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话语权转向学生——表达的精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老师的课堂(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堂),常常是老师在讲台上妙语连珠、神采飞扬,当老师抛出问题后,底下的学生却是默不作声、低眉不语。有些高年级语文老师常常暗自思忖:是学生大了,不愿表现自己了,还是……我想,如果我们老师能试着把课堂上的单口相声,变成“双簧”或对口或群口相声,甚至是“百姓大舞台”,我相信,你的课堂一定会是群英荟萃、热闹非凡。
教学苏教版五下《大江保卫战》一课,师生共同学习了第2自然段,老师做了以下设计:刚才,我们见证了官兵日夜兼程驰援保大堤的惊心动魄场面。下面,我们把镜头拉近些,看看连长黄晓文的本色。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要求:(1) 选一位组员读黄晓文的感人事迹,其他组员认真倾听,用铅笔圈出关键的词语,看看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点体会。(2) “来不及了!”从这简洁的四个字,你读出了什么?什么来不及了?他究竟急的是什么?(3) 平时,你被什么东西刺伤过,疼吗?而黄晓文呢?哪个词看出来的?你被刺伤后是怎么做的?而黄晓文呢?这么一对比,你读出了什么?先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小组长做记录,再全班汇报学习成果。课件点红:“咬、拔、扯、捆、扛、爬”。老师总结:正是这一连串精炼简洁的动作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
在这里,老师两次把话语权交给学生:一是通过小组讨论,把话语权交给每一个学生;二是通过学生代表汇报,把话语权交给个别学生。能通过体会课文中语言文字,抓住一連串的动词表达是一个层次;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与自己进行比较,从而深切体会黄晓文铮铮铁汉的英雄形象,并予以表达,是另一个更高的层次。语文课堂只有唤起学生的情感经历和情绪记忆,训练其语感,才能让学生“真”表达、精彩地表达。
二、 热闹转向深入——形式的精彩
有一些课堂(特别是公开课),整堂课如行云流水,热热闹闹,学生参与面很广,好像把话语权交给了学生,但经常是老师一问,学生一答;老师再一问,换一个学生再一答,好像这两个学生会答了,所有学生都懂了。其实,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行为,没有谁可以替代的,少数学生在课堂上的出色表现,不能代表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四下《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当教学第4—8自然段,理解萨沙为什么说“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去掉写蔷薇的句子行不行”时,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去掉描写蔷薇的句子显然不行。(“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这里运用了衬托的修辞手法,写蔷薇花的弱小,就是为了衬托萨沙不是最弱小的。你们知道什么是衬托的修辞手法吗?然后,请了一两个学生叙述了一下。如此,老师就以为所有学生都理解并学会了衬托的修辞手法。其实此时,我相信,对于衬托手法的含义和用法,很多学生还是懵懵懂懂的,更谈不上运用了。长此以往,学生的学力能得到提升吗?显然不能。
对于以上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我认为,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参与到言语的实践中来,才能让语文课回归语文学科的本质: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实现读写一体化。我们可以通过播放“微课”,请“修辞博士”讲解衬托的修辞手法,再通过“小试牛刀”,让学生运用衬托的手法写一个片段。如可以描写人物:同学成绩好,守纪律,爱读书;老师和蔼、严厉、负责;妈妈胖,勤劳,厨艺好;妹妹好学,文静,可爱……也可以写小动物:小狗调皮,小猫懒惰,小猪贪吃,小兔讲卫生,乌龟爬行慢……还可以写植物:松树高,牡丹美,柳树容易生长,竹子生命力强……还可以写状物类:粉笔无私,路灯尽职,小闹钟负责,乒乓球小巧玲珑……只有当学习的主体由“个体”转向“全体”,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落到实处。
三、 重教转向重学——过程的精彩
1. 先学,自己学习中练就自学能力。“先学”,不是简单的预习,它要求教师基于特定的教学内容,有指导性地给出前置性的建议,依照学生认知规律设计“先学单”,并考虑适度的留白,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空间。比如:在学习六下《石灰吟》和《墨梅》前,教师为学生拟定的“先学单”:(1) 朗读这两首诗,不少于五遍,做到读正确、读流畅;(2) 查阅资料,了解诗人于谦和王冕;(3) 借助字典等工具书,尝试读通两首诗的意思,如有不懂之处请在书上做记号;(4) 提一个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或者简单写写你有什么样的发现。歌德说:“读书要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文字,另一只眼睛读文字背后的东西。”这就是说,我们要把书读活了,提升自己的读书能力。先学,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工具、学习方式、学习素材,为自主探究搭建起飞的平台。
2. 问学,质疑解惑中养成质疑能力。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是推动我们深入学习一篇文章的动力。我们要针对“先学”,坚持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和他们一起归纳筛选出核心问题。这样的“问学”课堂就真正从学生出发,在不断质疑中解疑提升。比如:教学《理想的风筝》一课,学生先后提出以下问题:(1) 这篇课文明明是写人的,为什么以《理想的风筝》为题?(2) 课文中的哪些细节表现了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3) 作者是如何来写这些细节的?在学生自主学习完以上问题后,再让他们思考:作者在描写谈腿疾、描写板书、放风筝这三个典型事例的时候,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不难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生成性资源,着力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和能力,提升自学的品质。
3. 延学,合作学习中提升探究能力。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在质疑的基础上,大胆放手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比如:在《水》一文教学后,我设计了以下“任务单”:节约用水,这是世界永恒的主题,我们现在所做的还仅仅是个开始!课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去调查一下你们社区周边水资源的情况,设计一份水资源调查报告,提出合理建议,再把成果上传至班级QQ群,并利用QQ平台,在同学间交流阅读和学习体会,互相点评完善。这种课外的任务既动手又动脑,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合作学习中能力提升了,学问增长了,团队意识也增强了,QQ平台的成果展示和交流有新意、有创意,学生倍感激动和自豪。
从学的角度来诠释教学,“教”与“学”的关系是: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让每个学生始终“在学习中”。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横港小学)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老师的课堂(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堂),常常是老师在讲台上妙语连珠、神采飞扬,当老师抛出问题后,底下的学生却是默不作声、低眉不语。有些高年级语文老师常常暗自思忖:是学生大了,不愿表现自己了,还是……我想,如果我们老师能试着把课堂上的单口相声,变成“双簧”或对口或群口相声,甚至是“百姓大舞台”,我相信,你的课堂一定会是群英荟萃、热闹非凡。
教学苏教版五下《大江保卫战》一课,师生共同学习了第2自然段,老师做了以下设计:刚才,我们见证了官兵日夜兼程驰援保大堤的惊心动魄场面。下面,我们把镜头拉近些,看看连长黄晓文的本色。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要求:(1) 选一位组员读黄晓文的感人事迹,其他组员认真倾听,用铅笔圈出关键的词语,看看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点体会。(2) “来不及了!”从这简洁的四个字,你读出了什么?什么来不及了?他究竟急的是什么?(3) 平时,你被什么东西刺伤过,疼吗?而黄晓文呢?哪个词看出来的?你被刺伤后是怎么做的?而黄晓文呢?这么一对比,你读出了什么?先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小组长做记录,再全班汇报学习成果。课件点红:“咬、拔、扯、捆、扛、爬”。老师总结:正是这一连串精炼简洁的动作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
在这里,老师两次把话语权交给学生:一是通过小组讨论,把话语权交给每一个学生;二是通过学生代表汇报,把话语权交给个别学生。能通过体会课文中语言文字,抓住一連串的动词表达是一个层次;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与自己进行比较,从而深切体会黄晓文铮铮铁汉的英雄形象,并予以表达,是另一个更高的层次。语文课堂只有唤起学生的情感经历和情绪记忆,训练其语感,才能让学生“真”表达、精彩地表达。
二、 热闹转向深入——形式的精彩
有一些课堂(特别是公开课),整堂课如行云流水,热热闹闹,学生参与面很广,好像把话语权交给了学生,但经常是老师一问,学生一答;老师再一问,换一个学生再一答,好像这两个学生会答了,所有学生都懂了。其实,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行为,没有谁可以替代的,少数学生在课堂上的出色表现,不能代表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四下《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当教学第4—8自然段,理解萨沙为什么说“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去掉写蔷薇的句子行不行”时,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去掉描写蔷薇的句子显然不行。(“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这里运用了衬托的修辞手法,写蔷薇花的弱小,就是为了衬托萨沙不是最弱小的。你们知道什么是衬托的修辞手法吗?然后,请了一两个学生叙述了一下。如此,老师就以为所有学生都理解并学会了衬托的修辞手法。其实此时,我相信,对于衬托手法的含义和用法,很多学生还是懵懵懂懂的,更谈不上运用了。长此以往,学生的学力能得到提升吗?显然不能。
对于以上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我认为,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参与到言语的实践中来,才能让语文课回归语文学科的本质: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实现读写一体化。我们可以通过播放“微课”,请“修辞博士”讲解衬托的修辞手法,再通过“小试牛刀”,让学生运用衬托的手法写一个片段。如可以描写人物:同学成绩好,守纪律,爱读书;老师和蔼、严厉、负责;妈妈胖,勤劳,厨艺好;妹妹好学,文静,可爱……也可以写小动物:小狗调皮,小猫懒惰,小猪贪吃,小兔讲卫生,乌龟爬行慢……还可以写植物:松树高,牡丹美,柳树容易生长,竹子生命力强……还可以写状物类:粉笔无私,路灯尽职,小闹钟负责,乒乓球小巧玲珑……只有当学习的主体由“个体”转向“全体”,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落到实处。
三、 重教转向重学——过程的精彩
1. 先学,自己学习中练就自学能力。“先学”,不是简单的预习,它要求教师基于特定的教学内容,有指导性地给出前置性的建议,依照学生认知规律设计“先学单”,并考虑适度的留白,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空间。比如:在学习六下《石灰吟》和《墨梅》前,教师为学生拟定的“先学单”:(1) 朗读这两首诗,不少于五遍,做到读正确、读流畅;(2) 查阅资料,了解诗人于谦和王冕;(3) 借助字典等工具书,尝试读通两首诗的意思,如有不懂之处请在书上做记号;(4) 提一个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或者简单写写你有什么样的发现。歌德说:“读书要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文字,另一只眼睛读文字背后的东西。”这就是说,我们要把书读活了,提升自己的读书能力。先学,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工具、学习方式、学习素材,为自主探究搭建起飞的平台。
2. 问学,质疑解惑中养成质疑能力。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是推动我们深入学习一篇文章的动力。我们要针对“先学”,坚持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和他们一起归纳筛选出核心问题。这样的“问学”课堂就真正从学生出发,在不断质疑中解疑提升。比如:教学《理想的风筝》一课,学生先后提出以下问题:(1) 这篇课文明明是写人的,为什么以《理想的风筝》为题?(2) 课文中的哪些细节表现了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3) 作者是如何来写这些细节的?在学生自主学习完以上问题后,再让他们思考:作者在描写谈腿疾、描写板书、放风筝这三个典型事例的时候,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不难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生成性资源,着力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和能力,提升自学的品质。
3. 延学,合作学习中提升探究能力。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在质疑的基础上,大胆放手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比如:在《水》一文教学后,我设计了以下“任务单”:节约用水,这是世界永恒的主题,我们现在所做的还仅仅是个开始!课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去调查一下你们社区周边水资源的情况,设计一份水资源调查报告,提出合理建议,再把成果上传至班级QQ群,并利用QQ平台,在同学间交流阅读和学习体会,互相点评完善。这种课外的任务既动手又动脑,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合作学习中能力提升了,学问增长了,团队意识也增强了,QQ平台的成果展示和交流有新意、有创意,学生倍感激动和自豪。
从学的角度来诠释教学,“教”与“学”的关系是: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让每个学生始终“在学习中”。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横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