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关系资本不是外生或免费获得的,而是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经过长期互动合作、进行专用性投资等形成的信任、默契、声誉等属于企业的独特关系资源,但目前学术界尚缺乏与此内涵相对应的投资决策模型。文章通过挖掘关系资本的动态形成路径——关系资本初步形成、加强阶段和高度异质化三个阶段,发现关系资本投资具有不确定、不可逆、动态多阶段等特征,而多阶段二项式实物期权模型是与之最为匹配的投资决策方法,它能够给出随标的资产变动路径的各阶段最优投资决策。由此,文章以客户关系资本为例,介绍了客户关系资本多阶段二项式实物期权投资决策模型的构建及求解过程,为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下进行合理有效的关系资本投资决策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关键词】 关系资本; 实物期权; 二项式模型; 投资决策
【中图分类号】 F83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9-0084-05
一、引言
关系资本最初源于社会资本一词,由Bour dieu于1985年提出,他认为社会资本指现实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熟识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Nahapiet et al.[1]将社会资本分为关系维、结构维和认知维,由此,关系资本逐步被提炼出来,并与社会资本进行区分。Bontis[2]指出,企业的关系资本主要是客户资本、雇员资本,及其与供应商、股东、政府和盟友等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的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的互动关系。Inkpen Andrew[3]认为关系资本是建立在个人和企业层面上的相互信任、尊重、友好等独特的关系资源。近年来,人们比较一致认同关系资本是指企业与客户、投资者、供应商、政府、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和企业的声誉[4-5]。
同时,也有学者从关系资本的形成路径及其专用性投资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探析关系资本的内涵特征。从关系资本形成路径角度出发的,主要认为关系资本是企业与关系商进行长期互动合作形成的。Johnson[6]认为关系资本包括社会利害人关系、顾客关系、供应商关系,公司与一些外部机构的互动关系。常荔等[7]提出关系资本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而复杂的过程。汪涛等[8]把关系资本的投资分为关系开始阶段和关系维持阶段,企业应当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对合同进行协调和修订,以适应环境的不确定性。殷茗等[9]认为在复杂不确定的供应链环境下,供应链的协作即信任关系的建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分阶段性进行的。叶飞等[10]认为关系资本是指人们经过一段时间互动而发展出来的人际关系,如尊重与友谊关系,包括信任、关系承诺、义务等内容。而包凤耐等[11]则认为企业的关系资本是指建立在企业组织层面的相互之间的信任、承诺和专用性投资等独特的关系资源。
关系专用性投资,是指企业用来改进与关系商之间的关系以提高交易效率的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的投资[12]。Dyer et al.[13]、陈莹等[14]均提出,要进行专用性投资才能形成关系资本并使其存量不断增加。Heide et al.[15]发现,OEM(代工生产)供应商的专用性投资能够提高原始设备制造商对双边关系持续性的预期。关系专用性投资可使双方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实现各自甚至整体的竞争优势和战略目标,但是其转换和放弃成本将非常高昂[16]。袁业虎[17-18]将关系资本作为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从知识动态形成的角度出发,认为关系资本是由人力资本随着知识的获取和形成逐步演化发展到组织资本,再由组织资本转化演变而来的,是与组织内外关系协作的知识,从而在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彼此间的交易、生产协作和投资,且这种投资具有不可逆性和专用性。
由此可以认为,企业的关系资本是指: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客户、供应商、竞争者、政府、社会公众、院校单位等),经过长期互动合作、进行专用性投资等形成的信任、默契、声誉等属于企业的独特关系资源。但目前学术界尚缺乏与此内涵相对应的投资决策模型。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深入挖掘关系资本的动态形成路径及其投资决策特征,引入多阶段二项式实物期权模型,为企业关系资本的投资决策提供帮助。
二、关系资本动态形成路径及其投资决策方法选择
(一)关系资本的动态形成路径
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关系资本的建立和形成进行了研究。方兴等[19]把两个战略联盟成员间关系资本的形成划分为寻找合作伙伴、联盟建立和联盟正式合作三個阶段,并对其在各阶段的不同特点提出有效管理策略。宝贡敏等[20]对关系资本建立的基础、起点、内容以及形成后的维护进行了相关研究。常荔等[7]则认为企业的关系资本是在合作过程中随着对彼此行为的观察和了解而逐渐形成,并且需要四个前提条件:频繁的相互作用、组织适应性、特定资产投资、知识与信息的共享。由于知识的获取与形成这一动态过程具有“路径依赖性”——知识在原有基础上积累而进一步增强知识沿着最初的轨迹发展,所以知识的积累既有正面效应,又有负面效应,即知识的积累有可能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或企业的不断扩张,也有可能走向停滞、僵化而“锁定”在无效状态[21]。而关系资本的动态形成也具有类似的特征,企业与关系商可能因为合作成功而给企业带来价值的增长(即产生正面效应,投资继续),也可能因合作失败而造成经济亏损(即负面效应,企业进行灵活性处置),判断依据是关系专用性投资的收益是否大于成本。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关系资本的形成历经三个阶段:关系资本初步形成阶段、加强阶段和高度异质化阶段(如图1)。
第一阶段,企业结合自身的经营规模和范围,进行相关调研和评估,选定潜在目标关系商,进行关系建立的初步测试——尝试通过一些简单的可行性项目与对方合作互动。此阶段企业与关系商相互不甚了解,需要不断的磨合以实现组织适应性和资源的互补性。同时,合作中存在因不信任而单方或双方相互背叛的风险,为消除这一顾虑,企业进行初始关系资本的投资,例如主动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示出合作的诚意等,降低关系商的投机行为。通过投资成本与收益的配比,可粗略衡量出关系资本投资第一阶段的结果,正面效应表明企业与对方建立了较为薄弱的关系,预示着关系资本的初步形成,合作应继续,投资进入第二阶段。而对产生负面效应的情况应选择停止或放弃此项关系资本投资。
【关键词】 关系资本; 实物期权; 二项式模型; 投资决策
【中图分类号】 F83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9-0084-05
一、引言
关系资本最初源于社会资本一词,由Bour dieu于1985年提出,他认为社会资本指现实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熟识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Nahapiet et al.[1]将社会资本分为关系维、结构维和认知维,由此,关系资本逐步被提炼出来,并与社会资本进行区分。Bontis[2]指出,企业的关系资本主要是客户资本、雇员资本,及其与供应商、股东、政府和盟友等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的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的互动关系。Inkpen Andrew[3]认为关系资本是建立在个人和企业层面上的相互信任、尊重、友好等独特的关系资源。近年来,人们比较一致认同关系资本是指企业与客户、投资者、供应商、政府、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和企业的声誉[4-5]。
同时,也有学者从关系资本的形成路径及其专用性投资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探析关系资本的内涵特征。从关系资本形成路径角度出发的,主要认为关系资本是企业与关系商进行长期互动合作形成的。Johnson[6]认为关系资本包括社会利害人关系、顾客关系、供应商关系,公司与一些外部机构的互动关系。常荔等[7]提出关系资本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而复杂的过程。汪涛等[8]把关系资本的投资分为关系开始阶段和关系维持阶段,企业应当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对合同进行协调和修订,以适应环境的不确定性。殷茗等[9]认为在复杂不确定的供应链环境下,供应链的协作即信任关系的建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分阶段性进行的。叶飞等[10]认为关系资本是指人们经过一段时间互动而发展出来的人际关系,如尊重与友谊关系,包括信任、关系承诺、义务等内容。而包凤耐等[11]则认为企业的关系资本是指建立在企业组织层面的相互之间的信任、承诺和专用性投资等独特的关系资源。
关系专用性投资,是指企业用来改进与关系商之间的关系以提高交易效率的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的投资[12]。Dyer et al.[13]、陈莹等[14]均提出,要进行专用性投资才能形成关系资本并使其存量不断增加。Heide et al.[15]发现,OEM(代工生产)供应商的专用性投资能够提高原始设备制造商对双边关系持续性的预期。关系专用性投资可使双方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实现各自甚至整体的竞争优势和战略目标,但是其转换和放弃成本将非常高昂[16]。袁业虎[17-18]将关系资本作为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从知识动态形成的角度出发,认为关系资本是由人力资本随着知识的获取和形成逐步演化发展到组织资本,再由组织资本转化演变而来的,是与组织内外关系协作的知识,从而在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彼此间的交易、生产协作和投资,且这种投资具有不可逆性和专用性。
由此可以认为,企业的关系资本是指: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客户、供应商、竞争者、政府、社会公众、院校单位等),经过长期互动合作、进行专用性投资等形成的信任、默契、声誉等属于企业的独特关系资源。但目前学术界尚缺乏与此内涵相对应的投资决策模型。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深入挖掘关系资本的动态形成路径及其投资决策特征,引入多阶段二项式实物期权模型,为企业关系资本的投资决策提供帮助。
二、关系资本动态形成路径及其投资决策方法选择
(一)关系资本的动态形成路径
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关系资本的建立和形成进行了研究。方兴等[19]把两个战略联盟成员间关系资本的形成划分为寻找合作伙伴、联盟建立和联盟正式合作三個阶段,并对其在各阶段的不同特点提出有效管理策略。宝贡敏等[20]对关系资本建立的基础、起点、内容以及形成后的维护进行了相关研究。常荔等[7]则认为企业的关系资本是在合作过程中随着对彼此行为的观察和了解而逐渐形成,并且需要四个前提条件:频繁的相互作用、组织适应性、特定资产投资、知识与信息的共享。由于知识的获取与形成这一动态过程具有“路径依赖性”——知识在原有基础上积累而进一步增强知识沿着最初的轨迹发展,所以知识的积累既有正面效应,又有负面效应,即知识的积累有可能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或企业的不断扩张,也有可能走向停滞、僵化而“锁定”在无效状态[21]。而关系资本的动态形成也具有类似的特征,企业与关系商可能因为合作成功而给企业带来价值的增长(即产生正面效应,投资继续),也可能因合作失败而造成经济亏损(即负面效应,企业进行灵活性处置),判断依据是关系专用性投资的收益是否大于成本。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关系资本的形成历经三个阶段:关系资本初步形成阶段、加强阶段和高度异质化阶段(如图1)。
第一阶段,企业结合自身的经营规模和范围,进行相关调研和评估,选定潜在目标关系商,进行关系建立的初步测试——尝试通过一些简单的可行性项目与对方合作互动。此阶段企业与关系商相互不甚了解,需要不断的磨合以实现组织适应性和资源的互补性。同时,合作中存在因不信任而单方或双方相互背叛的风险,为消除这一顾虑,企业进行初始关系资本的投资,例如主动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示出合作的诚意等,降低关系商的投机行为。通过投资成本与收益的配比,可粗略衡量出关系资本投资第一阶段的结果,正面效应表明企业与对方建立了较为薄弱的关系,预示着关系资本的初步形成,合作应继续,投资进入第二阶段。而对产生负面效应的情况应选择停止或放弃此项关系资本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