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四字谈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w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常以“诗言志”,一首首精练隽永的古诗词,无一不是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的集中体现,更是诗人才华横溢的结晶,他们志向高远的体现。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古诗词,不仅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写作范例,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更让他们领略了一种高品位的精神文化。怎样教学好古诗词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的四字文章:
  一、立足一个“境”字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古诗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使学生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才能入境,这样才能缩短学生与久远事物的时空距离,增强形象的真实感。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情境都必须是生活其实形象的再现。正如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谈到的“生活的时景往往因其太实,而缺乏典型,不能为学生提供意象广远的境界”。我们这里所说的形象真切即要求神韵相似,达到意会,可想可见就行。这样,不但运用起来方便,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最主要的方面,为学生提供想象的余地,达到展示形象的目的。
  其实,每一首诗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意境,教师都可以根据诗意勾勒出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如《宿新市徐公店》一诗,在了解了诗的大意后,教师可以用电教媒体出示或简笔画勾出稀疏的篱笆、茂密的树叶、奔跑欢乐的儿童及一片金黄的菜花,把学生带入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里。情景交融,学生仿佛自己就是那个追逐黄蝶的儿童,在大好春光里尽情地嬉戏和玩耍。此时,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所蕴涵的情趣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身临其境,学生学起诗句来就会事半功倍。
  二、倾注一个“情”字
  课文语言文字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古诗文更是如此,一首首韵味无穷的诗句正倾注了诗人独特的情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诵。”反复朗读,反复吟诵,把诗的语言转化成为有声的图画,让情境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才能体现诗中的自然节奏和生活节奏,从而给人一种紧张与松弛交错的特殊的美感。如“更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此时,最小的孩子是最欢乐的,怎样才能体现出来呢?让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掌握语音的轻重、顿挫,抓住“无赖”、“卧剥”的韵律和节拍试读诗句,“无赖”小儿那无忧无虑、活泼憨态可掬的神情就会生动地表达出来了。
  三、把准一个“创”字
  学生都是富有个性的生命体,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和诠释也极富独创性和创造性。“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个独特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力,在古诗词的学习上主要表现为开拓联想,激发创造。
  通过对诗句的领悟让学生在脑海中联想,产生同诗人一样的感受。感受越真切,所产生的想象则越合理、越丰富,表达创造的欲望也就越强烈。把观察、感受、表达三者结合起来,使创设的情境既是感知的客体,又是生动语言环境。如上文所提到的《宿新市徐公店》,读到“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时,学生大声诵读,师引到“多么美妙的意境啊!你们能分享到他们的快乐吗?”此时,儿童“急走”扑蝶和黄蝶“飞入菜花”,童、蝶相悦成趣的美好意境已经在学生胸中化为鲜活的形象。“情动而辞发”,学生正处于一种跃跃欲试、呼之欲出的状态之中。他们争扮捕蝶儿童,语言丰富多彩,动作各有特色。经过再创造的“儿童”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此时若让学生把这幅画、这般情景写成作文的话,只需教师稍加指导,就会水到渠成。
  四、落实一个“读”字
  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优美、韵味十足,极为适合诵读。古诗词大多意境深远,教学中要让诵读贯穿教学的始终,读的方式多,读的面积大,读的要求逐渐提高,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在头脑中唤起诗句所描绘的景象;读出情——读出诗句中所蕴涵的情感;读出神——读出诗句的精髓以及作者的言外之意……
  小学生学习古诗词,重在积累,从积累中感悟,从积累中培养语感。小学生理解能力差,但记忆力很强。所以,学生学习古诗词,重在读,而不在“懂”,教师课堂上重于指导,而不在于“讲”。学生现在朗读、背诵的古诗词不一定理解得准确,但这种记忆会在他的脑子里刻上深深的烙印,使其终身受益。
  沙乐,教师,现居江苏徐州。
其他文献
TIPS:  1.用几句话清楚说明你发现目前市场中存在一个什么空白点,或者存在一个什么问题,以及这个问题有多严重,几句话就够了。很多人写了三百张纸,抄上一些报告。投资人天天看这个,还需要你教育他吗?比如,现在网游市场里盗号严重,你有一个产品能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一句话说清楚就可以。  2.你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或者什么样的产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你的方案或者产品是什么,提供了怎样的功能?  3.你
叶文秋北京理工大学  大年三十晚上,我突然接到公司的多人会议邀请,公司全员紧急开会商讨,要做疫情期间的免费直播课程。公司规定我们课程开发部必须定出课程大纲,做出完整的课程内容,想出宣传语等。这些事情必须在短短几小时内做完,因为次日的大年初一,这些信息就需要形成完整的课程介绍,打出广告,发布给学生和家长们。  按照预计,我们的线上课程在年初六开课,那么从年初一到初六,我要完成所有课程的开发、课程组装
一  大约在2000年左右,我写过一些痛苦不堪的诗,其中有一首叫《银币》的,开头是这样:  必须穿过隧道回家的人并不理会冰块  在热水中的爆裂声……  其间的诗,大多用了类似的长句,决意要一气道尽心头事般的。当时我还在报馆做财经编辑。每天下午四点要到九龙湾,直到晚上十二点半,发完稿,下班到家通常是凌晨一点半。那种昼夜颠倒,上半夜公司,下半夜失眠的日子,竟持续了三年之久。换算下来,大约就是我的一千零
一.“朱门酒肉臭”的“臭”作何解释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句中的“臭”字历来被人们读作“chòu”第四声,理解为腐烂发臭的意思。结合这首诗的前后具体内容,我认为,这儿的“臭”应该读作“xiù”,作“香味、香气”理解。其理由如下。  第一、从词义上看,古代的“臭”具有嗅气味的意思,又有香气的意思,《辞海》解释“臭”为“气通于鼻皆曰臭,无香秽之别”。如《送
诗歌,作为我们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不仅值得我们用心学习、继承,而且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更值得我们用心揣摩,进一步挖掘其内涵。那么怎样鉴赏诗歌呢?鉴赏诗歌要抓住诗歌的意境,着重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运用联想与想象,品味意境    联想与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诗歌鉴赏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可心认为联想是思维的初级阶段,想象是思维的高级阶段,借助诗歌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山区语文教师往往将充满人文之美、自然之灵的课文教得毫无生机。课堂教学鲜有互动,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和语文素养被无情扼杀。除了山区教学设备滞后的客观原因外,还在于教师对“新课标”的理念把握不准,对“以能为本”认识不足,教师成了知识的“信息源”,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没
曾经看过北京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上的《皇帝的新装》的课堂实录,真是朴素又精彩。第一课时,只有三步。第一是“打开书,准备读课文”,于是抽几位学生连接起来把课文读了一遍;第二是在第一步时就提出的,要学生边听边思考“一个……的皇帝”的问题,把省略号部分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第三步也是以第一步为基础,要学生用一个字概括全文的故事情节。宁老师以“读”为前提的三个步骤,看起来毫无特色,但却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
语文教学的任务可以分为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阅读是吸收,写作是释放,终极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口語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所以,作文教学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又存在着少慢差费的弊端,耗时多,见效慢,以致在学生中造成一写作文就头痛的厌写症。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作文教学的关键就是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他们多写,多练,作文的量上去了,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应试教育长期影响,没有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而综合性学习则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与学习实情,精心设计与组织学生参与活动,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本文分析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并以实例进行了阐述。  一.初中语文综合学习的必要性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主要是
一个好友申请《盼归》作者/常佳琪  自从上了大学,每年回到内蒙古老家,爸爸妈妈就会变着花样给我做饭。今年依旧如此,只是和同学们的年度聚会被取消了,我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宅在家里。我每天吃饭的时候都会听在疾控中心上班的妈妈给我讲疫情的新进展,心里一颤一颤的,因为我知道,按照这个速度下去,妈妈是迟早要上战场的。  没想到这一天很快就到了。一天,妈妈突然收到一条微信好友申请,加了好友才知道,这人是从武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