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题名碑上的爱国进步进士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为封建时代的我国选拔出了许多有用之才。文章梳理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恩科进士题名碑上那些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并在近代中国为救亡图存而奋斗的进士的事迹,以此展现在社会动荡期这些爱国进士为了国家崛起而肩负使命,在新的历史阶段为国家复兴而贡献力量。对这些爱国进步进士在不同领域所做的功绩的梳理,意在使后人铭记先驱,代代相传。
  关键词:进士;题名碑;科举
  1 北京孔庙内的进士题名碑简介
  北京孔庙内的进士题名碑林中有元代3通、明代77通、清代118通,共計198通。这些石碑上镌刻着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名次。千百年来,学子以金榜题名为至高追求,以此来报效国家,光耀门楣。这五万多名进士中,人们所熟悉的著名的历史人物俯拾即是。许多著名进士都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其所作所为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科举取士制度对中国古代乃至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影响。科举考试自隋至清,从产生、发展、全盛至落寞,纵横中国历史1300多年,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国之栋梁。然而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被列强用武力强行改变,中国进入屈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科举考试在1840年之后迅速走向没落,但仍有大量清末进士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史阶段为国家而殚精竭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科举制度虽然没落腐朽,但这些仁人志士却仍然通过科举考试而走上救亡图存的道路,值得后世铭记。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孔庙进士题名碑林不仅是科举历史,也是文物历史。不同时期的题名碑石质差异一目了然。康、雍、乾全盛时期的进士碑与清末时期进士碑虽功用相同,但形制差距颇大。文物会说话,通过对清乾隆十九年(1754)甲戌科以及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恩科两通碑的形制对比(表1、表2、图1~图4),则可发现清朝国力的式微。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国情下,大量清末进士出身于科举,却投身于爱国进步事业,这就说明科举考试纵然到了末期,但仍为国家的复兴选出了希望之光。
  从表1中明显看出,197号碑的时代为清乾隆十九年,当时正值康、雍、乾盛世,政权稳固,经济发达,国力强大,社会安定祥和。碑身整体石质坚硬,洁白细腻。而061号碑规制虽也相同,但相比197号碑无论从碑首、碑身、碑座的纹饰、刊刻字迹等相对简单,纹饰雕刻略显呆板,欠缺厚重感。由于此时清王朝已是摇摇欲坠,国将不国,国库早已空虚,末科进士碑只能通过进士们自发筹集钱粮刻碑立石。因此,这通碑从形制、石材、纹饰到刊刻等方面皆无法与朝廷所立进士碑相比。科举制度虽然历经1300多年,到清末已是腐朽不堪,退出历史舞台是大势所趋,但它仍然选拔出了有用的人才,这些进步人士见证了从封建王朝到新时代的转变,并在新时代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做出贡献,充分体现着这些学子践行儒家“修、齐、治、平”的人生准则。岁月流逝,矗立几百年的进士题名碑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碑上的字迹虽已模糊不清,但这些爱国进步进士的名字却值得后世铭记。
  2 进士题名碑上的爱国进步进士
  2.1 毕生致力于江西教育事业的宋育德
  宋育德,字翰生,号公威,奉新县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恩科进士,二甲第十七名。曾被翰林院选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专业。学成归国后授予翰林院编修,加侍讲学士。作为清末民初的进士以及留日进步青年,宋育德目睹了清朝末期社会的动荡不安,国家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因此,宋育德清醒地认识到,要想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就必须将改革和发展教育视为救亡图存的首要。只有将教育作为突破口,才能使中国转贫为富、转弱为强。
  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清王朝的统治正式成为历史。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使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只有通过教育救国才能使人民由愚变智,使国家转贫为富、转弱为强,实现救亡图存,清末进士的宋育德正是其中之一。当时正值清朝廷宣布行新政、废科举、兴学堂的新举措。宋育德作为“民国会”江西分会的骨干,于民国二年(1912)亲自创办了江西省第一中学,下设师范、中学两科,并担任校长。因其办学成绩卓著,后升任为江西省教育司司长,遂成当时名流。其间,张勋及曹锟倒行逆施,均想向宋育德抛出橄榄枝,遭到宋育德断然拒绝,并毅然南归。抗战胜利后,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在江西省立第一中学建了一座公威亭以示纪念。
  作为宋应星之后,宋育德自己的教育经历历经了从传统科举到新式学堂。而其一生中最光辉的贡献仍旧是在教育方面。他因清廷任命,赴江西建设新式学堂,自此一生重视发展江西教育,先后设立省立中学和师范学校13所,并着力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2.2 改写广东近代史的江孔殷
  江孔殷,字韶选,又字少泉,广东南海张槎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恩科进士,二甲第二十七名。科举考试后,入翰林院,授职庶吉士。作为晚清官员,江孔殷曾师从康有为,共同参与了著名的公车上书。虽然公车上书以失败告终,但它激励了更多的爱国进步人士参与其中,为了挽救国家危亡、民族独立,他们毅然决然投身到爱国运动中去,他们的内心凝结了深深的爱国情怀。
  因其出身名门望族,赋性聪颖,又好结交江湖名士,江孔殷与刘学询、蔡乃煌、钟荣光并称清末广东文坛的“四大金刚”。在其累任广东候补水师提督期间,盗匪成风,江孔殷便对其实施镇压,缴匪杀匪,盗匪之风很快被压制。这也成为江孔殷作为一介文人打击盗匪的典范,被誉为清末民初广东政坛举足轻重的实力派人物,凸显了在面对寇仇时的大义凛然与士人气节,这也是自古文人士大夫风范的传承。
  早年家庭的培养,加上进步人士的影响,江孔殷的爱国情怀早已在心中生根发芽。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中壮烈牺牲的七十二烈士遗骸,在安葬时遇到很大阻力,正是江孔殷不畏风险,疏通多方面的关系,才令这些烈士得以顺利安葬,这就是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因为这个义举,江孔殷曾令孙中山亲自登门拜谢。辛亥革命成功后,江孔殷曾向孙中山力荐人才,为了广东的和平独立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后世评价为“改写广东近代史”的进步人士。   辛亥革命后江孔殷逐渐淡出广东政坛,旅居香港,于20世纪30年代重返家乡,并致力于家乡的建设。江孔殷曾从事农作物的研究、开发、种植,办农场、蜂场,改良水果品种,引进国外良种蜜蜂,得箩岗橙、黑荔枝及黄金蜂蜜等良种,至今享誉于世。并兴办南岗至箩岗圩的小轨铁路,兴修水利,耗尽资财,无论其身居何处,仍心系祖国。
  2.3 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朱汝珍
  朱汝珍,字玉堂,号聘三,广东清远人,清末民初书法家、文章家。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殿试以第一甲第二名钦点榜眼及第,诰南书房行走,授翰林院编修。作为中国科举考试历史上的最后一位榜眼,朱汝珍曾被选往日本东京法政大学读法律,学成后归国。晚清时期重要的修律任务之一便是制定商法,朱汝珍正是利用所学专业前往各地商商埠走访调查。苏州自古是清代商业繁华之地,交通便利,商业发达,备受关注,所以朱汝珍选择到苏州开展“商事习惯”调查。其调研条目清晰,报告内容丰富。其间,他编制调查表,为的是搜集到更多的实例,并及时反馈,积累更多的经验,为商业法的出台提供更为翔实的依据。作为法律馆纂修,朱汝珍拟定提交了数十万字的报告,可谓是为商业法的颁布提供了充实的依据。在其以南书房行走任职的13年间,朱汝珍从事《德宗实录》等史宬工作,衔至头品顶戴光禄大夫(正一品)。商科及法学在清末时期可谓是新兴学科,也是清政府救国政策的重要突破口,朱汝珍迎难而上,并在这两个领域做出重要业绩,无愧其榜眼之名。
  抗日期间,朱汝珍积极配合抗日团体开展抗日募捐、义演等活动,并接济抗日战士,疏导协助同乡3万多人得以返乡。香港沦陷期间,日本人想利用他,他毅然拒绝,并愤然离开香港,回到上海。这是中国古代有志学子亘古不变的家国情怀和誓死不屈的刚毅品性。
  1931—1933年,清远县先后发生多次重大洪涝灾害。朱汝珍急家乡之所急,心中惦记着百姓疾苦,不顾花甲高龄,亲自联络多方力量,予以抢险救灾,并与家乡父老一道,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朱汝珍为了家乡的建设,足迹遍布家乡的每一个角落,无论在商业、教育、慈善等方面都为清远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曾参与创定《大清商律草案》《大清民法草案》及纂修《德宗景皇帝实录》,著有《词林辑略》(附词林姓氏韵编)、《本纪圣训》《中外刑法比较》,以及乡试、会试、廷试的立论七篇以及飞来寺石刻《爱山亭记》等。还先后于民国四年(1915)、民国二十三年(1934)和民国二十六年(1937)编纂了《藏霞集》,受聘总纂了《清远县志》和《阳山县志》等,为中国近代地方志的撰写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作为末科榜眼,朱汝珍倾其一生为家乡的各个领域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心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踐行爱国使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纪念清朝末代榜眼、爱国爱乡的大才子朱汝珍,广东清远市政府还兴建了朱汝珍公园,并在公园内修建了巨幅朱汝珍铜像。市民在近距离欣赏末代榜眼雕像的同时,不忘他为家乡人民的幸福生活所做的功绩。
  3 结语
  通过对进士题名碑上爱国进步人士的简单梳理,我们更深地认识到,科举考试在塑造中华民族精神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纵然在清末随着清王朝走向了历史的深处,但大量末代进士仍然在新的历史契机下为了国家复兴、民族富强而殚精竭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爱国进步人士的前赴后继、百折不挠、视死如归,以及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才有了之后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强大起来的新中国。这种士人气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每一个中国人踏着他们的足迹,为了国家强大、民族独立,一路前行。大量清末爱国进步进士选择在新时代寻找新视野,为国效忠。这也正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的延续。
  综上,目前对碑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因文物不可再生,保护、利用、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多次对进士题名碑做了很多保护措施,但因自然条件等不可抗力,碑上的文字还是出现了风化脱落等现象,亟须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使其得到更有效的保护,才能让罕见的进士碑林“永葆青春”,为后人留下弥足珍贵的史料。我们更加需要梳理这些先辈的事迹,才能让后人记住他们的名字,铭记他们的功绩。
其他文献
摘 要:契约文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重要的特种文献。文章简要分析了其定义、历史沿革、载体、内容结构等,并以中国书店古籍修复中心近年所承接、修复的纸质契约文书为例,介绍了契约文书的破损情况、修复难点、修复中的特殊性、修复过程以及修复经验,仅供方家参考。  关键词:契约文书;契约修复;历史沿革;形式内容  中国书店古籍修复中心近些年陆续承接、修复了不少契约文书,其中有社会藏家送修的,有公藏单位
摘 要:青铜器是文物藏品的重要门类,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青铜文物修复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馆藏文物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性工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内外青铜器保护技术也取得了新的进步,技术含量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保护技术体系,为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青铜;保护;技术;应用;研究  我国青铜器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经历了夏、商、周以来数
摘 要:在成都博物馆展出的出土竹木漆器出现病害后,持续开展针对该类文物展品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手段包括环境监测、环境交互调控、风险项目排除和管理规范的制定。随着治理工作的开展,展厅环境逐渐适宜、稳定,文物得到安全稳定的保存,效果理想。总结该项工作的实践经验,探讨馆藏出土竹木漆器保存环境的定性评估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该类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打下基础。  关键词:博物馆;竹木漆器;预防性保护  成都博物
摘 要:中国古建筑屋顶汉初即已形成雏形,经历了数千年发展变化,越来越规模化和成熟,具有多种形式,有的较为常见,有的较为特殊,有的则是几种不同形式的屋顶的组合形式。其优美的曲线和上扬的飞檐既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同时又具有强烈的艺术欣赏价值。文章试对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进行整理分析,以探析古建筑文化。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  中国古建筑多为土木结构,构造方法一般是筑土台为基础,在台上安石础立
摘 要:万里长城—嘉峪关,在明朝洪武五年(1372)修建,从建成到现在就已经进行了多次维修,并且成为明长城沿线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嘉峪关不仅是明代西北边防极其重要的军事关隘,同时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嘉峪关也是其中一个。1987年,嘉峪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历经了几百年岁月的洗礼,其中风沙、雨雪、日照和急剧温湿度变化的冻
摘 要:坐落于关中平原的唐十八陵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巅峰时期遗存的精华,见证了唐王朝开国、发展、盛世和衰落的过程,是历史的缩影,更是文化的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珍贵的文物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而传统的保護方式效果有限,情况不容乐观。现如今数字化这一革新性技术的兴起,使文物保护工作有了新的技术支持,数字化技术逐渐成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文章针对唐十八陵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考察,以“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摘 要:古建筑文物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本身历史悠久,蕴涵深厚的内涵,对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古建筑文物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并具有不可再生性。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科学、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修缮与保护,能够有效实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文章就江西景德镇浮梁县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工作做出一系列分析讨论。  关键词:古建筑;修
摘 要:妆容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从原始时期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容貌护理追求,既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也代表着一种社会生活本能。不同时期、地域、人群对妆容文化有着差异性的认知,由此也形成了多样化的妆容文化产物,瓷粉盒作为两宋时期代表性的妆容器物,不仅艺术特征别具一格,也反馈映射出宋代独特的审美取向。文章立足宋代瓷粉盒兴盛归因分析,从造型、装饰、釉色三方面分析其艺术特征,全方位解读宋代瓷粉盒反映出的妆容
摘 要:文章通过锑元素在古钱币中的应用,分析了锑元素对制作雕母及铸母币的影响,并得出通过锑元素的应用可以解决雕母切削表面的光滑度和铸母币表面的光滑度问题,在印范时可以达到钱局要求的印范不挂沙的目的。  关键词:锑元素;雕母;切屑;切削表面;粗糙度;精美度  我们通过对古钱币铜材的金属成分检测分析,发现一枚明崇祯通宝钱币的黄铜成分中含有锑元素。锑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这种元素质坚而脆,容易粉碎,无延展
摘 要: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乱后便开始了對国家水利设施的投资与建设,京畿附近的永定河成为皇帝治理防护的重点。在筑堤束水等治河思想的指导下,水灾发生的频率逐渐减少。对河流的治理不仅彰显了清朝一统天下的决心与毅力,也体现了一个专制王朝在建国为民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  关键词:直隶地区;水利;公共产品;永定河  随着水利史研究的深入,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是关于永定河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与职官任免等宏观问题,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