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教育是根据国家和经济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专门会计人才,对受教育者施行的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会计专业及其相关知识、技能等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会计教育工作者在这一活动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发展综合能力;而且要研究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理论与方法,揭示会计人才培养规律,以提高会计人才培养效率与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会计教育。
研究会计人才培养的理论与方法,探讨会计人才培养规律,属于会计教育学的范畴。会计教育学是依据我国教育法规和教育制度,按照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培养会计人才的学科,它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主要任务在于探讨会计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殊规律,探讨建立会计教育体系的规律性。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职业技能是会计教学的重要内容,从事会计教学工作,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而且要教会他们怎么做和怎么做得更好。从一定意义上讲,上述内容构成了会计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会计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我国,研究会计教育的文献并不多见,系统地专门研究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的专著更为少有。最近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陈元芳专著《现代会计教育:职业技能教学研究》(简称《研究》)填补了我国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研究的空白。
陈元芳是一位多年从事会计教学、教学管理工作和会计教育研究的学者,他在三十多年的会计教学与管理工作中,潜心研究会计教育与会计职业技能教学,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2004年暑期,他参加“全国高校会计实验教学研究会”在呼和浩特举办的第六次研讨会后开始写作该书,历时四载,在认真总结会计教学经验的同时,查阅了大量的参考文献,进行了缜密地思考、艰辛地探索,终于完成该作,为我国会计教育研究、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研究奉献了鼎力之作。
粗略读来,该书在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上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理论研究与实际研究相结合。理论是实际的先导,实际是理论的来源,两者相辅相成。理论无实际则空,实际无理论则盲。进行会计教育研究也是如此,两者不可偏废。仅进行理论研究而忽视实际研究,会使理论研究成为空中楼阁;仅进行实际研究而忽视理论研究,会使实际研究缺乏方向指引。《研究》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探索。一方面,全书既有理论问题的研究,又有实际问题的探讨。对会计教育及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如会计职业技能与会计职业技能教学、会计职业技能教学内容的基础、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的基本内容等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探讨;对会计教育及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的实际问题,如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文件、教学运行管理及教学质量评价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与探索。另一方面,在进行理论研究时善于从实际层面进行阐释,在实际问题研究时又能从理论的高度予以提升。对会计职业技能这一理论问题的研究,既从技能的意义与作用等理论层面进行了挖掘,又从笔者通过实际调查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进行了论证。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进行的实际分析,不仅研究了各类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共性与特点,而且从理论归纳出人才培养方案各要素与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的相互关系。
第二,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历史是对过去的记录,现实是历史的延伸与发展,未来则是对历史的展望。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以史为鉴,指导现实;研究现实则是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指引未来。由于历史与现实、未来存在着三点一线的递进关系,在研究现实、研究未来时,应当借鉴历史,使之在相互联系、相互结合下进行。《研究》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讨。一方面,先集中对我国会计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进行了回顾,阐述了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的演进情况。由此归纳出我国会计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教学中带有规律性的、可供现实借鉴的历史经验。《研究》对我国近代会计职业教育的先驱——立信会计学校、国民政府时期的会计教育及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会计职业教育、会计学术研究、会计教育改革进行了详细的述评,在充分肯定我国会计职业教育取得伟大成绩的同时,指出了我国会计职业教育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一是在建立新会计学科体系方面,存在“依样画葫芦”的弊端;在注重会计专业学生知识面扩展、综合素质提高的同时,存在忽视学生会计职业技能培养与训练的倾向;二是在专业培养目标上,重视“通才”的培养,而对会计人才应具备的“专才”培养不够;三是在教材建设方面,追求成龙配套的大而全,而在体现特色方面存在不足;四是在理论研究方面,重视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而对应用理论的研究委实逊色;五是在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上,使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研究更显不足。同时,通过对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的历史研究,归纳出以下重要命题。如会计职业技能教学具有迁移性、直观性、操作性、探索性和创新性特点;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的培养目标:德智体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会计职业技能教学有基本要求:加强案例教学、发挥“原型”效应,加强模拟练习、全面培养技能,注意个别差异、力求因材施教等等,都是在对会计职业技能教学历史进行认真研究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具有较好的现实指导意义。除此之外,该书在探讨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文件、教学运行管理及教学质量评价等问题时,对上述各要素的现实状况进行了认真的剖析和评价。《研究》针对我国教育比较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而较少专门研究学习方法(学法)的现状,专门对学法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学法的选择与优化组合的观点,提出了教法与学法的配合、教法与学法的优化组合等新命题。
第三,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相结合。当今世界有如一个地球村,信息交流与传播速度之快、时间之短、手段之便捷,既给学术交流与学术研究提供了方便,同时也给学术交流与研究提出了视野要宽阔、资料要新颖等一系列新的要求。因此,从事学术研究一定要充分占有资料,只有做到“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质不分正反、类不分点面”,才能“厚积薄发”,取得理论上有高度、实践上有广度的学术成果。全书从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研究出发,一方面,研究会计职业技能、研究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包括大陆会计、港澳台地区会计),进而涉猎世界会计;另一方面,研究会计教学、研究会计教育、研究职业教育、研究中国职业教育,进而放眼世界职业教育。这种研究路径充分体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会计职业技能教学既是会计教学的一部分,又是职业技能教学的组成部分,同时与会计职业发展存在密切关系;中国会计的发展、世界会计的变化,都会对会计职业及会计职业技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会计职业技能的变化必然反映到会计教学中。会计职业技能教学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中国职业教育的进步,世界职业教育的嬗变,必然会影响会计职业技能教育。
《研究》作为一本研究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的教育理论专著,结合作者30多年的会计教学与教育管理实践,从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的基本问题,着眼于会计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学,从理论高度进行了阐述。同时又对会计职业技能教学与管理、会计职业教育管理的实务,立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管理、教育管理,从实践层面进行了探讨,不仅写了会计职业技能教学与管理、会计职业技能教育管理的个性与特殊要求;还归纳出会计教育、职业教育、专业教育的共同特性与共同要求。
相信本书的出版问世,对会计职业技能教学及管理、会计教育管理和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将发挥重要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研究会计人才培养的理论与方法,探讨会计人才培养规律,属于会计教育学的范畴。会计教育学是依据我国教育法规和教育制度,按照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培养会计人才的学科,它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主要任务在于探讨会计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殊规律,探讨建立会计教育体系的规律性。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职业技能是会计教学的重要内容,从事会计教学工作,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而且要教会他们怎么做和怎么做得更好。从一定意义上讲,上述内容构成了会计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会计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我国,研究会计教育的文献并不多见,系统地专门研究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的专著更为少有。最近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陈元芳专著《现代会计教育:职业技能教学研究》(简称《研究》)填补了我国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研究的空白。
陈元芳是一位多年从事会计教学、教学管理工作和会计教育研究的学者,他在三十多年的会计教学与管理工作中,潜心研究会计教育与会计职业技能教学,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2004年暑期,他参加“全国高校会计实验教学研究会”在呼和浩特举办的第六次研讨会后开始写作该书,历时四载,在认真总结会计教学经验的同时,查阅了大量的参考文献,进行了缜密地思考、艰辛地探索,终于完成该作,为我国会计教育研究、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研究奉献了鼎力之作。
粗略读来,该书在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上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理论研究与实际研究相结合。理论是实际的先导,实际是理论的来源,两者相辅相成。理论无实际则空,实际无理论则盲。进行会计教育研究也是如此,两者不可偏废。仅进行理论研究而忽视实际研究,会使理论研究成为空中楼阁;仅进行实际研究而忽视理论研究,会使实际研究缺乏方向指引。《研究》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探索。一方面,全书既有理论问题的研究,又有实际问题的探讨。对会计教育及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如会计职业技能与会计职业技能教学、会计职业技能教学内容的基础、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的基本内容等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探讨;对会计教育及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的实际问题,如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文件、教学运行管理及教学质量评价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与探索。另一方面,在进行理论研究时善于从实际层面进行阐释,在实际问题研究时又能从理论的高度予以提升。对会计职业技能这一理论问题的研究,既从技能的意义与作用等理论层面进行了挖掘,又从笔者通过实际调查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进行了论证。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进行的实际分析,不仅研究了各类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共性与特点,而且从理论归纳出人才培养方案各要素与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的相互关系。
第二,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历史是对过去的记录,现实是历史的延伸与发展,未来则是对历史的展望。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以史为鉴,指导现实;研究现实则是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指引未来。由于历史与现实、未来存在着三点一线的递进关系,在研究现实、研究未来时,应当借鉴历史,使之在相互联系、相互结合下进行。《研究》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讨。一方面,先集中对我国会计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进行了回顾,阐述了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的演进情况。由此归纳出我国会计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教学中带有规律性的、可供现实借鉴的历史经验。《研究》对我国近代会计职业教育的先驱——立信会计学校、国民政府时期的会计教育及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会计职业教育、会计学术研究、会计教育改革进行了详细的述评,在充分肯定我国会计职业教育取得伟大成绩的同时,指出了我国会计职业教育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一是在建立新会计学科体系方面,存在“依样画葫芦”的弊端;在注重会计专业学生知识面扩展、综合素质提高的同时,存在忽视学生会计职业技能培养与训练的倾向;二是在专业培养目标上,重视“通才”的培养,而对会计人才应具备的“专才”培养不够;三是在教材建设方面,追求成龙配套的大而全,而在体现特色方面存在不足;四是在理论研究方面,重视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而对应用理论的研究委实逊色;五是在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上,使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研究更显不足。同时,通过对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的历史研究,归纳出以下重要命题。如会计职业技能教学具有迁移性、直观性、操作性、探索性和创新性特点;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的培养目标:德智体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会计职业技能教学有基本要求:加强案例教学、发挥“原型”效应,加强模拟练习、全面培养技能,注意个别差异、力求因材施教等等,都是在对会计职业技能教学历史进行认真研究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具有较好的现实指导意义。除此之外,该书在探讨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文件、教学运行管理及教学质量评价等问题时,对上述各要素的现实状况进行了认真的剖析和评价。《研究》针对我国教育比较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而较少专门研究学习方法(学法)的现状,专门对学法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学法的选择与优化组合的观点,提出了教法与学法的配合、教法与学法的优化组合等新命题。
第三,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相结合。当今世界有如一个地球村,信息交流与传播速度之快、时间之短、手段之便捷,既给学术交流与学术研究提供了方便,同时也给学术交流与研究提出了视野要宽阔、资料要新颖等一系列新的要求。因此,从事学术研究一定要充分占有资料,只有做到“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质不分正反、类不分点面”,才能“厚积薄发”,取得理论上有高度、实践上有广度的学术成果。全书从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研究出发,一方面,研究会计职业技能、研究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包括大陆会计、港澳台地区会计),进而涉猎世界会计;另一方面,研究会计教学、研究会计教育、研究职业教育、研究中国职业教育,进而放眼世界职业教育。这种研究路径充分体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会计职业技能教学既是会计教学的一部分,又是职业技能教学的组成部分,同时与会计职业发展存在密切关系;中国会计的发展、世界会计的变化,都会对会计职业及会计职业技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会计职业技能的变化必然反映到会计教学中。会计职业技能教学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中国职业教育的进步,世界职业教育的嬗变,必然会影响会计职业技能教育。
《研究》作为一本研究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的教育理论专著,结合作者30多年的会计教学与教育管理实践,从会计职业技能教学的基本问题,着眼于会计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学,从理论高度进行了阐述。同时又对会计职业技能教学与管理、会计职业教育管理的实务,立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管理、教育管理,从实践层面进行了探讨,不仅写了会计职业技能教学与管理、会计职业技能教育管理的个性与特殊要求;还归纳出会计教育、职业教育、专业教育的共同特性与共同要求。
相信本书的出版问世,对会计职业技能教学及管理、会计教育管理和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将发挥重要的借鉴与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