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m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子不语》是“清初三大家”之一的袁枚先生唯一的一部文言小说集,“笑”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看点。“笑”不仅体现了幽默,更是袁枚先生崇真摒虚,超然洒脱的性格表现,更是他成长环境及成书背景的江南地区幽默旷达性格的外化。
  关键词:《子不语》 江南 幽默 袁枚
  江南地区的性格气质一直以“温婉”“柔美”为主,而其幽默旷达的特质一直为人所忽略。本文旨在以《子不语》这部小说为切入点,挖掘江南文化的全新特质。
  一、江南性格中的幽默旷达
  王国维先生所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1},幽默的背后体现出的不仅仅是一种娱乐精神,也是江南人民乐观的、豁达的精神气质。
  江南文化中独有的商业文化决定了一种享乐的、戏谑的文化消费时尚,也决定了《子不语》的幽默成分。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导致了文学阅读对象的审美品味的变化,人们不喜庄重之语,而喜欢听戏谑之词。“窃思人生世间,与之庄严危论,则者寥寥,与之谑浪诙谐,则欢声满座”{2}。江南文化中的重奢靡、思淫乐的风气与幽默特有的娱乐、讽刺的功能相吻合。清代甚至出现了专门组织的戏谑文人团体,如“喙社”,由仲叔等人组成,“唆喋数言,答必绝缨喷饭”{3}为宗旨,每次活动,参观的人都是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文人的创作心态也转变为以“游戏”为写作目的、以“得过且过”为写作态度,与“文章千古事”的追求相差甚远。体现在作品中,便表现为对“谐趣”的追求和讽刺手法的广泛运用,《子不语》中的笑也兼具这两种功能。当然,《子不语》的幽默诙谐也与袁枚自身的性格因素有关。黑格尔说:“在幽默里是艺术家的人格在按照自己的特殊方面乃至深刻方面来把自己表现出来,所以幽默所涉及的主要是这种人格的精神价值。”{4}相比于屈原的悲愤,庄生的狂放,陶潜的淡泊,袁枚是乐观的、旷达的,他无论得失、进退,都能泰然处之。在冷酷的现实中,他如同一股清流,那样可爱,那样活泼。
  二、《子不语》“笑”中的江南性格
  笑,是人类最自然的情感表达方式,是展现人思想的最直观方式。《子不语》中描写的各种各样的笑与江南地区浓厚的娱乐精神以及特有的乐观豁达精神相关,体现出袁枚性灵说中所坚持的崇真摒虚、不拘俗套、蔑视成规的精神。
  (一)嬉笑怒骂,揭人隐恶——崇真摒虚。“慎独”是儒家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5}。“慎独”要求人说真话,做真事,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这样的理念与袁枚“性灵说”中宣扬的“真性情”有相通之处。他对“真”的执着追求使他发出“伪名儒不如真名妓”的宣言。“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6},这样的人是袁枚最为痛恨的一种人:人心两张皮,满嘴仁义道德,内心却禽兽不如。
  “隐恶”是袁枚小说中独创出的词汇,在袁枚眼中,这样的人要比那些杀人放火的死刑犯更可恶,因为他们违背了“性灵说”中“真性情”的要求,也是儒家“慎独”的反义词。如《曾虚舟》中的主人公曾虚舟便是“嬉笑怒骂,所言辄中人隐”{7},袁枚用这种方法来发泄对于这些虚伪之人的鄙夷与不满。而《贾士芳》中的主人公不止于言语上的不满,还对这些虚伪的人给予实际的打击。他问人怕不怕鬼,实话实说便罢,如果说不怕,当天晚上一定会有鬼去这个人房间里作闹,给心口不一的人一个不大不小的教训。
  (二)仰天大笑,狂狷任性——有知无畏。中国人的笑一向是委婉的、含蓄的,中国人的群体意识决定了中国人在公众场合里的中庸角色,于是“仰天大笑”这种笑就成为了一种极为珍贵的性情体现,这也是最能代表袁枚狂狷任性个性的一种笑。
  李白有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这种不畏权贵、彰显个性的心态,在《子不语》中的一些人物身上也有体现。《顾尧年》写的便是袁枚的知己薛雪薛一瓢的故事。薛雪曾对袁枚说过:“我之医,即君之诗,纯以神行”{8},在《顾尧年》中的“鬼”不喜薛雪,但是薛雪并没有因为对方是“鬼”而有所忌惮,“一瓢大笑曰:‘鬼既避我二人,请与公同入逐之’”,从《顾尧年》的薛先生的“笑”中所表现的最突出的性格就是叛逆,别人不让我做什么,我偏要做什么。如果把小说中的“鬼”看作是一种成规,那么薛先生就是在打破常规,说别人不敢说之话,做别人不敢做之事。《水定庵牡丹》中这样写道:“庵僧戒:‘勿折花,花有妖,能为祸。’汪素刚,笑曰:‘我本不折花,既云有妖,当折而试之。’”{9}汪素刚本来不想折花,但是听了僧人的警告,却偏要折。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狂傲之气和偏要与即成规矩叫板的叛逆之性,正与袁枚不谋而合。
  (三)拍手大笑,达观释然——超然物外。《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有这样一段曲文:“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10},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每个人都是笑着的,来到世界的时候,却都是号啕大哭,这是个恒久的命题,一旦面对死亡,那些自命清高的人,有几个能做到超然物外?
  《子不语》经常会涉及生死问题,其中不乏一些看破生死的高人,他们能做到笑等死神。如《镜山寺僧》中的高僧,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在这一天“索水盥漱毕”“欢笑如平时”“拱手作别而逝”{11}。“如常”二字,说明僧人将死亡看成是人生的必经之路,死,不过是上一段尘缘的终结,下一段尘缘的开始。所以,一切如平时一样,梳洗、打坐、静静地等待着死亡的来临,寥寥数笔,就塑造了一个超然脱俗的僧人形象。同样《陈紫山》中也描绘了这样一位高人形象。“常对家人笑曰:‘大师未来,或又改期,亦未可知’。”{12}来与不来,我都在这里。不焦虑,也不狂喜,超然物外,颇具庄子风范。
  (四)微微一笑,宠辱偕忘——赤子之心。袁枚在《随园诗话》(卷三)中提出:“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13}这与李贽的“童心说”有明显的传承关系。“童心”即是真心,“童心者,真心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焉”{14}。对于袁枚这样求真情的人来说,这样的童心尤其可贵。   所以,在《子不语》中,多次塑造了“赤子之神”的形象。如《仙鹤扛车》中的神:“红衣文葆,洁白如玉,口嬉嬉微笑,长不满尺许,诸神俯伏迎入宫”{15},用诸神俯伏来造势,用“长不满尺许”来暗合“赤子”的定义。《执锡二童》中的神竟尚在襁褓,“裹旧锦衣嬉笑”。《子不语》小说中塑造的神的形象,不同于长须白发的仙风道骨,也不同于红面须眉的正气凛然,而是嬉嬉作笑的孩童,有其特殊含义。孩童象征着“新”,象征着纯洁,象征着没有被世俗之气沾染的“真”。孟子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乎?”{16}《子不语》中也说:“为仙为圣为佛,及其成功,皆婴儿也。汝不闻孔子亦儒童菩萨?”{17}这些“赤子”神灵也象征着袁枚对于官场、对于权力排序的讽刺以及真实必然代替丑恶,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信心。
  三、结语
  《子不语》中的“笑”既体现了江南的幽默旷达的精神气质,也是作者袁枚性格的外在表现。作为“性灵说”的创始者,袁枚本身求真求善,语言犀利,反对一切虚假的形式主义,对当时的科举制度尤其反感,“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叛逆不羁,反抗权威,批判孔子,质疑佛学,对当时的“肌理派”“神韵说”等都大加鞭挞。但在反叛激烈的外表下,他潜藏着一颗赤子之心,对名利、生死都淡然处之。在《随园老人遗嘱》中,除了明确自己丧葬从简外,还特意嘱托,自己的墓碑上“但题一谒云请故袁随园先生之墓,千秋万世必有知我者”{18},从中可以看出,历经了一生的起起伏伏,兴衰荣辱,袁先生临死仍以平民自居,墓碑上绝不炫耀任何头衔。所谓“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袁先生真正做到了一生纯净,永葆赤子之心。
  {1} 王国维著,洪治纲主编:《王国维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2} 李卓吾:《山中一夕话》,台湾天一出版社1985年版,第36页。
  {3} (清)张岱:《陶庵梦忆·噱社》,新文化社1933年12月版,第39页。
  {4} [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72页。
  {5}{6} 徐超选编:《礼记·大学》,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第145页。
  {7} (清)袁枚著,申孟、甘林点注:《子不语·曾虚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32页。
  {8} (清)袁枚著,王英志编:《袁枚全集·随园诗话》(卷五),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页。
  {9} (清)袁枚著,申孟、甘林点注:《子不语·水定庵牡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72页。
  {10} (清)曹雪芹:《红楼梦》,世界书局1934年版,第239页。
  {11} (清)袁枚著,申孟、甘林点注:《子不语·镜山寺僧》,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39页。
  {12} (清)袁枚著,申孟、甘林点注:《子不语·陈紫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62页。
  {13} (清)袁枚著,王英志编:《袁枚全集·随园诗话》(卷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70页。
  {14} 李贽:《焚书·童心说》,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29页。
  {15}{17} (清)袁枚著,申孟、甘林点注:《子不语·仙鹤扛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71页,第271页。
  {16}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6页。
  {18} (清)袁枚著,王英志编:《袁枚全集·随园诗话·随园老人遗嘱》,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401页。
  作 者:曲慕娴,山东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明清方向。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
其他文献
摘 要:林海音半个多世纪的创作历程,为数不多的小说却是影响最为深远的。这些作品或多或少与林海音的北平生活相关,既生动地描绘了“老北京”的风采古韵,又细腻地刻画了北平人的人情物事,身为“异乡人”的她融入了北平这座古城,尽显其特殊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林海音 人文关怀 异乡人  林海音被形容为“台湾的半个文坛”,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她先后担任《联合副刊》的主编,编辑《纯文学》月刊及《纯文学丛书》,提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主人公马骥人生经历的梳理分析,探讨了在权力、财富、爱情的追逐过程中,蒲松龄“世情如鬼”的深切体验,揭示了作家在对抗苦难命运时遭遇的人生幻灭,为《聊斋志异》具体作品的解读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幻灭意識 心路探析 文化特质  生活的坎坷、科场的淹蹇、创作的艰辛,无疑成为一道道附加在蒲松龄身上的枷锁,如何在这苦难的人生中获得解脱?一直是作家在《聊斋志异》创作中追寻的问题。从这个角
摘 要:受成长阅历和生活习惯影响,电影艺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鲁迅的文学创作,这也是有迹可寻的。而《故事新编》以其独特的文本样式更具故事性和空间性,这就为文学和电影两种艺术的融通提供了可能。因此,以解构电影的方式来解析《故事新编》,会发现其中的“剧本”“画面”与“声音”均以别样的面貌展现了出来,从而反映出鲁迅深藏不露的“电影导演”艺术。  关键词:鲁迅 “电影导演” 《故事新编》  一、作为“电影
我极爱读诗!  点一盏小灯,泡一壶清茶,品一首古诗,于我,是最惬意的享受。追寻诗歌的灵感,寻觅诗人的情怀,我仿佛看見天上洁白的云,地上枯黄的叶,塘中清丽的荷。品味诗词的旅程中,美丽的故事,动人的诗情,波澜的人生,还有那恍如隔世的梦,时常使我深受感动。  柔美的夕阳里,我访到了弃仕归隐的陶渊明。他淡泊宁静,孤芳自赏,带来了缕缕菊香,保持着与自然相合的豁达心境。他有着“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理想,他
在循环往复上课的日子里,下午课后的时间总能让人轻松惬意。   “请同学们按照分好的楼梯下楼,不要跑步去宿舍饭堂……”听到这烂熟于心的铃声,一天高压下的疲倦终于在一口长息后撞开心门涌上脑际。   “收一下衣服!”“占个位子呀!”“快快快吃饭吃饭饿死了!”一声声呼唤在教室、走廊里回荡。   当我的脚步踏上校道,一刹那的舒适让人禁不住眉尾染上雀跃。篮球场上衣角翻飞的少年啊!艳阳下用跳跃奔跑成长着的
摘 要:关仁山自创作以来,便致力于現实主义作品的书写。其作品多以关注新时代、揭示新矛盾、展现新生活为主要特色。2014年长篇小说《日头》的出版标志着关仁山“中国农民命运三部曲”的完结,这部作品关注农村现实、揭露农村问题,并试图为农民的未来命运找出解救办法,这样的写作姿态表现出关仁山对农村和农民深刻的现实主义关怀。  关键词:现实 批判 现实关怀 农民命运 探索  2014年8月,关仁山的“中国农民
【摘 要】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开展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活动的有机结合,对幼儿的身心成长有很大的作用。幼儿教师要关注幼儿的生活习惯以及幼儿的身心健康,在教学过程中从各个方面进行游戏化与区域活动的有机结合,设计创新型的教学方案,对幼儿进行全面的培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幼儿适应以后的生活奠定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化;区域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
摘 要: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撰写的《格物入门》和《格物测算》为我国较为薄弱的物理学引入了很多新知识、新科学、新文化,对我国物理学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且展现了在独特的历史阶段之下中西文化交流和冲撞的一面,尽管丁韪良颇具争议。本文在此主要对《格物入门》和《格物测算》对物理学发展的影响和对中国自然科学发展做出的贡献进行一定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格物入门》 《格物测算》 丁韪良 物理研究  
摘 要:苏轼的中秋词在宋词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和《念奴娇》(凭高眺远)这三首中秋词创作于苏轼三个不同的人生时期,主题各不相同,无论是从表现手法还是从内容思想上,都极大地丰富了宋代中秋词的主题承载形式与审美内涵,为中秋词这一独特的文学题材的创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苏轼 中秋词 对比赏析  苏轼的中秋词在宋词中占据着极其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中学生价值观是中学生对价值和价值关系的理解和追求,是影响中学生决定行为目标、选择行为方式以及解释行为结果意义的核心因素,是现代学校学生文化建设的根本和突破口。为此,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裴娣娜教授为首的课题组最近对我国当代中学生价值观的发展特点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1.金钱虽重要,但在中学生心中并没有占据最重要的位置,最重要的是健康和友谊  在市场经济下,金钱的价值在人们的心目越来越大,中学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