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田汉族.基于资本积累的中学优秀校长成长[J].教育科学研究,2010(12).
  [4]吴志宏等.新编学校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工作单位: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干部培训中心;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
其他文献
當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现阶段重要任务。  在“数化万物”时代, 先进科技正在为产业领域赋能,智能化助力产业改造升级。智能 制造、智慧 医疗、科技 金融……科技 产业正在重塑新的产业流程,人们的想象与认知不断被颠覆。借助科技力量,传统行业焕发新活力,新兴产业风口正劲。
摘要:小学数学对小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以及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上都普遍应用先学后教的模式以促进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质量的提升,同时教职人员也在数学应用先学后教模式的过程中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发现,以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先学后教;数学教学;应用  数学作为一门思维逻辑极其缜密的学科,无论是对于小学生或者更高层次的学生而言,都是普遍学习起来较为困难的学
素质教育的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简言之,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因此,素质教育强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就是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就是让学生在确立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评价等方面,尽可能多的拥有自主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以下四个主题。  未入芝兰之室先闻其香  所谓“未入芝兰之室先闻其香”,也就是说,在学生参与建构
在上海浦东新区,一出“双城记”正在上演,主角是代表着金融中心的陆家嘴金融城与代表着科创中心的张江科学城。用不了多久,一个肩负深化改革重任的资本市场新生板块——科创板将使这两大地标释放出前所未有的联动效应。张江高科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樱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松涛路560号的张江大厦,这里是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张江高科”)的“大本营”。  科创板的脚步越来越近,对于肩负着参与打造张江
去年,一个空中挂着冬阳的午后,我来到办公室批改作业。当我翻开刘美宏同学的“自由作文”本,映入眼帘的是她写给我的一篇书信体作文,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让我的内心一震:  “谢老师,过去的这半个多学期,你教会了我很多,比如写作文。在三年级时,作文对我来说是最难的了。那时我只会抄作文。我看见一个个比我聪明能干的同学都能自己写作文,就也想自己写,可却怎么也写不出来。可自从你教我们的语文课后,我感觉一篇作文能轻而
编前语  从2018年春季开始,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专职责任督学加强督导量表的研发,用专项督导的方式开展经常性督导,积累了大量教育督导实践经验。实践证明:专兼职督学结合、打造督学责任区,做实经常性督导、构建联席会议机制,聚焦主要矛盾、突出督导重难点、落实问题整改,用专项督导方式引领学校发展,由此构建出一整套现代学校治理与发展新体系。罗湖区通过挂牌督导总结典型案例,已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督导工作新机制。
2019年3月,笔者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20课《肥皂泡》为课例,为全市三年级小学语文教师上了一节“五步六轮”模式研究课。这节课重点展示了甘井子区龙泉小学一个学期以来的“五步六轮”课堂模式实践成果。“五步六轮”课堂模式,是由大连教育学院小教研训中心夏德刚老师集多年教学经验与现代教育理念于一体精心研发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是以五步环节为轴,师生六轮为翼,倒“T”识字创新,“语用拓展”为要,分层作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势必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提出新的要求。  刘鹤副总理2020年11月25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在谈到“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时指出:“国内循环是基础,两者是统一体。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国内大循环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坚实基础。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
如何在说课过程中充分体现技工教育特色,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以《外圆粗车复合循环》教学课题为例,介绍目前说课在技工院校及教学交流方面的应用,主要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进行构思,对说课的教学设计及应用进行阐述。  说课背景  说课作为优化课堂及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在技工院校中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开展。对于技工院校的教师来说,说课可以验证教师对课程及教学课题的内容掌握情况,对教
“分流培养、分类成才、分层教学,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三分三因”教学模式,是笔者所在学校在多年中职教学实践中探索和研究的切合校情、学情的一种有效的创新的教学模式。是满足中职生“文化课与专业课并进、知识与技能并举、升学与就业并存,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复合教学要求的整体解决方案;是改善“齐步跑”“一锅煮”无差别教学带来的“低效率”“低达成度”“高流失率”的创新教学模式。  应用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