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学生在教学中是旁观者,局外人,师生交流时,总是无语。通过观察,这些学生导致的原因大致有三种:①缺乏自信羞于表达;②缺乏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不知所云;③缺乏参与意识和上进心。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这些旁观者的存在——所谓的“无语者”,应认识到培养他们的重要性,因为让他们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作为一名语文教学的引导者,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按一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创设成功机会,让其树立自信心
自信,是一个人在情感上对自己的肯定,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心理武器。现代心理学证明,成功经验的获得会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要想语文课堂有生机,让学生忘情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创设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我们在创设问题情景时,要分清层次,因人而异,难易适度。过难的问题会使学生望而生畏,知难而退,增强挫折感;过易使其兴味索然,懒于思考。在分析课文时,从不把概括课文内容,总结中心问题留给所谓“无语者”,而是把适中偏易的留给他们,比如:在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一文时,首先让学生自学,提出要求,课文中有几处描写人物外貌,请同学找出来,并画上横线,而后,叫学生停下来,请同学举手,并大声读出你找的描写人物的语句,话音刚落不少学生都举手,其中有不少同学平常很少举手。于是我就点几位平常很少举手的同学,结果一些所谓“无语者”很快就找出来,有的还怀着激动心情抢答,当场老师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同时也看到了成功的喜悦。作为老师要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其感到“我也有闪光点”、“我也能行”,从而使他们树立了自信心。
二、保护学生自尊,以情促学
课堂上的所谓“无语者”,其实是很有自尊心的,他们羞于表达,是担心说错,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讥笑和嘲讽,致使其新奇的想法和念头被压抑在心。久而久之,他们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因而在课堂要呵护所谓的“无语者”的自尊心。当他们无语时或表达不清时,既不可以冷嘲热讽,更不置之不理,而是对他们的关心和理解,以期待的话语抚慰和鼓励他们。如:“你请坐下,再想一想,等一下再谈自己的看法,好吗?”,“你能把你的想法说来大家听一听吗?”等等。这样,这些同学不仅无难堪之感,还会劲头十足地为自己再次发言做好准备。
课堂上所谓“无语者”,有些是对老师怀有抵触心理,他们对老师缺乏信任甚至产生畏惧感。对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并与之多沟通思想,融洽师生关系,才有利于他们投入到语文教学中来。我通过写日记的方法来相互增进了解,沟通思想。曾有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老师我想问题较慢,当我鼓起勇气想说时,您却只给了别人,我有些失望,下次上课能等等我吗?”,我便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其实你很聪明,也很勇敢,只是你缺乏自信,如果再多给自己一些勇气,你就战胜了自己,你要做好准备呀,老师一定会等你,一定会给你机会!”。结果这个同学在语文课上主动举手,而且回答得很好,我又给他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从这以后,他不再畏惧我,开始喜欢上语文课了,我发现这位同学回答问题时口齿非常伶俐。作为教者我们要以真诚,以无微不至的关怀感染学生,赢得他们的信任,为教学创设良好的心理磁场,吸引课堂上所谓“无语者”,自觉投入到课堂交流中去。“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一道理。
三、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曾有这样一句名言:“兴趣时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实际、最活跃的内部心理动机,是提高参与能力的重要基础。兴趣达到一定程度,便会形成激情,脱口而出。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常对新、奇、美的东西感兴趣,对运动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对动手操作、表演感兴趣。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依据教材,想方设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目的激发无语者,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参与意识。备课时,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在教学中,选择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上八年级语文(下册)《组歌》一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采用了齐读、角色扮演,让同学们进入情景,声情并茂,喜行于色,学生参与意识倍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利用朗读比赛,口头作文,根据课文讲故事等方法,激发所谓“无语者”的兴趣。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集体活动中,培养了他们的参与能力,再就是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活动变得生动形象,引起所谓“无语者”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最后采取巧设疑问,引起兴趣。这就是常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问题恰当,可让学生处于兴奋口悱的状态,促使其积极思维。
四、创设良好氛围,提供展示平台
美国心理学家多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这种氛围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保证。因而在课堂上,作为教者,要注意扮演好“引导者” 的角色。愉快的心情,温馨的微笑,生动幽默的话语,赞许的目光,一下子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他们浴春风般地向老师敞开心扉,表达自我。走下讲台,走到他们中间,同忧同喜,一下子竟成了学习伙伴,知心朋友,一个轻松自由、平等民主气氛形成了。当所谓“无语者”“口欲言而不能时”,我就因势利导,耐心点拨,使其困惑中走出来,只有使他们从“不敢说”、“不想说” 、到“我想说”,再到“我敢说”、“我能说”,才能使他们展示自我,张扬个性,使语文这个舞台更加活跃。
总之,正确看待课堂上的所谓“无语者”,培养其由“要我说”到“我要说”的参与意识,学习会有质的飞跃,学生的素质教育会有新的色彩。
一、创设成功机会,让其树立自信心
自信,是一个人在情感上对自己的肯定,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心理武器。现代心理学证明,成功经验的获得会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要想语文课堂有生机,让学生忘情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创设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我们在创设问题情景时,要分清层次,因人而异,难易适度。过难的问题会使学生望而生畏,知难而退,增强挫折感;过易使其兴味索然,懒于思考。在分析课文时,从不把概括课文内容,总结中心问题留给所谓“无语者”,而是把适中偏易的留给他们,比如:在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一文时,首先让学生自学,提出要求,课文中有几处描写人物外貌,请同学找出来,并画上横线,而后,叫学生停下来,请同学举手,并大声读出你找的描写人物的语句,话音刚落不少学生都举手,其中有不少同学平常很少举手。于是我就点几位平常很少举手的同学,结果一些所谓“无语者”很快就找出来,有的还怀着激动心情抢答,当场老师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同时也看到了成功的喜悦。作为老师要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其感到“我也有闪光点”、“我也能行”,从而使他们树立了自信心。
二、保护学生自尊,以情促学
课堂上的所谓“无语者”,其实是很有自尊心的,他们羞于表达,是担心说错,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讥笑和嘲讽,致使其新奇的想法和念头被压抑在心。久而久之,他们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因而在课堂要呵护所谓的“无语者”的自尊心。当他们无语时或表达不清时,既不可以冷嘲热讽,更不置之不理,而是对他们的关心和理解,以期待的话语抚慰和鼓励他们。如:“你请坐下,再想一想,等一下再谈自己的看法,好吗?”,“你能把你的想法说来大家听一听吗?”等等。这样,这些同学不仅无难堪之感,还会劲头十足地为自己再次发言做好准备。
课堂上所谓“无语者”,有些是对老师怀有抵触心理,他们对老师缺乏信任甚至产生畏惧感。对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并与之多沟通思想,融洽师生关系,才有利于他们投入到语文教学中来。我通过写日记的方法来相互增进了解,沟通思想。曾有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老师我想问题较慢,当我鼓起勇气想说时,您却只给了别人,我有些失望,下次上课能等等我吗?”,我便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其实你很聪明,也很勇敢,只是你缺乏自信,如果再多给自己一些勇气,你就战胜了自己,你要做好准备呀,老师一定会等你,一定会给你机会!”。结果这个同学在语文课上主动举手,而且回答得很好,我又给他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从这以后,他不再畏惧我,开始喜欢上语文课了,我发现这位同学回答问题时口齿非常伶俐。作为教者我们要以真诚,以无微不至的关怀感染学生,赢得他们的信任,为教学创设良好的心理磁场,吸引课堂上所谓“无语者”,自觉投入到课堂交流中去。“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一道理。
三、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曾有这样一句名言:“兴趣时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实际、最活跃的内部心理动机,是提高参与能力的重要基础。兴趣达到一定程度,便会形成激情,脱口而出。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常对新、奇、美的东西感兴趣,对运动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对动手操作、表演感兴趣。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依据教材,想方设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目的激发无语者,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参与意识。备课时,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在教学中,选择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上八年级语文(下册)《组歌》一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采用了齐读、角色扮演,让同学们进入情景,声情并茂,喜行于色,学生参与意识倍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利用朗读比赛,口头作文,根据课文讲故事等方法,激发所谓“无语者”的兴趣。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集体活动中,培养了他们的参与能力,再就是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活动变得生动形象,引起所谓“无语者”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最后采取巧设疑问,引起兴趣。这就是常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问题恰当,可让学生处于兴奋口悱的状态,促使其积极思维。
四、创设良好氛围,提供展示平台
美国心理学家多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这种氛围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保证。因而在课堂上,作为教者,要注意扮演好“引导者” 的角色。愉快的心情,温馨的微笑,生动幽默的话语,赞许的目光,一下子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他们浴春风般地向老师敞开心扉,表达自我。走下讲台,走到他们中间,同忧同喜,一下子竟成了学习伙伴,知心朋友,一个轻松自由、平等民主气氛形成了。当所谓“无语者”“口欲言而不能时”,我就因势利导,耐心点拨,使其困惑中走出来,只有使他们从“不敢说”、“不想说” 、到“我想说”,再到“我敢说”、“我能说”,才能使他们展示自我,张扬个性,使语文这个舞台更加活跃。
总之,正确看待课堂上的所谓“无语者”,培养其由“要我说”到“我要说”的参与意识,学习会有质的飞跃,学生的素质教育会有新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