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教育之道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道德教育”是班华教授提出的一种本土化的教育思想,是植根中国教育实践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既是对中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深化,也是对中国心理教育理论的升华。从中国文化的视角解读心理—道德教育思想,其中蕴含着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文化传统、“天人合一”的价值理想及“整体和谐”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心理—道德教育;中国文化;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整体和谐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8-0010-03
  近十年来,在先生的指导下不断研习心理教育之道中,愈发感受到心理—道德教育思想背后蕴含着的中国文化特色,体验到心理—道德教育思想中蕴藏着的中国哲学根基。正如先生所言:“‘心理—道德教育’是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在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生长出来的,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心理教育模式的成果。”[1]因此,斗胆从中国文化的视角对心理—道德教育思想做一点粗浅的解读,以求教于先生及同道。
  一、心理—道德教育思想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文化传统
  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单纯以社会意识和社会伦理为准则,过于关注社会价值的实现,偏重于道德教育的教化功能,忽视了教育对象的主体特征。虽然传统的道德教育也强调其目的是“培养人”,但又将其限定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依然没有将人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对待,此时的人是被动的、受控制和灌输的对象,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学内涵没有在道德教育中得到有效彰显。西方传统社会强调依靠宗教的力量来维系道德,康德曾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强调道德建设的三个基本前提:意志自由、灵魂不朽、上帝存在。认为至善是人的道德所能达到的最高、最完满的状态,人要到达至善就要以灵魂不朽作为先决条件,因为有限的生命无法达到完满的善,设定上帝的存在则因为人的行为目标需要完满的上帝作为目标参照,人在不断追求善的过程中,要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善的要求,则需要个人意志的自由,实际上将人的道德建设交给了上帝,靠宗教等超自然的外在力量来提升人的道德品质。心理—道德教育思想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心理学的视角。心理学作为研究人性的科学,将会为道德教育融入更多的人学内涵,班华教授曾明确提出“心理—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2],旗帜鲜明地将关怀人的精神生命、服务人生幸福作为心理—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既有别于西方“以神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也区别于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囿于“社会价值”的偏差,更深刻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情怀。
  中国传统文化就整体而言,其核心特征就是“以人为本”。如《尚书》所言,“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强调人在天地万物中的核心地位,使人的自我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先秦思想家荀子曾将天地万物分为四类:“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以此说明,人知荣辱、知羞耻、有理性,高于禽兽,但人也有君子和小人之别,道德教育的核心功能就是帮助人达到君子的境界,提升自身的精神生命;道家同样认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通过养生来善待生命,养生关键是养心,以修身养性来收敛贪欲,以善待己身来求得人生的幸福。这一传统文化中的人本化精神,在心理—道德教育思想中得到了最好的阐释。
  二、心理—道德教育思想蕴含着天人合一的价值理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天人合一既是一种哲学方法论,也是一种人类的价值理想,因为天人合一的命题,不仅是在分析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而且还在哲学的层面上,探讨人的终极存在,认为实现与天合一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与终极意义。天人合一对人类心灵境界的关注,其根本意义在于解决人的心灵问题。“天道”是内在于人而存在的,是由人来体现或实现的,它对应的是“人道”,否则“天道”是没有意义的。
  心理—道德教育思想所体现出的天人合一价值理想,就心理与道德的关系而言,可以表现为两大方面:其一,心理教育所关注的“人道”与道德教育所关注的“天道”,在存在本原上呈现天人合一的状态。在孔子看来,天人合一中的“天”,既涉及作为自然规律的“自然之天”,还包括与人的道德规则相联系的“道德之天”,对人而言这种道德之天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道德之天的价值在于建立人心的秩序,因此孔子在敬畏“道德之天”的同时并未忽视人的作用,“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在天人合一中人始终是核心,人的最终幸福不是受制于天命的,人的自强自立、自尊自信等不能完全出自于人自身,需要在人自身之外设立“天”,“天”使人达到自觉,所以,人对道德应该保有对上天般的敬畏。但“道德之天”并不是脱离人而存在的,它是为人而存在的。其二,心理教育所关注的“客我”与道德教育所关注的“主我”的结合,是人的精神生命的完整表现,也就是说,从天人合一的视角加以认识,只有“主我”与“客我”一致才是对整体生命存在的体认,这与西方哲学强调的“物我相分”“主客相分”的方法论相区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认为物与我、主与客的分别是人认识生命本质的障碍,如果仅将心理教育局限于“客我”的认识,则是心理教育对人生命本质的遮蔽。与之相对应,将道德教育局限于“主我”的认识,也是道德教育对生命自我的忽视,仅仅从“小我”出发的心理教育或仅仅从“大我”出发的道德教育,都无法完整反映出人的精神生命的本原。而天人合一的心理—道德教育思想则要达到“因诚致明,因明致诚”的精神境界,即从人的本性来达到认识之明,也可以从认识之明来达到人性之诚,将内在的生命体认与外在的道德认知结合起来,达到从人的本性出发去追求生命超越的境界。
  三、心理—道德教育思想蕴含着整体和谐的思维方式
  心理—道德教育是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而非简单结合。“德心融合的根本是‘融合’,它是有机的结合,是一体化的契合,是在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的基础上产生的新质……德心融合不是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目标的消解,而是目标的集成与提升。”[3]任何一种教育现象都有其文化的印痕,德心融合的心理——道德教育思想的提炼,也必然离不开其文化所沉淀下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人们有着不同的兴趣和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些都影响到科学理论和知识的表达、结构和原理,因此即使是科学和数学理论也是‘文化性的’。”[4] 具体而言,心理—道德教育思想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认识世界的方法,这就是有机论的宇宙观,并与西方机械论的宇宙观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前者以综合为主,后者以分析为主。机械论的分析是把整体的自然分解成部分、单元、要素,这些要素一般是可以观察、可以量度的。初级的分析,是以形式逻辑为主的推导,其过程是可逆的,从部分到整体的关系是一种加和关系。有机论把自然看作一个整体,整体综合的功能是部分不能替代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对有机整体的分析,不再是线性因果关系和形式逻辑,而要用辩证逻辑和系统方法,分析其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制衡关系。”[5]
  心理—道德教育思想所蕴含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思维的整体观(普遍联系思维)与和谐观(息争致和思维)。思维的整体观即整体看问题的思维方式,认为社会、家庭、个人乃至宇宙万事万物都是作为整体存在的,它们各自虽然都包含着多个要素,但要素无法单独存在,要素只有结成整体才能存在并发挥其功能,整体不是部分之和,而是其有机结合。心理—道德教育思想很好地反映出中国人整体思维的特征。为此,班华教授的观点极具说服力:“以整体性观念看待心与德的融合,我们应从方法论的角度,以整体性思维方式看问题。人是整体性的,素质是整体性的,教育也是整体性的。心理素质与道德素质实际上都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方面;各个部分素质与整体素质之间,整体素质的各个部分之间,都有内在联系。人的教育是整体性的,各类素质的教育是有内在联系的,即培育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的教育是有内在联系的。各方面的素质及其与教育之间相互联系的必然性,就是心理教育融入德育因素和其他各类素质的内在根据。” [6]不难发现,体现出整体性思维方式的心理—道德教育思想,更加符合中国哲学对人的理解与认识,因为在中国人的理念中,“我”不是单个的、孤立的个体,而是与他人结成社会关系、与天结成对应一体关系的“我们”,也可以说,人就是“人—人”“人—天”关系的总和。整体性思维方式意味着将心理与道德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表现为天人合一的观念,体现着普遍联系的原则,按照老子“以物观物”的主张,就是要在把握事物的整体中去领悟心理—道德教育思想的本质。
  思维的和谐观是指息争致和的思维方式,即认为均衡、协调是世界的本质,应当用“和”的原则看待心理与道德的内在联系,体现着矛盾调和的原则。心理与道德间是如何相互关联、整体为一的呢?思维的和谐观认为,二者间应具有包容性、差异性、互补性和平衡性的特点。包容性意味着心理与道德一个关乎人的心理品质,一个关乎人的道德品质,二者虽然不同,但一样可以兼容并蓄,宽容包纳;差异性意味着和而不同,心理与道德是有差别的统一,而不是无差别的同一;互补性意味着心理与道德相辅相成、张驰有度,不离中和之道;平衡性意味着高者抑之,低者举之,达成心理与道德的动态平衡,将二者的冲突控制在最低程度。也就是说,心理—道德教育思想既提倡二者的包容性,又承认二者的差别性,亦强调二者的互补性,最终实现心理与道德的平衡性。
  综上所述,班华教授提出的心理—道德教育原创性思想,不仅是对我国学校教育实践的提炼与升华,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理论上的展现与建构。窥斑见豹,作为弟子,为先生在教育学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为先生博大精深的学术造诣而叹服,更让弟子敬仰的是,为这些创造性成果赋予生命的先生的学术人格与治学精神。就如同心理—道德教育思想的提出,先生的许多学术思想,都不是坐而论道的理论推演,而是对我国原生态教育实践的总结,这种扎根中国教育现实、建构中国原创性理论的研究取向,反映出先生学术人格中的实践情结;从心理学的视角(即“人的发展”视角)去关注中国的道德教育,反映出先生学术人格中的人本情怀;将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将心理教育的研究对象提升到“心灵”的层面,反映出先生学术人格的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真心希望先生的学术思想与学术人格能够长久施惠后辈、润及实践、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祝愿先生生命之树常绿,学术之泉永流!
  参考文献
  [1][3]班华.对心理—道德教育的探索——兼论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J].教育科学研究.2010(1):29,33,27.
  [2]班华.心理—道德教育服务人生幸福[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92.
  [4]博杜万·于尔当.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科学性愿望[J]//乐黛云,李比雄.跨文化对话6.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5.
  [5]赵载光.天人合一的文化智慧[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65.
  [6]班华.对心理—道德教育的探索——兼论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J].教育科学研究.2010(1):27.
  责任编辑 徐向阳
其他文献
师爱之于教育的价值,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这已是业内外的共识。但是,师爱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却是各说各理,远未达成共识。  但这个问题应该得到澄清。因为只有知道何为爱,才能谈如何爱。糊涂的爱,爱得越深,就越迷茫。  不同视角的师爱,有着不同的意味。  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曾妮看来,教师是一种专业身份,所以师爱的本质,是一种专业伦理。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易连云教授和博士研究生付有能则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出版后风行图书市场,成为作家出版社的得意之作。近日,这部畅销书的幕后推手——编辑郑建华又施身手,推出一部新的家教读物《机智老爸机灵儿》。  两部书都是手记体, 一个是“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一个是“一个作家的幽默教子手记”,但两部书又各具特色。一个从教育专家的角度,苦口婆心,三句话不离教育本行;一个从作家的角度,处处留心,作家学问写文章。尤其《机智老爸机灵儿》里的文章
《正面管教》,1981年美国第一版,至今已在美国销量超过400万册。被翻译成16种语言,在美国之外的国家销量超过200万册。    《正面管教》,1981年美国第一版,至今已在美国销量超过400万册。被翻译成16种语言,在美国之外的国家销量超过200万册。《正面管教》已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作者简·尼尔森,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利福尼亚婚姻和家庭执业心理治疗师,美国“正面管教
编者按:  当下,道德混乱甚或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何以理性看待其对教学的影响与挑战?何以积极应对,促使学科教学内隐德育更为“真挚”“感人”,更加“入里”“走心”,实现返喻德之璞,归育人之真?这成为思想政治课程执教者无法回避的艰深命题。自本期始,我刊特约孙杰老师开辟专栏,秉“思想政治课德育视界探新与路径转换”之主题,承“基于病灶—引入范式—实践推进”之思路,以若干全新视角假以延展,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实
摘 要布卢姆认知目标新分类强调目标、教学与评估的一致性。将其引入思想政治课堂,通过学习要求和学习任务分析,明确教学目标,并进一步分解教学目标,从而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并作出教学结果的诊断,能够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关 键 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布卢姆认知目标新分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3-00-04  科学的
傅淳华、杜时忠:超越教师平庸之恶  傅淳华、杜时忠在《教师教育研究》第7期撰文指出,所谓教师平庸之恶,是指教师因为无思想,甚至无动机服从一定制度而导致的道德冷漠。教师平庸之恶是学校生活中的现实存在,其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学校制度对教师平庸的制造和向功利的倾斜,这种倾斜无疑源自于学校制度在功利与道德的张力中的迷失。  超越教师平庸之恶必须从制度变革入手,使之重拾道德本意。首先,正确对待制度现实。学校理
摘 要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需要家长主体的深度参与。借助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促进家长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和认同;开发网络直播课程,吸引家长主动参与课程实施;建立动态课程资源库,激发家长参与课程的主体自觉,促进幼儿园课程建设。  关 键 词幼儿园课程;家校合作;课程资源;网络直播课程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3-00-03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许多幼儿
摘 要公民学是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核心课程。美国历史上唯一国家层面的公民学课程标准《公民学与政府国家标准》,厘定了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为各州公民教育实践提供了学科框架和内容指导,也为公民教育教材的编写和学生学业成绩评估提供了参照标准。美国的经验,能给我国公民教育课程设计以有益的思考及启示。  关 键 词美国;《公民与政府国家标准》;公民教育课程;公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
摘 要榜样教育能对小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对小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榜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注意贴近生活实际,注重潜移默化,重视舆论导向和长期激励等。  关 键 词小学生;榜样教育;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7-0048-03  榜样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最常
摘 要:当下,儿童“被成人化”已使儿童世界处在危险边缘,而儿童立场的缺失则使教育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儿童立场的确立是教育的根本旨归和出发点。要使儿童的灵魂转向,教育者的灵魂应当先于儿童转向。要正视儿童世界的存在,实现教育思想和行为的转变:教师要做长大的儿童,要保护童心,要积极面对成人和儿童世界的冲突。  关键词:儿童世界;儿童立场;灵魂转向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