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实践中,讲历史不同于讲历史课。历史课的首要任务是保证课业任务的完成,而讲历史的目标在于从历史中获得某种教益。历史教育要把讲历史和历史课恰当地结合起来,让师生共同跳出历史课“时间、地点、人物”的漩涡,在历史学习中得到心灵的撞击和理性的思考,得到一份智慧和内心的宁静。这就必然要把课堂讲述与历史思考结合起来。具体讲,就是要在把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在常规教学中尽可能采用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史料,将普通的教学内容融入大历史中去学习,寻求对历史基本内容与历史思考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既能通过课堂掌握基本的教学内容,又能达到思维的深化。笔者以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二节课《辛亥革命》为例,做进一步说明。
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隆裕太后和溥仪抱头痛哭”的图片,让学生以此为背景猜几句话:有一个年份如雷贯耳,终结帝制?——辛亥年;有一个城市敢为人先,热血首义——武昌;有一种事业天崩地裂,改天换地?——革命。还有一句遗愿既痛彻心扉,又鼓舞人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从而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引发思考,点明课题。
其次,在初中历史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本节课内容:黑云压城城欲摧,首义武昌热血飞。千年帝制烟销去,民主难立实堪悲。将历史事件的关联融入这四句话中,形成对本课的基本认识框架。
“黑云压城城欲摧”,主要是学生结合学案当中提到的材料和课本内容归纳辛亥革命发生前的中国形势。教师重点讲述三个内容:一是人民版课本上提到的“清政府相继打出了‘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二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是四川保路运动。
澄清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不是并列和先后的关系,进而准确理解“新政”。“预备立宪”是“新政”中政治改革的内容,而且新政不能全说是“幌子”,比如新政中的1905年废除科举制,建立新式学堂,在1909年,全国各类新式学堂达59117所。①1904年颁布的《奏定中学堂章程》中,“凡教历史者,注意在发明实事之关系,辨文化之由来,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②清中央政府成立商部后,颁行了《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等一些列商法(1902-1910),新建厂矿企业330多家,是1901年前20年的两倍多。③1901年9月11日命令各省仿北洋、两江筹建武备学堂;9月12日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编练“新军”的工作随之在全国铺开。清政府还下令创办各种军事学堂,河北保定军校,云南武备学堂都是这时建立的。④1908年清政府推出君主立宪制,并列出一个为期9年的时间表:1909进行省咨议局选举;1910年资政院开院;1917年召开国会,实行宪政。就以上任何一点展开思考,从而理解清末新政是清王朝求生的本能和自救的选择。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新政非但没有延长清朝的寿命,反而为清政府培养了反传统的掘墓人。新式学堂培养的知识分子,为稳固统治编练的新军,为振兴經济壮大的资产阶级,随着新政的进一步推进,这些力量都站在了清政府的对立面。正如托克维尔所言:“革命的发生并非总是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
四川保路运动是背景条件中一个很值得探究的问题。学生会疑惑保路运动只发生在四川吗?为什么四川的保路运动声势浩大?
这里借助历史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四川保路运动相应的细节,帮助学生理解四川保路运动其实是清政府“失民心”的政策的缩影。铁路在1865年引入中国以后,其经济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1904年川汉铁路公司在成都成立,1907年改为商办。四川的铁路股本都是随粮强制征收,值百抽三,相当于政府摊派集资。就股权而言,川人不分贫富贵贱都与铁路利益相关。1911年政府突然宣布“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干线收归国有”,湖南、湖北、广东、四川等地都发生了相应的保路运动。特别是四川1400万两股金中,有300万两亏空政府不予认可,其中相当大的比例是下层商民的股金。而面对人民的游行和抗争,清政府采取武装镇压的粗暴的行为,激化了清政府与百姓的矛盾,在同盟会会员的宣传与组织下,四川的保路运动很快发展为反清的武装斗争。从这个细节中我们能体会到清政府政策失当,使百姓感到政府有卖国和与民争利之嫌,加之政府粗暴镇压,是一场请愿游行演变成反清的政治运动。
“首义武昌热血飞”,让学生了解武昌起义的基本过程。首先在多媒体上展示清政府八大总督区域图,帮助学生形成对武昌的空间概念。其次通过展示两则材料:①武昌起义发生时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的活动。②1911年10月9日,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配制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至,搜去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旗帜等,秘密泄露。湖广总督瑞澄下令关闭四城,四处搜捕革命党人。1911年10月10日晚上10点半革命党人借机发动起义。让学生体会在民族危机和阶级矛盾激化的情况下,一场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势在必行,但这场革命的发生却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可以说武昌起义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后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完成对武昌起义概况的了解:假如你是一位《申报》记者,你会如何给世界人民报道这次革命?这种形式相对新颖,而且对于无话可说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提示,又让学生置身事件之中。
“千年帝制烟销去”,主要是辛亥革命的两大成果即政权的建立和宪法的颁布。在中华民国成立这个问题中主要从两方面为学生提供材料引发思考。第一,武昌起义发生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冒着生命危险(清政府当时悬赏10万美金换取孙中山的人头)为革命筹集经费,可他并没有实现向列强借款的目标。当他12月25日在上海一靠岸,众记者纷纷问他这次带了多少钱,他回答说“予不名一文也,所带者革命之精神耳”。第二,多媒体展示“大总统誓词”,师生集体诵读。通过这两方面的细节的介绍与诵读,帮助学生体验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天下为公”的博大情怀和优秀品质以及西方列强对于中国革命的态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通过这项内容学习主要是帮助学生体会它在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重大作用,由此理解辛亥革命加速中国思想解放,是民主政治进程中的里程碑这一重大意义。 为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先阅读课本,归纳内容。老师通过多媒体动画形式提问引导学生理解。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否定封建社会君权神授(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由此认识到中华民国权力来源于国民,也属于国民。而封建社会认为权力来自于神,所以不受臣民的约束。②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享有自由,权利——君主专制下君臣是奴才与主子关系(百姓与封建统治者是“草民与万岁”、“贱民与老爷”的关系,是压迫、统治与剥削的关系)。这项法律的出台,也是中国百姓由“臣民”向“国民”转变的开始。③规定了中華民国的政治体制构建方式: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构建上采取“三权分立”原则,以达到“分权制衡”的目的。(多媒体以动画形式展示三角形,分别注明参议院(立法权),临时大总统(行政权),最高法院(立法权),帮助学生初步感受三权分立与制衡。④责任内阁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实行责任内阁制”需要在这里对实行这一制度的背景进行补充。维新派学习英日的君主立宪制失败以后,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以美国总统共和制为蓝本建立新政府,总统掌握行政权。随着革命内外形势的日益严峻,为了尽快推进革命,革命党人与袁世凯达成协议,袁世凯若能逼迫清帝退位,并赞成共和,孙中山就保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但袁世凯曾血腥镇压义和团运动,并出卖维新派。把革命的成果交给这样一个人,让革命党人颇有疑虑。因此在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的第二天,《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其中有一条就是实行责任内阁制。在这一制度下,行使实权的是内阁总理,这样就使得中华民国的行政权由总统和包括内阁总理在内的阁员共同行使,自然也就形成对总统权力监督和制约。所以说责任内阁制出台的直接目的就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同时也体现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国家未来的担忧。
“民主难立实堪悲”,即辛亥革命之我见。在这个问题上采用材料展示的方法,学生根据材料选择是哪一方面的功绩,或者是哪一方面的遗憾。这种方式既降低了难度,又节约时间,还可以以小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
1.辛亥革命为2133年的帝制历史打上了一个铁和血的铸成的句号。
2.临时政府鼓励华侨来华投资,1912年至1919年,民族工业新增资本至少有一亿三四千万元左右,相当于此前50年间投资的总和。
——陈旭麓
3.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4.系列图片(辫子剪了,小脚松了,衣服换了)。
5.辛亥革命后,《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
——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日记》
6.民国之政治,比之满清尤为不及,把持国事者,均系军阀武人,争权夺利,祸国误民,有国家共和之名,无国家共和之实。
——孙中山
7.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8.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建号“洪宪”。多媒体展示“袁世凯称帝时祭天”的情景。袁世凯与列强代表合影,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画面。
在学生分类的基础上,老师提醒学生“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也应该是我们评价辛亥革命的重要依据。师生探讨归纳:辛亥革命是一场功绩与遗憾并存的社会革命,大大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和社会变革。但我们不能仅仅认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在于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民主、人权的保证不是一部法律能够实现的,还需要普遍的公民意识。正如康德所言:“革命有可能废除专制和牟利,但它本身却不能革新思维方式。”
“历史虽然不像化学实验那样能得出具体的反映结果,我们不能具体地预测到那个政党在大选中能获胜、哪个国家领导人将遭暗杀、哪个国家会发生一场革命、或者哪个地方会发生一场战争。但是,历史若得到适当的研究,就能表明各种时间和政策的什么样的结合在过去导致了暗杀、革命和战争。如果我们了解了这类过去的模式,那么我们对过去和未来就有了某种指导。但是,如果我们不研究过去,现在就会显得很神秘,而未来则会显得很可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重温本节课学习内容,感受学习历史学科如何服务现实“以史为鉴”,体会“时空观念”的形成对于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教师结合这段话,点明主题。虽然武昌起义谁打响第一枪,以怎样的形式发生带有偶然性,但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是必然会发生的,因为它是各种因素综合的预见。
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隆裕太后和溥仪抱头痛哭”的图片,让学生以此为背景猜几句话:有一个年份如雷贯耳,终结帝制?——辛亥年;有一个城市敢为人先,热血首义——武昌;有一种事业天崩地裂,改天换地?——革命。还有一句遗愿既痛彻心扉,又鼓舞人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从而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引发思考,点明课题。
其次,在初中历史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本节课内容:黑云压城城欲摧,首义武昌热血飞。千年帝制烟销去,民主难立实堪悲。将历史事件的关联融入这四句话中,形成对本课的基本认识框架。
“黑云压城城欲摧”,主要是学生结合学案当中提到的材料和课本内容归纳辛亥革命发生前的中国形势。教师重点讲述三个内容:一是人民版课本上提到的“清政府相继打出了‘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二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是四川保路运动。
澄清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不是并列和先后的关系,进而准确理解“新政”。“预备立宪”是“新政”中政治改革的内容,而且新政不能全说是“幌子”,比如新政中的1905年废除科举制,建立新式学堂,在1909年,全国各类新式学堂达59117所。①1904年颁布的《奏定中学堂章程》中,“凡教历史者,注意在发明实事之关系,辨文化之由来,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②清中央政府成立商部后,颁行了《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等一些列商法(1902-1910),新建厂矿企业330多家,是1901年前20年的两倍多。③1901年9月11日命令各省仿北洋、两江筹建武备学堂;9月12日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编练“新军”的工作随之在全国铺开。清政府还下令创办各种军事学堂,河北保定军校,云南武备学堂都是这时建立的。④1908年清政府推出君主立宪制,并列出一个为期9年的时间表:1909进行省咨议局选举;1910年资政院开院;1917年召开国会,实行宪政。就以上任何一点展开思考,从而理解清末新政是清王朝求生的本能和自救的选择。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新政非但没有延长清朝的寿命,反而为清政府培养了反传统的掘墓人。新式学堂培养的知识分子,为稳固统治编练的新军,为振兴經济壮大的资产阶级,随着新政的进一步推进,这些力量都站在了清政府的对立面。正如托克维尔所言:“革命的发生并非总是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
四川保路运动是背景条件中一个很值得探究的问题。学生会疑惑保路运动只发生在四川吗?为什么四川的保路运动声势浩大?
这里借助历史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四川保路运动相应的细节,帮助学生理解四川保路运动其实是清政府“失民心”的政策的缩影。铁路在1865年引入中国以后,其经济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1904年川汉铁路公司在成都成立,1907年改为商办。四川的铁路股本都是随粮强制征收,值百抽三,相当于政府摊派集资。就股权而言,川人不分贫富贵贱都与铁路利益相关。1911年政府突然宣布“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干线收归国有”,湖南、湖北、广东、四川等地都发生了相应的保路运动。特别是四川1400万两股金中,有300万两亏空政府不予认可,其中相当大的比例是下层商民的股金。而面对人民的游行和抗争,清政府采取武装镇压的粗暴的行为,激化了清政府与百姓的矛盾,在同盟会会员的宣传与组织下,四川的保路运动很快发展为反清的武装斗争。从这个细节中我们能体会到清政府政策失当,使百姓感到政府有卖国和与民争利之嫌,加之政府粗暴镇压,是一场请愿游行演变成反清的政治运动。
“首义武昌热血飞”,让学生了解武昌起义的基本过程。首先在多媒体上展示清政府八大总督区域图,帮助学生形成对武昌的空间概念。其次通过展示两则材料:①武昌起义发生时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的活动。②1911年10月9日,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配制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至,搜去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旗帜等,秘密泄露。湖广总督瑞澄下令关闭四城,四处搜捕革命党人。1911年10月10日晚上10点半革命党人借机发动起义。让学生体会在民族危机和阶级矛盾激化的情况下,一场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势在必行,但这场革命的发生却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可以说武昌起义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后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完成对武昌起义概况的了解:假如你是一位《申报》记者,你会如何给世界人民报道这次革命?这种形式相对新颖,而且对于无话可说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提示,又让学生置身事件之中。
“千年帝制烟销去”,主要是辛亥革命的两大成果即政权的建立和宪法的颁布。在中华民国成立这个问题中主要从两方面为学生提供材料引发思考。第一,武昌起义发生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冒着生命危险(清政府当时悬赏10万美金换取孙中山的人头)为革命筹集经费,可他并没有实现向列强借款的目标。当他12月25日在上海一靠岸,众记者纷纷问他这次带了多少钱,他回答说“予不名一文也,所带者革命之精神耳”。第二,多媒体展示“大总统誓词”,师生集体诵读。通过这两方面的细节的介绍与诵读,帮助学生体验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天下为公”的博大情怀和优秀品质以及西方列强对于中国革命的态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通过这项内容学习主要是帮助学生体会它在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重大作用,由此理解辛亥革命加速中国思想解放,是民主政治进程中的里程碑这一重大意义。 为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先阅读课本,归纳内容。老师通过多媒体动画形式提问引导学生理解。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否定封建社会君权神授(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由此认识到中华民国权力来源于国民,也属于国民。而封建社会认为权力来自于神,所以不受臣民的约束。②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享有自由,权利——君主专制下君臣是奴才与主子关系(百姓与封建统治者是“草民与万岁”、“贱民与老爷”的关系,是压迫、统治与剥削的关系)。这项法律的出台,也是中国百姓由“臣民”向“国民”转变的开始。③规定了中華民国的政治体制构建方式: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构建上采取“三权分立”原则,以达到“分权制衡”的目的。(多媒体以动画形式展示三角形,分别注明参议院(立法权),临时大总统(行政权),最高法院(立法权),帮助学生初步感受三权分立与制衡。④责任内阁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实行责任内阁制”需要在这里对实行这一制度的背景进行补充。维新派学习英日的君主立宪制失败以后,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以美国总统共和制为蓝本建立新政府,总统掌握行政权。随着革命内外形势的日益严峻,为了尽快推进革命,革命党人与袁世凯达成协议,袁世凯若能逼迫清帝退位,并赞成共和,孙中山就保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但袁世凯曾血腥镇压义和团运动,并出卖维新派。把革命的成果交给这样一个人,让革命党人颇有疑虑。因此在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的第二天,《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其中有一条就是实行责任内阁制。在这一制度下,行使实权的是内阁总理,这样就使得中华民国的行政权由总统和包括内阁总理在内的阁员共同行使,自然也就形成对总统权力监督和制约。所以说责任内阁制出台的直接目的就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同时也体现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国家未来的担忧。
“民主难立实堪悲”,即辛亥革命之我见。在这个问题上采用材料展示的方法,学生根据材料选择是哪一方面的功绩,或者是哪一方面的遗憾。这种方式既降低了难度,又节约时间,还可以以小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
1.辛亥革命为2133年的帝制历史打上了一个铁和血的铸成的句号。
2.临时政府鼓励华侨来华投资,1912年至1919年,民族工业新增资本至少有一亿三四千万元左右,相当于此前50年间投资的总和。
——陈旭麓
3.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4.系列图片(辫子剪了,小脚松了,衣服换了)。
5.辛亥革命后,《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
——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日记》
6.民国之政治,比之满清尤为不及,把持国事者,均系军阀武人,争权夺利,祸国误民,有国家共和之名,无国家共和之实。
——孙中山
7.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8.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建号“洪宪”。多媒体展示“袁世凯称帝时祭天”的情景。袁世凯与列强代表合影,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画面。
在学生分类的基础上,老师提醒学生“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也应该是我们评价辛亥革命的重要依据。师生探讨归纳:辛亥革命是一场功绩与遗憾并存的社会革命,大大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和社会变革。但我们不能仅仅认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在于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民主、人权的保证不是一部法律能够实现的,还需要普遍的公民意识。正如康德所言:“革命有可能废除专制和牟利,但它本身却不能革新思维方式。”
“历史虽然不像化学实验那样能得出具体的反映结果,我们不能具体地预测到那个政党在大选中能获胜、哪个国家领导人将遭暗杀、哪个国家会发生一场革命、或者哪个地方会发生一场战争。但是,历史若得到适当的研究,就能表明各种时间和政策的什么样的结合在过去导致了暗杀、革命和战争。如果我们了解了这类过去的模式,那么我们对过去和未来就有了某种指导。但是,如果我们不研究过去,现在就会显得很神秘,而未来则会显得很可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重温本节课学习内容,感受学习历史学科如何服务现实“以史为鉴”,体会“时空观念”的形成对于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教师结合这段话,点明主题。虽然武昌起义谁打响第一枪,以怎样的形式发生带有偶然性,但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是必然会发生的,因为它是各种因素综合的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