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教学一直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与理念完全是依赖教师的配方,甚至不少历史教师照本宣科,让学生在历史书上画画圈圈,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样,学生对历史的综合能力无法展现,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创新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理念,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今天历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学科的环节中。历史课中的创新,就是要深化课堂改革,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形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挖掘教学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技术的全面发展。如何创新历史教学,放飞学生思维呢?
一、教学原则的创新
历史教学的内容具有多层次、多方位联系的特征。它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等等。通过对这些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的学习,可以大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思维,更好地认识并分析历史。
因此,必须创新历史教学原则,从多角度、多方位、多系统启迪学生的思维,以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能力为原则,使历史教学承载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任务得以完成。
二、教学理念的创新
理念是行为的灵魂,是创新的先导。教学理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传统教学理念过分强调的是教师“教”的作用,认为只要教师“教”得好学生就能“学”得好,却忽视了学生“学”的效果。教师也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上习惯于“满堂灌”,要求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这种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诚然,教法与学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怎么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指导。只有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灵活掌握学习方法才是教学的重要作用。不管采用何种教法,都应遵循师生双边互动的活动。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从思想、感情、行为等方面真正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比如,在教学中可采用启发、诱导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学生通过兴趣来学习达到要求,从而让学生及时动脑,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新课程标准的人文性强调历史教学要致力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它要求教师要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推进新课标教学。
三、教学手段的创新
教学手段的创新是整个历史教学创新的重点。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历史教材和课程内容已经更新,而历史教学手段也并非一成不变。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必须发挥创新精神,充分应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创新性教学手段,正确地积极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更能训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深入思考。而采用的新的教学手段,要根据学生的整体实践能力,因地制宜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它不仅需要师生共同完成,还必须借助网络技术与多媒体等多种教具来有效地丰富学习素材,以此提高教学效果。老师在传授知识前应有充分的准备,不仅是通过语言,还应该挖掘各种资源,积极调动学生自己动手,不断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源进一步探究和开发的能力。
四、创新教学情景
中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的认知规律,创设新颖的教学情景,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以适应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
因此要精心准备教学设计,创设和谐的教学情景,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迎合学生心理需要,使学生很快融入到课堂中来,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会学习,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造能力的目的。
五、教学模式的创新
1、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创新能力
历史创新教学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培养创新能力起好导向作用。创新教学情境有以下几种基本方式:(1)启迪引发式。通过教材、图片、多媒体的演示展现历史的发生过程,或由旧知识的探索、发现、拓展引出新问题,让学生身临其境开展思维活动。(2)矛盾揭示式。利用隐含于教材或学生新旧知识中的矛盾因素设计“冲突”,让学生通过多角度的思维来解决矛盾。(3)出其不意式。创设一些学生的认知结构不和谐或将学生认知结构运用于陌生环境中的问题,使之在惊奇中迫切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2、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要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开始阶段,当学生还未养成质疑习惯,教师可以先精心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模仿老师提问。提问的内容可以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可以从一个事件、一个现象、一道题入手,也可以在疑難处进行。而经过一段时间,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技能后,就可以在教学中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独立质疑,提供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随着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不断提高,创新思维会就更富成效。
3、注重突破创新,培养创新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不满足于现成结论,不迷信书本和权威,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允许学生充分想象,鼓励学生有创见地回答问题,把发散思维发挥到极致,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运用假设、推理等方法,启发学生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深入思考,各抒己见,培养学生思维的跳跃性:在课外作业的完成中,可跳出搬“作业”的传统模式,组织学生自编练习题,交换测试和批改,鼓励交流争论,促进交互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主动参与和发展的机会。
总之,历史教学创新势在必行。进行创新教学会激发学生求学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益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历史教学,亮丽历史课堂,放飞学生思维,培养优秀人才,打造教学高品位!
近年来,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学科的环节中。历史课中的创新,就是要深化课堂改革,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形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挖掘教学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技术的全面发展。如何创新历史教学,放飞学生思维呢?
一、教学原则的创新
历史教学的内容具有多层次、多方位联系的特征。它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等等。通过对这些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的学习,可以大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思维,更好地认识并分析历史。
因此,必须创新历史教学原则,从多角度、多方位、多系统启迪学生的思维,以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能力为原则,使历史教学承载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任务得以完成。
二、教学理念的创新
理念是行为的灵魂,是创新的先导。教学理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传统教学理念过分强调的是教师“教”的作用,认为只要教师“教”得好学生就能“学”得好,却忽视了学生“学”的效果。教师也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上习惯于“满堂灌”,要求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这种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诚然,教法与学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怎么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指导。只有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灵活掌握学习方法才是教学的重要作用。不管采用何种教法,都应遵循师生双边互动的活动。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从思想、感情、行为等方面真正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比如,在教学中可采用启发、诱导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学生通过兴趣来学习达到要求,从而让学生及时动脑,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新课程标准的人文性强调历史教学要致力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它要求教师要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推进新课标教学。
三、教学手段的创新
教学手段的创新是整个历史教学创新的重点。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历史教材和课程内容已经更新,而历史教学手段也并非一成不变。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必须发挥创新精神,充分应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创新性教学手段,正确地积极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更能训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深入思考。而采用的新的教学手段,要根据学生的整体实践能力,因地制宜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它不仅需要师生共同完成,还必须借助网络技术与多媒体等多种教具来有效地丰富学习素材,以此提高教学效果。老师在传授知识前应有充分的准备,不仅是通过语言,还应该挖掘各种资源,积极调动学生自己动手,不断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源进一步探究和开发的能力。
四、创新教学情景
中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的认知规律,创设新颖的教学情景,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以适应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
因此要精心准备教学设计,创设和谐的教学情景,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迎合学生心理需要,使学生很快融入到课堂中来,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会学习,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造能力的目的。
五、教学模式的创新
1、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创新能力
历史创新教学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培养创新能力起好导向作用。创新教学情境有以下几种基本方式:(1)启迪引发式。通过教材、图片、多媒体的演示展现历史的发生过程,或由旧知识的探索、发现、拓展引出新问题,让学生身临其境开展思维活动。(2)矛盾揭示式。利用隐含于教材或学生新旧知识中的矛盾因素设计“冲突”,让学生通过多角度的思维来解决矛盾。(3)出其不意式。创设一些学生的认知结构不和谐或将学生认知结构运用于陌生环境中的问题,使之在惊奇中迫切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2、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要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开始阶段,当学生还未养成质疑习惯,教师可以先精心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模仿老师提问。提问的内容可以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可以从一个事件、一个现象、一道题入手,也可以在疑難处进行。而经过一段时间,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技能后,就可以在教学中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独立质疑,提供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随着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不断提高,创新思维会就更富成效。
3、注重突破创新,培养创新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不满足于现成结论,不迷信书本和权威,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允许学生充分想象,鼓励学生有创见地回答问题,把发散思维发挥到极致,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运用假设、推理等方法,启发学生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深入思考,各抒己见,培养学生思维的跳跃性:在课外作业的完成中,可跳出搬“作业”的传统模式,组织学生自编练习题,交换测试和批改,鼓励交流争论,促进交互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主动参与和发展的机会。
总之,历史教学创新势在必行。进行创新教学会激发学生求学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益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历史教学,亮丽历史课堂,放飞学生思维,培养优秀人才,打造教学高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