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传统生育文化向现代生育文化的转变,我国的家庭模式也随之出现了新变化。本文论述了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新型家庭模式—“丁克家庭”,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以及丁克一族人群不断减少的现状分析,对“丁克家庭”未来的发展做出思考。
所谓“丁克家庭”是指夫妇双方有收入,有生育能力,但自愿不生育、不要孩子的一种新型家庭。丁克是英文缩写DINK的译音,全写为“double income and no kids”。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丁克家庭模式开始在欧美等地流行;自八十年代起,“丁克家庭”在中国悄然出现。这种家庭模式否定了古往今来中国公认的由丈夫、妻子和孩子组成的最标准的家庭结构。现如今,“丁克家庭”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他们逐渐形成了一个族群。
一、我国传统的家庭生育模式
我国传统社会的生育文化是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方式下,为满足统治阶级需要的有限的一夫一妻、早婚早育、多育密育、男尊女卑、养儿防老等观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风俗习惯的总和。传统社会生育文化形态的本质第一是为了生育,要使自己的财产能够传承下去,就必须有子女特别是儿子,而生育子女又需要婚姻为前提。第二是确保子女血统的纯正。为了不使财产落入他人之手,继承家产的子女必须是男方的亲生后代。第三是把妻子看作生育的工具。在传统社会,妻子是丈夫的附庸。在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古训是人们特别重视的。
作为现代人自愿选择的一种家庭模式,“丁克家庭”有其合理的一面,它利于夫妻双方专心于各自的事业,利于两人世界的轻松自由,以便充分地享受人生,也利于省去离婚带来的诸多麻烦。但不容置疑的是,由于“丁克家庭”没有天真活泼的小孩带给双方的喜悦和安慰,缺乏“孩子”这根感情的纽带,在将来夫妻一旦产生家庭矛盾,离婚对他们而言往往变得很容易。“孩子”的缺位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二、中国“丁克家庭”的产生过程和现状
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丁克家庭”刚产生不久,所占比例并不大,但中国知识阶层女性生育年龄普遍较大,正说明不想生育成为倾向,不想生育的人越来越多,当时“丁克家庭”比例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知识层次较高或工作流动较快的年轻夫妇,选择不要生育的生活方式比例更大。“丁克家庭”的数量稳步上升。据统计,中国“丁克家庭”的总数在二十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突破60万。
根据2006年零点调查公司的调查,在北京、广州、上海3个大城市和9个中小城市中,不想要孩子的“丁克家庭”正在减少,城乡居民中不愿生育者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但城市夫妻“生宝宝”的计划会因为经济和事业上的压力而滞后。城市女性实际生育年龄为27.3岁。该机构的相关调查显示,2002年城乡居民中不愿生育子女者比例约为4.5%,而2005年为1.5%。同时,人们的生育目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2002年,17.8%的人为了“增添家庭乐趣”而生育孩子,2005年,该比例上升至24.8%,城市居民中该比例更是高达30.4%。
三、中国“丁克家庭”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丁克家庭”产生的社会原因
二十世纪80年代我国丁克家庭的出现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计划生育推行的结果。首先,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极大加快,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众多因素促使中国人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自由,生活方式趋于多元化,这是人类不断追求自由和文明程度提高的必然结果。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从重视亲子关系转变到重视夫妻关系。对于婚姻,夫妻双方更重视的是夫妻爱情的继续、感情的升华和生活的美满。再次,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社会责任感的增强、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女性产生了改变传统婚姻观和生育观的勇气,从而去选择与传统女性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二)中国“丁克家庭”产生的个人原因
选择“丁克”生活的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理由,是个体的价值观、生活观以及世界观的体现。从传统的家庭模式到现在“丁克家庭”的扩大,这说明了他们个人价值观、生活观和世界观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变化。一些女性认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婚姻生活也正经历着重重挑战,如果夫妻二人感情破裂,却因孩子的原因来维系家庭关系,三方都会承受精神上的痛苦,受伤害最深的是孩子,在他将来的成长过程中无疑会造成长久的伤害。而一些人暂时没有要小孩,是觉得养育孩子的心理条件和经济条件也不成熟。一是忙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养育孩子。二是崇尚个人自由。这是具有较深厚知识、文化功底的人们对于中国传统家庭模式和功能的一种反思性背叛。
四、我国“丁克家庭”比例下降的原因分析
我国一些城市出现了劳动力供给不足,其中主要的代表城市就是上海。据预计,2030年每两个人中将会有一个老人,2000年全国少年儿童的比重为22.9%,高出上海13.6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上海少年儿童的比重严重偏低,上海人口结构严重缺乏活力。上海目前的养老金制度是在职员工供养退休老人,纺锤型人口结构为上海养老保险带来极大压力。上海养老保险的压力已经非常迫切。
我国“丁克家庭”比例的下降主要还是受个人因素影响较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规模和家庭模式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从重视夫妻关系发展到重视夫妻和亲子关系。他们重新想要生育孩子的目的并不单纯为了要传宗接代,更多的是孩子给生活中带来的情趣。婚后的8年-15年是丁克人群的动摇期,他们认为10年的潇洒生活已经足够,对儿女亲情的渴望日趋强烈。许多人以事业为由而拒绝生育的想法也有所转变,如今更多的人们认为,对职业女性来说,生儿育女的经历能使她们变得更宽容,懂得为他人着想,有助于事业的发展。并且夫妻双方的父母大部分已经步入退休,进而主动提出为他们抚养孩子,他们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自己仍可以过着类似以前的自由生活,成为了所谓新型的丁克族群。
五、对我国“丁克家庭”发展过程的思考
我国的“丁克家庭”从80年代的悄然兴起,到现在的比例降低,反映了我国家庭和生育模式随着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不同的时期人们有不同的想法。从社会学角度看,“丁克家庭”的增多会导致离婚率上升、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社会养老困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而社会对“丁克家庭”持不鼓励态度。从微观的个人角度看,人性中最本能的母性、父性和对天伦之乐、儿女亲情的向往,总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滋长,这也是导致“丁克家庭”逐渐变少的因素。另外,也有些當初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所限而被迫成为丁克的夫妇,随着工作形势的稳定和收入的增多,具备了生养孩子的客观物质基础,从而自然退出丁克一族的行列。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亲友压力、女性健康等方面也是年轻夫妇退出丁克的影响因素。因此,再出现了类似于丁克这样的新鲜事物时,不能盲目地去评论它的好坏,既然出现了“丁克家庭”,就说明它的存在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是符合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的。“丁克家庭”作为我国目前传统家庭模式的补充形式,仍将长期的存在着。
参考文献:
[1]张纯元,陈胜利.生育文化学[M].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2]依云.“丁克”家庭心态录[N].江苏经济报,2000-11-15第四版.
[3]陈文.当代中国家庭新趋向[N].特区时报,2001-10-10第六版.
[4]石小宏.颠覆传统丁克族会走多远[N].四川日报,2005-12-30第九版.
[5]卞慧.多种家庭形势都市并存[N].中国妇女报,2006-10-21第七版.
(作者简介:李 硕(1983.6-)男,汉族,河北沧州人,管理学硕士,河北金融学院保险系助教,研究方向:保险学。潘 卓(1983-)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管理学硕士,河北金融学院人事处科员,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王 萌(1983.2-)女,汉族,河北保定人,法学硕士,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劳教系助教,研究方向:社会学。)
所谓“丁克家庭”是指夫妇双方有收入,有生育能力,但自愿不生育、不要孩子的一种新型家庭。丁克是英文缩写DINK的译音,全写为“double income and no kids”。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丁克家庭模式开始在欧美等地流行;自八十年代起,“丁克家庭”在中国悄然出现。这种家庭模式否定了古往今来中国公认的由丈夫、妻子和孩子组成的最标准的家庭结构。现如今,“丁克家庭”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他们逐渐形成了一个族群。
一、我国传统的家庭生育模式
我国传统社会的生育文化是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方式下,为满足统治阶级需要的有限的一夫一妻、早婚早育、多育密育、男尊女卑、养儿防老等观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风俗习惯的总和。传统社会生育文化形态的本质第一是为了生育,要使自己的财产能够传承下去,就必须有子女特别是儿子,而生育子女又需要婚姻为前提。第二是确保子女血统的纯正。为了不使财产落入他人之手,继承家产的子女必须是男方的亲生后代。第三是把妻子看作生育的工具。在传统社会,妻子是丈夫的附庸。在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古训是人们特别重视的。
作为现代人自愿选择的一种家庭模式,“丁克家庭”有其合理的一面,它利于夫妻双方专心于各自的事业,利于两人世界的轻松自由,以便充分地享受人生,也利于省去离婚带来的诸多麻烦。但不容置疑的是,由于“丁克家庭”没有天真活泼的小孩带给双方的喜悦和安慰,缺乏“孩子”这根感情的纽带,在将来夫妻一旦产生家庭矛盾,离婚对他们而言往往变得很容易。“孩子”的缺位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二、中国“丁克家庭”的产生过程和现状
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丁克家庭”刚产生不久,所占比例并不大,但中国知识阶层女性生育年龄普遍较大,正说明不想生育成为倾向,不想生育的人越来越多,当时“丁克家庭”比例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知识层次较高或工作流动较快的年轻夫妇,选择不要生育的生活方式比例更大。“丁克家庭”的数量稳步上升。据统计,中国“丁克家庭”的总数在二十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突破60万。
根据2006年零点调查公司的调查,在北京、广州、上海3个大城市和9个中小城市中,不想要孩子的“丁克家庭”正在减少,城乡居民中不愿生育者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但城市夫妻“生宝宝”的计划会因为经济和事业上的压力而滞后。城市女性实际生育年龄为27.3岁。该机构的相关调查显示,2002年城乡居民中不愿生育子女者比例约为4.5%,而2005年为1.5%。同时,人们的生育目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2002年,17.8%的人为了“增添家庭乐趣”而生育孩子,2005年,该比例上升至24.8%,城市居民中该比例更是高达30.4%。
三、中国“丁克家庭”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丁克家庭”产生的社会原因
二十世纪80年代我国丁克家庭的出现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计划生育推行的结果。首先,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极大加快,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众多因素促使中国人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自由,生活方式趋于多元化,这是人类不断追求自由和文明程度提高的必然结果。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从重视亲子关系转变到重视夫妻关系。对于婚姻,夫妻双方更重视的是夫妻爱情的继续、感情的升华和生活的美满。再次,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社会责任感的增强、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女性产生了改变传统婚姻观和生育观的勇气,从而去选择与传统女性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二)中国“丁克家庭”产生的个人原因
选择“丁克”生活的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理由,是个体的价值观、生活观以及世界观的体现。从传统的家庭模式到现在“丁克家庭”的扩大,这说明了他们个人价值观、生活观和世界观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变化。一些女性认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婚姻生活也正经历着重重挑战,如果夫妻二人感情破裂,却因孩子的原因来维系家庭关系,三方都会承受精神上的痛苦,受伤害最深的是孩子,在他将来的成长过程中无疑会造成长久的伤害。而一些人暂时没有要小孩,是觉得养育孩子的心理条件和经济条件也不成熟。一是忙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养育孩子。二是崇尚个人自由。这是具有较深厚知识、文化功底的人们对于中国传统家庭模式和功能的一种反思性背叛。
四、我国“丁克家庭”比例下降的原因分析
我国一些城市出现了劳动力供给不足,其中主要的代表城市就是上海。据预计,2030年每两个人中将会有一个老人,2000年全国少年儿童的比重为22.9%,高出上海13.6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上海少年儿童的比重严重偏低,上海人口结构严重缺乏活力。上海目前的养老金制度是在职员工供养退休老人,纺锤型人口结构为上海养老保险带来极大压力。上海养老保险的压力已经非常迫切。
我国“丁克家庭”比例的下降主要还是受个人因素影响较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规模和家庭模式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从重视夫妻关系发展到重视夫妻和亲子关系。他们重新想要生育孩子的目的并不单纯为了要传宗接代,更多的是孩子给生活中带来的情趣。婚后的8年-15年是丁克人群的动摇期,他们认为10年的潇洒生活已经足够,对儿女亲情的渴望日趋强烈。许多人以事业为由而拒绝生育的想法也有所转变,如今更多的人们认为,对职业女性来说,生儿育女的经历能使她们变得更宽容,懂得为他人着想,有助于事业的发展。并且夫妻双方的父母大部分已经步入退休,进而主动提出为他们抚养孩子,他们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自己仍可以过着类似以前的自由生活,成为了所谓新型的丁克族群。
五、对我国“丁克家庭”发展过程的思考
我国的“丁克家庭”从80年代的悄然兴起,到现在的比例降低,反映了我国家庭和生育模式随着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不同的时期人们有不同的想法。从社会学角度看,“丁克家庭”的增多会导致离婚率上升、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社会养老困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而社会对“丁克家庭”持不鼓励态度。从微观的个人角度看,人性中最本能的母性、父性和对天伦之乐、儿女亲情的向往,总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滋长,这也是导致“丁克家庭”逐渐变少的因素。另外,也有些當初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所限而被迫成为丁克的夫妇,随着工作形势的稳定和收入的增多,具备了生养孩子的客观物质基础,从而自然退出丁克一族的行列。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亲友压力、女性健康等方面也是年轻夫妇退出丁克的影响因素。因此,再出现了类似于丁克这样的新鲜事物时,不能盲目地去评论它的好坏,既然出现了“丁克家庭”,就说明它的存在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是符合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的。“丁克家庭”作为我国目前传统家庭模式的补充形式,仍将长期的存在着。
参考文献:
[1]张纯元,陈胜利.生育文化学[M].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2]依云.“丁克”家庭心态录[N].江苏经济报,2000-11-15第四版.
[3]陈文.当代中国家庭新趋向[N].特区时报,2001-10-10第六版.
[4]石小宏.颠覆传统丁克族会走多远[N].四川日报,2005-12-30第九版.
[5]卞慧.多种家庭形势都市并存[N].中国妇女报,2006-10-21第七版.
(作者简介:李 硕(1983.6-)男,汉族,河北沧州人,管理学硕士,河北金融学院保险系助教,研究方向:保险学。潘 卓(1983-)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管理学硕士,河北金融学院人事处科员,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王 萌(1983.2-)女,汉族,河北保定人,法学硕士,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劳教系助教,研究方向: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