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一般的识字方法比较机械枯燥。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比较被动,不仅识字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在识字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分析,画出符合自己模式的思维导图,有效地帮助学生感知汉字的组合结构,理解字与字之间的意义关系,极大的激发了学生识字兴趣,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
一、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
小学阶段,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能力直接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低年级学生存在识字范围狭窄,识字途径单一,识字基础薄弱,记得快忘得也快,形近字容易混淆,同音字容易写错等现状.传统的对比教学法,枯燥乏味,学生易产生厌倦畏难情绪。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运用文字和图片促进有意义学习的教学形式,能够在辅助汉字学习时化静为动、化繁为简,把静止、繁琐的汉字形象化、简单化,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新鲜感受,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记忆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如:教“巢”字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再让孩子说说它像什么,有的孩子说像大树上的鸟窝,有的说果树的波纹,然后引导孩子们把他们想到的画下来,学生很自然地就把巢的字形记住了。教“飞”字时,很多孩子画了正在拍打双翅飞翔的鸟儿、蝴蝶、飞机等等。他们的翅膀与飞的撇、点很像;再如教“拍”字时,我引导孩子联系生活实际,想出与拍有关的运动,学生想到了拍手、拍球、……“你们能简单地画画吗?”我问学生。学生看到了画面知道拍离不开手,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生动的图画,让字形和字义在脑海里如动画般闪现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了他们的识字能力。思维导图与记忆生字的巧妙联系丰富了学生的想象,极大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二、运用思维导图围,拓展识字范围
传统的识字教学让学生只知有其字,但不知其字形与字义及字音之间的联系,只是让孩子简单地会组组词,形式单一,很难让学生保持兴趣,而思维导图强调学生思想发展过程的多向性,特别是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已经接受了很多知识,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将多种信息和所学目标有机联系,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绪任意馳骋,围绕一个汉字一边思考一边“涂鸦”。我注重引导孩子由此联想到一些词,几句话,甚至几首诗。这样不仅丰富了学习方式,充分刺激大脑,其乐无穷。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认识了课本之外的一些汉字,拓展了识字的范围。
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系统识字
据统计,汉字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声字。形声字是基本字和偏旁部首拼合而成的。学生熟悉了基本字以后,可以很快地熟悉一大串字。例如利用声旁归类,带有同一种声旁的字往往读音相似,字形相近,容易混淆,教过“牙”字之后,教师可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带有“牙”的字:芽、蚜、鸦、讶等,再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字的特点编顺口溜归归类:小草冒出来了就是发芽,有一种害虫叫蚜虫,黑黑的鸟呀呀叫,那种鸟儿叫乌鸦,说话的时候语气很“惊讶”,于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与综合画出了这样的思维导图,一列火车“牙”是火车头,而芽、蚜、鸦、讶是一节节车厢。通过画思维导图的形式把新旧知识加以归类,并展示交流,加深了学生对同类字的记忆。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与综合把同类的字归纳在一起并画出思维导图,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有效性。
四、运用思维导图理清文章脉络,抓关键词句识字
低年级课文都配有生动形象的图画,老师在讲授课文时利用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观察图片,指着图上的物品说一说它们的名称,让学生对词有个初步感知。然后运用生字词语卡,进行多种形式的认读。能够引发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同时通过抓关键词句,对学习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从而加强对所学内容整体的把握,能够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地有效。
在进行人教版第二册课文《两只鸟蛋》一课的教学时,指导学生查找关键词和核心内容,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在理顺课文脉络的同时,教师加以适当的指导,升华文章的主题。这样使学生在把握文章主线的同时,有效锻炼了其快速阅读和掌握文章主旨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样通过思维导图学习课文,对促使学生加强汉字的记忆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总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将大脑思维过程具体化、直观化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模式,促进了知识的整理消化和吸收。同时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充分挖掘学生智力潜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作者简介:邱敏(1981.1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德州,单位全称,齐河县清华园学校, 现有职称:中学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一、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
小学阶段,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能力直接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低年级学生存在识字范围狭窄,识字途径单一,识字基础薄弱,记得快忘得也快,形近字容易混淆,同音字容易写错等现状.传统的对比教学法,枯燥乏味,学生易产生厌倦畏难情绪。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运用文字和图片促进有意义学习的教学形式,能够在辅助汉字学习时化静为动、化繁为简,把静止、繁琐的汉字形象化、简单化,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新鲜感受,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记忆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如:教“巢”字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再让孩子说说它像什么,有的孩子说像大树上的鸟窝,有的说果树的波纹,然后引导孩子们把他们想到的画下来,学生很自然地就把巢的字形记住了。教“飞”字时,很多孩子画了正在拍打双翅飞翔的鸟儿、蝴蝶、飞机等等。他们的翅膀与飞的撇、点很像;再如教“拍”字时,我引导孩子联系生活实际,想出与拍有关的运动,学生想到了拍手、拍球、……“你们能简单地画画吗?”我问学生。学生看到了画面知道拍离不开手,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生动的图画,让字形和字义在脑海里如动画般闪现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了他们的识字能力。思维导图与记忆生字的巧妙联系丰富了学生的想象,极大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二、运用思维导图围,拓展识字范围
传统的识字教学让学生只知有其字,但不知其字形与字义及字音之间的联系,只是让孩子简单地会组组词,形式单一,很难让学生保持兴趣,而思维导图强调学生思想发展过程的多向性,特别是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已经接受了很多知识,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将多种信息和所学目标有机联系,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绪任意馳骋,围绕一个汉字一边思考一边“涂鸦”。我注重引导孩子由此联想到一些词,几句话,甚至几首诗。这样不仅丰富了学习方式,充分刺激大脑,其乐无穷。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认识了课本之外的一些汉字,拓展了识字的范围。
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系统识字
据统计,汉字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声字。形声字是基本字和偏旁部首拼合而成的。学生熟悉了基本字以后,可以很快地熟悉一大串字。例如利用声旁归类,带有同一种声旁的字往往读音相似,字形相近,容易混淆,教过“牙”字之后,教师可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带有“牙”的字:芽、蚜、鸦、讶等,再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字的特点编顺口溜归归类:小草冒出来了就是发芽,有一种害虫叫蚜虫,黑黑的鸟呀呀叫,那种鸟儿叫乌鸦,说话的时候语气很“惊讶”,于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与综合画出了这样的思维导图,一列火车“牙”是火车头,而芽、蚜、鸦、讶是一节节车厢。通过画思维导图的形式把新旧知识加以归类,并展示交流,加深了学生对同类字的记忆。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与综合把同类的字归纳在一起并画出思维导图,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有效性。
四、运用思维导图理清文章脉络,抓关键词句识字
低年级课文都配有生动形象的图画,老师在讲授课文时利用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观察图片,指着图上的物品说一说它们的名称,让学生对词有个初步感知。然后运用生字词语卡,进行多种形式的认读。能够引发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同时通过抓关键词句,对学习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从而加强对所学内容整体的把握,能够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地有效。
在进行人教版第二册课文《两只鸟蛋》一课的教学时,指导学生查找关键词和核心内容,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在理顺课文脉络的同时,教师加以适当的指导,升华文章的主题。这样使学生在把握文章主线的同时,有效锻炼了其快速阅读和掌握文章主旨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样通过思维导图学习课文,对促使学生加强汉字的记忆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总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将大脑思维过程具体化、直观化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模式,促进了知识的整理消化和吸收。同时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充分挖掘学生智力潜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作者简介:邱敏(1981.1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德州,单位全称,齐河县清华园学校, 现有职称:中学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