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的角色探析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ic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形式,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学校是实践层面支持系统中最核心的环节,扮演着政策实施与制定者、鉴定者、建设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但是,许多学校在环境建设、师资力量培训、教育管理等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完善硬件设备、提高师资水平、加强科学管理、加大宣传合作力度,对学校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充分发挥其职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推动我国随班就读的发展。
  [关键词] 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职能
  随班就读是基于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纳教育,是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教育形式,是实现教育平等的必经途径,也是发展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要形式。孟万金教授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纳教育理论:人本特教——以人为本的中国大特殊教育新理念,即“人人都有特殊需要,人人都需要特殊教育;人人都要关心特殊教育,人人都能享有特殊教育”的大特殊教育。
  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学校为随班就读教育的发展提供平台,为残疾儿童的学业发展提供保障,是实践层面支持系统中最核心的环节,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探究学校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的角色与职能,以及如何发挥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在随班就读保障体系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随班就读事业的发展。
  一、学校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性和问题
  把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结合起来服务于所有的儿童,让各类残疾儿童进入普通学校接受平等的教育,是保障残疾儿童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帮助残疾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重要体现。我国非常重视随班就读工作,颁布了各类文件以保证随班就读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中,学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学校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性
  我国在1986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9条第2款规定:“普通学校应当接受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贯彻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并要求“充分发挥特殊教育学校在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社区教育、家长培训、选派巡回教师等工作的作用。”
  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所有的支持最终都体现在随班就读学生的发展上,学校是学生系统性地接受教育的场所。学校是随班就读工作开展的实施主体,在履行上级政策的同时,也需做好随班就读的工作计划制定,做好科学的教育管理,合理设置课程方案、科学制定课程标准等工作。
  2.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学校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随班就读工作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后,基本上实现了残疾儿童能进入普通学校并接受平等公正的教育。但是,不难发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研究者曾对湖南省部分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学校在开展随班就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学校无论是在校园环境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残疾学生安置、经费保障、教育管理及教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学校对残疾学生安排也不太合理,将不同类型的残疾儿童、不同年级残疾儿童安置在同一个班级中,导致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较低。同时由于残疾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得不到很好的教育和管理,比较容易流失。
  在学校环境建设方面,资源教室是随班就读中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我国较为成熟的资源教室集中于北京和上海,而且主要存在于小学,很多学校并未配置相应的资源教室。同时,资源教室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资源教室的使用较少、资源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等。教师的能力高低是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成功与否的关键。调查表明,不少教师不仅缺乏职前特殊教育培养,也普遍缺乏职后特殊教育培养。资金保障是学校环境建设、师资力量培训、教育管理等的基础,这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导致了学校无法发挥其在随班就读工作中的作用。
  二、学校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应有的角色与功能
  1.政策实施与制定者
  在随班就读开展过程中,学校扮演着制度、计划的制定者和政策实施者的角色。学校要认真履行上级政策及任务,同时学校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和制度,完善各部门管理以及对学生的管理。如明确随班就读学生的发展目标,对每个残疾学生制定相应的个别教育计划。在制定制度与计划时,学校需要坚持以残疾学生为本,根据学校残疾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随班就读方式与方法,形成具有学校乃至地区特色的教育模式。
  2.鉴定者
  不同于普通儿童,残疾儿童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心理上更需要关爱和帮助,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残疾儿童都适合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校应根据国际标准对学生进行全面检测,将残疾儿童的治疗等各方面情况进行记录,以便为每一个随班就读学生建立完整的个别化教育档案。同时,每年定期对残疾儿童进行检测并记录情况。鉴定是为了让孩子及时得到治疗并且接受适当的教育。
  3.建设者
  对于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来说,学校提供的方便他们学习生活的软硬件设备是至关重要的,可见建设者是学校的重要角色。目前大部分学校资源教室的建设是非常薄弱的。因此,学校需要对这些问题重视起来,及时筹措经费,合理规划使用经费,为残疾儿童配备齐全的教育、学具等设施设备,使资源教室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学校是提高随班就读师资水平的建设者,学校的重视是基础、培养是关键、检验是保障。首先,学校需要意识到师资力量培养的重要性,并且确定随班就读师资的培养目标,通过让随班就读教师参加进修及请特殊教育专家进行现场教学指导等多样化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定期的专项培养。而后,在随班就读实践过程中检验培训的效果及作用。   4.合作者
  在随班就读工作开展过程中,接纳残障儿童的普通学校需要和特殊教育学校、残障儿童家长以及社区紧密联系及合作。普通学校可以与特殊教育学校合作,利用其资源优势,使其发挥示范辐射作用。还可以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对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进行生理和心理康复训练,并安排专人负责解答普通学校教师的咨询问题,共同解决存在及新出现的问题。同时,家长是接触孩子最多的人,需要时刻与教师保持联系,及时反映孩子的情况,以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和帮助孩子。
  三、学校如何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发挥应有的角色与功能
  总体来说,目前学校要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发挥应有的角色和功能,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完善硬件设施,健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
  资源教室等硬件的建设是推动随班就读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资源教室是直接为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提供服务的硬件设备,因此,要提高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质量,就需要配备适当的、以服务于残疾学生需要为核心的教具、学具、玩具等设施设备。由于每个残疾儿童的情况不同,学校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并有效运用资金,建立适用于学校随班就读发展的资源教室及其他相应的设施。
  2.提高师资水平,保障随班就读工作顺利开展
  师资水平直接影响到随班就读的教学质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目前我国随班就读师资水平还有待提高,研究数据显示,对随班就读教师进行多样化的职前、职后培训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障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但是,不少学校并没有这个意识,也未采取过邀请特教专家为教师进行讲座培训等行动。因此,学校里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都要增强加大培养教师专业能力的意识。教师要主动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本领,积累特殊教育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
  学校首先可以“请进来”:根据国家规定比例,在普通学校配备相应的特殊教育教师以发挥辐射作用,还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请特殊教育学校一线教师亲临现场指导;二是“送出去”:学校需要明确师资的培养目标,并制定送培计划,派送教师去参加随班就读或特殊教育的培训,与不同地区学校沟通交流,吸取经验,并结合理论和自身实际情况将别人的好做法运用于实践中;第三,进行“地区内部研讨”:学校定期组织教研活动,与特殊教育学校、其他学校定期进行教育教学的探讨研究,总结出适合本地区随班就读发展的方法。
  3.加强科学管理,提高随班就读质量
  加强科学管理是保证随班就读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首先,学校需要积极履行上级部门的相关政策,同时,学校需要根据残障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工作计划及管理制度。其次,学校需要在入学前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智力、听力、视力等情况进行检测与鉴定,从一开始就了解真实情况,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再就是建立随班就读档案资料,并与残疾儿童家长进行交流并记录有关资料,同时为每位残疾儿童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及制作档案,残疾儿童所有资料如作业、成绩、辅导记录等资料放入档案中,以便研究。最后,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估方案,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合理地考察随班就读教师教学质量,以了解随班就读工作的质量。
  4.加大宣传合作力度,达成多方共识
  随班就读学校需建立随班就读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多种形式向孩子们(普通孩子和特殊孩子)、家长、教师及社会传播随班就读的作用,增强他们接受特殊教育的意识。
  普通学校需要加强与特殊教育学校的联系与合作。特殊教育学校应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牵头随班就读教师参加研讨,探索随班就读教育教学方法,并结合地区特色,创造出新颖实用的方法。因此,普通学校与特殊教育学校的紧密合作是确保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基础。
  其次,学校需加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们的监护者与陪伴者,残疾儿童的家长及普通儿童的家长对残疾儿童的态度决定了他们的未来。有些残疾儿童家长并不愿意对外承认自己的孩子不同于其他孩子,不接受与学校合作。有些甚至雇人在家照看孩子而不是送入学校。同时,有些普通孩子的家长认为班级里面有残疾孩子会影响到正常孩子的学习及成长。因此,学校可通过召开家长会,相互交流,消除普通孩子家长的担忧,并增强其对特殊教育的了解。同时,与特殊教育学校等机构联合举办残疾儿童家长培训班,传授特殊教育相关知识,帮助残疾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参考文献
  [1]赖伙琪.为每个特殊儿童提供适合的教育——随班就读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4,(02).
  [2]张冲.以人为本,树立中国大特殊教育新理念——孟万金教授创立“人本特教”的里程碑意义[J].中国特殊教育,2008,(09).
  [3]朴永馨.特殊教育辞典(第三版)[Z].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
  [4]李天顺.让随班就读在特教事业中承载更重要的责任——在全国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J].现代特殊教育,2011,(01).
  [5]李妍伶.成都市随班就读学校资源教室方案建设和运作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6]孙颖.北京市资源教室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13,(01).
  [7]李泽慧.近二十年我国随班就读教师培养研究回顾与反思.中国特殊教育,2010,(06).
  [8]郭锡.我国随班就读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毕节学院学报,2013,(31).
  [9]孙凯凯.如何发挥特教学校在随班就读保障体系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
  [10]王燕、王志强、程黎.随班就读教师课堂支持研究[J].教育学报,2013,(06).
  [11]杜成.家长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角色与功能的分析[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2,(01).
  责任编辑 万永勇
其他文献
儿童的情绪理解与同伴关系一直深受研究者的关注,面部表情作为情绪的一种外在表现,对推测儿童的情绪状态起着重要的作用。大班幼儿在面部表情识别的正确率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摘 要]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日常课例,从“如何确定关键词”和“如何围绕关键词进行教学设计”两个层面进行阐述,确定文本关键词可以三个角度出发,即找准主旨,聚焦情感;读出自我,激发共鸣;以生为本,契合学情。找准了文本关键词,意味着探寻到了文本设计的一条线索、一把钥匙、一个通道,它能使课堂教学收获意外的精彩。  [关键词] 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在阅读教学中,从文本中挖掘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以及
[摘 要] 由于新课改不断地深入和推进,教育工作者都着重关注研究如何提升和优化课堂教育。传统的教学内容逐渐让教师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时失去应有的个人见解和独特思考,导致现代文阅读教学在内容上显得生硬、浅显以及没有真情实感,缺少了现实操作性。因此,运用教师与学生之间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教学模式,贯彻以学生为课程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
道歉语是日常交际行为中因冒犯行为而必须采用的一种补救性施事言语行为,也是一种彰显礼貌的社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恢复社会和谐、平衡人际关系的作用。中国和日本都
提出将粘熔排渣技术应用于内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处理。从垃圾灰渣化学组分等角度分析其必要性和可行性。采用树脂颗粒作为床料,微晶蜡颗粒为低熔点物质,在非均匀布风内循环流
简要阐述了发生振荡燃烧的机理,并且用线性分析方法对某分级燃烧室在低负荷和满负荷两种工况下的流场,以及设计工况和非设计工况下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工况下
(浙江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摘 要]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的一种高等教育模式,它面向社会大众,采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对考生进行考试选拔。作为自考助学的高校教师,要深入研究如何达到教学要求,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从自考生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入手,通过一系列的自考助学教学措施培养自考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习热情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提
[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中外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领域的一个新探索,有利于全面提升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不断提升的人才要求。学校对校企合作的育人方式要通过梳理总结BBW职业教育模式的内涵、价值取向,同时在对企业用人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基于BBW平台中外校企合作育人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摘 要] 比较是指人脑将某些事物和现象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的思维过程,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运用比较法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最有效的思维方法之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貌同实异、容易混淆的知识,适时恰当地运用比较,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比较;思维;核心素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没有思维,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学会思维,是数学学科所应关注的核心素养。正如郑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