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在整个小学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分量和地位。然而,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灌输的教学方式,疏离的教育内容让语文教学逐渐的失去它本来应有的色彩。李吉林情境教学的出现向我们重新展示了语文学科光彩夺目的一面,找回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意旨。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模式;情境实践
一、情景教学的概论
情境教学在探索初期主要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它主要是指教师根据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创设出形象的画面,加之以生动的语言描绘,有时借助音乐的感染力,再见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使得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师生在此氛围中进行情境交融的教学活动。情境教学在学习中创设主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情境,达到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从而使学生乐学、爱学,促进孩子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成为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情景教学的三种模式
情境教育的探索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时任语文教师的李吉林在教学中发现,语文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远离语言学习应有的真情实感,学生的学习乐趣被淹没在大量枯燥乏味的字、词、句、篇的分析和训练中。受国外在语言教学中情景教学训练的启发,为了努力突破传统的条条框框、改变灌输式教学,李吉林开始了语文情境教学的探索。情境教学将教学活动和优化的情境有机的融为一体,通过审美的愉悦和情境塑造了热烈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热烈的学习情绪。下面我将李吉林情境教学的几种教学模式重新划分为三种模式进行阐述。
(一)生活教育模式
1.生活展现情境。其是通过把学生带入到社会和大自然中,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儿童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儿童眼前,成为他们创作和思考取之不尽的源泉。儿童虽然阅历较浅,但是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经验是教学中无形的资源。教师带领学生走到事先选取好的广阔生活场景中去,结合教学计划、环境和时令季节特点,确定观察的主题,以启发思考的导语引导学生按照指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让学生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
2.以实物演示情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最快捷也是最直观的方式,把物品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们亲自的看一看,摸一摸。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的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的情境,便是“实物演示情境”课文中涉及的物体,相对于儿童来说常常是陌生的,以出示实物的方式向儿童展示,会更利于儿童的理解。总之,在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时,要结合背景,从整体上给学生以真切感。
(二)自然教育模式
1.在大自然中开设课程。在情境教学中有一个独特的教学模式,李吉林将这种教学模式称为——野外情境教学。野外情境教学就是将孩子们带到野外去观察,师生一起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感受探索和实践。学校和课堂是孩子一个重要的学习场所,但绝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包括在其间形成的视野与经验,这些所累积的鲜明的或者是朦胧的表象,与课堂学习的知识、能力的形成、潜力的开发都是有直接关联的。可以说周围的世界是儿童认知的开始也就是源泉。
2.在课程中创设自然情境。小学课本上的一篇篇课文,都凝结着作家的感情与智慧,抒发了对世界对生活,对花草树木和生灵的热爱。要想儿童在语文学习中深入、动情,关键是让儿童看见课文中描写的形象,让课文中的人物栩栩如生的再现在儿童眼前,让课文中描绘的景色好像身临其境一般让孩子感受,让孩子们有种可见其人、可闻其声的境界,这种境界是建立在教师对语言的把握和运用上。通过反复的将情境通过语言的描绘再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脑海中仿佛就能看见课文中描绘出的场景,可以听到主人公之间的对话,甚至是清脆的鸟叫声,湍湍的流水声,身临其境。
(三)艺术教育模式
儿童的语文学习是优美的,儿童的语言也是优美的,一篇篇优美的课文引领着和培养着孩子们的审美。当孩子们欣赏着优美的文章时,不难发现,他们的情绪是高涨的、兴奋的、愉悦的。如何将这种美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呢?又是如何让教材中的美也展现在孩子面前呢?这就离不开情境教学中的艺术教育模式。我将李吉林老师的艺术教育模式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阐述:
1.运用图画,再现情境。运用图画是在情境教学中比较普遍使用的一种方式。课文本来就有情有景,运用图画的目的是将课文的内容以最直观最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让孩子们感觉到课文中的形象一下子就鲜明起来了,更符合儿童对于形象易于认知的特点。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不能将孩子们直接的带入到大自然中,图画便是最好的展现方式,抽象的描写时常会将让儿童的头脑“打结”,没有办法反应出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如果能让孩子看着图画,结合着文章的描写,从形象到抽象,從直观到客观,这样的教学更利于儿童的理解。
2.播放音乐,渲染情境。艺术家康定斯基曾将绘画和音乐作了精彩描述:“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锤,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音乐中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轻快的节奏都会撞击、触动孩子幼小的心灵,随着音乐波动变化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通过音乐渲染情境,更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很多无法用语言去描述的情感,用恰当的音乐,却更能让孩子们理解。
3.灵活扮演,融入情境。角色的扮演是情境教学中让孩子发生移情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师通过表演使学生充分的理解教学的内容,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配合适当的肢体活动和表情的变化也可以吸引住孩子们的眼球。不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进行角色的扮演,也可以让孩子真正的扮演课本中的人物,把自己的思想融合到角色当中去,领会角色中体现的情感。学生对课文中关键的情节和内容形象的表演和模仿,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语气和对文章中关键词的语调中感受到学生是否体会到文章的中心和对人物性格情感的理解,也从中得到审美的体验和认知。我认为只要是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扮演都是可以尝试的。
参考文献:
[1]郭亨杰.试论情境教学的心理学内涵——对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初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1998,(05):72-74.
[2]王玉东.如何使情境创设更有实效[J].教学与管理,2010,(1).22-23.
[3]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模式;情境实践
一、情景教学的概论
情境教学在探索初期主要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它主要是指教师根据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创设出形象的画面,加之以生动的语言描绘,有时借助音乐的感染力,再见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使得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师生在此氛围中进行情境交融的教学活动。情境教学在学习中创设主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情境,达到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从而使学生乐学、爱学,促进孩子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成为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情景教学的三种模式
情境教育的探索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时任语文教师的李吉林在教学中发现,语文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远离语言学习应有的真情实感,学生的学习乐趣被淹没在大量枯燥乏味的字、词、句、篇的分析和训练中。受国外在语言教学中情景教学训练的启发,为了努力突破传统的条条框框、改变灌输式教学,李吉林开始了语文情境教学的探索。情境教学将教学活动和优化的情境有机的融为一体,通过审美的愉悦和情境塑造了热烈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热烈的学习情绪。下面我将李吉林情境教学的几种教学模式重新划分为三种模式进行阐述。
(一)生活教育模式
1.生活展现情境。其是通过把学生带入到社会和大自然中,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儿童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儿童眼前,成为他们创作和思考取之不尽的源泉。儿童虽然阅历较浅,但是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经验是教学中无形的资源。教师带领学生走到事先选取好的广阔生活场景中去,结合教学计划、环境和时令季节特点,确定观察的主题,以启发思考的导语引导学生按照指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让学生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
2.以实物演示情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最快捷也是最直观的方式,把物品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们亲自的看一看,摸一摸。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的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的情境,便是“实物演示情境”课文中涉及的物体,相对于儿童来说常常是陌生的,以出示实物的方式向儿童展示,会更利于儿童的理解。总之,在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时,要结合背景,从整体上给学生以真切感。
(二)自然教育模式
1.在大自然中开设课程。在情境教学中有一个独特的教学模式,李吉林将这种教学模式称为——野外情境教学。野外情境教学就是将孩子们带到野外去观察,师生一起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感受探索和实践。学校和课堂是孩子一个重要的学习场所,但绝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包括在其间形成的视野与经验,这些所累积的鲜明的或者是朦胧的表象,与课堂学习的知识、能力的形成、潜力的开发都是有直接关联的。可以说周围的世界是儿童认知的开始也就是源泉。
2.在课程中创设自然情境。小学课本上的一篇篇课文,都凝结着作家的感情与智慧,抒发了对世界对生活,对花草树木和生灵的热爱。要想儿童在语文学习中深入、动情,关键是让儿童看见课文中描写的形象,让课文中的人物栩栩如生的再现在儿童眼前,让课文中描绘的景色好像身临其境一般让孩子感受,让孩子们有种可见其人、可闻其声的境界,这种境界是建立在教师对语言的把握和运用上。通过反复的将情境通过语言的描绘再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脑海中仿佛就能看见课文中描绘出的场景,可以听到主人公之间的对话,甚至是清脆的鸟叫声,湍湍的流水声,身临其境。
(三)艺术教育模式
儿童的语文学习是优美的,儿童的语言也是优美的,一篇篇优美的课文引领着和培养着孩子们的审美。当孩子们欣赏着优美的文章时,不难发现,他们的情绪是高涨的、兴奋的、愉悦的。如何将这种美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呢?又是如何让教材中的美也展现在孩子面前呢?这就离不开情境教学中的艺术教育模式。我将李吉林老师的艺术教育模式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阐述:
1.运用图画,再现情境。运用图画是在情境教学中比较普遍使用的一种方式。课文本来就有情有景,运用图画的目的是将课文的内容以最直观最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让孩子们感觉到课文中的形象一下子就鲜明起来了,更符合儿童对于形象易于认知的特点。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不能将孩子们直接的带入到大自然中,图画便是最好的展现方式,抽象的描写时常会将让儿童的头脑“打结”,没有办法反应出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如果能让孩子看着图画,结合着文章的描写,从形象到抽象,從直观到客观,这样的教学更利于儿童的理解。
2.播放音乐,渲染情境。艺术家康定斯基曾将绘画和音乐作了精彩描述:“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锤,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音乐中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轻快的节奏都会撞击、触动孩子幼小的心灵,随着音乐波动变化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通过音乐渲染情境,更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很多无法用语言去描述的情感,用恰当的音乐,却更能让孩子们理解。
3.灵活扮演,融入情境。角色的扮演是情境教学中让孩子发生移情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师通过表演使学生充分的理解教学的内容,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配合适当的肢体活动和表情的变化也可以吸引住孩子们的眼球。不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进行角色的扮演,也可以让孩子真正的扮演课本中的人物,把自己的思想融合到角色当中去,领会角色中体现的情感。学生对课文中关键的情节和内容形象的表演和模仿,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语气和对文章中关键词的语调中感受到学生是否体会到文章的中心和对人物性格情感的理解,也从中得到审美的体验和认知。我认为只要是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扮演都是可以尝试的。
参考文献:
[1]郭亨杰.试论情境教学的心理学内涵——对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初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1998,(05):72-74.
[2]王玉东.如何使情境创设更有实效[J].教学与管理,2010,(1).22-23.
[3]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