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学习看似简单,但是要想获得高分却很难。就像中学流传的:“得数学者,得大学;得语文者,得名校。”所谓得语文者,其实就是高考作文得高分。新形势下,一些高中语文教师依然采取传统的讲授法来教授作文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乏味,兴趣显得较为淡薄。为此,教师必须从学情出发,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思维,提升作文教学的新颖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其实,学生写作的最大问题是“无事可写,无从落笔”。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就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下笔的素材,那就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找到写作的灵感。
一、紧扣学情,创设作文教学情境
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在作文创作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只要学生拿到题目之后,就会在脑海里进行知识整合,利用知识迁移,把自己过往的作文范本或者阅读过的文章进行一定的修改和回忆,整合拼凑成自己的作品。从实践操作看,高中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创新性的东西很少,存在一定的保守性,这或许跟他们求稳妥而不敢创新有关,所以文章缺乏一定的新意。鉴于这样的情况,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敢于创新,多积累新鲜的材料,同时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要在创作中体现自己的个性,做到与时俱进,不要做过去材料的累积性创作。
高中生的生活是非常单调的,基本上都是“三点一线”的生活,缺乏实际的生活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写出高质量的作品。高中生具有自身的价值判断,拥有自己的表达习惯,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是枯燥单一的生活还是让他们在写作的时候,经常出现词穷、词不达意、有想法但是无从下笔等情况,其实这都是由于学生的写作思路狭窄造成的。因此,教师必须打开学生的创作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考视野,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激发写作的兴趣,诱导创作的源泉。
比如在写命题作文《父亲》时,一般的学生看到题目之后,就会先从父亲的外貌写起,然后夹杂着一些日常的事情,表现父爱的伟大与无私,往往写作的材料具有重复性,作文撞车现象严重。那么要想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教师就可以构建既定的写作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打开思路,创作文章。比如在学生构思文章时,播放筷子兄弟的音乐《父亲》或者王铮亮的《时间都去哪了》,配备一定的插图或者视频,学生在聆听歌曲的时候,就会记忆满满,浮想联翩,瞬间学生的情感表达和词汇表达都会有所提升,那么写出来的文章也会贴近生活,富有真情实感,显得有张力。
二、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对于高中作文教学来说,题目往往都是固定的,雖然说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开放性,但是不能脱离材料和中心思想,为此,作文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为此,新形势下,语文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地研究和分析作文主题,在不变中求得新意,写作的立意要有所突破,能通过文字表达既定的中心思想。
情境教学模式在一线的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时代在不断变化,新素材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通过新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作文教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来优化课堂教学,创设既定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多媒体可以实现图文并茂,可以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达到了抽象概念具体化、宏观概念微观化的良好效果,从听觉、视觉等角度去刺激学生的感官,进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激情。
比如写有关《中国梦,我的梦》的相关作文时,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媒体等播放习近平主席的系列讲话,把格局定在不同的层次,从个人、家庭、社会、民族、国家、世界等层面,全面地了解中国梦,让学生在认真听取相关素材的时候,有所思考和探究,然后整合相关的素材,从实际出发,多层次地探究文章的内容。也使得作文的创作更富有张力,更加接地气,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避免假大空,进而提升作文的质量。
三、融入生活,提升作文教学质量
高中生作文质量的高低,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也与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创作思维有密切的关联。生活化的东西往往更真实,更具有创造力,所以在开展作文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实际出发,做到有感而发,这样就不至于缺乏写作素材,去一味地记忆什么写作模板,背诵什么作文范本。
生活化的情境往往是不经意间的,那么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是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带领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拾起生活中的“作文”,让学生真真实实地展示自我,以“自我”为中心进行写作。如在《故乡情》的作文命题创作中,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写自己真实的家乡生活,从学生的点滴生活折射出那份浓厚的故乡情,其效果势必会大大增加。
总之,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材料可写,有思想可表达,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多角度、多层次地创作文章,这样才能提升作文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中学(223900)
一、紧扣学情,创设作文教学情境
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在作文创作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只要学生拿到题目之后,就会在脑海里进行知识整合,利用知识迁移,把自己过往的作文范本或者阅读过的文章进行一定的修改和回忆,整合拼凑成自己的作品。从实践操作看,高中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创新性的东西很少,存在一定的保守性,这或许跟他们求稳妥而不敢创新有关,所以文章缺乏一定的新意。鉴于这样的情况,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敢于创新,多积累新鲜的材料,同时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要在创作中体现自己的个性,做到与时俱进,不要做过去材料的累积性创作。
高中生的生活是非常单调的,基本上都是“三点一线”的生活,缺乏实际的生活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写出高质量的作品。高中生具有自身的价值判断,拥有自己的表达习惯,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是枯燥单一的生活还是让他们在写作的时候,经常出现词穷、词不达意、有想法但是无从下笔等情况,其实这都是由于学生的写作思路狭窄造成的。因此,教师必须打开学生的创作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考视野,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激发写作的兴趣,诱导创作的源泉。
比如在写命题作文《父亲》时,一般的学生看到题目之后,就会先从父亲的外貌写起,然后夹杂着一些日常的事情,表现父爱的伟大与无私,往往写作的材料具有重复性,作文撞车现象严重。那么要想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教师就可以构建既定的写作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打开思路,创作文章。比如在学生构思文章时,播放筷子兄弟的音乐《父亲》或者王铮亮的《时间都去哪了》,配备一定的插图或者视频,学生在聆听歌曲的时候,就会记忆满满,浮想联翩,瞬间学生的情感表达和词汇表达都会有所提升,那么写出来的文章也会贴近生活,富有真情实感,显得有张力。
二、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对于高中作文教学来说,题目往往都是固定的,雖然说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开放性,但是不能脱离材料和中心思想,为此,作文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为此,新形势下,语文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地研究和分析作文主题,在不变中求得新意,写作的立意要有所突破,能通过文字表达既定的中心思想。
情境教学模式在一线的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时代在不断变化,新素材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通过新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作文教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来优化课堂教学,创设既定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多媒体可以实现图文并茂,可以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达到了抽象概念具体化、宏观概念微观化的良好效果,从听觉、视觉等角度去刺激学生的感官,进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激情。
比如写有关《中国梦,我的梦》的相关作文时,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媒体等播放习近平主席的系列讲话,把格局定在不同的层次,从个人、家庭、社会、民族、国家、世界等层面,全面地了解中国梦,让学生在认真听取相关素材的时候,有所思考和探究,然后整合相关的素材,从实际出发,多层次地探究文章的内容。也使得作文的创作更富有张力,更加接地气,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避免假大空,进而提升作文的质量。
三、融入生活,提升作文教学质量
高中生作文质量的高低,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也与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创作思维有密切的关联。生活化的东西往往更真实,更具有创造力,所以在开展作文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实际出发,做到有感而发,这样就不至于缺乏写作素材,去一味地记忆什么写作模板,背诵什么作文范本。
生活化的情境往往是不经意间的,那么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是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带领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拾起生活中的“作文”,让学生真真实实地展示自我,以“自我”为中心进行写作。如在《故乡情》的作文命题创作中,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写自己真实的家乡生活,从学生的点滴生活折射出那份浓厚的故乡情,其效果势必会大大增加。
总之,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材料可写,有思想可表达,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多角度、多层次地创作文章,这样才能提升作文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中学(22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