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在班上宣布将在中午自习课上传递“说话接力本”时,班里一下子就炸开了锅,同学们议论纷纷,感到万分新奇。
我们的规则是:自习课有人说话时。纪律委员就把“接力本”交到他手上,接到本子的同学记下日期和姓名,开始寻找第二个说话人,以此类推。午自习结束时最后拿到接力本的同学必须写200字左右的说明书交给纪律委员。每周本子上名字出现次数超过4次的同学也必须写200字以上的说明书。
童得广不小心说了一句话。马上就拿到了“接力本”,他立即着急了,急切地希望找到第二个说话人。过了一会儿,龙醒不小心冒了一句话出来,此时的童得广如同找到了救星,兴奋地跑到龙醒身边,将本子笑嘻嘻地递到他手中…
到午自习结束时,我看了看,本子上一共记了4位同学的名字,没有我预想的那么多,而且平时最爱讲话的学生的名字没在上面出现。
大家都不愿意接到这个特殊的本子,都不愿意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上面,班上一下子安静了许多,真的做到了“无声有息”,教室里只听得到同学们哗哗的翻书声和嚓嚓的书写声。
有了“说话接力本”后。自习课上少了些喧哗,少了些闲话,少了追逐和嬉戏。还自习课以安静,可以让爱学习的同学能安心地学习,让想休息的同学可以更安静地休息,让爱讲话捣乱的同学管住自己的嘴巴。
主持人观点
我只是偶然成为你的老师 万玮
经济学家张五常是个很有趣的老头,他写过一本书,叫做《吾意独怜才——五常谈教育》,其中很多观点与众不同。例如他不鼓励自已的孩子中学时读书太用功,主张真正发力应该从读硕士开始。我知道张五常,是因为读到他一篇谈契约的文章。
张五常讲了一个很有争议的例子。早年,他见过三峡上拉船的纤夫,会集体同意雇一个监工用鞭子来抽他们,这便是有名的“纤夫合约”。因为彼此不信任,害怕有人偷懒,纤夫们竟然会定这样的合约,简直不可思议。
一群人在一起,完成一项任务,如果没有人统一指挥协调。效率会非常低。我外出旅游时,对这一点感受颇深。监工也好,管理者也好,既然存在,便有合理性。我学过一段时间管理学。深感其博大精深。
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是管理。然而,教育的核心却不是管理。为了保证自习课的纪律,班主任安排“小密探”,或者如果条件好的话干脆在教室里装一个摄像头,班主任在办公室里遥控,纪律问题一定能解决。这是有效的管理。但不是好的教育。
在几十年的急功近利之后。大家突然意识到回归自然的重要性,开始追求绿色、环保、健康。蔬菜要有机,家禽要散养。其实教育也是一样的,管到最后,还是得放,
管是为了不管,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秩序井然;教师不在。一盘散沙。这一定是管理方式出了问题。其背后,是管理理念的偏差。而管理理念的偏差,是教育意识的不足所致、
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父母在教育上多半是不作为的。那时候刚解决温饱问题,还关注不到教育,再说孩子也多,不像现在这么娇贵。可是很多人成长得很好,长大后照样大有作为。
教育者不作为至少比乱作为要好。今天我们这个民族创新能力的缺失,一大批应试教师的“有作为”是脱不掉干系的。如果教师们消极一点,孩子们的世界可能要更宽广些。
一个班主任如果不作为,反而可能会促使学生“有作为”,学生中的领袖会挺身而出,接管班级,孩子们会开始独立思考问题。
一对夫妇有一个13岁的儿子,暑假他们把儿子送到澳洲的一位朋友那里待一个月。第一天,这位朋友便告诉这个男孩,这一个月中,男孩要自己起床,自己做早饭,自已做家务。如果外出,得自己研究地图,自己坐车……因为他很忙,照顾不了男孩。再说,他不欠男孩父母什么,因此,没有必要对男孩负责。
一个月之后男孩回北京,父母惊奇地发现儿子完全脱胎换骨,不但勤劳能干,而且彬彬有礼,他们无限感激澳洲的朋友。问他用了什么方法。朋友说,他其实什么都没做,只不过把男孩当做一个成人对待而已,
不作为也可能导致孩子们的发展方向不可预知。因此。一开始适当地有作为是必要的。但一定要记住,有作为的目的是不作为。哪一天,孩子自己成长了、发展了。浑然不觉是由于老师的帮助。以为是自己的努力,这才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管理境界,也就是“无为”。
教师要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明确自己的定位,不可越俎代庖。你班级的孩子跟你可能没有太大关系,他们只不过碰巧和你认识几年而已,你对他们的影响力很可能是零,
想象一下教孩子学骑车的情景吧。刚开始你可能要用力稳住自行车,然而你一定要学会放手,不然孩子永远学不会。你放了手,孩子会摔跤,可能还是会失败。你不放手,孩子已注定不能成功。
在教育的舞台上,教师也许会光芒四射,震撼全场。台下坐的是家长。然而,好的教育一定要求教师从台前回归到幕后。教师不是演员,不是导演,不是编剧。还是走到台下,跟家长坐在一起,做一名观众吧。
观众所能做的。就是加油、鼓励、欣赏、喝彩以及持久关注与期盼。
那些最糟糕的例子,都是因为观众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冲上舞台,成为搅局者;或者,干脆离开了剧场。放弃了自己的职责与使命。
我还能做什么呢?孩子,我只是偶然成为你的老师。
(本栏责编 卢丽君)
我们的规则是:自习课有人说话时。纪律委员就把“接力本”交到他手上,接到本子的同学记下日期和姓名,开始寻找第二个说话人,以此类推。午自习结束时最后拿到接力本的同学必须写200字左右的说明书交给纪律委员。每周本子上名字出现次数超过4次的同学也必须写200字以上的说明书。
童得广不小心说了一句话。马上就拿到了“接力本”,他立即着急了,急切地希望找到第二个说话人。过了一会儿,龙醒不小心冒了一句话出来,此时的童得广如同找到了救星,兴奋地跑到龙醒身边,将本子笑嘻嘻地递到他手中…
到午自习结束时,我看了看,本子上一共记了4位同学的名字,没有我预想的那么多,而且平时最爱讲话的学生的名字没在上面出现。
大家都不愿意接到这个特殊的本子,都不愿意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上面,班上一下子安静了许多,真的做到了“无声有息”,教室里只听得到同学们哗哗的翻书声和嚓嚓的书写声。
有了“说话接力本”后。自习课上少了些喧哗,少了些闲话,少了追逐和嬉戏。还自习课以安静,可以让爱学习的同学能安心地学习,让想休息的同学可以更安静地休息,让爱讲话捣乱的同学管住自己的嘴巴。
主持人观点
我只是偶然成为你的老师 万玮
经济学家张五常是个很有趣的老头,他写过一本书,叫做《吾意独怜才——五常谈教育》,其中很多观点与众不同。例如他不鼓励自已的孩子中学时读书太用功,主张真正发力应该从读硕士开始。我知道张五常,是因为读到他一篇谈契约的文章。
张五常讲了一个很有争议的例子。早年,他见过三峡上拉船的纤夫,会集体同意雇一个监工用鞭子来抽他们,这便是有名的“纤夫合约”。因为彼此不信任,害怕有人偷懒,纤夫们竟然会定这样的合约,简直不可思议。
一群人在一起,完成一项任务,如果没有人统一指挥协调。效率会非常低。我外出旅游时,对这一点感受颇深。监工也好,管理者也好,既然存在,便有合理性。我学过一段时间管理学。深感其博大精深。
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是管理。然而,教育的核心却不是管理。为了保证自习课的纪律,班主任安排“小密探”,或者如果条件好的话干脆在教室里装一个摄像头,班主任在办公室里遥控,纪律问题一定能解决。这是有效的管理。但不是好的教育。
在几十年的急功近利之后。大家突然意识到回归自然的重要性,开始追求绿色、环保、健康。蔬菜要有机,家禽要散养。其实教育也是一样的,管到最后,还是得放,
管是为了不管,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秩序井然;教师不在。一盘散沙。这一定是管理方式出了问题。其背后,是管理理念的偏差。而管理理念的偏差,是教育意识的不足所致、
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父母在教育上多半是不作为的。那时候刚解决温饱问题,还关注不到教育,再说孩子也多,不像现在这么娇贵。可是很多人成长得很好,长大后照样大有作为。
教育者不作为至少比乱作为要好。今天我们这个民族创新能力的缺失,一大批应试教师的“有作为”是脱不掉干系的。如果教师们消极一点,孩子们的世界可能要更宽广些。
一个班主任如果不作为,反而可能会促使学生“有作为”,学生中的领袖会挺身而出,接管班级,孩子们会开始独立思考问题。
一对夫妇有一个13岁的儿子,暑假他们把儿子送到澳洲的一位朋友那里待一个月。第一天,这位朋友便告诉这个男孩,这一个月中,男孩要自己起床,自己做早饭,自已做家务。如果外出,得自己研究地图,自己坐车……因为他很忙,照顾不了男孩。再说,他不欠男孩父母什么,因此,没有必要对男孩负责。
一个月之后男孩回北京,父母惊奇地发现儿子完全脱胎换骨,不但勤劳能干,而且彬彬有礼,他们无限感激澳洲的朋友。问他用了什么方法。朋友说,他其实什么都没做,只不过把男孩当做一个成人对待而已,
不作为也可能导致孩子们的发展方向不可预知。因此。一开始适当地有作为是必要的。但一定要记住,有作为的目的是不作为。哪一天,孩子自己成长了、发展了。浑然不觉是由于老师的帮助。以为是自己的努力,这才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管理境界,也就是“无为”。
教师要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明确自己的定位,不可越俎代庖。你班级的孩子跟你可能没有太大关系,他们只不过碰巧和你认识几年而已,你对他们的影响力很可能是零,
想象一下教孩子学骑车的情景吧。刚开始你可能要用力稳住自行车,然而你一定要学会放手,不然孩子永远学不会。你放了手,孩子会摔跤,可能还是会失败。你不放手,孩子已注定不能成功。
在教育的舞台上,教师也许会光芒四射,震撼全场。台下坐的是家长。然而,好的教育一定要求教师从台前回归到幕后。教师不是演员,不是导演,不是编剧。还是走到台下,跟家长坐在一起,做一名观众吧。
观众所能做的。就是加油、鼓励、欣赏、喝彩以及持久关注与期盼。
那些最糟糕的例子,都是因为观众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冲上舞台,成为搅局者;或者,干脆离开了剧场。放弃了自己的职责与使命。
我还能做什么呢?孩子,我只是偶然成为你的老师。
(本栏责编 卢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