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说”“思”其实也不难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hig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人在一所中职学校任职五年了,所教的高职语文内容少、难度不大,所教的学生都是中考的落榜生,底子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如果每一天只按高职语文的低要求兢兢业业却又盲目而麻木地工作,那么无论工作了多少年,其实都只是工作了一天,因为每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长此以往,无论自己还是学生都是不可能有什么进步。因此,本人考取了2008年浙江师范大学的教育硕士,在一年多的学习时间里,本人认真听取了十几位教授的专题教学和专题讲座,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拿来和同仁们分享。
  
  一、师生共“读”
  
  语文教师大部分不读书,这是不争的现实。本人原来也只读课本、教参和习题集,再就是为文凭的应考书,这些多是速成也速朽的书,如同快餐一样,只能解决温饱问题,但不能增加营养。而现在教育界提倡做学者型教师,要求教师多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许多优秀教师都有着非常深的读书情结。高级教师、全国赛课多次获特等、一等奖的史建筑说过:“我近乎苛刻地规定着自己每天的阅读量和写作量。起初极不适应,自己经常和自己打架,后来竟磨合得非常默契,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单是2005年的上半年就读完了季羡林、冯友兰、李泽厚、周国平、沈致远、朱永新、肖川、海德格尔等人的十几本书。”以勤奋著称的清华附中特级教师赵谦翔说他“所能做的只是笨鸟先飞,一个劲地飞,硬背《古文观止》,死抠《说文解字》,穷翻《辞源》、《辞海》,朝朝暮暮沉浸在古今诗文的鉴赏里”。
  在前辈的指引下,本人也规定自己每天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字,涉及各式各样的书籍,特别是文学、历史、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同时由于高职语文课时多,本人特地一周开设一节阅读课,只要不是低级或暴力的,学生都可以自由阅读。长期坚持下来,虽说离人类的思想大师还很远,但本人作为教师的底蕴更厚实了,上课自信心更足了,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更强了。学生也因为一节阅读课点燃了他们广泛进行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了业余生活,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二、师生共“写”
  
  “语文教师应当热爱写作。”这是所有语文教师都知道的,但真正能做到的极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本人原本也不动笔,作文课时大谈“构思、技巧”,也是自己天花乱坠,学生昏昏欲睡,遇到有熟人、朋友叫代笔时,就涌起一股悲哀和羞愧。有时自己真想写点什么,也不知从何处下手。上海大学的李白坚教授曾对教学第一线的青年教师说过:“你们每天都在为学生做大量的工作,每天都能够接触到最新鲜的教学实践。应该把这些都写下来——无论是用论文还是用散文,然后拿出去发表。只有投入研究,才能搞好教学;只有自己经常写作,才能教好学生作文。”南京市首批教授级特级教师、南京师大附中的王栋生老师说:“我是语文教师,写作仅仅是我的习惯而已。我喜欢写作,是因为我觉得每次写作都是一次发现、一次创造。同样,在我的作文教学中,我也把这种发现与创造的乐趣告诉学生。如果一位教师自己不爱写作,他的学生会爱写作吗?”本人深受启发,“春江水暖鸭先知”,语文教师不写作,指导学生怎能避开“纸上谈兵”之嫌呢?
  现在本人每天都要写点东西,开始是强迫,后来也就成了习惯。每天都写教学随笔,及时记录教学动态,总结教学经验。布置学生写作时,就和学生一块儿写,写完后,师生互评,本人的文章传到班上由学生批阅,从来没评过老师作文的学生十分激动,他们特别用心,总是斟酌再三,才敢落笔,总要写出自认为精妙的评语才罢休。本人对学生习作的评语也是字斟句酌,力争语言规范、准确、得体并富有艺术性——总不能比学生的评语差吧?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师生都对写作感到“痛并快乐着”,虽然没有成为什么大才,但也屡有收获,至少是敢写敢评了。一次上公开课,许多校外教师来听,本人在“写”这个环节,师生共同临时动笔,学生在座位上写,本人在讲台上写,写完后师生互评,学生们对教师的文章评得头头是道,一个学生甚至在众多听课教师面前丝毫不顾老师面子,指出了他所认为的一个错误。课后,这个环节获得了一致的好评,甚至传到了上一级教研员的耳朵里,不久本人就接到了要在县级开公开课的通知。
  在这样一点点的坚持中,本人逐渐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学生业余时间也不再是想着上网了,他们参加了校文学社、记者团,每天忙碌着、充实着。
  
  三、师生共“说”
  
  相声演员讲究“说、学、逗、唱”,以“说”为第一要义。与此类同,教师也以“说”为最重要的基本功。倘若不会“说”,恐怕教师就很难成为教师了,至少难以说是优秀的教师。希尔顿说过:“一个人怎么说话,说什么话,毫无例外地显示着他的品味。”显然,教师在学生眼中必须是个有品味的人。而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从农村来的,知识基础又差,“说”的能力更不行,都不敢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以至于教师提出一些讨论性的问题后,教室里常常是一片沉默。因此,本人一直在口语表达上努力地锻炼自己,力争用通俗、优美的语言给学生做个好榜样,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并不间断地开展专题讲座和专题讨论,训练自己和学生都做个演说家。例如,新接了一个班,本人给学生作了题目为《别样风景——我眼中的农村学生》的演讲,鼓励学生千万别轻视自己,把自己看得无足轻重,而要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大胆地表达观点,展示自我,让自己成为有别于城里学生但也美丽的风景。这演讲一作完,学生的风貌就不同了,上课积极发言成了班上的一大特点。结合阅读课,本人会在学生阅读到一定量的时候给学生作题目为《让思维之花在阅读中绽放》的演讲,然后组织讨论课,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即使有时不一定得到大家的认同,但至少也有思考、敢表达了。
  有好口才,不仅是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也是本人对学生的期望。“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这是学生应追求的目标。
  
  四、师生共“思”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用一个词来称呼,就是‘愚蠢’。”为了不使自己显得“愚蠢”,本人积极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每一天都带着思考的大脑工作,大到人生,小到备课、提问都认真思考。例如,对一篇课文教学目的的确定和表达,是否能把握文本的特点,深入地分析,合理、生动地使用文字,不仅要运用直觉思维,还要运用逻辑思维的本领。
  教师还要能运用自己的思维引导学生,让他们能用自己的思维去认识世界、理解人生,去发现、分析、解决学习中的种种问题。孟子说:“心之官则思。”学生学会思考是他是否学会学习的关键。为此,本人上课时语言留有空白,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比如上《风景谈》时,先让学生思考黄土高坡的风景是什么样的?那里的风土人情有什么特点?学生有看电视、报刊等的经验,能描绘出一些画面,再让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画面有哪些?为什么是这样的?学生更容易抓住课文内容,理解主题。这样开动脑筋想一想,学生印象会更深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努力拓展自己思维的深度、广度,并启发学生思考,最终双方都学有所成,增长智慧。
  蝶的成长,需要在黑暗的壳里积蓄力量,默默坚忍,痛苦裂变,最后才能突破自我,羽化成蝶,翩然而飞。师生携手学习,却不需要这么痛苦的过程,哈萨克族有这样一个谚语:“劳动会给明天带来欢乐,团结会给明天带来胜利。”而本人要说:“师生携手会给今天带来欢乐,共同学习会给明天带来胜利。”朋友们,你们也试试吧。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它告诉我们数学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进行教学,教学的活动应该富有情趣和意义。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明白数学就在身边,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生活处处是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产生了应
本文通过ANSYS软件对简支梁的受力和应变情况作了全面分析,提出将梁体看作理想弹塑性材料进行计算和设计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了利用ANSYS软件对简支梁分析时的不足.为钢筋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