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奴”:都市年轻人又一不能承受之重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su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在网络和社会悄然流行的“孩奴”一词引起人们对城市生活的思考:生儿育女难道真的会让人沦为“孩奴”?孩子是否成为继房子、车子之后,都市生活中又一个不能承受之重?
  “孩奴”一词兴盛于网络,仅百度搜索到的“孩奴”相关网页就达34万之多,而百度对该词语的解释为:“孩奴”用来概括形容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为子女挣钱,而失去了自我价值体现的生活状态。
  作为4个月大孩子的母亲,哈尔滨市民袁明提到“孩奴”一词时显得有些激动。虽然她在决定生宝宝前已经做好了充足的思想准备,但还是被抚养孩子的费用压得有些喘不过气:“奶粉、尿不湿、月嫂这3大项支出每个月就将近3000元,再加上每月1000多元的房贷以及日常生活支出等,我和老公的工资收入几乎是‘月光’,有时只好向父母求援。”
  在国内某知名育儿论坛,很多年轻家长在这里“晒”出自己抚养孩子的成本,每月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除了奶粉、服装、尿布、玩具支出外,还有婴儿写真、保姆开支、幼儿园学杂费、早教课和补习班费用等,多数家长感觉抚养孩子的压力较大。
  除了经济负担,孩子还给一些年轻家长带来了精神上的压力。在哈尔滨某大型国企工作的何涛,孩子已经2岁了,可他还是很难做回从前潇洒的自己:“孩子的降生完全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被孩子的琐事占据,每天睁开眼睛就忙孩子,有时睡觉做梦都是孩子,反倒是每天在单位的8小时成了最好的休息时间。虽然孩子让我迷失了自我,但他毕竟是我的希望,是我生命的延续,让我增加了一份做父亲的责任。我要让孩子从小就接受最好的教育,将来送他去国外读书,我没有实现的梦想希望孩子将来都能实现。”
  那么,都市年轻人因何沦为“孩奴”?有人认为是因為现代都市生活成本过高,也有人认为是都市年轻人心态不成熟,过分追求物质生活的结果。
  国内一家知名网站专门就“您如何看待‘孩奴恐惧症侵袭80后’”这一现象展开调查,有6000多名网民参加了投票,其中74.5%的网民认为,现在城市生活压力大,“80后”年轻人有“孩奴恐惧症”很正常;还有22%的网民认为,之所以产生“孩奴现象”是由于“80后”年轻人的心态还很不成熟。
  对此,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董鸿扬认为,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城市生活成本相比从前有所增加,都市年轻人生存压力较大。所谓的“孩奴”与“房奴”“车奴”一样,都是城市高成本生活压力下都市人对自身处境的一种解嘲;而对于中国传统社会来讲,如果“孩奴”之说成立,那么应是由来已久的,哪个父母不是心甘情愿为子女奉献一切?对于一些现在还在“啃老”的都市年轻人来说,他们身在家乡的父母又何尝不是“孩奴”呢?
  董鸿扬说,“孩奴”心理之所以能引起许多“80后”年轻人的共鸣,从另一个方面讲与其“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不无关联。“80后”一代成长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年代,物质生活相对富足,精神世界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如今已到三十而立之年,却在离开父母走入社会后遭遇激烈的竞争和空前的压力,在抚养子女时又感到力不从心,使其内心产生严重不适。此外,他们将自身追求高品质生活和高消费的理念,强加到了自己孩子的身上,自然会感到身陷窘境。
  那么都市年轻人应该如何摆脱“孩奴”思想的束缚?有关专家建议应该从家庭理财、心理咨询、自我调节等方面入手,摆脱“孩奴”阴影,重新做回自我。
  一些理财专家表示,经济压力较大是很多年轻家庭抚养子女面临的一大问题,不善理财又是这些年轻家庭的“通病”,做好理财工作可以适当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现在许多银行和理财机构都推出了有针对性的家庭理财计划,年轻家长可尝试去“量身定做”一套适合自己的理财规划。此外,年轻家长还可以通过专项教育理财、保险等减轻孩子的教育支出负担,“教育理财,越早越好”,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合理考虑风险收益。
  黑龙江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李洪吉指出,对于一个和谐家庭来说,生活的重心不能过于偏重孩子,“孩奴”之说是以牺牲父母为代价换取子女的幸福,这是违背科学发展的,因此年轻父母在对于孩子的抚养问题上,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量力而行,不要好高骛远、盲目攀比、追求名牌,要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长与未来,进行合理规划,否则目标过高不仅“奴役”了父母,还“奴役”了孩子。
  李洪吉建议,“80后”独生子女,个性较强而承受能力差,因此在养育子女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包括生理准备和心理准备,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找心理咨询师交流一下。此外,家长在抚养子女时应该科学合理安排时间,尽量挤出时间去恢复自己的社会关系网,重新找回自己的特长爱好,心里感到烦闷时多与亲朋好友沟通。
  此外,董鸿扬建议,除了年轻父母通过自我调整摆脱“孩奴”束缚外,政府及社会各界也应为都市年轻父母“减压”,从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加大调控力度,降低城市生活成本,进一步完善儿童保障制度等。
  (摘自《妇女之友》)
其他文献
孤独感不仅是内心的折磨,实际上,它对人造成的死亡风险并不亚于吸烟。    “寡居效应”    一句非洲谚语说:“如果你想走得快,就独自行动。如果你想走得远,就结伴而行。”  科学研究发现,这句话还真没有说错。一项发表在学术期刊《流行病学》2011年1月号上的研究给出了惊人的量化结果:40%的女性和26%的男性会在伴侣去世之后3年内死亡。  之前已经有相关研究认为,丧偶会增加人的死亡率,这种情况被称
那是20世纪40年代,长期的战火,让许多原本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他家就是其中一个。  那时,他才16岁,父母在做完馒头后就被突如其来的炮弹炸死。他身上除了父母留下的10个馒头外,别无他物。  拿着简单的行李,他踏上了去远方投奔亲戚的路程。一路上,到处都是落难的人们,不少人不是冷死就是饿死了。他小心地揣着那10个馒头,那可是他长达半个月的盘缠,就是再饿,也舍不得吃。  路过一个村子的时候,他去取水,
爱情,因其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一直被人们所歌颂、赞美。结婚,作为人生的一项必修课,在千百年来也一直被烙上了深刻的时代印记。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婚恋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无论是上世纪60年代简单的木床木箱,还是七八十年代的“三大件”,都无一例外地证明:婚姻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2000年以后出现的“裸婚族”,对传统观念中“家”的概念、意义进行了颠覆性的解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
关键词 文治,北宋,君臣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3-0046-06  对于一线历史教师来说,如何依托多学科渗透,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比如,以往提到宋朝,学生们的第一印象就是积贫积弱,但历史以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新成果表明,“不能以‘积贫积弱’来概括宋代的全部历史特征”。①不仅宋朝的商品经济
关键词实证路径,中英,历史教科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11-0029-06   当代英国的历史教育发达,被称之为“哪里有教育,哪里就有历史教育”。英国“新历史科”(New History)倡导史料教学,在国际上独树一帜。笔者在阅读英国历史教科书时,发现其对“秦始皇”的书写,在史料选编及设计上特色鲜明,对我国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
爱你就多给你红烧肉  爱情是什么?对于19岁的杜美美来说,往理想主义里想,那是一对男生和女生,携手相拥着走在月光下的浪漫;再踏实点接地气讲,爱情就是明亮食堂中,一个男生将红烧肉送到女生的嘴边。  高中毕业的杜美美深深懂得,自己虽然和食堂橱窗外的这些女生都是同龄人,但一道大学的门槛,远远地隔开了她们。  当然,如果不是家里突发意外,以杜美美的成绩,完全可以昂首挺胸地走进任何一所大学。  但是,命运就
近年来,高考文综卷中第41题几乎成了开放性试题的代名词,而每年高考考毕对其进行分析也成为一种常态。在各种查漏补缺中,试题的命制也更趋于合理、科学,更加有利于考核学生、选拔人才。2015年全国卷Ⅱ高考文综第41题的命制选题更加新颖、视角更为独特,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对其解析也就更具重要意义,原题如下: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1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历史教学,价值观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访北京大学,在与师生进行座谈时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历史由于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当中包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历史教学中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科发展,学术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21)09-0024-03   在《历史教学》即将迎来创刊七十年之际,我的教学生涯也即将进入第三十个年头。看着办公室书架上那一排蔚为大观的历年《历史教学》杂志,觉得这不仅是一部厚重的学术史,记录了新中国历史教学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我个人的心灵史,承载了我很多的探索、思考和情感。
每天只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做下面这9件小事,就会使你的时间更为充裕———而且还能让你更快乐,也能更好地掌控你的生活。当然如果你想取得最佳效果,就要每天坚持。  1分钟整理床铺  整理床铺极为简单省时,却能让全屋看起来都更整洁,而外部的整洁又会带来内心的平静。而且整理床铺还能让你以一种效率感、勤劳感和秩序感开始一天的生活。“特别是在你感觉压力过大的时候,做一件小事并且养成习惯,还能帮你找回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