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现指向写作的专业化阅读教学。六年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字词句的教学不再是重点。
关键词:学与问;理念;目标
一、 设计理念
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关注整体阅读,注重培养段感、篇感,从“怎么写”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课文,迅速抓住本文的中心观点,了解作者主要是通过列举事例的方式来说明观点。
2. 在事例材料的比较辨析中,知道事例要有选择,必须典型;在对说理语句的品读中体会对称句式的力量感,知道说理要清楚,理直气壮。
3. 通过迁移练习,初步学会根据需要选材的方法。
(析:本文内容及含义的理解一点都不难,学生自读两三次完全可以读懂。故我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文章是怎么写的,在哪些方面值得学生学习、借鉴,探究写作的奥秘。)
三、 教学重点
1. 了解作者是如何选择合适的事例说明观点;
2. 了解两个事例间的异同,从而明白根据表达的需要选取典型事例。
四、 教学难点
借助对哥白尼小时候好问的内容研读弄明白同类事物的列举以三个为最好,感受“三”这个数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布置学生预习,课前搜集、了解哥白尼和沈括的资料。
六、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
2. 解题:这篇文章是一篇议论文,像以前四年级读过的《说勤奋》,五年级读过的《滴水穿石的启示》《谈礼貌》等都属于议论文,这种文章主要是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或者一个观点,一个想法,并让我们相信那是正确的。这篇文章的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观点呢?
(二) 读懂课文,探究写作奥秘
1. 抓中心句,了解作者观点
出示中心句: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问:能不能把画线部分换成一个词语,说得简略些?(勤学好问)
读句子(把“勤学好问”带进去读,再去掉“只有、才能”读),指出:写文章要具体,归纳课文,越简略越好。
2. 问:这个道理听说过吗?这句话的意思懂吗?这个道理只用一句话就能说清,作者却把它变成了一篇文章。想知道是怎么把一句话变成一篇文章的吗?这里面是有奥秘的。
3. 指名读第1节,指出:这里作者提出观点(板书:提出观点),出示句子“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读句子。
4. 师: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他在文中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说谁的?讲他的什么?(哥白尼小时候好问)你知道哥白尼是一个什么人?(出示小资料)第二个例子是说谁的?
5. 指名读第2节课文,读后,师:你看,哥白尼都是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这些问题现在看来很简单,但在当时的确是些难题。
引导:这儿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你还能再列举几个问题吗?为什么作者不多写几个这样的问题?(不行,太啰嗦了)怎么不写两个或者四个问题,而只写三个呢?(“三”是个有趣的数字,常见的如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打白骨精、事不过三,“三”还代表着天、地、人三界,所以人们列举同类事物一般不超过三个)哥白尼其实问了很多问题,正是这么多“为什么”激起了他不懈探求的好奇心,最后求得真知,成为伟大的天文学家。
追问:如把文中的三问换成我们刚才列举的问题,是否合适?(文中用了两个天文方面的问题,这是和哥白尼天文学家这个身份相合的)
(析:看似简单的列举三个问题,其实含着一种文化现象,而学生自己在习作中也很难注意到)
6. 读第二个例子,问:这个例子是写沈括小时候的事,根据刚才的经验,举他的例子,应该是哪一方面的?指读课文。
追问:沈括的这个例子和哥白尼的例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沈括的例子侧重告诉我们不仅要勤学好问,当找不到答案时,更要观察思考自己解决)
7. 小结:我们回顾一下书上的两个例子,哥白尼的例子告诉我们要想求得真知,必须,沈括的例子告诉我们,不仅要勤学好问,还要。
指出:举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是议论文常用的方法。(板书:举例子)
8. 师:古往今来,世上勤学好问求得真知的人很多,能把哥白尼和沈括换成其他人的例子吗?如果让你来替作者举例,你打算举谁的例子?(爱迪生、孔子、伽利略、瓦特,去年考上清华大学的哥哥,都可以吗?)
指出:选择事例要典型,才有说服力。(板书:有选择事例典型)
9. 迁移:考考大家,老师有这樣一个观点,只有多读书、练好字、写好文,才能把语文学好,你同不同意?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我们得举几个例子,我们班有这样的例子吗?
10. 过渡:议论文除了举例子,也会专门用一些文字来讲道理(板书:讲道理),指名读第3节,再齐读。
11. 师:经过一番举例子、讲道理,最后,作者得到了结论(板书:得出结论),一起读最后一节。
12. 师:大家把1、3、5节课文连起来再读一读,看看每一节中是不是都有一些特殊的形式的句子,把它画出来。
出示句子,指名读,组织交流:这些句子读起来给人什么感觉?(对称的形式,很有气势)让人感觉到你是不是很自信?是不是更愿意相信你的观点?这叫理直气壮,是因为你把道理说清楚了(板书:说清楚理直气壮)。
再读这些句子,读出力量感来。
指出:如果你相信自己是对的,说话时想要有气势,就可以多用这样一些对称的句子。
七、 总结全文,积累名言
1. 读板书,总结;
2. 读几条相关的名人名言。
八、 课后思考
本文题目叫《学与问》,但是很显然作者好像只重点谈了问的内容,没谈什么学的内容,这是为什么呢?大家课后可以思考交流一下,谈谈自己的想法。
作者简介:李仲山,江苏省淮安市宋集乡中心小学。
关键词:学与问;理念;目标
一、 设计理念
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关注整体阅读,注重培养段感、篇感,从“怎么写”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课文,迅速抓住本文的中心观点,了解作者主要是通过列举事例的方式来说明观点。
2. 在事例材料的比较辨析中,知道事例要有选择,必须典型;在对说理语句的品读中体会对称句式的力量感,知道说理要清楚,理直气壮。
3. 通过迁移练习,初步学会根据需要选材的方法。
(析:本文内容及含义的理解一点都不难,学生自读两三次完全可以读懂。故我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文章是怎么写的,在哪些方面值得学生学习、借鉴,探究写作的奥秘。)
三、 教学重点
1. 了解作者是如何选择合适的事例说明观点;
2. 了解两个事例间的异同,从而明白根据表达的需要选取典型事例。
四、 教学难点
借助对哥白尼小时候好问的内容研读弄明白同类事物的列举以三个为最好,感受“三”这个数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布置学生预习,课前搜集、了解哥白尼和沈括的资料。
六、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
2. 解题:这篇文章是一篇议论文,像以前四年级读过的《说勤奋》,五年级读过的《滴水穿石的启示》《谈礼貌》等都属于议论文,这种文章主要是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或者一个观点,一个想法,并让我们相信那是正确的。这篇文章的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观点呢?
(二) 读懂课文,探究写作奥秘
1. 抓中心句,了解作者观点
出示中心句: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问:能不能把画线部分换成一个词语,说得简略些?(勤学好问)
读句子(把“勤学好问”带进去读,再去掉“只有、才能”读),指出:写文章要具体,归纳课文,越简略越好。
2. 问:这个道理听说过吗?这句话的意思懂吗?这个道理只用一句话就能说清,作者却把它变成了一篇文章。想知道是怎么把一句话变成一篇文章的吗?这里面是有奥秘的。
3. 指名读第1节,指出:这里作者提出观点(板书:提出观点),出示句子“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读句子。
4. 师: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他在文中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说谁的?讲他的什么?(哥白尼小时候好问)你知道哥白尼是一个什么人?(出示小资料)第二个例子是说谁的?
5. 指名读第2节课文,读后,师:你看,哥白尼都是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这些问题现在看来很简单,但在当时的确是些难题。
引导:这儿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你还能再列举几个问题吗?为什么作者不多写几个这样的问题?(不行,太啰嗦了)怎么不写两个或者四个问题,而只写三个呢?(“三”是个有趣的数字,常见的如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打白骨精、事不过三,“三”还代表着天、地、人三界,所以人们列举同类事物一般不超过三个)哥白尼其实问了很多问题,正是这么多“为什么”激起了他不懈探求的好奇心,最后求得真知,成为伟大的天文学家。
追问:如把文中的三问换成我们刚才列举的问题,是否合适?(文中用了两个天文方面的问题,这是和哥白尼天文学家这个身份相合的)
(析:看似简单的列举三个问题,其实含着一种文化现象,而学生自己在习作中也很难注意到)
6. 读第二个例子,问:这个例子是写沈括小时候的事,根据刚才的经验,举他的例子,应该是哪一方面的?指读课文。
追问:沈括的这个例子和哥白尼的例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沈括的例子侧重告诉我们不仅要勤学好问,当找不到答案时,更要观察思考自己解决)
7. 小结:我们回顾一下书上的两个例子,哥白尼的例子告诉我们要想求得真知,必须,沈括的例子告诉我们,不仅要勤学好问,还要。
指出:举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是议论文常用的方法。(板书:举例子)
8. 师:古往今来,世上勤学好问求得真知的人很多,能把哥白尼和沈括换成其他人的例子吗?如果让你来替作者举例,你打算举谁的例子?(爱迪生、孔子、伽利略、瓦特,去年考上清华大学的哥哥,都可以吗?)
指出:选择事例要典型,才有说服力。(板书:有选择事例典型)
9. 迁移:考考大家,老师有这樣一个观点,只有多读书、练好字、写好文,才能把语文学好,你同不同意?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我们得举几个例子,我们班有这样的例子吗?
10. 过渡:议论文除了举例子,也会专门用一些文字来讲道理(板书:讲道理),指名读第3节,再齐读。
11. 师:经过一番举例子、讲道理,最后,作者得到了结论(板书:得出结论),一起读最后一节。
12. 师:大家把1、3、5节课文连起来再读一读,看看每一节中是不是都有一些特殊的形式的句子,把它画出来。
出示句子,指名读,组织交流:这些句子读起来给人什么感觉?(对称的形式,很有气势)让人感觉到你是不是很自信?是不是更愿意相信你的观点?这叫理直气壮,是因为你把道理说清楚了(板书:说清楚理直气壮)。
再读这些句子,读出力量感来。
指出:如果你相信自己是对的,说话时想要有气势,就可以多用这样一些对称的句子。
七、 总结全文,积累名言
1. 读板书,总结;
2. 读几条相关的名人名言。
八、 课后思考
本文题目叫《学与问》,但是很显然作者好像只重点谈了问的内容,没谈什么学的内容,这是为什么呢?大家课后可以思考交流一下,谈谈自己的想法。
作者简介:李仲山,江苏省淮安市宋集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