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指南》提高教师对大班幼儿社交行为的观察能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的社会交往是幼儿与周围人相互交流信息,交流情感的过程。幼儿园纲要指出:幼儿应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而《指南》中提到的人际交往,被赋予更深层次的概念。它还包括帮助幼儿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发展幼儿的自主性等。要想了解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水平,教师就需要通过观察、解读幼儿外在的社交行为来达成。但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观察依据,教师很难对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有个恰当的综合评判。随着《指南》的出现,社会领域中针对特定年龄段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社交行为的一些典型性表现,为教师们提供了直观外显的观察依据。便于教师以此为依据对幼儿进行有效观察,解读幼儿的社交行为,全面分析评估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及引导。

二、把指南作为观察、了解大班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特点和依据


  大班的幼儿已有了强烈地想与人交往的意识,开始形成稳定的同伴关系,其同伴交往具有群体性和稳定性特点。他们主要在自发形成的小群体中进行交往,交往对象比较稳定,对同伴的喜恶也趋于稳定。
  鉴于人际交往对幼儿社交能力发展的重要性,《指南》将人际交往列为了社会领域的重要子领域。在《指南》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中,就将“人际交往”分为了“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关心他人”这四个方面的要求。涉及交往态度和交往技能、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对群体、群体生活及我群关系、態度和感受几个方面,现将领域相关内容梳理如下:

三、借助一日生活和游戏对大班幼儿社交行为进行有目的、真实、客观的观察


  根据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结合《指南》中幼儿人际交往行为的典型性表现,我认为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和游戏中应从以下几方面观察大班幼儿的人际交往行为:
  (一)如何与他人接触——交往的态度、技能
  以表演游戏为例,当幼儿想要加入他人的游戏、或是对其他幼儿发起游戏邀请时。他是以怎样的态度去邀请别人或是想要加入游戏呢? 《指南》中提到的“能想办法吸引同伴一起游戏。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出理由。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这些交往方式既展示出他们的态度,又显示了他们的交往技能。作为教师需要从旁耐心、安静地去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解读每句话及动作后面隐藏的幼儿情感、态度等心理变化。
  (二)幼儿的行为方式——交往的技巧
  我们在观察幼儿的过程中,还可通过幼儿的声音特点、说话的语速和节奏、面部表情及肢体动作来了解幼儿的社交行为。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幼儿经常会先触碰对方的身体再问候,其中头的姿势、身体姿势、手势、身体活动的次数等都是交流的方式,一些情绪也能用肢体动作、语速节奏体现出来。通过观察幼儿眼睛、嘴巴、笑容等面部表情特征,可知此时幼儿的情绪、心理活动。作为教师能够记下揭露他们内心世界的小细节越多。观察的内容也就更丰富、形象。
  (三)幼儿双方的语言
  在记录幼儿的对话时,更应该记录的是他们的原话而不仅仅是他们所说的意思。虽然如实记录会花掉我们老师更长的时间和精力。但它更加真实、生动。如果我们只是记录他们对话的意思,可能其中会加入我们的主观评价。因此为求获得幼儿的真实意愿,教师应当按原对话如实地记录、分析。
  (四)在小群体中的位置
  当幼儿们组建起小群体后,他们会开始寻找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而且也认可别人拥有的地位。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特别是有一定规则性的合作游戏,例如:表演游戏、体育游戏等进行观察。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对照群体中不同地位幼儿的典型表现,结合幼儿的性格特质及日常人际交往行为,推断其所属地位。
  总之,《指南》能为我们教师如何有效地观察和了解幼儿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典型性行为提供了导向性的指引,帮助教师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人际交往行为,获得具体、真实的信息。引导教师从交往技巧、态度等方面理解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内涵及发展的价值取向,正确评价幼儿的发展。更有效地帮助幼儿拓展人际交往经验,促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性和个性。
其他文献
回忆过去的童年、少年和现在的青年时代,我们的许多时光都是在快乐而健康的游戏中度过的。游戏能调剂情绪,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增强体质,增进友谊,加强合作。在快乐的气氛中全面地提高我们多方面的素质。小孩子好玩、好动、好奇、好胜,游戏教学法,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好形式。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无论是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和表现音乐,都必须通过音乐实践环节才能体现和完成。综观当代世界上著名
期刊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系统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让学生迅速汲取知识的主要阵地。对于已从事二十多年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的我,历经了从传统教学到新课程创新改革教学再到近几年的新模式教学(翻转课堂、微课教学、533模式,包括五个环节: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归纳点拨,训练反馈,拓展延伸。三导:导学,导思,导练。三落实:双基过手扎实,思维训练落实,情感体验充实)的转变。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课堂效率显得更为重要。多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作文教学也存在些问题:教师只重视习作的命题,忽视了对内容的把握,学生缺乏选择材料的能力|,所写的内容也几乎千篇一律。教师的指导针对性不强,不重视学生观
期刊
青山如柱,支撑着万里如画的苍天;  绿水如歌,歌唱着千丈如诗的青山。  而我,一名黑土地上像泥土一样平凡的农村人民教师,就是架设在纯洁如花的学生和知识天堂之间的一架默默无闻的小石桥。  二零零五年九月一日,是我踏上美丽的育人之路的美好起点。我一个普通而有些胆怯的农村女孩儿,走进了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管理局七星泡农场九年级的教室。望着九年级那些纯真的孩子,我知道,他们真的是最纯洁最纯正的画板。我是他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课外阅读数量增多了,这表明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标准提高了,也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如今阅读教学中也出现“群文阅读”“拓展阅读”等新的阅读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就要做好课内引领,课外进行拓展阅读。如何有效地实施拓展阅读?笔者做出
期刊
一、创造思维的概述与言语和思维的关系  所谓创造思维,是指人在创造性活动中或者需要创造性解决的问题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有创见的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  (一)语文创造思维的基本特征  创造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关键因素是创造思维。它是与常规思维相对的
期刊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安排四年级上册的阅读教学,要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引导:练习朗读和默写;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  “以慢制快”:不是无限延长教学时间。“慢”能让教师避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令教学环节转换的太快,学生跟不上教学快节奏。“慢”能让每个学生都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都能通过独立阅读,把课文读懂,并有自己的体会,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讨论交流,互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是教师以一个普通读者的心态来欣赏作品,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在直面文本的基础上,从文本中“走出来”,用自己的学历、智慧、文化底蕴再创造一个我心中的文本。为达到文本解读目的,教师必须潜心绘文本,发现文本阅读的价值点;精心研空白,凸现文本阅读的升华点;细心品语言,呈现文本阅读的魅力点;匠心创情境,显现文本阅读的生活联系点,在语文课堂中让教师和学生参与文本
期刊
在小学阶段,倡导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深层次的影响小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教育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融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引领学生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为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而努力。一、根据年龄段特点,探究到突破口  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在性格行為的形成过程中,可塑性很强,在小学阶段,如何更有效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人认识事物是从喜欢开始,产生了兴趣,考根问底,必然有一股力量,这就是兴趣的力量。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有待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的针对性,用兴趣去开拓教法,培养良好的习惯。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主动需要。因此,老师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文教学是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不喜欢作文,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