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主题活动,巧用支持策略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ng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主题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在主题活动中,创设良好的、支持性的教育环境,既能够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全面发展,又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创设支持性的精神环境
  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精神环境创设,需要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信任与尊重,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才会感到安全、轻松、愉悦,才能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与学习、探索与创造;教师才能勤于思考、认真观察、大胆实践、敢于创新。
  管理者与教师。记得在一次中班“种子的秘密”主题活动中,教师A在制定主题方案时问我:“主题活动的第一步我想带领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种子,在主题墙的布置上,我是不是应该把种子和果实的图片一一对应着展示出来,这样的话幼儿们看的时候会更加清晰直观。”我问她:“种子从哪里来呢?”教师A:“这个周末我准备去买一些,也收集一些。”我:“打算从哪里收集呢?”教师A:“每次吃完带核儿的水果,我可以把种子留起来。”我:“在幼儿园里有没有可以收集的机会?”教师A:“有的,午点时可以收集。”我:“我们该怎样为幼儿们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呢?”教师A思索了一会儿,恍然大悟:“我可以和幼儿们在午点时一起收集,他们肯定会非常感兴趣的。”我笑了,继续问她:“你觉得这样做,对他们会有哪些帮助?”教师A:“可以激发幼儿们的兴趣,还可以让幼儿们在收集种子的过程中认识果实和种子。”我:“他们还学会了什么?”教师A思考后说:“我知道了,他们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我笑了,向她竖起大拇指。在主题活动的事例中,我改变自己的指导方法,从直接告知变为问题追问,调动了教师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营造了轻松、相互尊重、平等的交流氛围,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师幼间与幼幼间。在支持的氛围中,教师成为幼儿的合作者,幼儿和教师一起探究学习,对幼儿来说也是一种鼓励。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启发幼儿发现问题、引领幼儿分析问题、鼓励幼儿尝试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师幼间、幼幼间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共同研究材料、互相交流,共同分享探究成果。教师帮助幼儿发展了独立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懂得了信任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幼儿面对困难,敢于挑战;面对矛盾,学会了用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去解决。同时,教师意识到要转变教育观念、转变视角、与幼儿实现共情。
  创设支持性的物质条件
  环境创设。主题墙的创设是幼儿主题活动过程及成果的直接展现方式。在之前的主题墙饰中,我们至多看到教师的每一步骤的命题、孩子们的作品呈现,成果多于过程。在这一阶段的主题项目参与中,教师们渐渐懂得,主题墙不仅仅是作品展示墙,还可以使我们直观地看到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学习现状,比如幼儿关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新发现、通过哪些方法寻求答案。这一环境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方式、发展水平息息相关。通过主题墙的创设,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幼儿对主题活动内容的掌握、把握幼儿的活动进程、发现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幼儿与主题墙的互动学习。
  区域材料。区域活动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恐龙探险队”的主题活动中,幼儿们对一套恐龙书产生了兴趣,恐龙话题成了讨论的主题。教师和幼儿们一起在图书区开办了恐龙主题图书馆,幼儿们纷纷带来相关书籍,分享阅读心得。随着幼儿的好奇心不断增强,教师又与幼儿一起利用班级、园所资源,创设了恐龙博物馆、恐龙表演区、恐龙故事分享区;利用幼儿们带来的各种材料,在益智区开展“恐龙拼图挑战赛”活动、在科学区尝试“孵化恐龙蛋”的小实验、在建筑区开展“护蛋行動”活动,幼儿专注地进行游戏,在体验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观察幼儿、捕捉幼儿的兴趣点、筛选适宜的游戏材料、开展适宜的游戏活动。
  创设支持性的家庭与社区资源
  家长支持。家长不仅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更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只有家长有效地参与幼儿教育,才能使幼儿真正健康成长。在“协同教育视角下儿童学习品质的培养”研究项目中,家园协同是一个重要的实施途径。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我们打破以往家长仅仅协助收集资料的模式,积极发挥家长作用,开展家长助教活动。活动前期,我们开展亲子调查、建立家长智囊团、听取家长的活动想法,与家长分工开展亲子阅读、经验拓展等活动。活动中期,我们邀请有特长的家长走进课堂、走进活动区,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活动经验和社会经验,还扩充了教师的教育方法,弥补了教师思维方式的局限性,为主题活动增添了新活力。活动后期,我们与家长一起开展亲子制作、亲子表演、亲子远足等活动,通过家长的广泛参与,主题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一公里课程”。“一公里课程”是我们开展主题活动项目的新思路。例如:“恐龙探险队”走进自然博物馆,“你好小蚂蚁”走进小区绿地,“我要上小学了”走进社区与小学生约谈,走进北京中关村四小感受小学生活,“我是大班哥哥姐姐”走进小班等。周边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拓展了教育空间,丰富和深化了主题教育内容。
  在协同教育的视角下,无论是管理者、教师、幼儿还是家长,我们都逐渐由“会学习”转变为“慧学习”。创设支持性的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借助家长、社区的教育资源,我们敏锐地觉察到幼儿的兴趣与发展需要,借助主题活动为幼儿提供支架,引发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培养幼儿优秀的学习品质,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作者单位:北京明天幼稚集团二幼南区园)
  责任编辑:王妍妍
其他文献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影响着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教师个人的整体性发展,需要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但是现实中,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福利待遇缺乏保障、考核机制缺乏规范、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存在畏难心理、内在动力匮乏、专业自主权缺失……很多教师带着焦虑感去学习技能,他们不知道如何把握趋势,不能很好地将自身的成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Bacterial Pathogens of Proteus vulgaris and Chryseobacterium meningosepticum from Peodiscus sinensis and Observation on the Histopathology  Abstract Two dominant strain
提起语文教师郭初阳,业内同行往往称呼他为“新生代语文教育领军人”或“体制教育的反思者”。2005年,郭初阳以一堂公开课《项链》震惊教坛,并由此拿到了全国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的冠军。此后,他的公开课仿若“巴黎时装发布会”,令人充满期待,也令人屡屡惊叹。  2020年9月,《郭初阳的语文课》出版。这是一套小书,个头不大,共有12册,其中有10册是课堂实录,还原了郭初阳二十多年来的10个经典课例。儿童哲学课
当今的教育,犹如一面湖水。课堂革命,治理创新,教育转型,有劲风阵阵吹来,波澜迭起,拍岸声声。许多学校乘风踏浪而来,各显神通,竞相争锋。特色化创建,便是其中的一个热点。  办学办出特色,当是水到渠成。只是,一些学校唱走了调,踩错了点,生生将诸多创新变成了几番折腾——  创特色文化:理念、校训,教风、学风,都要有超凡脱俗、独树一帜的标榜,或搜肠刮肚引经据典,或礼聘公司专业打造,抓发展千头万绪唯此为大。
加强扶贫扶志,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显著特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脱贫攻坚以来,贫困乡镇的脱贫致富信心、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精神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扶贫扶志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曾有部分贫困群众存在脱贫主体意识淡薄、“等靠要”思想突出、脱贫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近几年,青岛西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实验小学创建于2000年,是南海区首批实验类民办学校。2010年,学校实施“气质教育”。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走进新时代,学校要实现自我超越,“新气质”是彰显学校品牌的必然选择。把握“创新点”,新气质是突破品牌创新的必然选择2019年12月5日,大沥实验小学“新气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推广应用研究”课题开题,并成为南海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推广应用课题,学校“新气质教育”大幕正式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