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的活动日益频繁,而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手段,跨文化交际和翻译紧密相连,没有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就不会有翻译;反之,没有翻译,跨文化交际就无法正常开展和进行。近年来,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认识翻译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我们要对跨文化交际特别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以及对翻译工作要有清醒的认识,既要学习西方文化的精髓,又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本文从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的内涵与界定、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以及翻译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思这三个方面阐述了翻译与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翻译;跨文化交际;关系;翻译教学
一、前言
著名的语言和翻译学家尤金 奈达曾经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提出“:语言在文化背景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语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以致于读者在不认真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对于任何文本都无法有效地加以理解。”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更为重要的是文化的交流。由于人际间的交流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的,一是言语行为,二是非言语行为。所以跨文化交际主要从这两个反面表现,但由于非言语交际是通过触摸、目光、音调的细微差异、手势或面部表情等方式交际,所以,对于翻译来说,研究起来更为复杂。随着高新技术在通讯领域里的使用和网络的普及,我国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因此我们在进行翻译教学和创作的同时,必须非常重视文化交际方面的研究。外语界许多专家在这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比如说,胡文仲教授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上论著颇丰,对开创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胡文仲教授编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和贾玉新教授编的《跨文化交际学》是我们从事跨文化研究的必读科目。
二、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的内涵与界定
(一)翻译的内涵与界定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就是说运用目的语来改写源语的言语产物的语言迁徙活动,追求尽可能准确、完整、对等的效果。其过程是双向性的,其结果是单向性的。翻译是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源语的文化只可能在源语读者那儿获得共鸣,而对目的语读者而言,可能会因为文化背景的缺失,而体验不到原著的妙处,译者有义务去扫清因此而造成的阅读困难。
(二)跨文化交际的内涵与界定
跨文化交际的英文名称为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与宗教等环境的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语境因素。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是指因文化感知能力和符号系统明显不同而足以改变交际结果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从对外汉语专业的角度,“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可以这样界定: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際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
三、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从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的关系来看,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纽带,也是体现跨文化交际的一个平台。文化差异的存在要求翻译不仅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根据多元标准来进行语言的自然转换,而也正是翻译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更好交流,使得我们了解到更多的文化差异,从而反而来知道翻译的发展和提高。所以,我们在翻译时不仅要传递文字本身的含义,还应将附加在文字上的文化信息传递出去。语言和文化都处于不断发展中,翻译也应该更上进程,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在翻译时减少文化冲突,达到更高层次的沟通与理解。
四、翻译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指外语学习者对于其所学的目的语文化具有较好的知识掌握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能像目的语本族人的思维一样思考问题并做出反应以及进行各种交往活动。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对于翻译教学具有比对一般外语教学更为重要的意义。如何在翻译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努力。
1.翻译教学的目的要有明确性
人们一直有种错觉,认为翻译课就是要教会学生翻译,培养翻译者,甚至翻译家。我们不排除课堂走出翻译家,但应该清楚的是翻译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翻译,认识翻译,具备基本的翻译理论,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强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不但要注意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的讲授,以及这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理解力以及灵活的表达力和创造力。翻译教师要力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新的思维、新的理论和观点去熏陶学生,注重学生翻译中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打好语言和翻译基础,又拓宽思路、扩大视野,使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具有创新能力。
3. 翻译教学课程安排要力争全面和系统
目前高校翻译课程的安排缺乏全面和系统性。由于翻译需要较为均衡的中英文水平,并涉及许多其它门类的知识,因此,母语及相关课程的导入至关重要。对教材的选择要特别注重文化传播——包括文化的定义与内涵,文化、语言与翻译的关系,英汉主要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对策等内容;既有单句译例又有篇章翻译和各类文体翻译的内容,既有正面的技巧讲述又有译文错误分析、译文对比赏析等内容。同时应以文化双向交流为主线,将其贯穿整个翻译教材。
4.宽容语言文化差异,正确处理文化因素
跨文化交际翻译需要涉及异域文化,异域文化都有自己的本质特征和不同的文化样式,因为不同的语言或文化在语言的哲学观、人们的思维方式、词汇的文化内涵、句法特点、交往规则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决定了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在跨文化交际翻译活动中人为地夸大或缩小文化差异都是不可取的,都不利于人类文化的平等交流与发展。
5.增设母语课程,提高本土文化修养,增强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识
“语言是存在的栖居”,这是 20 世纪海德格尔最为振聋发聩的哲学宣言。
五、结束语
语言作为文化的核心,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需要不断发展,在世界文化日趋同化的今天,更需要保持汉语语言的继承和发展。翻译的最终目的不是语际的转换,而是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丰富。因此在翻译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传授一般的翻译技巧,或只是做机械的练习,而是要教会学生从文化内涵来分析作品,理解作品,并且懂得英汉文化的差异及其语言表达上的不同,不断地向学生传播对象国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使其较系统地了解对象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及风俗习惯、礼仪交往、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欣赏与鉴别能力,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与实际交流能力。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应加大交际文化教学的力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注重传授文化知识和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着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安新奎.跨文化交际冲突与翻译之策略[J].语言与翻译,2004(1):60-63
【2】杜耀文.跨文化交际与翻译[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1):61-63
【3】胡文中.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姜倩 何刚强.翻译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5】彭安辉 李延林.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59-160
【6】任鶯.翻译与跨文化交际[J].海外英语,2015:9-10
【7】佟晓梅.翻译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J].教学研究,2006(2):157-160
【8】王初华.翻译与跨文化交际[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0):270-271
【9】王丽娜.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策略探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67-71
【关键词】:翻译;跨文化交际;关系;翻译教学
一、前言
著名的语言和翻译学家尤金 奈达曾经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提出“:语言在文化背景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语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以致于读者在不认真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对于任何文本都无法有效地加以理解。”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更为重要的是文化的交流。由于人际间的交流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的,一是言语行为,二是非言语行为。所以跨文化交际主要从这两个反面表现,但由于非言语交际是通过触摸、目光、音调的细微差异、手势或面部表情等方式交际,所以,对于翻译来说,研究起来更为复杂。随着高新技术在通讯领域里的使用和网络的普及,我国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因此我们在进行翻译教学和创作的同时,必须非常重视文化交际方面的研究。外语界许多专家在这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比如说,胡文仲教授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上论著颇丰,对开创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胡文仲教授编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和贾玉新教授编的《跨文化交际学》是我们从事跨文化研究的必读科目。
二、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的内涵与界定
(一)翻译的内涵与界定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就是说运用目的语来改写源语的言语产物的语言迁徙活动,追求尽可能准确、完整、对等的效果。其过程是双向性的,其结果是单向性的。翻译是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源语的文化只可能在源语读者那儿获得共鸣,而对目的语读者而言,可能会因为文化背景的缺失,而体验不到原著的妙处,译者有义务去扫清因此而造成的阅读困难。
(二)跨文化交际的内涵与界定
跨文化交际的英文名称为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与宗教等环境的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语境因素。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是指因文化感知能力和符号系统明显不同而足以改变交际结果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从对外汉语专业的角度,“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可以这样界定: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際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
三、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从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的关系来看,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纽带,也是体现跨文化交际的一个平台。文化差异的存在要求翻译不仅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根据多元标准来进行语言的自然转换,而也正是翻译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更好交流,使得我们了解到更多的文化差异,从而反而来知道翻译的发展和提高。所以,我们在翻译时不仅要传递文字本身的含义,还应将附加在文字上的文化信息传递出去。语言和文化都处于不断发展中,翻译也应该更上进程,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在翻译时减少文化冲突,达到更高层次的沟通与理解。
四、翻译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指外语学习者对于其所学的目的语文化具有较好的知识掌握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能像目的语本族人的思维一样思考问题并做出反应以及进行各种交往活动。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对于翻译教学具有比对一般外语教学更为重要的意义。如何在翻译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努力。
1.翻译教学的目的要有明确性
人们一直有种错觉,认为翻译课就是要教会学生翻译,培养翻译者,甚至翻译家。我们不排除课堂走出翻译家,但应该清楚的是翻译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翻译,认识翻译,具备基本的翻译理论,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强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不但要注意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的讲授,以及这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理解力以及灵活的表达力和创造力。翻译教师要力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新的思维、新的理论和观点去熏陶学生,注重学生翻译中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打好语言和翻译基础,又拓宽思路、扩大视野,使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具有创新能力。
3. 翻译教学课程安排要力争全面和系统
目前高校翻译课程的安排缺乏全面和系统性。由于翻译需要较为均衡的中英文水平,并涉及许多其它门类的知识,因此,母语及相关课程的导入至关重要。对教材的选择要特别注重文化传播——包括文化的定义与内涵,文化、语言与翻译的关系,英汉主要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对策等内容;既有单句译例又有篇章翻译和各类文体翻译的内容,既有正面的技巧讲述又有译文错误分析、译文对比赏析等内容。同时应以文化双向交流为主线,将其贯穿整个翻译教材。
4.宽容语言文化差异,正确处理文化因素
跨文化交际翻译需要涉及异域文化,异域文化都有自己的本质特征和不同的文化样式,因为不同的语言或文化在语言的哲学观、人们的思维方式、词汇的文化内涵、句法特点、交往规则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决定了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在跨文化交际翻译活动中人为地夸大或缩小文化差异都是不可取的,都不利于人类文化的平等交流与发展。
5.增设母语课程,提高本土文化修养,增强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识
“语言是存在的栖居”,这是 20 世纪海德格尔最为振聋发聩的哲学宣言。
五、结束语
语言作为文化的核心,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需要不断发展,在世界文化日趋同化的今天,更需要保持汉语语言的继承和发展。翻译的最终目的不是语际的转换,而是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丰富。因此在翻译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传授一般的翻译技巧,或只是做机械的练习,而是要教会学生从文化内涵来分析作品,理解作品,并且懂得英汉文化的差异及其语言表达上的不同,不断地向学生传播对象国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使其较系统地了解对象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及风俗习惯、礼仪交往、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欣赏与鉴别能力,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与实际交流能力。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应加大交际文化教学的力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注重传授文化知识和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着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安新奎.跨文化交际冲突与翻译之策略[J].语言与翻译,2004(1):60-63
【2】杜耀文.跨文化交际与翻译[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1):61-63
【3】胡文中.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姜倩 何刚强.翻译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5】彭安辉 李延林.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59-160
【6】任鶯.翻译与跨文化交际[J].海外英语,2015:9-10
【7】佟晓梅.翻译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J].教学研究,2006(2):157-160
【8】王初华.翻译与跨文化交际[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0):270-271
【9】王丽娜.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策略探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