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笔者有幸观摩了江苏省初中历史基本功大赛,并同与会的专家就大赛赛况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就大赛所反映出的初中历史教学在定位、设计、生成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之后,笔者又组织了省内沿江六县市的同题异构活动,六位教师围绕新授课《三国鼎立》各展所长,可圈可点处颇多,也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本文旨在依托《三国鼎立》的教学实例,从听课的角度,尝试着对上述三方面的问题进行剖析、解答,并求教于大家。
教学设计科学与否,教学活动高效与否,首先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给谁上课,二是上哪门课,三是上何种课。相应的就是要在授课对象、学科特点、课型选择上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保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生成中能“从心所欲不越距”。这一点,看似容易把握,其实并不尽然。
1.对象:初中生
教师的讲课、说课,着眼点是要让学生听懂、学会。强调教学对象是初中生,就是要教师对初中学生认知、心理特征的把握真正落到实处。初中历史课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师在教学的目标定位、组织形式、活动过程上缺乏适切的考量。尤其在公开课、竞赛课上,有些教师似乎忘了听课的真正对象应该是学生,而不是坐在学生后面的评课专家和听课教师。以至于自己的学识、技能似乎在课堂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过程的广度、深度和效度却乏善可陈。有的教师解释说自己正是为了实现初高中课程的衔接,但若以与初中生认知、心理特征的脱节为代价,无异于拔苗助长。所以,教师应该切实转变观念,从专注于自身教得“精彩”的知识本位中脱身出来,转而重视学生学得“精彩”,落实以生为本。
2.学科:历史科
初中生如果爱上历史课,往往因为历史课上“讲故事”,有意思。但历史课到底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都要符合历史学科的理论规范和历史教学的技术要求。讲什么?自然是教材中涉及的基本历史知识。怎么讲?一方面强调不能灌输,历史学科强调真实性,真实性依靠充分的证据,这就要求史论结合地讲;另一方面必须用历史的语言,其实就是把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来龙去脉等讲清楚。学生所期待的有意思的故事,就是在教师对这两方面的追求中,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的。讲到什么程度呢?初中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有了足够的兴趣,就为进入高中进行较深层次的历史学习,提供了最好的准备。所以教师能够深入浅出是最好,但面对一些复杂的历史线索,若做不到深入浅出,就应当适可而止,没有必要增加学生的认知负担,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按课程标准只要求初中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
3.课型:新授课
新课程的推进,使得各种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历史教学也越来越多地采用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式学习等,其科学性、合理性毋庸赘言。但是所谓“教无定法”,实质是强调教学方法需依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优化组合、合理配比。教学情况中最大的不同,当是课型的不同,教学方法的设计首先就要分析课型。历史新授课,区别于综合课、复习课、拓展课等,教学目标首先是有效地完成新知识的习得和理解。从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出发,讲授法凭借其相应的优势,自然要占据较大的比重,对讨论法要巧用,对探究法等则要慎用。因为既然是新授课,学生的活动、探究如果只是涉及知识的小步推进,有成功的可能,但若在没有背景知识的情况下,热热闹闹地去获取一些复杂知识,自然会因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持而失败。新课改初起时,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是题中应有之意,但新课改进入第二轮后,呼唤一些理性的回归也是必要的,许多专家、教师也在这么做了。总之,初中历史新授课的教学,应该立足于对应的最优化策略,防止人为地贬低和躲避讲授法。
教学设计之必要早已人所共知,但教师们更多只是有设计而无打磨。这里提出要“精”,其衡量的标准和依据,一是要符合初中生认知、心理特征;二是要符合历史学科教学的基本原则。
1.教学环节细心编排
(1)导入
初中阶段,课堂导入环节的意义,主要在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教学的向心力,所以导入贵在激趣。应该说教师们都比较重视导入,导入环节也总能成为讲课的一大亮点。就《三国鼎立》而言,教师们的导入环节总是热闹的,有唱三国折子戏的,有播放《三国演义》电视剧片头曲的,有放火烧赤壁电影片段的。热闹是热闹,学生的兴趣也高,但如果说是都起到了激趣的作用则未必。因为,所谓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身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需要造成“缺乏感”为主观体验。学习兴趣不是凭空产生的,关键是要让学生体验到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组成、价值体系中有一块“空白”迫切填补,从而产生学习需要。一般而言,七年级的学生刚接触中国古代历史,对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还没有初步印象,所以导入环节设置些情境,图文并茂地展示些当时的历史,是有激趣作用的。但是,三国这课则有特殊性,即学生们通过影视、小说、漫画,早就对这段历史耳熟能详了,上述导入其实都没有有效地营造“空白”,带来“缺乏感”。有位教师的导入设计,是让学生说出与三国历史有关的成语,学生们个个踊跃参与,好好比拼了一番,但教师随后“泼了冷水”,告知举出的成语大多出自是虚构的三国故事,而非真实的三国历史,这样的导入设计,就达到了使学生自明“空白”的效果,强化了学习需要,激发了对真实历史的学习兴趣。
(2)过渡
要使一堂课环环相扣、浑然一体,离不开过渡环节的巧妙设计。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最初被激发后递减,应尽量在教学的过渡环节适当强化。所以,教学过渡环节也要采取一定的激趣设计,以保证下一环节的教学任务能高效完成。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时已经进入了教材内容的学习,过渡环节一要减少耗时,二要紧扣教学内容,以保持紧凑感,防止教学内容的泛化。《三国鼎立》一课中,教师多以传统的四图法(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图、官渡之战形势图、赤壁之战形势图、三国鼎立形势图)进行教学过渡,往往启下有余,承上不足。有教师自编了一首仿古诗,“汉末群雄争霸酣,百姓流离苦何堪!官渡一战摧袁绍,阿瞒壮心展江南。赤壁矶头东风转,天下江山自此三。胜负兵家寻常事,骄兵必败记心间”,配合地图使用,每个过渡环节呈现一段,并让学生图文对照,解释诗文含义。如此,既很好地弥补了原有的不足,又调动学生参与过渡,学生感觉到内容情节正渐入佳境,学习兴趣也能得到保持和强化。有画龙点睛之妙。 (3)小结
古人论文,推崇“凤头、猪肚、豹尾”,强调结语必须有力、精彩。对此,教师们都普遍重视,总结的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也基本都能如落实目标、扣住重点、前后呼应,有的甚至能够调动学生共同总结。但是笔者听课时常感到的缺憾有两个。
一个是有知识巩固,无心灵震撼。帕默尔在《教学勇气》中强调,教师的教学勇气,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产生的根源是意识到师生正共同围绕着“伟大事物”展开学习。历史是“大故事”(英文单词history,前缀hi的意思就是“大”),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涉及的就是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时段。如果能在本课小结出把其“伟大”聚焦一下,就赋予了这段历史以灵魂,学生总结而得的,就不单是知识的巩固,更是对历史的尊重。
另一个是有总结,无启示。学习历史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初中学生虽然不能把认识上升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高度,但他们完全可以从历史中得到点体会,凝聚一点历史智慧。有位教师在课堂小结环节,以“功过是非论曹操”来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即以曹操的重大经历概括了全文要点,又以论从史出、一分为二的方法锻炼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还认识到英雄人物事业兴衰的人格因素,自觉要取长补短。这是难能可贵的。
2.内容结构的合理整合
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教材内容多、牵涉广,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面面俱到,必然导致结构散、时间紧,重点不突出,难点未突破。因此,教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大多会基于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三国鼎立》一课更是如此。但整合本身还有个是否合理、是否高效的问题。做得好,能保证知识的精练性与具体性两相结合;做得不好,难免丧失学科所要求的结构性和严谨性。
(1)把握一条主线
历史学科的叙事性,决定了历史教学要以线索为其内在要求,因此,内容结构整合的关键点,就是要提炼出一条最有效、最准确、最经济的线索。一些教师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有些教师虽然也有线索意识,但显得提炼能力欠佳,如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为线索,显得过于空泛,也难以体现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规律性。有的教师则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充满矛盾、历史上有争议的曹操这个人物上。以曹操为主线,以与他相关的两大战役的一成一败、一得一失来充分认识和了解曹操,为正确评价曹操做铺垫。这种线索设计,突出的正是历史学科教学中“故事性的思维”。同时这种线索设计所蕴含的讲述底色,也为各种教学活动的嵌入提供了良好的底层铺垫,为课堂教学中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两相结合,提供了操作的平台。
(2)形成一张网络
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巩固都离不开知识的网络化、结构化。一般的知识网络,或是沿用传统的背景、过程、影响,并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细化背景和影响;或是采用较为流行的历史概念构建模式,按照概念的层级组织知识网络。有些教师也这么做,但效果并不好。原因在于,首先,《三国鼎立》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不是一个社会整体发展的历史时期,就难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追溯其背景,探讨其影响,所以用传统的内容结构组织方式是低效的。其次,初中课程还是要强调学生的认识、心理特征,用历史概念构建模式,必然在教学中倾向于概念教学法,明显的、过多的、过深入的理性思维是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所无法承受的。值得一提的是一位教师把内容结构整合为“一个局面(三国鼎立);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三国名称和各自都城);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五个时间(略)”。由于知识结构化的本质追求是增强知识的理解性、巩固性、可提取性、可迁移性等,从这一点出发,这位教师的内容整合明显是高效的。
(3)拓展一些知识
在课堂的教学中,无论是重点的突出还是难点的突破,都不是教师对教材照本宣科就能实现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还要在教材内容之外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增加。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处理必须以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为依托,无论是重点方面的情节补充,还是难点方面的思维深化,无论是归纳还是分析,目的都在于将课标要求、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更加适合学生认知、技能水平的“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内容。如在对本课重点之一,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教学过程中,有教师就在幻灯片上呈现出三国各自的疆域、三国各自的经济发展图片,以及三足鼎的图片。前两者有助于学生从疆域大小、经济实力角度判断得出三国实力较为均衡,只能暂时维持现状。三足鼎的图片则有利于学生理解为何这一形势被称为三足鼎立。这无疑能够增进学生对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理解。
3.教学策略的准确选择
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情境,对教学实施过程所做的一个整体性教学措施,包括对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方式的确定等。要实现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必须以教学目标、学生以及教师三个方面的因素为基本依据。
(1)追求实际效果,突破模式限定
教师们在说课时,往往讲自己的课属于哪一教学模式。如《三国鼎立》一课,有的用材料导读模式,有的用知识运用模式,有的用探究学习模式等。笔者认为,课堂上可以某一模式为铺垫,具有倾向性。但是由于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它最适应的教学情境,本身也都是利弊共存的。在课堂教学中,某一模式一竿子捅到底,必然犯为模式而模式的形式主义错误。对讲授法的人为躲避和贬低,很大程度上就是受这种形式主义所惑。一般而言,教学模式具有稳定性,并且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基于教学目标的落实,基于对教学效果最优化的追求,有效的教学策略应该打破教学模式的束缚,根据具体教学情境进行调整。例如一位教师的材料导读模式,通过史料阅读,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中的重难点讲清讲透了,但不能够做到以点带面,将一些疑点和一般的知识点,即材料没有蕴含的知识点基本略去,甚至只字不提。如果能适当使用讲授法对它们进行一下补充处理,效果无疑会更好。 (2)顺应认知要求,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策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手段的选择。当下的历史课堂,课件因其在创设历史情境,提供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等方面效果明显,几乎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有的教师甚至将其作为唯一手段。这种单一化难免存在问题。首先,历史学科本身强调因果、线索。其次,教学目标所强调的对所学知识的识记、提取、运用,也要以知识的结构化为前提。再次,较之古代史的学习主要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横向展开,三国历史的学习主要是几个历史事件的纵向串联,时间线索性格外明显和重要。课件画面多变,屏幕尺度较小,即便呈现出知识结构,也具有短暂性、部分性,也就难以做到对本课内容删繁就简,抓主剔次,串珠成线,结线成网。若提供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感知,使学生一目了然,在运用中会游刃有余。因此,有的教师在使用课件的同时,依然书写板书提纲,用这种传统而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结构,至少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是值得提倡的。
(3)体现主体间性,谋划教学活动
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分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三个板块。设计意图总是围绕落实“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其实,教是教师在教,教师当然是教的主体;同样,学是学生在学,学生当然是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其实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共同进行的,一种主体间性的活动。师与生两个异质的主体的存在,决定了在教学设计中,必须注重师生互动,使教师引领、学生承接两不偏废,并确保能够在具体教学情境中,主体间通过有效互动达到两者高度统一、相互促成。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设计是由教师主体完成的,难免张扬自身主体,遮蔽学生主体,让学生活动为教师活动服务,成为附属品。所以教师在进行设计时,要有意识地体现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或者说,教师恰恰要是从学生那里学会和掌握教学方式,确认教学的目的与途径。例如,有位教师在讲到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天下大乱时,设计的教学活动是问学生,“你若生活中在这个时代会有怎样的想法”。这里没有涉及基础知识点的教学,但恰恰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其引导入历史情境中。这就是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作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角度来精心设计教师活动。彰显的正是师生主体间性。
一方面,历史知识承载的内容已经发生,学生不能亲自经历和直接观察,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述、史料的叙述、媒体的信息传播等途径获取知识。这一点决定了历史教学必然以接受性为底色。另一方面,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接受历史知识,还要求逐步形成对历史的认识,而对历史的认识和解释不能单靠记忆和复述他人的现成结论,需要自己独立地进行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信息等探索活动。可以说,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对历史教师专业技能的一大检验。但课堂中常见的现象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热热闹闹,汇报成果时乏善可陈,最终还要教师打着补充、总结的幌子进行一遍接受学习。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承认初中历史教学接受性学习的底色,以此为前提,通过运用各种方式、手段,灵活地促成学生的生成性发展,接受学习也可以是积极的和有意义的。
1.基于材料的生成
从历史学科特点来看,阅读史料是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最佳载体,可以说在所学历史知识既定的前提下,给学生怎样的材料,就能帮助学生获取怎样的历史知识。
(1)材料中生成史实
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在使用史料进行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史料阅读、概括来获得相关的史实。按照教学论专家江山野的观点,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已经进入了“相对独立阶段”又具有了相当的自学能力,但往往还需要教师在自学方法上给予指导,自学过程中给予知识支持。教授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时,很多教师都呈现了史料。有的教师给出的诗文史料多得令人咋舌,但学生却看不懂、想不到、说不出。要让初中学生在材料阅读中生成史实,教师的选材自然要有针对性,要精到,但更要让学生能够看懂。合理的处理方法是,对难懂的字词给出解释,或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标注,或给出文字的大意。有教师认为这会降低阅读难度,但初中阶段的史料教学,关键不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而是通过生成认识来让学生觉得“真”。
(2)史实中生成史论
让初中学生能够实现论从史出,从教师角度看,关键是给出的史实与要得到的史论在因果关系上应该是直接、明确的。有教师在给出官渡之战曹、袁兵力对比,以及赤壁之战曹、孙、刘的兵力对比后,问由曹操的一胜一败能得到什么启示(目标答案是骄兵必败)。虽然最后也有学生答出,但实在是拜该学生课外阅读所赐,而非史实推导之功。成功的论从史出,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如有教师在教学赤壁之战时,给出“借”和“计”二字,让学生从诸葛亮的角度补充出借自然、物资、地盘,使用苦肉计、离间计、火攻计,成功完成了战争过程(基本史实)的教学,又让学生转换角色,从曹操的角度,根据上述基本史实顺理成章地总结出战争失败的原因(麻痹轻敌、水土不服、战术失误)。
(3)史论中生成态度
三维教学目标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纳入其中,初中生阶段也正是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结合历史学习促使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态度(加涅的学习分类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归为人的行为态度),以史为鉴,也是历史学科价值的重要体现。应该说各位开课教师在总结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后,都设计了这个环节,但是态度生成的强弱却大有差别。有的教师是从曹操赤壁之战麻痹大意得出骄兵必败,就结束了这个环节。由于态度的强弱程度上,情感起关键因素,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往往是与自身相关的事物,单指出骄兵必败,还是指向历史,没有投射入学生当下的生活,不可能真正发挥态度教育的作用。有教师则进了一步,讲到学生们考试也有成败,应当如何面对?这就无疑为态度的生成给足了铺垫。
2.基于细节的生成
学生发展的生成,三维目标的实现,往往需要教师在教学细节上进行打磨。教学原理和教学规律,看似浅显易懂,但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到实处,只能靠细节落实。深入细节中去,就是深入到课堂教学的种种具体的、现实的条件限制中去,追求有限条件下的最优化。 (1)原因分析中生成思维能力
在听课中碰到的共性问题,是好几个教师在讲授官渡之战曹操胜利的原因时,先给出政治、经济、人才、个人四个因素,再分别给出对应的四则材料,然后要求学生一一对应着完成原因分析。教师们多数想由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这种要求初中生进行成人化(或至少是高中生水准)逻辑思维的教学,按照杜威的说法,是“自称为逻辑的做法”,往往会使“孩子本来的充满活力的微妙的逻辑思维变得迟钝”,进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倾向于死记硬背”。也就是说,原因分析涉及的逻辑思维,首要的就是能把一事物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因素),然后才是能说出各部分的要点。上述做法,没能认识到因素罗列是“思维训练所要最后达到的目标,而不是出发点”。也有教师先呈现史料,让学生把可能涉及原因的信息找出来,再鼓励学生考虑每项信息可以归纳到哪类原因(因素)中去,如此则摆正了出发点和目标。
(2)图片精选中生成准确认知
开课教师在课件制作上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有的堪称艺术创作,但作为课堂教学资源,有的课件还有待完善。既然课件和教材一样,都属于教学资源,那么课件制作,也可以参照教材编撰的有关原则,来确保其质量。就图片的选用而言,就有了选择的典型性,与文字部分相匹配,以及与学生认识水平相适应这三点基本要求,笔者听课中发现的问题主要对应后两个要求。如有的教师在幻灯片上给出的文字是“真实的曹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旁边的插图是京剧中白脸奸臣的曹操形象,显然违背了第二个要求。又如在呈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势图时,有教师只是用虚线勾勒出了各个势力范围,统治者姓名或地区名称的字体也太小,就初中学生的观察力来说,这显然违背了第三个要求。相比较而言,有的教师对不同的势力范围配以不同的色块,显得更加清晰、直观。
(3)主体选择中生成学习动力
在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常常是通过增加其教学参与度来实现的。但是,除此之外,不能忽略的是主体选择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和权力,就是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自由意味着选择之后的责任,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自主选择也使其在执行任务时更有责任感、更有积极性。例如,有位教师把《三国鼎立》的课后练习设计成了“作业超市”,在分成易、中、难三项的表格中,每项都填入多个作业。学生们在每项中自由选择一个作业,拼成不同的三项式组合,完成一组作业。单是打钩选定、连线组合的过程,就让学生兴趣盎然。可以想见,当学生们选择了自认为最拿手的作业后,接下来想的就是怎样好好完成,以体现自己的学科水平。
3.基于活动的生成
从学生主体的角度看,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应该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对一切课堂教学积极因素的发挥起到孵化作用。但要实现这一点,学生的活动就不能局限于单项的收受学科知识,局限在听讲、记录和练习上,而是必须要含有学生主动的发挥和个性的融入。也只有这样的活动,才能在历史课堂的教学进程中,为学生的各项发展、生成,带来无限广阔的可能性。
(1)动手制作中生成主动的领悟
历史教学中的动手制作,不但动手,而且动脑,往往还融入了学生自己的个性。学生不但能由此进一步了解历史事物的特征,还能体现主体创作的乐趣。在讲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后,大部分教师都要求学生独立制作一幅三国鼎立的示意图。有的教师在指导上更为明确,先展示自己制作的示意图,要求学生观察其特征(国名、时间、建立者、都城名称、方位),再让学生制作,并提出要有创意,便于记忆等要求。学生在设计制作时兴趣高涨,成果展示时个性十足,介绍作品时即展示了对这一历史的理解和认识,而相关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也就水到渠成。
(2)集思广益中生成丰富的知识
以学生有一定的背景知识为前提,再加上教师引导得法,群体式的讨论能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并致力于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彼此之间也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如有位教师在教学赤壁之战的经过时,原计划是放一段3分钟的电影视频,但因故没有播放出来,无奈之余,教师想到请学生来讲述。结果学生们兴致盎然,借助成语、歇后语,集思广益,在3分钟之内把赤壁之战的经过表述得很是到位,包括笔者在内的听课老师不禁赞叹连连。事后看那视频,也就刀枪满目,火球纷飞,没有多大教学意义。大家都说出了个意外,换来个精彩。回过头来看,其实也是因为借班上课的缘故,教师对学情并不足够了解,不知道学生们对这段历史有那么多的知识储备。
(3)师生对话中生成辩证的认识
师生对话,其程序不是简单的“提问、回答、结束”,而是一种交流、共建。在形式上,应该是一种苏格拉底“助产术”式的探究。在目的上,应该是通过对话、论证、比较和改进,帮助学生获得比原先意见更为合理、深刻的观点。因此,学生在发扬主体性的同时,仍要接受教师的步骤引领、思维点拨、学识支持。如在探讨“三国鼎立,作为分裂时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这一问题时,有学生回答“是倒退”,由此,师生间开展卓有成效的对话。①师:你的理由是什么?②生:分裂不好。③师:“对,分裂不好,所以你认为是从分裂到统一好呢?还是从统一到分裂好?④生:从分裂到统一好。⑤师:那么三国鼎立的时候,对应哪一种情况。⑥生:正从分裂到统一……我知道了,三国鼎立是进步的。
【作者简介】周云华,女,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历史教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学科管理,历史教学研究等。
【责任编辑:王雅贞】
教学设计科学与否,教学活动高效与否,首先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给谁上课,二是上哪门课,三是上何种课。相应的就是要在授课对象、学科特点、课型选择上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保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生成中能“从心所欲不越距”。这一点,看似容易把握,其实并不尽然。
1.对象:初中生
教师的讲课、说课,着眼点是要让学生听懂、学会。强调教学对象是初中生,就是要教师对初中学生认知、心理特征的把握真正落到实处。初中历史课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师在教学的目标定位、组织形式、活动过程上缺乏适切的考量。尤其在公开课、竞赛课上,有些教师似乎忘了听课的真正对象应该是学生,而不是坐在学生后面的评课专家和听课教师。以至于自己的学识、技能似乎在课堂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过程的广度、深度和效度却乏善可陈。有的教师解释说自己正是为了实现初高中课程的衔接,但若以与初中生认知、心理特征的脱节为代价,无异于拔苗助长。所以,教师应该切实转变观念,从专注于自身教得“精彩”的知识本位中脱身出来,转而重视学生学得“精彩”,落实以生为本。
2.学科:历史科
初中生如果爱上历史课,往往因为历史课上“讲故事”,有意思。但历史课到底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都要符合历史学科的理论规范和历史教学的技术要求。讲什么?自然是教材中涉及的基本历史知识。怎么讲?一方面强调不能灌输,历史学科强调真实性,真实性依靠充分的证据,这就要求史论结合地讲;另一方面必须用历史的语言,其实就是把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来龙去脉等讲清楚。学生所期待的有意思的故事,就是在教师对这两方面的追求中,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的。讲到什么程度呢?初中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有了足够的兴趣,就为进入高中进行较深层次的历史学习,提供了最好的准备。所以教师能够深入浅出是最好,但面对一些复杂的历史线索,若做不到深入浅出,就应当适可而止,没有必要增加学生的认知负担,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按课程标准只要求初中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
3.课型:新授课
新课程的推进,使得各种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历史教学也越来越多地采用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式学习等,其科学性、合理性毋庸赘言。但是所谓“教无定法”,实质是强调教学方法需依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优化组合、合理配比。教学情况中最大的不同,当是课型的不同,教学方法的设计首先就要分析课型。历史新授课,区别于综合课、复习课、拓展课等,教学目标首先是有效地完成新知识的习得和理解。从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出发,讲授法凭借其相应的优势,自然要占据较大的比重,对讨论法要巧用,对探究法等则要慎用。因为既然是新授课,学生的活动、探究如果只是涉及知识的小步推进,有成功的可能,但若在没有背景知识的情况下,热热闹闹地去获取一些复杂知识,自然会因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持而失败。新课改初起时,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是题中应有之意,但新课改进入第二轮后,呼唤一些理性的回归也是必要的,许多专家、教师也在这么做了。总之,初中历史新授课的教学,应该立足于对应的最优化策略,防止人为地贬低和躲避讲授法。
教学设计之必要早已人所共知,但教师们更多只是有设计而无打磨。这里提出要“精”,其衡量的标准和依据,一是要符合初中生认知、心理特征;二是要符合历史学科教学的基本原则。
1.教学环节细心编排
(1)导入
初中阶段,课堂导入环节的意义,主要在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教学的向心力,所以导入贵在激趣。应该说教师们都比较重视导入,导入环节也总能成为讲课的一大亮点。就《三国鼎立》而言,教师们的导入环节总是热闹的,有唱三国折子戏的,有播放《三国演义》电视剧片头曲的,有放火烧赤壁电影片段的。热闹是热闹,学生的兴趣也高,但如果说是都起到了激趣的作用则未必。因为,所谓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身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需要造成“缺乏感”为主观体验。学习兴趣不是凭空产生的,关键是要让学生体验到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组成、价值体系中有一块“空白”迫切填补,从而产生学习需要。一般而言,七年级的学生刚接触中国古代历史,对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还没有初步印象,所以导入环节设置些情境,图文并茂地展示些当时的历史,是有激趣作用的。但是,三国这课则有特殊性,即学生们通过影视、小说、漫画,早就对这段历史耳熟能详了,上述导入其实都没有有效地营造“空白”,带来“缺乏感”。有位教师的导入设计,是让学生说出与三国历史有关的成语,学生们个个踊跃参与,好好比拼了一番,但教师随后“泼了冷水”,告知举出的成语大多出自是虚构的三国故事,而非真实的三国历史,这样的导入设计,就达到了使学生自明“空白”的效果,强化了学习需要,激发了对真实历史的学习兴趣。
(2)过渡
要使一堂课环环相扣、浑然一体,离不开过渡环节的巧妙设计。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最初被激发后递减,应尽量在教学的过渡环节适当强化。所以,教学过渡环节也要采取一定的激趣设计,以保证下一环节的教学任务能高效完成。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时已经进入了教材内容的学习,过渡环节一要减少耗时,二要紧扣教学内容,以保持紧凑感,防止教学内容的泛化。《三国鼎立》一课中,教师多以传统的四图法(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图、官渡之战形势图、赤壁之战形势图、三国鼎立形势图)进行教学过渡,往往启下有余,承上不足。有教师自编了一首仿古诗,“汉末群雄争霸酣,百姓流离苦何堪!官渡一战摧袁绍,阿瞒壮心展江南。赤壁矶头东风转,天下江山自此三。胜负兵家寻常事,骄兵必败记心间”,配合地图使用,每个过渡环节呈现一段,并让学生图文对照,解释诗文含义。如此,既很好地弥补了原有的不足,又调动学生参与过渡,学生感觉到内容情节正渐入佳境,学习兴趣也能得到保持和强化。有画龙点睛之妙。 (3)小结
古人论文,推崇“凤头、猪肚、豹尾”,强调结语必须有力、精彩。对此,教师们都普遍重视,总结的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也基本都能如落实目标、扣住重点、前后呼应,有的甚至能够调动学生共同总结。但是笔者听课时常感到的缺憾有两个。
一个是有知识巩固,无心灵震撼。帕默尔在《教学勇气》中强调,教师的教学勇气,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产生的根源是意识到师生正共同围绕着“伟大事物”展开学习。历史是“大故事”(英文单词history,前缀hi的意思就是“大”),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涉及的就是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时段。如果能在本课小结出把其“伟大”聚焦一下,就赋予了这段历史以灵魂,学生总结而得的,就不单是知识的巩固,更是对历史的尊重。
另一个是有总结,无启示。学习历史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初中学生虽然不能把认识上升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高度,但他们完全可以从历史中得到点体会,凝聚一点历史智慧。有位教师在课堂小结环节,以“功过是非论曹操”来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即以曹操的重大经历概括了全文要点,又以论从史出、一分为二的方法锻炼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还认识到英雄人物事业兴衰的人格因素,自觉要取长补短。这是难能可贵的。
2.内容结构的合理整合
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教材内容多、牵涉广,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面面俱到,必然导致结构散、时间紧,重点不突出,难点未突破。因此,教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大多会基于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三国鼎立》一课更是如此。但整合本身还有个是否合理、是否高效的问题。做得好,能保证知识的精练性与具体性两相结合;做得不好,难免丧失学科所要求的结构性和严谨性。
(1)把握一条主线
历史学科的叙事性,决定了历史教学要以线索为其内在要求,因此,内容结构整合的关键点,就是要提炼出一条最有效、最准确、最经济的线索。一些教师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有些教师虽然也有线索意识,但显得提炼能力欠佳,如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为线索,显得过于空泛,也难以体现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规律性。有的教师则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充满矛盾、历史上有争议的曹操这个人物上。以曹操为主线,以与他相关的两大战役的一成一败、一得一失来充分认识和了解曹操,为正确评价曹操做铺垫。这种线索设计,突出的正是历史学科教学中“故事性的思维”。同时这种线索设计所蕴含的讲述底色,也为各种教学活动的嵌入提供了良好的底层铺垫,为课堂教学中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两相结合,提供了操作的平台。
(2)形成一张网络
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巩固都离不开知识的网络化、结构化。一般的知识网络,或是沿用传统的背景、过程、影响,并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细化背景和影响;或是采用较为流行的历史概念构建模式,按照概念的层级组织知识网络。有些教师也这么做,但效果并不好。原因在于,首先,《三国鼎立》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不是一个社会整体发展的历史时期,就难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追溯其背景,探讨其影响,所以用传统的内容结构组织方式是低效的。其次,初中课程还是要强调学生的认识、心理特征,用历史概念构建模式,必然在教学中倾向于概念教学法,明显的、过多的、过深入的理性思维是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所无法承受的。值得一提的是一位教师把内容结构整合为“一个局面(三国鼎立);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三国名称和各自都城);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五个时间(略)”。由于知识结构化的本质追求是增强知识的理解性、巩固性、可提取性、可迁移性等,从这一点出发,这位教师的内容整合明显是高效的。
(3)拓展一些知识
在课堂的教学中,无论是重点的突出还是难点的突破,都不是教师对教材照本宣科就能实现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还要在教材内容之外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增加。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处理必须以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为依托,无论是重点方面的情节补充,还是难点方面的思维深化,无论是归纳还是分析,目的都在于将课标要求、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更加适合学生认知、技能水平的“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内容。如在对本课重点之一,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教学过程中,有教师就在幻灯片上呈现出三国各自的疆域、三国各自的经济发展图片,以及三足鼎的图片。前两者有助于学生从疆域大小、经济实力角度判断得出三国实力较为均衡,只能暂时维持现状。三足鼎的图片则有利于学生理解为何这一形势被称为三足鼎立。这无疑能够增进学生对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理解。
3.教学策略的准确选择
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情境,对教学实施过程所做的一个整体性教学措施,包括对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方式的确定等。要实现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必须以教学目标、学生以及教师三个方面的因素为基本依据。
(1)追求实际效果,突破模式限定
教师们在说课时,往往讲自己的课属于哪一教学模式。如《三国鼎立》一课,有的用材料导读模式,有的用知识运用模式,有的用探究学习模式等。笔者认为,课堂上可以某一模式为铺垫,具有倾向性。但是由于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它最适应的教学情境,本身也都是利弊共存的。在课堂教学中,某一模式一竿子捅到底,必然犯为模式而模式的形式主义错误。对讲授法的人为躲避和贬低,很大程度上就是受这种形式主义所惑。一般而言,教学模式具有稳定性,并且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基于教学目标的落实,基于对教学效果最优化的追求,有效的教学策略应该打破教学模式的束缚,根据具体教学情境进行调整。例如一位教师的材料导读模式,通过史料阅读,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中的重难点讲清讲透了,但不能够做到以点带面,将一些疑点和一般的知识点,即材料没有蕴含的知识点基本略去,甚至只字不提。如果能适当使用讲授法对它们进行一下补充处理,效果无疑会更好。 (2)顺应认知要求,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策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手段的选择。当下的历史课堂,课件因其在创设历史情境,提供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等方面效果明显,几乎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有的教师甚至将其作为唯一手段。这种单一化难免存在问题。首先,历史学科本身强调因果、线索。其次,教学目标所强调的对所学知识的识记、提取、运用,也要以知识的结构化为前提。再次,较之古代史的学习主要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横向展开,三国历史的学习主要是几个历史事件的纵向串联,时间线索性格外明显和重要。课件画面多变,屏幕尺度较小,即便呈现出知识结构,也具有短暂性、部分性,也就难以做到对本课内容删繁就简,抓主剔次,串珠成线,结线成网。若提供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感知,使学生一目了然,在运用中会游刃有余。因此,有的教师在使用课件的同时,依然书写板书提纲,用这种传统而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结构,至少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是值得提倡的。
(3)体现主体间性,谋划教学活动
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分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三个板块。设计意图总是围绕落实“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其实,教是教师在教,教师当然是教的主体;同样,学是学生在学,学生当然是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其实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共同进行的,一种主体间性的活动。师与生两个异质的主体的存在,决定了在教学设计中,必须注重师生互动,使教师引领、学生承接两不偏废,并确保能够在具体教学情境中,主体间通过有效互动达到两者高度统一、相互促成。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设计是由教师主体完成的,难免张扬自身主体,遮蔽学生主体,让学生活动为教师活动服务,成为附属品。所以教师在进行设计时,要有意识地体现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或者说,教师恰恰要是从学生那里学会和掌握教学方式,确认教学的目的与途径。例如,有位教师在讲到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天下大乱时,设计的教学活动是问学生,“你若生活中在这个时代会有怎样的想法”。这里没有涉及基础知识点的教学,但恰恰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其引导入历史情境中。这就是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作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角度来精心设计教师活动。彰显的正是师生主体间性。
一方面,历史知识承载的内容已经发生,学生不能亲自经历和直接观察,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述、史料的叙述、媒体的信息传播等途径获取知识。这一点决定了历史教学必然以接受性为底色。另一方面,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接受历史知识,还要求逐步形成对历史的认识,而对历史的认识和解释不能单靠记忆和复述他人的现成结论,需要自己独立地进行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信息等探索活动。可以说,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对历史教师专业技能的一大检验。但课堂中常见的现象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热热闹闹,汇报成果时乏善可陈,最终还要教师打着补充、总结的幌子进行一遍接受学习。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承认初中历史教学接受性学习的底色,以此为前提,通过运用各种方式、手段,灵活地促成学生的生成性发展,接受学习也可以是积极的和有意义的。
1.基于材料的生成
从历史学科特点来看,阅读史料是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最佳载体,可以说在所学历史知识既定的前提下,给学生怎样的材料,就能帮助学生获取怎样的历史知识。
(1)材料中生成史实
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在使用史料进行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史料阅读、概括来获得相关的史实。按照教学论专家江山野的观点,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已经进入了“相对独立阶段”又具有了相当的自学能力,但往往还需要教师在自学方法上给予指导,自学过程中给予知识支持。教授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时,很多教师都呈现了史料。有的教师给出的诗文史料多得令人咋舌,但学生却看不懂、想不到、说不出。要让初中学生在材料阅读中生成史实,教师的选材自然要有针对性,要精到,但更要让学生能够看懂。合理的处理方法是,对难懂的字词给出解释,或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标注,或给出文字的大意。有教师认为这会降低阅读难度,但初中阶段的史料教学,关键不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而是通过生成认识来让学生觉得“真”。
(2)史实中生成史论
让初中学生能够实现论从史出,从教师角度看,关键是给出的史实与要得到的史论在因果关系上应该是直接、明确的。有教师在给出官渡之战曹、袁兵力对比,以及赤壁之战曹、孙、刘的兵力对比后,问由曹操的一胜一败能得到什么启示(目标答案是骄兵必败)。虽然最后也有学生答出,但实在是拜该学生课外阅读所赐,而非史实推导之功。成功的论从史出,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如有教师在教学赤壁之战时,给出“借”和“计”二字,让学生从诸葛亮的角度补充出借自然、物资、地盘,使用苦肉计、离间计、火攻计,成功完成了战争过程(基本史实)的教学,又让学生转换角色,从曹操的角度,根据上述基本史实顺理成章地总结出战争失败的原因(麻痹轻敌、水土不服、战术失误)。
(3)史论中生成态度
三维教学目标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纳入其中,初中生阶段也正是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结合历史学习促使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态度(加涅的学习分类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归为人的行为态度),以史为鉴,也是历史学科价值的重要体现。应该说各位开课教师在总结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后,都设计了这个环节,但是态度生成的强弱却大有差别。有的教师是从曹操赤壁之战麻痹大意得出骄兵必败,就结束了这个环节。由于态度的强弱程度上,情感起关键因素,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往往是与自身相关的事物,单指出骄兵必败,还是指向历史,没有投射入学生当下的生活,不可能真正发挥态度教育的作用。有教师则进了一步,讲到学生们考试也有成败,应当如何面对?这就无疑为态度的生成给足了铺垫。
2.基于细节的生成
学生发展的生成,三维目标的实现,往往需要教师在教学细节上进行打磨。教学原理和教学规律,看似浅显易懂,但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到实处,只能靠细节落实。深入细节中去,就是深入到课堂教学的种种具体的、现实的条件限制中去,追求有限条件下的最优化。 (1)原因分析中生成思维能力
在听课中碰到的共性问题,是好几个教师在讲授官渡之战曹操胜利的原因时,先给出政治、经济、人才、个人四个因素,再分别给出对应的四则材料,然后要求学生一一对应着完成原因分析。教师们多数想由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这种要求初中生进行成人化(或至少是高中生水准)逻辑思维的教学,按照杜威的说法,是“自称为逻辑的做法”,往往会使“孩子本来的充满活力的微妙的逻辑思维变得迟钝”,进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倾向于死记硬背”。也就是说,原因分析涉及的逻辑思维,首要的就是能把一事物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因素),然后才是能说出各部分的要点。上述做法,没能认识到因素罗列是“思维训练所要最后达到的目标,而不是出发点”。也有教师先呈现史料,让学生把可能涉及原因的信息找出来,再鼓励学生考虑每项信息可以归纳到哪类原因(因素)中去,如此则摆正了出发点和目标。
(2)图片精选中生成准确认知
开课教师在课件制作上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有的堪称艺术创作,但作为课堂教学资源,有的课件还有待完善。既然课件和教材一样,都属于教学资源,那么课件制作,也可以参照教材编撰的有关原则,来确保其质量。就图片的选用而言,就有了选择的典型性,与文字部分相匹配,以及与学生认识水平相适应这三点基本要求,笔者听课中发现的问题主要对应后两个要求。如有的教师在幻灯片上给出的文字是“真实的曹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旁边的插图是京剧中白脸奸臣的曹操形象,显然违背了第二个要求。又如在呈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势图时,有教师只是用虚线勾勒出了各个势力范围,统治者姓名或地区名称的字体也太小,就初中学生的观察力来说,这显然违背了第三个要求。相比较而言,有的教师对不同的势力范围配以不同的色块,显得更加清晰、直观。
(3)主体选择中生成学习动力
在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常常是通过增加其教学参与度来实现的。但是,除此之外,不能忽略的是主体选择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和权力,就是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自由意味着选择之后的责任,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自主选择也使其在执行任务时更有责任感、更有积极性。例如,有位教师把《三国鼎立》的课后练习设计成了“作业超市”,在分成易、中、难三项的表格中,每项都填入多个作业。学生们在每项中自由选择一个作业,拼成不同的三项式组合,完成一组作业。单是打钩选定、连线组合的过程,就让学生兴趣盎然。可以想见,当学生们选择了自认为最拿手的作业后,接下来想的就是怎样好好完成,以体现自己的学科水平。
3.基于活动的生成
从学生主体的角度看,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应该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对一切课堂教学积极因素的发挥起到孵化作用。但要实现这一点,学生的活动就不能局限于单项的收受学科知识,局限在听讲、记录和练习上,而是必须要含有学生主动的发挥和个性的融入。也只有这样的活动,才能在历史课堂的教学进程中,为学生的各项发展、生成,带来无限广阔的可能性。
(1)动手制作中生成主动的领悟
历史教学中的动手制作,不但动手,而且动脑,往往还融入了学生自己的个性。学生不但能由此进一步了解历史事物的特征,还能体现主体创作的乐趣。在讲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后,大部分教师都要求学生独立制作一幅三国鼎立的示意图。有的教师在指导上更为明确,先展示自己制作的示意图,要求学生观察其特征(国名、时间、建立者、都城名称、方位),再让学生制作,并提出要有创意,便于记忆等要求。学生在设计制作时兴趣高涨,成果展示时个性十足,介绍作品时即展示了对这一历史的理解和认识,而相关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也就水到渠成。
(2)集思广益中生成丰富的知识
以学生有一定的背景知识为前提,再加上教师引导得法,群体式的讨论能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并致力于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彼此之间也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如有位教师在教学赤壁之战的经过时,原计划是放一段3分钟的电影视频,但因故没有播放出来,无奈之余,教师想到请学生来讲述。结果学生们兴致盎然,借助成语、歇后语,集思广益,在3分钟之内把赤壁之战的经过表述得很是到位,包括笔者在内的听课老师不禁赞叹连连。事后看那视频,也就刀枪满目,火球纷飞,没有多大教学意义。大家都说出了个意外,换来个精彩。回过头来看,其实也是因为借班上课的缘故,教师对学情并不足够了解,不知道学生们对这段历史有那么多的知识储备。
(3)师生对话中生成辩证的认识
师生对话,其程序不是简单的“提问、回答、结束”,而是一种交流、共建。在形式上,应该是一种苏格拉底“助产术”式的探究。在目的上,应该是通过对话、论证、比较和改进,帮助学生获得比原先意见更为合理、深刻的观点。因此,学生在发扬主体性的同时,仍要接受教师的步骤引领、思维点拨、学识支持。如在探讨“三国鼎立,作为分裂时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这一问题时,有学生回答“是倒退”,由此,师生间开展卓有成效的对话。①师:你的理由是什么?②生:分裂不好。③师:“对,分裂不好,所以你认为是从分裂到统一好呢?还是从统一到分裂好?④生:从分裂到统一好。⑤师:那么三国鼎立的时候,对应哪一种情况。⑥生:正从分裂到统一……我知道了,三国鼎立是进步的。
【作者简介】周云华,女,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历史教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学科管理,历史教学研究等。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