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查尔琳的“无手机焦虑症”:科技就是不耐烦?
电影导演查尔琳的短片《我忘了我的手机》去年在视频网络上引发病毒式传播,激发了一系列讨论。不过,让人“喷饭”的是,很多人是拿着手机看到这部片子的。
现在,过度依赖智能手机的症状已形成了一个新的词汇:“无手机焦虑症”——手机上瘾者,在同手机互动时,大脑中会释放多巴酚。他们会对下一条微博或下一个短信产生期待的愉悦感,“就像毒品上瘾者期待下一次吸粉一样”。这个比例在18岁到30岁人身上高达62%。
电话不普及的时候,没人介意几个月收一封信。但手机随身的时代,几十分钟内不回短信的人就会被讽为没有机德。手机成为《连线》文章《让我们抓狂的33件技术》中的头一宗。难道技术发明出来不是为了让人类生活得更便捷吗?为什么反而让人们更加不耐烦了呢?
不耐烦是社会心态,生活越现代化,烦躁情绪就越重。上世纪70年代安东尼奥尼所拍纪录片《中国》,意外为中国保留了那个年代国人淡定的一面。倘若这位意大利导演今天再来,会发现中国淡定不再,代之以急急火火的追名逐利。
人们的烦躁症,来自于社会结构的不稳定。因为你总在担心,如果这个机会不抓住,你就被社会抛离了;如果你现在乖乖排队,那么就一定会有人插你的位。所以我们一定急躁,我们不顾规则——实际上也没有什么规则,抓到手的才是硬通货。
卢梭早就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不管承认与否,在享受技术的同时,我们的身体也已经成为被手机奴役的一部分。
从龙应台到陈丹青:
无用之事治愈时代焦虑
台湾学者龙应台在《慢看》中写道,她的朋友从贵州回来,印象最深刻的,竟然是这一幕:他看见数十农人耕种,另外有数十农人蹲在田埂上看这数十人耕种,从日出,到日落,日复一日。学者受不了了──他跑到田边去问那蹲着的人:“你们为什么看他们耕作?”
蹲着的人仍旧蹲着,抽着烟,眼睛仍旧濛濛地看着田裡,用浓重的乡音说,就是看呀。
这是科技时代一种慢的境界。陈丹青在 “生活方式论坛”上感叹人们的生活总是被“规定”着。正如诗人刘春所说,“诗人从来不是一种职业”。所幸,陈丹青干了两件无用的事:写文章与画画。所谓艺术家就是能干自己认为爽的事的人。
乔布斯说:“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伟大的艺术都是在“没有用”的情况下诞生的。但多数中国人成长的路径,都是被逼去做那些社会认可的“有用的事”、“正确的事”,这正是这个时代不快乐的根源。
在作家吴念真成长的九份矿区,文学这样的东西是无用的。上小学时,吴念真借了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回家看,下雨天被妈妈丢外面,他捡回来一页一页擦干净。妈妈没念过书,觉得小说是闲书,现在回忆起来,吴念真很感激许多人看来无用的两样东西:阅读和书写。
时代的大局,把所有人裹挟其中——你被胁迫着去追求成功。可当所有人都在苦逼的成功大道上狂奔时,其结果可能是崩溃。
手机时代的文化肤浅:
因科技而诞生的问题并不都能由科技解决
北京三里屯的苹果店正式开售iPad。排在第一位的先生已经排了三天三夜,他兴奋地举起iPad的照片登上了众多报纸。几天之后这张照片也在微博和各个社区里疯传,得到的评论大多却是“SB!”
其实,大部分拥有i字头产品的无论是明星还是豪客,对手中这些精巧小玩意的意义并无太多了解,他们甚至连注册iTunes账号、逛逛APP Store的问题都解决不了,遑论移动终端所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让·鲍德里亚说:“我们的后现代似乎非常可能变成一个精神空虚和文化肤浅的世界,个人没有任何自我感或历史感,仿佛是成千上万个电视频道。”你正被信息时代这庞大复印机“克隆”,沦为吐出来的一叠复印件中的其中一件。网络海量资讯,我们是更有还是没有了判断力?手机还没用熟就换新款,最后还是那几个应用,书还没看完就赶着看名人推荐的书。最终是看不完的书,看了N条微博之后心智并未增长,赶不完的潮流上不完的当……
因科技而诞生的问题并不一定都能由科技解决,人们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聚会却越来越少。
在利化的年代,做媒体易,做自媒体易,做成功人士易,做心媒体难。在多媒体技术的“进化”作用下,手机的全球定位功能、拍照功能等等已经可以让你的身体无时无刻“在场”。可灵魂呢?
电影导演查尔琳的短片《我忘了我的手机》去年在视频网络上引发病毒式传播,激发了一系列讨论。不过,让人“喷饭”的是,很多人是拿着手机看到这部片子的。
现在,过度依赖智能手机的症状已形成了一个新的词汇:“无手机焦虑症”——手机上瘾者,在同手机互动时,大脑中会释放多巴酚。他们会对下一条微博或下一个短信产生期待的愉悦感,“就像毒品上瘾者期待下一次吸粉一样”。这个比例在18岁到30岁人身上高达62%。
电话不普及的时候,没人介意几个月收一封信。但手机随身的时代,几十分钟内不回短信的人就会被讽为没有机德。手机成为《连线》文章《让我们抓狂的33件技术》中的头一宗。难道技术发明出来不是为了让人类生活得更便捷吗?为什么反而让人们更加不耐烦了呢?
不耐烦是社会心态,生活越现代化,烦躁情绪就越重。上世纪70年代安东尼奥尼所拍纪录片《中国》,意外为中国保留了那个年代国人淡定的一面。倘若这位意大利导演今天再来,会发现中国淡定不再,代之以急急火火的追名逐利。
人们的烦躁症,来自于社会结构的不稳定。因为你总在担心,如果这个机会不抓住,你就被社会抛离了;如果你现在乖乖排队,那么就一定会有人插你的位。所以我们一定急躁,我们不顾规则——实际上也没有什么规则,抓到手的才是硬通货。
卢梭早就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不管承认与否,在享受技术的同时,我们的身体也已经成为被手机奴役的一部分。
从龙应台到陈丹青:
无用之事治愈时代焦虑
台湾学者龙应台在《慢看》中写道,她的朋友从贵州回来,印象最深刻的,竟然是这一幕:他看见数十农人耕种,另外有数十农人蹲在田埂上看这数十人耕种,从日出,到日落,日复一日。学者受不了了──他跑到田边去问那蹲着的人:“你们为什么看他们耕作?”
蹲着的人仍旧蹲着,抽着烟,眼睛仍旧濛濛地看着田裡,用浓重的乡音说,就是看呀。
这是科技时代一种慢的境界。陈丹青在 “生活方式论坛”上感叹人们的生活总是被“规定”着。正如诗人刘春所说,“诗人从来不是一种职业”。所幸,陈丹青干了两件无用的事:写文章与画画。所谓艺术家就是能干自己认为爽的事的人。
乔布斯说:“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伟大的艺术都是在“没有用”的情况下诞生的。但多数中国人成长的路径,都是被逼去做那些社会认可的“有用的事”、“正确的事”,这正是这个时代不快乐的根源。
在作家吴念真成长的九份矿区,文学这样的东西是无用的。上小学时,吴念真借了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回家看,下雨天被妈妈丢外面,他捡回来一页一页擦干净。妈妈没念过书,觉得小说是闲书,现在回忆起来,吴念真很感激许多人看来无用的两样东西:阅读和书写。
时代的大局,把所有人裹挟其中——你被胁迫着去追求成功。可当所有人都在苦逼的成功大道上狂奔时,其结果可能是崩溃。
手机时代的文化肤浅:
因科技而诞生的问题并不都能由科技解决
北京三里屯的苹果店正式开售iPad。排在第一位的先生已经排了三天三夜,他兴奋地举起iPad的照片登上了众多报纸。几天之后这张照片也在微博和各个社区里疯传,得到的评论大多却是“SB!”
其实,大部分拥有i字头产品的无论是明星还是豪客,对手中这些精巧小玩意的意义并无太多了解,他们甚至连注册iTunes账号、逛逛APP Store的问题都解决不了,遑论移动终端所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让·鲍德里亚说:“我们的后现代似乎非常可能变成一个精神空虚和文化肤浅的世界,个人没有任何自我感或历史感,仿佛是成千上万个电视频道。”你正被信息时代这庞大复印机“克隆”,沦为吐出来的一叠复印件中的其中一件。网络海量资讯,我们是更有还是没有了判断力?手机还没用熟就换新款,最后还是那几个应用,书还没看完就赶着看名人推荐的书。最终是看不完的书,看了N条微博之后心智并未增长,赶不完的潮流上不完的当……
因科技而诞生的问题并不一定都能由科技解决,人们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聚会却越来越少。
在利化的年代,做媒体易,做自媒体易,做成功人士易,做心媒体难。在多媒体技术的“进化”作用下,手机的全球定位功能、拍照功能等等已经可以让你的身体无时无刻“在场”。可灵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