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看下面两个句子:
例1.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例2.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鲁迅《孔乙己》)
例句1中,既然说“他”是幸免的,那就是说他没有死,又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显然这句话前后是矛盾的,是一个病句。如果把它改为“许多人都死了,他是幸免的一个”,这样句意就明确了。例句2中,用“大约”句意表示不确定,而用“的确”句意表示确定的,如果连在一起使用,似乎是个病句。仔细看看,“大约”其实并不同于一般的理性的估计,而是表达了“我”当时对孔乙己的复杂的感情,相当于“也许”“似乎”,与逻辑上的推理不是一回事儿。这种语言现象,我们称之为矛盾修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上面这些句子。因此,有必要正确区别矛盾句和矛盾修辞。
一、什么是矛盾句
所谓矛盾句,就是一句话中前后的句意相左而形成的病句。造成矛盾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否定不当,形成句意矛盾
如: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98年高考题6)
上句中本应使用“反问句+否定”来表示肯定义:“现在仍需要学习雷锋”,然而多用了一个否定,则令人不知所云了。
再如:这位“民”字牌企业家,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市场信息,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上句中的“无时无刻不”意思就是“时时刻刻都”,“时时刻刻都忘记搜集、整理”是不合事实的,多用了否定词,与事实相矛盾。
(二)修饰不当,形成句意矛盾
如:现在因为各方面照顾得周到,差不多根本就没有死去的犯人。
用“差不多”修饰“根本”,是有死去的犯人呢还是没有?让人不明白,从而使句意矛盾。
又如: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一些不自觉的游客,将用过的垃圾随手扔在树林里、草丛中,给美丽的风景抹上了不和谐的色彩。
什么叫“用过的垃圾”,“垃圾”可用么?这个词语让读者不知所云。
(三)照应不当,形成句意矛盾
如: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上句中的“三忌”与“不可恼怒”“不可饱食”“不可当风”是相矛盾的,不能照应。
(四)范围不当,形成句意矛盾
如:经过刻苦努力,他模拟考试的成绩上了一个新台阶,五门功课的平均分都在120以上。
一个“都”字,涉及的范围是五门功课,它的意思是五门课都在120分以上;又说是平均分120,那肯定有不足120的。
(五)语序不当,形成句意矛盾
如: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报纸能与我接触吗?应该是我接触报纸。
以上均是病句中的矛盾句。在表达上它违反了矛盾律,不能自圆其说而形成语病。通过研究上面的示例,对矛盾句的辨别应该不会困难。但并不是只要出现了意思相左的词那它就是病句,我们不能把属于矛盾修辞的语句误以为病句。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掌握矛盾修辞法。
二、什么是矛盾修辞
用两种不相调和、甚至截然相反的特征来形容一件事物,在矛盾中寻求哲理,以便收到奇警的修辞效果,这就是矛盾修辞法,用这种方法,语言精炼简洁,富有哲理,并产生强大的逻辑力量,产生一种出人意料、引人入胜的效果。这种修辞格虽来源于西方,但在汉语中已有广泛的应用。矛盾修辞主要有这样几种:
(一)表现主观情感的矛盾
如:“她是我的妈妈,又不是我的妈妈,我们母女之间隔着一层用穷作成的障碍。”(老舍《月牙儿》)
月牙儿的母亲因生活所迫而堕为暗娼,原本天真无邪的月牙儿也陷入贫困沦落的边缘。生活中她得不到母亲的关心和爱护,她甚至因母亲而蒙羞,月牙儿觉得自己就像没妈的孤儿。“她是我的妈妈,又不是我的妈妈”,这句话用矛盾修辞法表现了月牙儿内心的矛盾情感,也揭示了黑暗社会给下层妇女带来的巨大痛苦。
人的主观情感是错综复杂的,甚至本身就充满了矛盾。语言要真实反映人的心理,当然不能回避。“悲喜交加”不正是用来形容人内心矛盾心情的一例?
再如:“韩麦尔先生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都德《最后一课》),用“柔和”、“严肃”生动展现了韩麦尔先生当时极其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
(二)表现主观与客观的矛盾
矛盾修辞法可以表现主观与客观的矛盾,启发人们多角度地看待问题。
如:“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似乎确凿”就是表现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修辞。从主观上讲,作者离别故乡几十年了,儿时的百草园印象也显得模糊了,所以只能用不定副词“似乎”;从客观上讲,不管时间隔了多久,记忆如何不清,儿时的百草园野草丛生是确定无疑的,因此作者又在“似乎”后加了肯定副词“确凿”。
又如:“把短短的直巷/走成一条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非马《醉汉》)
“短短的直巷”象征回返乡关的实际距离很短,这是从客观上写的;而“万里愁肠”表现的人的心理距离的辽远,这是从主观上写的。诗人用“短短”与“万里”的主观与客观上的矛盾,构成了强大的撼人心魄的张力。
(三)表现事物现象与本质的矛盾
矛盾修辞法还可表现现象与本质的矛盾。
如:“我已经真的失败了——然而我胜利了。”(鲁迅《孤独者》)
小说主人公魏连殳本不甘心与世俗同流合污,可流言追随着他,失业打击着他,他连买邮票钱也没有。他不得不抛弃理想当了军阀部队里一个师长的顾问,月薪八十现洋,周围的人纷纷趋奉他,颂扬他。从表面上看,他是胜利者;但从本质上讲,他彻底失败了,理想破灭,人格丧失。魏连殳就在“胜利”的喧笑中独自咀嚼着“失败”的悲哀,以至寂寞地死去。鲁迅先生巧妙地运用矛盾修辞法深刻地揭示了人物性格的弱点。
这类修辞不管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比较多见的,如“年轻的老头”、“熟悉的陌生人”、“真实的谎言”、“美丽的暴君”、“天使般的恶魔”等等,都通过揭示事物现象与本质的矛盾,给人以思考,从而产生一种出人意料、引人入胜的效果。
(四)表现物质与精神的矛盾
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从题意及下文看,前者指腐朽的反动统治阶级,他们肉体存活而灵魂早已腐烂。后者指鲁迅,他虽然逝世多年而光辉形象和伟大精神却活在人们心间。诗人通过这种物质与精神的矛盾关系,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语言精练,感情对比强烈,语义触目惊心,发人深省。
再如:“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杨朔《荔枝蜜》)
杨朔以蜜蜂体形和蜜蜂精神的矛盾对比来突出蜜蜂的高尚品质,歌颂像蜜蜂般勤劳的人民,意味深长。
(五)表现事物发展变化的矛盾
如:“虚伪到这地步,其实是顶老实了。”(瞿秋白《鲁迅的精神》)
虚伪和老实是矛盾的,但虚伪到极点,事物的本质就会暴露无遗,欺骗性也丧失殆尽,虚伪就变为老实了。列宁有句名言:在真理面前再前进一步就是谬误。这也是用矛盾修辞法来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前后矛盾,真理和谬误只有一步之遥,它告诫人们要掌握适当的度,把握矛盾转化的主动权。古代《老子·五十八章》中的名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是用祸福间的转化给人以强烈的警示。上面这些语句富有哲理,往往能产生强大的逻辑力量,启发人们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世界。
(六)表现动机与效果的矛盾
如鲁迅先生的散文《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个标题看似矛盾,实则寄寓着作者异常复杂的感情。左联五烈士罹难后,鲁迅先生不愿自己沉溺在多年来铭心刻骨的悲愤之中,很想“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而要摆脱悲哀的最好方法是“写一点文字”,即把自己无形的哀思变为有形的永恒的纪念,把个人的悲愤化为全社会的公愤,这才是“忘却的记念”这一矛盾修辞的深厚意蕴和深层逻辑所在。这种动机与效果的矛盾,寄寓着作者对五烈士的深厚感情,也表达了对反动统治者的强烈憎恨。
习惯用语“打是亲,骂是爱”、“歪打正着”等也都是动机与效果的矛盾修辞范例。
我们如果能够把握矛盾句和矛盾修辞的各自特点,两者就不容易混淆了;如果能正确区别矛盾句和矛盾修辞,那不仅能减少语言表达的错误,而且可以使表达更准确、更精炼、更生动。
(窦元俊,江苏海安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例1.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例2.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鲁迅《孔乙己》)
例句1中,既然说“他”是幸免的,那就是说他没有死,又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显然这句话前后是矛盾的,是一个病句。如果把它改为“许多人都死了,他是幸免的一个”,这样句意就明确了。例句2中,用“大约”句意表示不确定,而用“的确”句意表示确定的,如果连在一起使用,似乎是个病句。仔细看看,“大约”其实并不同于一般的理性的估计,而是表达了“我”当时对孔乙己的复杂的感情,相当于“也许”“似乎”,与逻辑上的推理不是一回事儿。这种语言现象,我们称之为矛盾修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上面这些句子。因此,有必要正确区别矛盾句和矛盾修辞。
一、什么是矛盾句
所谓矛盾句,就是一句话中前后的句意相左而形成的病句。造成矛盾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否定不当,形成句意矛盾
如: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98年高考题6)
上句中本应使用“反问句+否定”来表示肯定义:“现在仍需要学习雷锋”,然而多用了一个否定,则令人不知所云了。
再如:这位“民”字牌企业家,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市场信息,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上句中的“无时无刻不”意思就是“时时刻刻都”,“时时刻刻都忘记搜集、整理”是不合事实的,多用了否定词,与事实相矛盾。
(二)修饰不当,形成句意矛盾
如:现在因为各方面照顾得周到,差不多根本就没有死去的犯人。
用“差不多”修饰“根本”,是有死去的犯人呢还是没有?让人不明白,从而使句意矛盾。
又如: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一些不自觉的游客,将用过的垃圾随手扔在树林里、草丛中,给美丽的风景抹上了不和谐的色彩。
什么叫“用过的垃圾”,“垃圾”可用么?这个词语让读者不知所云。
(三)照应不当,形成句意矛盾
如: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上句中的“三忌”与“不可恼怒”“不可饱食”“不可当风”是相矛盾的,不能照应。
(四)范围不当,形成句意矛盾
如:经过刻苦努力,他模拟考试的成绩上了一个新台阶,五门功课的平均分都在120以上。
一个“都”字,涉及的范围是五门功课,它的意思是五门课都在120分以上;又说是平均分120,那肯定有不足120的。
(五)语序不当,形成句意矛盾
如: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报纸能与我接触吗?应该是我接触报纸。
以上均是病句中的矛盾句。在表达上它违反了矛盾律,不能自圆其说而形成语病。通过研究上面的示例,对矛盾句的辨别应该不会困难。但并不是只要出现了意思相左的词那它就是病句,我们不能把属于矛盾修辞的语句误以为病句。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掌握矛盾修辞法。
二、什么是矛盾修辞
用两种不相调和、甚至截然相反的特征来形容一件事物,在矛盾中寻求哲理,以便收到奇警的修辞效果,这就是矛盾修辞法,用这种方法,语言精炼简洁,富有哲理,并产生强大的逻辑力量,产生一种出人意料、引人入胜的效果。这种修辞格虽来源于西方,但在汉语中已有广泛的应用。矛盾修辞主要有这样几种:
(一)表现主观情感的矛盾
如:“她是我的妈妈,又不是我的妈妈,我们母女之间隔着一层用穷作成的障碍。”(老舍《月牙儿》)
月牙儿的母亲因生活所迫而堕为暗娼,原本天真无邪的月牙儿也陷入贫困沦落的边缘。生活中她得不到母亲的关心和爱护,她甚至因母亲而蒙羞,月牙儿觉得自己就像没妈的孤儿。“她是我的妈妈,又不是我的妈妈”,这句话用矛盾修辞法表现了月牙儿内心的矛盾情感,也揭示了黑暗社会给下层妇女带来的巨大痛苦。
人的主观情感是错综复杂的,甚至本身就充满了矛盾。语言要真实反映人的心理,当然不能回避。“悲喜交加”不正是用来形容人内心矛盾心情的一例?
再如:“韩麦尔先生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都德《最后一课》),用“柔和”、“严肃”生动展现了韩麦尔先生当时极其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
(二)表现主观与客观的矛盾
矛盾修辞法可以表现主观与客观的矛盾,启发人们多角度地看待问题。
如:“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似乎确凿”就是表现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修辞。从主观上讲,作者离别故乡几十年了,儿时的百草园印象也显得模糊了,所以只能用不定副词“似乎”;从客观上讲,不管时间隔了多久,记忆如何不清,儿时的百草园野草丛生是确定无疑的,因此作者又在“似乎”后加了肯定副词“确凿”。
又如:“把短短的直巷/走成一条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非马《醉汉》)
“短短的直巷”象征回返乡关的实际距离很短,这是从客观上写的;而“万里愁肠”表现的人的心理距离的辽远,这是从主观上写的。诗人用“短短”与“万里”的主观与客观上的矛盾,构成了强大的撼人心魄的张力。
(三)表现事物现象与本质的矛盾
矛盾修辞法还可表现现象与本质的矛盾。
如:“我已经真的失败了——然而我胜利了。”(鲁迅《孤独者》)
小说主人公魏连殳本不甘心与世俗同流合污,可流言追随着他,失业打击着他,他连买邮票钱也没有。他不得不抛弃理想当了军阀部队里一个师长的顾问,月薪八十现洋,周围的人纷纷趋奉他,颂扬他。从表面上看,他是胜利者;但从本质上讲,他彻底失败了,理想破灭,人格丧失。魏连殳就在“胜利”的喧笑中独自咀嚼着“失败”的悲哀,以至寂寞地死去。鲁迅先生巧妙地运用矛盾修辞法深刻地揭示了人物性格的弱点。
这类修辞不管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比较多见的,如“年轻的老头”、“熟悉的陌生人”、“真实的谎言”、“美丽的暴君”、“天使般的恶魔”等等,都通过揭示事物现象与本质的矛盾,给人以思考,从而产生一种出人意料、引人入胜的效果。
(四)表现物质与精神的矛盾
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从题意及下文看,前者指腐朽的反动统治阶级,他们肉体存活而灵魂早已腐烂。后者指鲁迅,他虽然逝世多年而光辉形象和伟大精神却活在人们心间。诗人通过这种物质与精神的矛盾关系,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语言精练,感情对比强烈,语义触目惊心,发人深省。
再如:“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杨朔《荔枝蜜》)
杨朔以蜜蜂体形和蜜蜂精神的矛盾对比来突出蜜蜂的高尚品质,歌颂像蜜蜂般勤劳的人民,意味深长。
(五)表现事物发展变化的矛盾
如:“虚伪到这地步,其实是顶老实了。”(瞿秋白《鲁迅的精神》)
虚伪和老实是矛盾的,但虚伪到极点,事物的本质就会暴露无遗,欺骗性也丧失殆尽,虚伪就变为老实了。列宁有句名言:在真理面前再前进一步就是谬误。这也是用矛盾修辞法来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前后矛盾,真理和谬误只有一步之遥,它告诫人们要掌握适当的度,把握矛盾转化的主动权。古代《老子·五十八章》中的名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是用祸福间的转化给人以强烈的警示。上面这些语句富有哲理,往往能产生强大的逻辑力量,启发人们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世界。
(六)表现动机与效果的矛盾
如鲁迅先生的散文《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个标题看似矛盾,实则寄寓着作者异常复杂的感情。左联五烈士罹难后,鲁迅先生不愿自己沉溺在多年来铭心刻骨的悲愤之中,很想“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而要摆脱悲哀的最好方法是“写一点文字”,即把自己无形的哀思变为有形的永恒的纪念,把个人的悲愤化为全社会的公愤,这才是“忘却的记念”这一矛盾修辞的深厚意蕴和深层逻辑所在。这种动机与效果的矛盾,寄寓着作者对五烈士的深厚感情,也表达了对反动统治者的强烈憎恨。
习惯用语“打是亲,骂是爱”、“歪打正着”等也都是动机与效果的矛盾修辞范例。
我们如果能够把握矛盾句和矛盾修辞的各自特点,两者就不容易混淆了;如果能正确区别矛盾句和矛盾修辞,那不仅能减少语言表达的错误,而且可以使表达更准确、更精炼、更生动。
(窦元俊,江苏海安第一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