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孙德谦在《六朝丽指》中对陶渊明之诗文作了这样的评价:陶靖节诗,东坡谓其“淡而实绮,癯而实腴”。余谓靖节不徒诗为然,即以此二语评其文,亦复若此。“淡而实绮,癯而实腴”是苏轼在《与苏辙书》中对陶渊明诗歌艺术特色的概括。“吾于诗人,吾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做诗不多,然其诗淡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所谓“淡而实绮,癯而实腴”,就是说在平淡中也蕴藏着绚丽的风采,质朴中也蕴含着丰厚的内涵。我认为用这八个字来形容陶渊明的诗文是非常恰当的。
【关键词】:陶渊明;淡而实绮;癯而实腴
陶渊明一生始终是政治上遭受压抑,生活上屡受挫折。他生前的社会地位与他对祖国文化的巨大贡献是极不相称的。他在《饮酒》诗中写道:“颜生称为仁,荣公归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这是诗人对颜回、荣岂期两位古代贫士的叹惋,也是个人身世的自我写照。他的诗文在当时的影响显然是微不足道的。知音难遇的苦闷不时流露在他的作品里:“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饮酒》)这些以孤松自况的诗句,拿来形容陶渊明的作品在当时文坛上的冷遇,非常恰切。他的诗在当时确实像掩没在杂草丛中的青松一样,为堆砌辞藻、追求骈俪的作品所覆盖,见不到它的光辉。颜延之的《陶征士诔》对陶的人品颇多赞许,于其作品却只有“文取旨达”寥寥四字,轻轻带过。齐梁时期的钟嵘是历史上第一个希图摆脱陶诗有“田家”味的传统偏见,正式评论陶诗的人。他给陶渊明赠了一顶“隐逸诗人之宗”的冠冕,总算比前人大大进了一步。直到昭明太子萧统,才开始给陶渊明的诗文以较高的评价,并为之编集、作序,又写了一个比《宋书》更详尽的《陶渊明传》,对陶的道德、文章都极为推崇,真是渊明百年难遇的知音。到了唐宋以后,推崇和赞扬陶渊明其人其文的作家陡然多了起来。李白、杜甫、白居易寫了许多钦慕赞叹陶渊明的诗文。有“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数峰太白雪,一卷陶潜诗”等警句。苏轼是历史上把陶渊明举得最高的一个,他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質而实绮,癯而实腴”是苏轼对于陶渊明的诗歌最为中肯有力的一种评价。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评价完全是由于陶渊明的诗歌与当时文坛的主流趋势是不相同的,他有着自己独特的一种风格。他的诗歌是没有追求字句的过分修饰,就和他本人不随俗的高尚品格是一样的。在苏轼的心目中,陶渊明的诗歌无疑是达到了文学作品中最高的一种境界——绚烂归之于平淡,此时的平淡并非是真正的平淡,而是一种绚烂之极的平淡。“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就是说在极其平淡之中却蕴藏着无限的风采,质朴无华之中又蕴含着深厚的情味,这也正是这种绚烂之极的平淡。其中“质”“绮”主要指的是诗歌的语言方面:“质”指的是语言质朴、平淡,极易理解,毫无修饰,多为“田家语”;“绮”指的是语言很华丽,这里所说的华丽并不是说语言经过修饰的矫揉造作之美,而是前面所说的质朴平淡的语言之中所流露出的一种极其平淡的华丽,是看似平淡,实则语言充满色彩。“癯”“腴”主要指的是诗歌的内容方面:“癯”指的是诗歌的内容干瘦,不充实,给人的感觉就是简单无条理的,读来肯定也没有多少意思;“腴”指的是诗歌的内容很丰腴、丰满,一点也不骨干,意蕴非常充实。陶渊明的诗歌即使是文学功底较低的人读来也会毫不费力,这也正是陶渊明诗作的一大特色,他善于提炼语言,但却又看不出任何一点修饰的痕迹,他能从当时的主 流倾向中脱颖而出,可见其能力真的很不一般。总体来说陶渊明的诗歌呈现出了一种平淡之中见警策,朴素之中又见绮丽的独特的蕴味。陶渊明的田园诗也正是以这种淳朴自然的田园生活为所描写的对象,以一种少有华丽辞藻的描写手法,表现出了一种高远脱俗的艺术境界。
古人做诗,历来注重追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风格。陶渊明诗歌“质而实绮”的特色,还表现在作者对诗歌语言色彩的运用上。诗人不论是抒情还是写景,多用轻笔淡色点染,力避浓墨重彩的涂抹,但吟味其诗,又使人觉得形象突出,鲜明如画,另有一种质朴而清丽的色彩美。陶诗不重雕饰,一切皆如山中溪涧汩汩而流,给人一种清丽而鲜亮的美感。“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寥寥数语,一个栩栩如生的老农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虽然没有任何细腻、冗长的描写,诗中人物的音容笑貌已跃然纸上。这是中国艺术中“神似”的传统表现手法,也是陶渊明高于其他诗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传世名篇《饮酒·其二》中,诗人没有用任何色彩艳丽的形容词去着意渲染刻画,却给我们展示了一派夕阳西下、飞鸟归巢、金菊吐艳、篱旁酒香的安谧闲适而又生动明朗的景象。“悠然见南山”中那仿佛信手拈来的“见”字,平平常常,既无浓艳的色彩,也无热烈的情感,但恰恰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见”字,把诗中主人公那闲适淡泊的心境表现的那样突出和鲜明!这样的作品在陶诗中是很多的。陶渊明的诗不事雕琢,不重藻饰,诗的色彩十分接近田园的自然景色,给人的却是绮丽清新、美不胜收的色彩,这就使得陶诗具有了真实动人的艺术效果。魏晋六朝文人在写作上,显然存在两种对立的倾向:一是追求深奥典雅,常用古语代替今词;二是追求通俗易懂,使用接近口语的文学语言。陶渊明所追求的诗歌语言,无疑属于后一种。
《闲情赋》是陶渊明学骚之作,写得那么绮丽多姿,如"瞬美目以流盼,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这说明他并不是不会使用华美的词藻.他不用夸张的铺张和绮丽的色彩,不用刻意雕琢的对仗和深僻的典故,他诗句的魅力,在于他性情中自然流露的言语,在于内在的感情力量.他的诗文创作中洗尽铅华,以自然创造出情味极浓的冲淡美的艺术境界.正如元好问所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纯”写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不用"撒盐""飘絮"之类的精巧比喻,只平平常常的十个字,就写出了雪落无声的轻柔姿态.写风,”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不用"青萍""惠风"之类的典故,只有一个"翼"字,便将南风微拂新苗摇曳之态写得和煦暖人。此篇结构新颖,想象丰富,辞句清丽,灵活运用比兴手法,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不像汉赋那样着意铺排,堆砌词藻,典故,用语生涩的积弊,清新自然。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文中所写归途的情景,抵家后与家人团聚的情景,来年春天耕种的情景,都是想象之辞,于逼真的想象中更可看出诗人对自由的向往。文中不乏华彩的段落,其跌宕的节奏,舒畅的声吻,将诗人欣喜若狂的情状呈现于读者面前。对于后人来说,一切的回归,一切的解散,都可以借着这篇文章来抒发,因此它也就有了永恒的生命力。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关键词】:陶渊明;淡而实绮;癯而实腴
陶渊明一生始终是政治上遭受压抑,生活上屡受挫折。他生前的社会地位与他对祖国文化的巨大贡献是极不相称的。他在《饮酒》诗中写道:“颜生称为仁,荣公归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这是诗人对颜回、荣岂期两位古代贫士的叹惋,也是个人身世的自我写照。他的诗文在当时的影响显然是微不足道的。知音难遇的苦闷不时流露在他的作品里:“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饮酒》)这些以孤松自况的诗句,拿来形容陶渊明的作品在当时文坛上的冷遇,非常恰切。他的诗在当时确实像掩没在杂草丛中的青松一样,为堆砌辞藻、追求骈俪的作品所覆盖,见不到它的光辉。颜延之的《陶征士诔》对陶的人品颇多赞许,于其作品却只有“文取旨达”寥寥四字,轻轻带过。齐梁时期的钟嵘是历史上第一个希图摆脱陶诗有“田家”味的传统偏见,正式评论陶诗的人。他给陶渊明赠了一顶“隐逸诗人之宗”的冠冕,总算比前人大大进了一步。直到昭明太子萧统,才开始给陶渊明的诗文以较高的评价,并为之编集、作序,又写了一个比《宋书》更详尽的《陶渊明传》,对陶的道德、文章都极为推崇,真是渊明百年难遇的知音。到了唐宋以后,推崇和赞扬陶渊明其人其文的作家陡然多了起来。李白、杜甫、白居易寫了许多钦慕赞叹陶渊明的诗文。有“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数峰太白雪,一卷陶潜诗”等警句。苏轼是历史上把陶渊明举得最高的一个,他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質而实绮,癯而实腴”是苏轼对于陶渊明的诗歌最为中肯有力的一种评价。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评价完全是由于陶渊明的诗歌与当时文坛的主流趋势是不相同的,他有着自己独特的一种风格。他的诗歌是没有追求字句的过分修饰,就和他本人不随俗的高尚品格是一样的。在苏轼的心目中,陶渊明的诗歌无疑是达到了文学作品中最高的一种境界——绚烂归之于平淡,此时的平淡并非是真正的平淡,而是一种绚烂之极的平淡。“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就是说在极其平淡之中却蕴藏着无限的风采,质朴无华之中又蕴含着深厚的情味,这也正是这种绚烂之极的平淡。其中“质”“绮”主要指的是诗歌的语言方面:“质”指的是语言质朴、平淡,极易理解,毫无修饰,多为“田家语”;“绮”指的是语言很华丽,这里所说的华丽并不是说语言经过修饰的矫揉造作之美,而是前面所说的质朴平淡的语言之中所流露出的一种极其平淡的华丽,是看似平淡,实则语言充满色彩。“癯”“腴”主要指的是诗歌的内容方面:“癯”指的是诗歌的内容干瘦,不充实,给人的感觉就是简单无条理的,读来肯定也没有多少意思;“腴”指的是诗歌的内容很丰腴、丰满,一点也不骨干,意蕴非常充实。陶渊明的诗歌即使是文学功底较低的人读来也会毫不费力,这也正是陶渊明诗作的一大特色,他善于提炼语言,但却又看不出任何一点修饰的痕迹,他能从当时的主 流倾向中脱颖而出,可见其能力真的很不一般。总体来说陶渊明的诗歌呈现出了一种平淡之中见警策,朴素之中又见绮丽的独特的蕴味。陶渊明的田园诗也正是以这种淳朴自然的田园生活为所描写的对象,以一种少有华丽辞藻的描写手法,表现出了一种高远脱俗的艺术境界。
古人做诗,历来注重追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风格。陶渊明诗歌“质而实绮”的特色,还表现在作者对诗歌语言色彩的运用上。诗人不论是抒情还是写景,多用轻笔淡色点染,力避浓墨重彩的涂抹,但吟味其诗,又使人觉得形象突出,鲜明如画,另有一种质朴而清丽的色彩美。陶诗不重雕饰,一切皆如山中溪涧汩汩而流,给人一种清丽而鲜亮的美感。“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寥寥数语,一个栩栩如生的老农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虽然没有任何细腻、冗长的描写,诗中人物的音容笑貌已跃然纸上。这是中国艺术中“神似”的传统表现手法,也是陶渊明高于其他诗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传世名篇《饮酒·其二》中,诗人没有用任何色彩艳丽的形容词去着意渲染刻画,却给我们展示了一派夕阳西下、飞鸟归巢、金菊吐艳、篱旁酒香的安谧闲适而又生动明朗的景象。“悠然见南山”中那仿佛信手拈来的“见”字,平平常常,既无浓艳的色彩,也无热烈的情感,但恰恰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见”字,把诗中主人公那闲适淡泊的心境表现的那样突出和鲜明!这样的作品在陶诗中是很多的。陶渊明的诗不事雕琢,不重藻饰,诗的色彩十分接近田园的自然景色,给人的却是绮丽清新、美不胜收的色彩,这就使得陶诗具有了真实动人的艺术效果。魏晋六朝文人在写作上,显然存在两种对立的倾向:一是追求深奥典雅,常用古语代替今词;二是追求通俗易懂,使用接近口语的文学语言。陶渊明所追求的诗歌语言,无疑属于后一种。
《闲情赋》是陶渊明学骚之作,写得那么绮丽多姿,如"瞬美目以流盼,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这说明他并不是不会使用华美的词藻.他不用夸张的铺张和绮丽的色彩,不用刻意雕琢的对仗和深僻的典故,他诗句的魅力,在于他性情中自然流露的言语,在于内在的感情力量.他的诗文创作中洗尽铅华,以自然创造出情味极浓的冲淡美的艺术境界.正如元好问所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纯”写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不用"撒盐""飘絮"之类的精巧比喻,只平平常常的十个字,就写出了雪落无声的轻柔姿态.写风,”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不用"青萍""惠风"之类的典故,只有一个"翼"字,便将南风微拂新苗摇曳之态写得和煦暖人。此篇结构新颖,想象丰富,辞句清丽,灵活运用比兴手法,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不像汉赋那样着意铺排,堆砌词藻,典故,用语生涩的积弊,清新自然。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文中所写归途的情景,抵家后与家人团聚的情景,来年春天耕种的情景,都是想象之辞,于逼真的想象中更可看出诗人对自由的向往。文中不乏华彩的段落,其跌宕的节奏,舒畅的声吻,将诗人欣喜若狂的情状呈现于读者面前。对于后人来说,一切的回归,一切的解散,都可以借着这篇文章来抒发,因此它也就有了永恒的生命力。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