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玛雅“黄金飞机”说起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nm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同济大学航空与力学学院师生仿制并试飞成功一款不同寻常的飞行器——古代玛雅时期的“黄金飞机”。
  古代有飞机吗?古人为何会制造出和现代飞行器类似的飞机?目前文献中记载了怎样的古代人类飞行器的相关情况?神秘的古代人类飞机到底是什么样的?
  本文将对此一一解答。
  古代埃及:法老的直升机与木鸟
  “法老的直升机”
  
  1848年,一名考古探险家在古埃及阿比杜斯城塞蒂神庙入口横梁上发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图像。当时,人们脑海中还没有飞机的概念,自然也没人知道那些飞机状象形图描绘的是什么。于是,这些古怪的图像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世人遗忘。直到20世纪末,现代考古学家才惊讶地发现,那些3000年前的古埃及雕刻图像竟然是现代直升机的模型。神庙墙壁上雕刻的武装直升机图像拥有明显的螺旋叶片和垂直尾翼,另外几个航空器图像也极像现代的超音速战斗机和轰炸机。
  据史料记载,3000多年前,统治古埃及的是著名的法老塞蒂一世,他统领的军队所向披靡,大大扩张了古埃及领土。这些石刻中的图案被史学家称为古埃及“法老的直升机”。
  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怎么可能会画出直升机和飞机图像呢?关于这一问题,在考古学界曾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埃及考古学家艾尔福德在研究了塞蒂神庙上的象形文字后认为,古埃及艺术家描绘的“直升机”或“飞机”都是真实存在的。他表示,古埃及人描绘的是一个真实的直升机模型,就像他们经常用图画描述日常生活一样。反对者则认为,塞蒂一世法老有个绰号叫“蜜蜂”,古埃及神庙墙壁上描绘的不过是一只蜜蜂的图形而已,他们无论如何也不相信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竟然看到过20世纪才发明的直升机。
  时至今日,有关“法老的直升机”的争论仍在继续,一些研究人员始终坚信,古埃及人是通晓航空学知识的,并且学会了飞行,但后来这一知识不知为何失传了。还有历史学家宣称,古埃及神庙上描述的奇怪飞行器事实上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飞行器。他们甚至根据这些图案制造了静态模型,并发现许多模型都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能够在风洞中“飞翔”。
  木鸟模型
  1898年,在一座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坟墓里,人们发现了一个与现代飞机极为相似的物品——木鸟模型。其材质为古埃及盛产的无花果树,重量很轻,只有30克左右。该模型除头部似鸟外,其他部分与现在的单翼飞机极为相近:有一对平展的机翼,修长的机身,尾部设置有垂直尾翼,垂直尾翼上方还有平直尾翼脱落的痕迹。由于当时人们脑海中尚无飞机这一概念,便把它命名为“木鸟模型”。古埃及木鸟模型目前存放在开罗古物博物馆第22室,物品登记编号为6347。
  1969年,考古学家米沙博士在博物馆的古代遗物仓库里发现了更多的木鸟模型。为了弄清木鸟模型的庐山真面目,米沙博士建议埃及文化部组成特别委员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1971年12月,一支由考古学家、航空史学家、空气动力学家和飞行员组成的委员会开始对这架木鸟模型进行研究。经鉴定,大多数专家认为,该木鸟模型在外形上具有现代飞机的基本特征:流线型机身、上单翼、近似锥形的鸟头状机头、垂直尾翼;各部件比例协调,再加上脱落的平直尾翼,完全符合现代飞机的基本构造。在气动性能方面,主机翼提供升力,尾翼和机翼分别提供飞机俯仰、横滚及航向上的稳定性,符合空气动力要求。随后的风洞与飞行模拟实验还表明,该木鸟具有良好的滑翔飞行性能。
  古玛雅:千年前的超音速飞机
  玛雅人的“黄金飞机”
  
  玛雅文明是1500年前分布于南美洲的丛林文明。虽然处于新石器时代,但在天文学、数学、农业、艺术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然而,在900年前,玛雅文明突然神秘消失,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
  18世纪,人们在哥伦比亚玛雅文明遗址中发现了一个极像现代飞机的黄金制品。当时的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一种以鸟或鱼为原型制作的饰物,并没有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到了20世纪末,人们在厄瓜多尔南部一座教堂和地下隧道中,又先后发现了两个用黄金制成的类似物品。航空专家认真辨认和研究,得出了完全不同于前人的结论。他们认为,那是一种飞机模型,与现代飞机模型极为相似。
  这种“飞机”的“机头”有些笨拙,后面是“驾驶舱”,由一个防风墙保护着,推进系统装在“机身”里,两个对称的水平机翼呈三角形,再加上两个水平安定面尾翼和一个垂直尾翼,就构成了一架完全符合空气动力学的飞机模型。根据这些模型画出的三视图(机械制图中“俯视图”“侧视图”和“前视图”的统称),看上去同现代飞机确实非常相似。
  更令人称奇的是,在南美另一处约238米深的地下,人们也挖出了一个用黄金铸造的古玛雅“黄金飞机”模型,它与现代的B-52轰炸机十分相像。这个物件不但设计精巧,而且具有飞行性能。
  
  超音速的鼻祖
  1956年,美国纽约首都艺术博物馆曾举办了一场前哥伦布时期的黄金展,展品中就有一个拥有三角翼和垂直尾翼的黄金飞机模型。美国纽约研究所的专家在对这架古代飞机模型进行风洞实验后,绘制了一张技术图纸,把古代飞机模型的概貌描绘了出来。
  接着,科学家在实验室对同样的模型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这种模型竟然能够以超音速速度飞行。据说,正是对这架黄金飞机的研究,才使得洛克希德公司的航空设计师们发明出了当时最好的超音速飞机。   然而,飞机是1905年才由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的,这些黄金模型的制作者却是不知道飞机为何物的古玛雅人。制作模型当然不同于制作飞机,但模型不会是凭空想象的产物,它必定要以某些实有之物作为依据。那么,在古代的南美洲,谁为制作这些飞机模型的古玛雅人提供了飞机的实物呢?这又是一个未解之谜。
  古代印度:神秘的维曼拿斯
  维曼拿斯,又叫维曼拿,指的是一类古代印度飞行器。在古印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等典籍中,维曼拿斯被描述成能够在地球大气层、太空和水底航行,具有军事方面用途的多栖飞行器。维曼拿斯的英文名为Vimanas,意思是“神话般的飞行器”。在现代印度语里,“维曼拿斯”一词泛指普通的飞行器。
  史诗中的飞船
  大多数飞碟研究者认为,维曼拿斯可能来自于外太空,或者可能源自于政府的某种军用设备;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它们源自于古印度。他们的依据是,古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等梵语史诗中记载有这种飞行器。这些文献还被翻译成英文甚至中文,广泛传播,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近年来,我国拉萨等地发现了一些珍贵的梵语资料。它们被交给印度一位梵文专家鲁思罗拿博士翻译。鲁思罗拿博士拿到资料后惊讶地发现,这些文献不仅描述了维曼拿斯的构造,甚至还描述了维曼拿斯的推进方式:用一种所谓的“反重力”来抵消地球引力,很像中国的轻功。
  “维曼拿斯有很多窗户、两层结构,飞走时发出的强烈光芒,就像太阳,其声音似炸雷……喷着红色火花,升到高空,看起来就像彗星,直达太阳和星空。”这是古代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里记载的内容。《摩诃婆罗多》描写的是古印度婆罗多族两个分支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规模浩大,许多国王和神灵分别参加了双方的战斗。根据史学家考证,这场大战有一定的事实背景。近年来,有些学者重新审视并研读这部史诗,发现其中竟描述了许多高科技武器和飞行器,包括维曼拿斯。这些维曼拿斯的出现时间和发展水平远远超过了古诗产生的时代,甚至在今天看来也十分先进。这不能不令人称奇。
  《罗摩衍那》是和《摩诃婆罗多》齐名的另一部古印度史诗,它记载的罗摩帝国相传建立于大约1.5万年前,位置大致在今天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由“文明的祭司——国王”统治。罗摩帝国有7个大城市,古典印度文献将它们称为“七圣城”。在《罗摩衍那》中,至少记载了4种维曼拿斯。作为飞行器,维曼拿斯被描述成圆形,拥有舷窗和圆屋顶,有点像我们想象中的飞碟,它以“像风一样的速度”飞行,发出声响;也有一些维曼拿斯为长圆筒状。
  神庙中的惊人发现
  甘吉布勒姆是位于印度南部的一座古城,有400余座神庙。在这些神庙中,除了湿婆、黑天、罗摩等众多古印度神灵的雕像外,还有大量被称为“战神之车”的维曼拿斯雕塑。
  人们一般认为,这种维曼拿斯就是神话中人物的坐骑,是被杜撰出来的物品。然而,1943年,在印度南部的迈索尔市梵语图书馆一座倒塌庙宇的地下室中,人们发现了公元前4世纪的印度古代文献——一份题为“Vymaanila-Shaastra”的古代梵文本简稿件。
  在这份“科技论文”中,以6000行的篇幅详细记载了维曼拿斯的构造、驱动方式、制造、保管、原料乃至飞行员训练与服装等诸多细节。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份文献中还记载了维曼拿斯的驾驶方法,也就是说,早在史前时代,印度就有了维曼拿斯和维曼拿斯驾驶员。根据记载,维曼拿斯的飞行速度,换算成现代计量单位约为5700千米/小时——近似于5倍的音速。5倍的音速!这已属于现代意义的高超音速飞行器的范畴。
  
  研究者们还注意到,这些维曼拿斯多被描述为多层结构,绝缘装置、电子装置、抽气装置、螺旋翼、避雷针以及喷焰式发动机都安装在飞船上。文献中还多次指明,维曼拿斯呈金字塔形,顶端覆盖着透明的盖子。有趣的是,以4个不同种类的维曼拿斯的内容介绍为基础,1923年,专家们还绘制了4张不同维曼拿斯的结构图。
  很显然,建造这样的维曼拿斯,需要借助多种现代高科技设备,更需要现代物理学特别是空气动力学的理论基础。在人们的印象中,高速飞行器械肯定是现代人的发明。但是,考古学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他们自称已经掌握了一些证据。这些证据表明,古印度人不但能够造飞行器械,还能造宇宙飞船。也就是说,当人类发明了火车、飞机、飞船,并为自己的发明所陶醉的时候,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看起来非常现代化的工具,在几千年前可能就已经存在了。
  
  古代中国:从飞车到火箭
  奇肱飞车
  奇肱飞车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一种飞行器。它是公元前1500多年商朝奇肱国人制作的一种能借助风力载人在天空远距离飞行的装置。传说,奇肱飞车曾借助风力从今天的四川载人飞行至河南。
  奇肱飞车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明确记载。《山海经·海外西经》“奇肱之国”条下注释有:“其人善为机巧,以取百禽。能作飞车,从风远行。汤时得之于豫州界中,即坏之,不以示人。后十年,西风至,复作谴之。”
  类似的文字也见于晋朝的《博物志·外国》中出现:“奇肱民善为拭扛,以杀百禽。能为飞车,从风远行。汤时西风至,吹其车至豫州。汤破其车,不以视民。十年,东风至,乃复作车遣返,而其国去玉门关四万里。”
  对奇肱飞车的构造、动力,人们至今仍无从考证,它的出现在黄帝指南车之后,结合了“善为机巧,以取百禽”的机械制作技术背景。由此可见,它的出现基本上还是遵循科学发展逻辑的。   
  公输木鸟和墨子木鹞
  公输般,即大家熟悉的鲁班,春秋末期著名工匠,被后世尊为中国工匠师祖。据《墨子·鲁问》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由此可见,他也是中国航空史第一人。
  墨翟,即墨子,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者。他曾用3年时间制成一只会飞的木鹞;但一试飞,就坏了。
  墨子是我国早期进行飞行器研究的学者,为风筝等民间简易飞行器的诞生奠定了实践基础。
  
  飞行翼装
  古代中国人曾设想像鸟儿那样有一双翅膀,自由翱翔天空。这个设想放在现代,便是刺激冒险的翼装飞行运动。早在西汉,我国就曾出现过身有两只巨大人工翅膀的“羽人”形象。但因史书上只载其事,未记其名,让他成了一位无名的“翼装侠”。
  据《汉书·王莽传》记载,当时王莽篡位建立了新朝,北方匈奴经常进犯,王莽遂下令招募类似今天特种兵的勇士,凡是有特殊技能者均可以破格使用,委以重任。
  一时间,众多怀有绝技的人前来献艺。其中,有一男子自称能飞,日行千里,很适合当侦察兵,可以空降到敌后侦察敌情。王莽半信半疑,让他当场试飞。此人用鸟羽制成了两只人工翅膀,即“取大鸟翮为两翼”,将之紧绑在自己的身上;又在头和身体其他部位插上羽毛,最后再装上环钮等器件,双脚弹地而起。虽然此次飞行只有“数百步”,却是中国飞天梦想中的一个重要事件。遗憾的是,王莽觉得其人技艺华而不实,虽然给了奖励,并委任其为“理军”,但此技术并未能得到重视和发展。
  张衡木雕
  张衡,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学者,曾官至尚书,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世称张衡为“科圣”。
  
  事实上,张衡在早期飞行器的探索中也有贡献。北宋《太平御览·工艺部九》引《文士传》中一段记载说:“张衡尝作木鸟,假以羽翮,腹中施机,能飞数里。”意思说,张衡的这项发明是一只内部装有特殊装置的能飞几里的木雕。也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一种飞机类的飞行器。但装在飞行器上的发动机必须重量足够轻而马力足够大,并且还要求飞行器本身具有一定的适宜起飞上升的形状等,这些条件在张衡所处的时代没有一条是能做得到的。所以,一些航空专家推测,张衡的木雕即使真的“腹中施机”,这种“机”也不会是动力机,而是一种装在风筝上用线控制飞行的操纵机构。然而该木雕“能飞数里”的记载从另一个方面证明,我国古代的工程师已经开始进行飞行器控制方面的思考和探索,并且注意到飞行器航程对于飞行器功能的作用。
  万户火箭
  万户,或万虎,相传为我国明朝时的一个低级位官吏,或者是锦衣卫都指挥使,但他也许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尝试用火箭升空的人。
  根据记载,早在16世纪,万户便开始尝试用民间自制的烟花来产生动力,从而推动他飞往太空。 捆绑着47支烟花的座椅便成了万户的第一架也是最后一架“飞行器”。在发射当天,万户穿戴整齐,坐上座椅。跟随他的47位仆人同时点燃了烟花。随着一阵剧烈的爆炸,硝烟散尽后,万户和他的“飞行器”已是灰飞烟灭。
  美国著名的探索频道节目“流言终结者”历来以尝试各种疯狂实验而闻名。该节目的制作人员曾经制作了万户的飞行座椅来进行发射实验。当烟花引燃后,座椅还未离开发射台便已爆炸,捆在座椅上的仿真人体模型被烧得惨不忍睹。他们也尝试用新型火箭推进器来代替古老的烟花进行实验,但这样做很难让座椅垂直升降。在节目中可以看到,离地约1米左右时,座椅已经变成横向前进然后马上冲向地面。实验证明,利用捆绑在座椅上的小型火箭推进器难以产生足够的推力来使座椅升空,虽然使用现代小型火箭能够产生足够大的推力,但并没有持久性和稳定性来保持座椅一直向上运动,更不用说要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来进入地球轨道了。
  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向太空搏击的英雄。他的努力虽然失败了,但他是全球首位设想借助火箭推力升空的人,因此他被世界公认为“真正的航天始祖”。
  自古以来,我国苏州香山一带能工巧匠辈出,在明代,此地木工工艺尤其发达。我国清代著名学者徐翥先在《香山小志》一书中记载,明朝有个叫徐正明的,听人讲《山海经》中奇肱国人坐飞车的故事,就想造一架飞车。他殚精竭虑,用了一年才设计出图纸,按照图纸反复修改,十多年后,才把飞车制造出来。
  
  徐正明飞车的形状酷似一把圈椅,下面有机关和齿轮。人坐在椅子上踩踏两块木板,上下机关旋转,“风旋疾驰而去,离地可尺余,飞渡港汊不由桥”。
  徐正明并不满意飞车的性能,他希望能飞过房屋、越过湖面才好。正想着继续改进飞车的设计,人却病死了。
  他的妻子因为徐正明把心思都放在飞车制造上面,以至生活困顿,一气之下,竟把飞车当柴烧了。
  飞车功亏一篑,令人惋惜。
  【责任编辑】赵 菲
其他文献
人们已知促进进食的“食欲信号”,但对诱导饱腹感的“饱腹信号”知之甚少。中国研究人员最近在动物体内发现调控蛋白质进食行为的新分子——FIT。在日常摄入的三种营养物质即蛋白质、脂肪、糖类中,蛋白质对进食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如果过量摄入蛋白质会增大肾脏和肝脏等器官的压力。FIT的基因表达水平在果蝇摄入蛋白质食物后显著升高,但对其他类型的食物并无响应。FIT基因表达水平提升,会抑制果蝇进食蛋白质;而FIT突
“立夏”之时太阳正好到达黄经45度,北半球气温整体开始升高,是年度周期中夏季的起点。一年有四季是时序常识,为什么甲骨文中无“夏”字?有观点认为,殷商时期一年只分“春”与“秋”两季,尚无四季之说。实际上,从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虞书·尧典》的记载来看,包括“夏季”在内的四季说法在传说中的尧帝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在孔子生活的时代,春夏秋冬四季概念已为社会普遍接受。随后,在战国时期正式形成了二十四節气,有
2016年12月22日3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嗅碳卫星”)发射升空。这是继日本“呼吸”号卫星、美国“轨道碳观测者”2号(OCO-2)卫星之后,全球第三颗嗅碳卫星。该卫星的成功研制和后续在轨稳定运行,将使我国初步形成针对全球、中国及其他重点地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进行监测的能力。为什么要发射嗅碳卫星?嗅碳卫星如何嗅碳?我国发射的这
2013年中国6大考古新发现  张掖西城驿遗址 该发现基本回答了四坝文化的来源问题,对于全面认识河西地区早期聚落的发展演变和中国早期冶金技术研究有重要意义。  随州文峰塔东周曾国墓地 该发现首次科学完整地揭示了一批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墓葬;首次在随州发现曾国车马坑,为认识春秋曾国车马殉葬制度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  西安秦始皇帝陵园 考古发掘工作主要内容为4项主动性发掘,包括陪葬坑K9901、陵寢建筑遗
“三令五申”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宋代曾公亮撰写的《武经总要》,对“三令五申”有明确的记载。所谓“三令”:一令觀敌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其耳目;三令举斧,以宣其刑赏。所谓“五申”:一申赏罚,以一其心;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画战阵旌旗;四申夜战听火鼓;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三令”与“五申”的原意是教育将士应该在战阵中
眼皮的睁开与闭合,主要由环状的眼轮匝肌和扇状分布的提上睑肌完成。需要闭眼时,大脑发出指令,经过神经传导控制眼轮匝肌收缩,眼皮就闭合起来; 反之,大脑支配提上睑肌收缩,眼轮匝肌松弛,眼皮就睁开了。打喷嚏时要用很大的力量排出气体,肺内、口腔内、鼻腔内都有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可以使喷出气流达160千米/小时的速度,能喷到三四米以外!如果睁着眼睛打喷嚏,喷嚏的压力就有可能严重伤害泪腺导管,甚至使视神经受到
2016年1月7日,美国数学家库珀发现第49个梅森素数274207281-1,即2的74207281次方减1。这个超大素数有22338618位,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素数。如果用普通字号将它连续打印下来,它的长度可超过65千米!    梅森素数是一种特殊的素数,它是数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之一。所谓梅森数,是指形如2p-1的一类数,其中指数p是素数,常记为Mp 。如果梅森数是
手的大拇指与中指之间的手指叫“食指”,这和拇指、小指、中指的命名似乎有些区别,与食指的大小、位置也无关,从字面上看来却与食物有关,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食指最早还真的和吃有关,但可  不是吃手指的意思。古人习惯用这个指头试探汤水、食物的冷热、味道,然后放到嘴里吮一下——古人这样做并不奇怪,因为上古时代的食物大多是用手直接抓起来吃的。因此,古人专门将这个手指称作“食指”。之所以选择食指来做这个工作,也
范艾伦带是环绕地球的高能辐射带,由被地球磁场捕获的带电粒子构成,经常因太阳风暴和其他空间天气事件而剧烈膨胀,影响卫星通訊、GPS定位系统,甚至是宇航员的安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范艾伦探测器(原名辐射带风暴探测器)发现,一个人造的“太空屏障”正在向外推动范艾伦辐射带。这个“太空屏障”是甚低频无线电通信(VLF)造成的。VLF一般用于远距离和海底通信,它能将编码的信息传送到遥远的地方。这些通信信
从古至今,悬挂在夜空中的一轮明月,都是人类心目中最亲近、最熟悉的天体。关于月球 ,我们有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和吴刚伐木的神话传说;古希腊有月桂女神的故事;古印度人甚至认为月亮代表男性,地球代表女性。然而,这个从人类文明诞生时就陪伴我们的朋友——月球,其形成原因却一直都是一个谜。虽然科学家通过种种假说试图解释月球形成的原因,但却总存在各种瑕疵和争议。2014年以来,最新的科学发现又让原本最有可能“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