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
說到端午节的传说,人们最为熟悉的大概一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二是白娘子端午节饮了雄黄酒现出原形。
蛇精传说最早是《博异志》中《李黄》所述唐代传奇故事,后来收录在宋代人编纂的《太平广记》里:
富家子李黄,乘暇于长安东市遇一孀居之白衣女郎,绰约有绝代之色。李相随入宅,由白衣女郎之姨——青衣老女郎撮合,极尽欢爱,一住三日。李归家,即觉身重头旋,不得不卧床养息,而身子却在被底逐渐消尽,家人揭被而视,化成一摊水而已,唯有头存。其家人大为惊骇,令仆人前往去处查访,原来那是一座常有巨白蛇出没的荒园。
“口虽语,但觉被底身渐消尽,揭被而视,空注水而已,唯有头存。家大惊慑,口乎从出之仆考之,具言其事。及去寻旧宅所,乃空园。有一皂荚树,余了无所见。问彼处人云:‘有巨白蛇在树下,便无别物,姓袁者,盖以空园为姓耳。’”
《李黄》之后附了一则故事《李琯》,讲述另一富家公子李琯同一位由白蛇化成的素衣少女稍有接触,归家后即“脑裂而卒”。
到了宋话本《西湖三塔记》,与《李黄》一样都是讲述白蛇精怪故事,还未演绎到现在所熟悉的许仙与白娘子的千古爱情。也没有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桥梁段。
明末《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人仙之恋,爱情成为主题。也只是叙述婚后,经历诸多是非,白娘子屡现怪异,许不能堪。镇江金山寺高僧法海赠许一钵盂,令罩其妻。白、青被罩后,显露原形,乃千年成道白蛇、青鱼。法海遂携钵盂,置雷寺峰前,令人于其上砌成七级宝塔,名曰雷峰,永镇白、青于塔中。
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方成培改编了三十四出的《雷峰塔传奇》(水竹居本),共分四卷,第一卷从《初山》《收青》到《舟遇》《订盟》,第二卷是《端阳》《求草》,第三卷有《谒禅》《水门》,第四卷从《断桥》到《祭塔》收尾。《白蛇传》故事的主线纲架自此大体完成。这时端午节饮雄黄酒现原形才成为“白蛇”传说中重要的大关节。
此后无论戏剧电影还是电视剧,还是别的艺术形式,都少不了端午节饮雄黄酒的这一回故事。
02
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并不是端午节日刚开始出现时就有的,它是随着炼丹术的出现而才有的习俗。
原因很简单,有雄黄这种东西才能有雄黄酒。
端午节,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传说屈原在端午这天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其他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现在一般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江浙地区吴越部族的龙图腾祭祀,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如今端午节文化内涵。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端,在古汉语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
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岁时广记》说:“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中国古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通用天干地支,根据干支历,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午月午日谓之“重午”,而午日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称为“端阳”。
中国地域广大,各地也都有着不同的习俗。端午习俗也是这样,地区不同,过端午的习俗也不同。比如挂艾草与菖蒲、拴五色丝线、沐兰汤、赛龙舟、食粽子、避五毒、放纸鸢、画额、饮雄黄酒等等。
在这些林林总总的习俗中,画额和饮雄黄酒都和雄黄连在一起。
画额,在有些地区,过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说是这样可以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目的是一样。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饮雄黄酒,旧时在长江流域一些地区极为盛行。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在端午节这天饮用。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我们平常所说雄黄,一种是矿石雄黄,是四硫化四砷的俗称,又称作石黄、黄金石、鸡冠石,通常为橘黄色粒状固体或橙黄色粉末,质软,性脆。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在空气中可以被氧化为剧毒成分三氧化二砷,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砒霜。
另外一种是中药雄黄,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从雄黄矿石中提取,主含二硫化二砷。
《本草纲目》记载:“雄黄,乃治疮杀毒要药也,而入肝经气分,故肝风,肝气,惊痫,痰涎,头痛眩晕,暑疟泄痢,积聚诸病,用之有殊功;又能化血为水。而方士乃炼治服饵,神异其说,被其毒者多矣。”
《本草经疏》说:“雄黄,《本经》味苦平,气寒有毒。《别录》加甘、大温,甄权言辛,大毒,察其功用,应是辛苦温之药,而甘寒则非也。其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疥虫,匿虫疮诸证,皆湿热留滞肌肉所致,久则浸淫面生虫,此药苦辛,能燥湿杀虫,故为疮家要药。其主鼻中息肉者,口肺气结也;癖气者,大肠积滞也,筋骨断绝者,气血不续也。辛能散结滞,温能通行气血,辛温相合而杀虫,故能搜剔百节中大风积聚也。”
中药认为雄黄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之功效。常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
古时候,人们深信雄黄与雄黄酒能避鬼邪、杀百毒。《抱朴子》一书里说:吴楚之地,暑湿郁蒸,多毒虫及射工、沙虱之类,但以雄黄、大蒜等分合捣成丸,佩戴在身,于是鬼神不敢接近,毒蛇不敢咬人。
說到端午节的传说,人们最为熟悉的大概一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二是白娘子端午节饮了雄黄酒现出原形。
蛇精传说最早是《博异志》中《李黄》所述唐代传奇故事,后来收录在宋代人编纂的《太平广记》里:
富家子李黄,乘暇于长安东市遇一孀居之白衣女郎,绰约有绝代之色。李相随入宅,由白衣女郎之姨——青衣老女郎撮合,极尽欢爱,一住三日。李归家,即觉身重头旋,不得不卧床养息,而身子却在被底逐渐消尽,家人揭被而视,化成一摊水而已,唯有头存。其家人大为惊骇,令仆人前往去处查访,原来那是一座常有巨白蛇出没的荒园。
“口虽语,但觉被底身渐消尽,揭被而视,空注水而已,唯有头存。家大惊慑,口乎从出之仆考之,具言其事。及去寻旧宅所,乃空园。有一皂荚树,余了无所见。问彼处人云:‘有巨白蛇在树下,便无别物,姓袁者,盖以空园为姓耳。’”
《李黄》之后附了一则故事《李琯》,讲述另一富家公子李琯同一位由白蛇化成的素衣少女稍有接触,归家后即“脑裂而卒”。
到了宋话本《西湖三塔记》,与《李黄》一样都是讲述白蛇精怪故事,还未演绎到现在所熟悉的许仙与白娘子的千古爱情。也没有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桥梁段。
明末《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人仙之恋,爱情成为主题。也只是叙述婚后,经历诸多是非,白娘子屡现怪异,许不能堪。镇江金山寺高僧法海赠许一钵盂,令罩其妻。白、青被罩后,显露原形,乃千年成道白蛇、青鱼。法海遂携钵盂,置雷寺峰前,令人于其上砌成七级宝塔,名曰雷峰,永镇白、青于塔中。
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方成培改编了三十四出的《雷峰塔传奇》(水竹居本),共分四卷,第一卷从《初山》《收青》到《舟遇》《订盟》,第二卷是《端阳》《求草》,第三卷有《谒禅》《水门》,第四卷从《断桥》到《祭塔》收尾。《白蛇传》故事的主线纲架自此大体完成。这时端午节饮雄黄酒现原形才成为“白蛇”传说中重要的大关节。
此后无论戏剧电影还是电视剧,还是别的艺术形式,都少不了端午节饮雄黄酒的这一回故事。
02
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并不是端午节日刚开始出现时就有的,它是随着炼丹术的出现而才有的习俗。
原因很简单,有雄黄这种东西才能有雄黄酒。
端午节,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传说屈原在端午这天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其他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现在一般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江浙地区吴越部族的龙图腾祭祀,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如今端午节文化内涵。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端,在古汉语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
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岁时广记》说:“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中国古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通用天干地支,根据干支历,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午月午日谓之“重午”,而午日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称为“端阳”。
中国地域广大,各地也都有着不同的习俗。端午习俗也是这样,地区不同,过端午的习俗也不同。比如挂艾草与菖蒲、拴五色丝线、沐兰汤、赛龙舟、食粽子、避五毒、放纸鸢、画额、饮雄黄酒等等。
在这些林林总总的习俗中,画额和饮雄黄酒都和雄黄连在一起。
画额,在有些地区,过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说是这样可以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目的是一样。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饮雄黄酒,旧时在长江流域一些地区极为盛行。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在端午节这天饮用。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我们平常所说雄黄,一种是矿石雄黄,是四硫化四砷的俗称,又称作石黄、黄金石、鸡冠石,通常为橘黄色粒状固体或橙黄色粉末,质软,性脆。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在空气中可以被氧化为剧毒成分三氧化二砷,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砒霜。
另外一种是中药雄黄,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从雄黄矿石中提取,主含二硫化二砷。
《本草纲目》记载:“雄黄,乃治疮杀毒要药也,而入肝经气分,故肝风,肝气,惊痫,痰涎,头痛眩晕,暑疟泄痢,积聚诸病,用之有殊功;又能化血为水。而方士乃炼治服饵,神异其说,被其毒者多矣。”
《本草经疏》说:“雄黄,《本经》味苦平,气寒有毒。《别录》加甘、大温,甄权言辛,大毒,察其功用,应是辛苦温之药,而甘寒则非也。其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疥虫,匿虫疮诸证,皆湿热留滞肌肉所致,久则浸淫面生虫,此药苦辛,能燥湿杀虫,故为疮家要药。其主鼻中息肉者,口肺气结也;癖气者,大肠积滞也,筋骨断绝者,气血不续也。辛能散结滞,温能通行气血,辛温相合而杀虫,故能搜剔百节中大风积聚也。”
中药认为雄黄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之功效。常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
古时候,人们深信雄黄与雄黄酒能避鬼邪、杀百毒。《抱朴子》一书里说:吴楚之地,暑湿郁蒸,多毒虫及射工、沙虱之类,但以雄黄、大蒜等分合捣成丸,佩戴在身,于是鬼神不敢接近,毒蛇不敢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