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五连块”不仅是可以拼图案、拼文字的玩具,更是蕴含数学知识、承载数学思想、能够提升数学素养的优秀学具。《玩转“五连块”》一课,以“五连块”为素材,为学生精心设计丰富而又层次分明的探究活动,是“玩”和“数学”的完美融合:寓教于乐,“玩”中激发学习兴趣;手脑协同,“做”中发展数学能力;灵活思辨,“探”中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五连块”;小学数学;寓教于乐;手脑协调;灵活思辨
2019年暑假,经数学创意课程名师何凤珠老师的引荐,我们初识了魅力十足的“五连块”。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五连块”不仅是可以拼图案、拼文字的玩具,更是蕴含数学知识、承载数学思想、能够提升数学素养的优秀学具。于是,我们着手开发了基于“五连块”的系列拓展课。拓展课的第一课时为“五连块”及基本拼法的介绍,第二课时为“玩转‘五连块’”——用“五连块”拼组图案,后续课时为更多拼组图案的拓展,教学对象为二年级学生。以下分享《玩转“五連块”》一课的教学过程及思考,带大家一起感受“小连块”激发的“大美好”。
一、教学过程
(一)回顾“五连块”的拼法并命名
师(展示“五连块”组件)同学们还记得这是什么玩具吗?
生“五连块”。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通过动手拼摆,将5个小方块面与面相接拼出了“五连块”家族的所有不同形状,还记得有多少种吗?
生一共有12种。
师还记得怎样快速找出所有的形状吗?
生先把5个方块排成一竖条。
师(出示下页图1)是的,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拼法。
生再4个一竖条,1个拼在旁边。
师(同时动画演示依次移动拼组的画面,得到下页图2、图3)是的,我们可以称它们为“一四组合”,1个方块从一端开始有序移动能拼出2种不同的形状。
生还可以3个一竖条,另外2个拼在旁边。
师(同时动画演示依次移动拼组的画面,得到图4中的8种形状)是的,另外2个可以在同一边成“二三组合”,也可以在两边成“一三一组合”,通过有序移动能拼出8种不同的形状。
师(出示图5)还有一种就是“二二一组合”。
(根据对拼法的回顾,学生小组合作拼出一套“五连块”。)
师为了方便记忆,我们根据它们的形状,给每一块组件都起了一个英文名,现在小组里一起认一认。
(学生认名,12种形状分别对应I、L、Y、N、P、U、V、T、F、Z、X、W。)
[说明:通过回顾“五连块”的拼组方法,唤起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再次体验有序拼搭的价值,进一步巩固对12种不同形状的记忆,并通过形与名的进一步对应提升快速识别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二)寻找“兄弟连”
1. 找一找,拼一拼。
师单独一块组件,同学们已经能够既快又准地识别了。(出示图6)你知道1号底图中白色的形状是用几块组件拼成的吗?
生用了两块。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白色部分有10个格子,一个组件是5格,10除以5等于2。
师用除法来思考,真厉害!那可能是哪两个“好兄弟”拼成的呢?两个人一组,拿出1号底图找一找,拼一拼。
(学生分组活动,交流展示时出现多种答案:①P和F,如图7所示;②P和Y,如图8所示;③N和W,如图9所示。)
师前两种拼法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用到了组件P,但是P摆的方向不一样。
师观察真仔细!第一种拼法中P是横着摆的,搭配一个F;第二种拼法中把P顺时针转了90度——竖着摆,这时可以配一个Y。把一个组件转一转,还能找出不同的方法呢!所以,当我们找出一种拼法之后,不要急着把组件全部换成别的,可以将其中一个组件换个方向再摆摆看。
[说明:寻找两个组件的“兄弟连”,让学生进一步识记每一个组件的形状。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可以通过旋转、翻转等方法变换某一组件的位置来寻找不同的拼法,体会有序思考的作用和多角度看问题的思路。]
2.猜一猜,验一验。
师(出示下页图10)仔细观察,不拼摆,请你说出2号底图中白色的形状是用哪几块组件拼成的。
生我看出了Z和P。
师你能用画的方法来验证吗?
(学生在图10上涂画一个Z,得到图11。)
师还有一个不用涂,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是哪个组件?
生是P。
生我还看出了L和P,(在图10上涂画一个L,得到图12) 看,另一个就是P。
生(展示画法,如图13)我再来画一种,还能用T和N。
师你们真了不起!通过观察就能找到正确的组件,并能通过涂画的方法进行验证。看来,大家已经把“五连块”的形状牢牢记在脑子里了,我们可以继续提升游戏难度了。
[说明:第二层次的“寻找‘兄弟连’”游戏活动提升要求,让学生不操作实物,而是通过观察、想象、涂画的方法进行猜想和验证。在想和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强化了识记,还锻炼了空间想象能力,发展了空间观念。]
(三)巧拼“长方形”
1.拼组“5×3”的长方形。
(1)了解排除法。
师(出示图14)要拼满3号底图这个“5×3”的长方形,需要几个组件呢?
生需要3个。
师接下来,小组合作拼组“5×3”的长方形,并记下所用的组件,限时3分钟。比一比,哪一组找到的拼法多。
(学生小组合作拼摆。)
师分享、交流你们的成果吧!友情提醒:交流时全组出动,一位同学说拼法的编号,其余同学拼摆,说几种就摆几种。 (学生交流。)
師没有成功的小组一定有什么疑问吧?跟大家交流交流。
生我们组先选了组件I,可拼了很久都没有成功,后来只能换其他组件再拼,差一点就成功了。
生I不能用的。
师为什么I不能用?
生(边摆边说)I放左边或右边,剩下的就是“5×2”的长方形了,剩下的组件是拼不出这样的长方形的。
师真会思考!有的同学看到“5×3”的长方形,首先想到的是形状最规整的组件I,但是不管I放在哪一列,剩下的部分用其余的组件是没办法拼满的。因此,I在这里恰恰是不能用的。所以,拼的时候,组件I可以排除。(板书:排除法)找找看,剩下的11个组件中,还有哪些也能排除?
(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发现组件X、W、Z也要排除。)
师排除掉不能用的,我们选择的范围就小了,成功的机会就会更大一些。
[说明:这里,抓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先选组件I的思维定式,引导学生思考失败的原因,顺势引出排除法。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排除,找到其余三块用不了的组件,体悟排除法在缩小选择范围方面的价值。]
(2)比较不同的拼法。
(学生展示拼法,共7种,如下页图15。)
师仔细观察这些拼法,你有什么发现?
生有些拼法用到了相同的组件。
生后四种拼法都用到了P和U。
生有的拼法之间就一个组件不同。
师是啊,有些拼法之间就相差一个组件。所以,
找到一种拼法后,不要急着把左右的全部换掉,试着把其中的两块挪一挪位置,旋转或者翻转一下,说不定又能发现新的拼法了。这也是有序思考的表现。
[说明:组织学生观察不同的拼法,发现拼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可以通过挪、翻、转等方法小范围调整,寻找不同拼法,深化有序思考,丰富探索认知,积累活动经验。]
2.拼组“5×4”的长方形。
(1)感受组合法。
师通过拼组“5×3”的长方形,同学们收获了很多经验,对“五连块”也一定有了新的认识。现在再次提升难度,同学们还能顺利完成吗?(出示图16)小组合作,在4号底图上拼组“5×4”的长方形,并记下所用的组件,限时5分钟。比一比,哪一组找到的拼法多。
(学生小组合作拼摆。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相应的拼法。)
师刚刚有一组特别快,一下子就找到了7种不同的拼法。有什么小诀窍吗?
生我们发现,“5×4”的长方形只要在“5×3”的长方形旁边添上一个I就行了。在之前7种拼法的旁边各添一个I,就有7种了。
师解决问题时没有急着动手,而是先观察、比较,找到了“5×4”的长方形与“5×3”的长方形之间的联系,用“5×3”的长方形和I直接组合的方法,一下子就找到了多种解法,给你们“点赞”!其实,(课件同步操作)把I从右边移到左边,就又多了7种拼法。
[说明:“5×4”的长方形拼组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随着组件变多,拼组难度相应提升,拼法也更加多样。而与复杂多样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组合法的快捷。这里,抓住学生利用“5×3”的长方形和组件I拼组“5×4”的长方形这一思维亮点,引导学生感悟到:充分联系和利用之前解决问题的经验,有时能使新问题的解决更快捷、更有效,从而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
(2)发展变化的眼光。
师拼“5×3”的长方形时I是不能用的,但是拼“5×4”的长方形时它却有如此的妙用,所以,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可不能一成不变。那我们刚刚排除的X、W、Z,现在是不是都变成有用组件了呢?有没有哪个小组已经用上了?
生(展示拼法,如图17)我们用到了W。
生(展示拼法,如图18)我们用到了Z。
师有用到X的吗?
(学生摇头。)
师能用吗?小组验证一下。可以怎样验证?
生我们拿X在底图上比了一下,(同步操作,如图19所示)肯定不能放在角上,因为会出现单独一个小正方形;(同步操作,如图20所示)放中间的话,会需要两个相同的组件,所以我们组觉得X还是不能用。
师说得有理有据!我们在验证一个组件是否能用时,就可以用比一比、想一想的方法,这样会更加方便。
[说明:通过对拼组“5×3”的长方形时排除的另外3个组件的关注,让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问题中各个组件的作用有所不同,“有用”和“无用”会随着问题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启发学生用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发展辩证思维。此外,引导学生发现在底图上比一比、想一想的方法,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探究方法,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四)总结、拓展与延伸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体会到了“五连块”的趣味和神奇,更收获了很多新技能和新智慧,积累了拼组的经验。但这只是冰山一角,由“五连块”组成的谜题还有许多。你们能发挥小组的集体智慧拼组更大的长方形吗?课后赶紧去试一试吧。
[说明:课堂时间有限,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节课,旨在通过丰富的“五连块”拼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让学生掌握有序思考、旋(翻)转法、排除法、组合法等拼组方法,促进学生发展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进而使学生带着积极的心向和丰富的“玩”法投入课后更加广阔的探索天地。]
二、教学思考
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曾为少年儿童题词“数学好玩”,呼吁教师让儿童在“玩”中学数学。美国著名数学科普作家马丁·加德纳也说:“唤醒学生的最好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智力题、魔术……”本节课,以“五连块”为载体,为学生精心设计丰富而又层次分明的探究活动,恰是“玩”和“数学”的完美融合,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数学课堂的“大美好”。
(一)寓教于乐,“玩”中激发学习兴趣
单一固化、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很容易挫伤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当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五连块”展现在二年级学生眼前时,他们惊喜的目光中闪烁着期待——“玩”的本性激活了学生的敏感度和兴趣点。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兴致盎然,乐此不疲地寻找、拼组、比对、思索,沉浸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从“五连块”的认识和组装到寻找缺失的组块,再到用“五连块”拼组图案,每一环节的任务都驱动着学生积极思考,步步深入。数学学习变得丰富而有趣,数学课堂变得生动而多彩。这充分彰显了“五连块”的教育价值。
(二)手脑协同,“做”中发展数学能力
拼组“五连块”的过程是手脑协同的过程,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学生的数学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五连块”是图形,在拼组活动中,学生对各个组件图形进行反复观察、思考和操作,熟悉图形的特征,勾连图形之间的关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在动手操作的过程,学生由盲目拼组到发现小窍门,思维火花不断跳跃。在寻找不同拼法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在已有拼法的基础上,通过旋转、翻转等方法变换某些组件的位置,有序寻找新拼法,更容易成功;拼组“5×3”的长方形时,发现组件I不能用,可以先排除,从而缩小尝试范围;拼组“5×4”的长方形时,发现利用“5×3”的拼法加组件I最快捷……这些环节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倾听、辩论,积累了图形拼组的经验,体会到分类、有序、排除、组合、变化、转化等思维方式在数学学习、解决问题上的价值,发展了思维能力。
(三)灵活思辨,“探”中提升数学素养
本节课,以合作、探究、讨论为主要学习方式,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探索、交流辩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表达的欲望更加强烈,遇到挑战和困难时也更有克服的勇气和探究的动力。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懂得了小组分工合作的重要和优势,有的负责找、有的负责拼、有的负责记,不仅活动开展有序,更发现了更多精彩。在开放性、多样化的拼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愈发敏捷和开阔,同一个任务常常出现不同的解法,创新意识在迸发的火花、收获的惊喜中生根、生长,数学素养愈加醇厚。
关键词:“五连块”;小学数学;寓教于乐;手脑协调;灵活思辨
2019年暑假,经数学创意课程名师何凤珠老师的引荐,我们初识了魅力十足的“五连块”。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五连块”不仅是可以拼图案、拼文字的玩具,更是蕴含数学知识、承载数学思想、能够提升数学素养的优秀学具。于是,我们着手开发了基于“五连块”的系列拓展课。拓展课的第一课时为“五连块”及基本拼法的介绍,第二课时为“玩转‘五连块’”——用“五连块”拼组图案,后续课时为更多拼组图案的拓展,教学对象为二年级学生。以下分享《玩转“五連块”》一课的教学过程及思考,带大家一起感受“小连块”激发的“大美好”。
一、教学过程
(一)回顾“五连块”的拼法并命名
师(展示“五连块”组件)同学们还记得这是什么玩具吗?
生“五连块”。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通过动手拼摆,将5个小方块面与面相接拼出了“五连块”家族的所有不同形状,还记得有多少种吗?
生一共有12种。
师还记得怎样快速找出所有的形状吗?
生先把5个方块排成一竖条。
师(出示下页图1)是的,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拼法。
生再4个一竖条,1个拼在旁边。
师(同时动画演示依次移动拼组的画面,得到下页图2、图3)是的,我们可以称它们为“一四组合”,1个方块从一端开始有序移动能拼出2种不同的形状。
生还可以3个一竖条,另外2个拼在旁边。
师(同时动画演示依次移动拼组的画面,得到图4中的8种形状)是的,另外2个可以在同一边成“二三组合”,也可以在两边成“一三一组合”,通过有序移动能拼出8种不同的形状。
师(出示图5)还有一种就是“二二一组合”。
(根据对拼法的回顾,学生小组合作拼出一套“五连块”。)
师为了方便记忆,我们根据它们的形状,给每一块组件都起了一个英文名,现在小组里一起认一认。
(学生认名,12种形状分别对应I、L、Y、N、P、U、V、T、F、Z、X、W。)
[说明:通过回顾“五连块”的拼组方法,唤起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再次体验有序拼搭的价值,进一步巩固对12种不同形状的记忆,并通过形与名的进一步对应提升快速识别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二)寻找“兄弟连”
1. 找一找,拼一拼。
师单独一块组件,同学们已经能够既快又准地识别了。(出示图6)你知道1号底图中白色的形状是用几块组件拼成的吗?
生用了两块。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白色部分有10个格子,一个组件是5格,10除以5等于2。
师用除法来思考,真厉害!那可能是哪两个“好兄弟”拼成的呢?两个人一组,拿出1号底图找一找,拼一拼。
(学生分组活动,交流展示时出现多种答案:①P和F,如图7所示;②P和Y,如图8所示;③N和W,如图9所示。)
师前两种拼法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用到了组件P,但是P摆的方向不一样。
师观察真仔细!第一种拼法中P是横着摆的,搭配一个F;第二种拼法中把P顺时针转了90度——竖着摆,这时可以配一个Y。把一个组件转一转,还能找出不同的方法呢!所以,当我们找出一种拼法之后,不要急着把组件全部换成别的,可以将其中一个组件换个方向再摆摆看。
[说明:寻找两个组件的“兄弟连”,让学生进一步识记每一个组件的形状。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可以通过旋转、翻转等方法变换某一组件的位置来寻找不同的拼法,体会有序思考的作用和多角度看问题的思路。]
2.猜一猜,验一验。
师(出示下页图10)仔细观察,不拼摆,请你说出2号底图中白色的形状是用哪几块组件拼成的。
生我看出了Z和P。
师你能用画的方法来验证吗?
(学生在图10上涂画一个Z,得到图11。)
师还有一个不用涂,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是哪个组件?
生是P。
生我还看出了L和P,(在图10上涂画一个L,得到图12) 看,另一个就是P。
生(展示画法,如图13)我再来画一种,还能用T和N。
师你们真了不起!通过观察就能找到正确的组件,并能通过涂画的方法进行验证。看来,大家已经把“五连块”的形状牢牢记在脑子里了,我们可以继续提升游戏难度了。
[说明:第二层次的“寻找‘兄弟连’”游戏活动提升要求,让学生不操作实物,而是通过观察、想象、涂画的方法进行猜想和验证。在想和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强化了识记,还锻炼了空间想象能力,发展了空间观念。]
(三)巧拼“长方形”
1.拼组“5×3”的长方形。
(1)了解排除法。
师(出示图14)要拼满3号底图这个“5×3”的长方形,需要几个组件呢?
生需要3个。
师接下来,小组合作拼组“5×3”的长方形,并记下所用的组件,限时3分钟。比一比,哪一组找到的拼法多。
(学生小组合作拼摆。)
师分享、交流你们的成果吧!友情提醒:交流时全组出动,一位同学说拼法的编号,其余同学拼摆,说几种就摆几种。 (学生交流。)
師没有成功的小组一定有什么疑问吧?跟大家交流交流。
生我们组先选了组件I,可拼了很久都没有成功,后来只能换其他组件再拼,差一点就成功了。
生I不能用的。
师为什么I不能用?
生(边摆边说)I放左边或右边,剩下的就是“5×2”的长方形了,剩下的组件是拼不出这样的长方形的。
师真会思考!有的同学看到“5×3”的长方形,首先想到的是形状最规整的组件I,但是不管I放在哪一列,剩下的部分用其余的组件是没办法拼满的。因此,I在这里恰恰是不能用的。所以,拼的时候,组件I可以排除。(板书:排除法)找找看,剩下的11个组件中,还有哪些也能排除?
(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发现组件X、W、Z也要排除。)
师排除掉不能用的,我们选择的范围就小了,成功的机会就会更大一些。
[说明:这里,抓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先选组件I的思维定式,引导学生思考失败的原因,顺势引出排除法。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排除,找到其余三块用不了的组件,体悟排除法在缩小选择范围方面的价值。]
(2)比较不同的拼法。
(学生展示拼法,共7种,如下页图15。)
师仔细观察这些拼法,你有什么发现?
生有些拼法用到了相同的组件。
生后四种拼法都用到了P和U。
生有的拼法之间就一个组件不同。
师是啊,有些拼法之间就相差一个组件。所以,
找到一种拼法后,不要急着把左右的全部换掉,试着把其中的两块挪一挪位置,旋转或者翻转一下,说不定又能发现新的拼法了。这也是有序思考的表现。
[说明:组织学生观察不同的拼法,发现拼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可以通过挪、翻、转等方法小范围调整,寻找不同拼法,深化有序思考,丰富探索认知,积累活动经验。]
2.拼组“5×4”的长方形。
(1)感受组合法。
师通过拼组“5×3”的长方形,同学们收获了很多经验,对“五连块”也一定有了新的认识。现在再次提升难度,同学们还能顺利完成吗?(出示图16)小组合作,在4号底图上拼组“5×4”的长方形,并记下所用的组件,限时5分钟。比一比,哪一组找到的拼法多。
(学生小组合作拼摆。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相应的拼法。)
师刚刚有一组特别快,一下子就找到了7种不同的拼法。有什么小诀窍吗?
生我们发现,“5×4”的长方形只要在“5×3”的长方形旁边添上一个I就行了。在之前7种拼法的旁边各添一个I,就有7种了。
师解决问题时没有急着动手,而是先观察、比较,找到了“5×4”的长方形与“5×3”的长方形之间的联系,用“5×3”的长方形和I直接组合的方法,一下子就找到了多种解法,给你们“点赞”!其实,(课件同步操作)把I从右边移到左边,就又多了7种拼法。
[说明:“5×4”的长方形拼组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随着组件变多,拼组难度相应提升,拼法也更加多样。而与复杂多样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组合法的快捷。这里,抓住学生利用“5×3”的长方形和组件I拼组“5×4”的长方形这一思维亮点,引导学生感悟到:充分联系和利用之前解决问题的经验,有时能使新问题的解决更快捷、更有效,从而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
(2)发展变化的眼光。
师拼“5×3”的长方形时I是不能用的,但是拼“5×4”的长方形时它却有如此的妙用,所以,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可不能一成不变。那我们刚刚排除的X、W、Z,现在是不是都变成有用组件了呢?有没有哪个小组已经用上了?
生(展示拼法,如图17)我们用到了W。
生(展示拼法,如图18)我们用到了Z。
师有用到X的吗?
(学生摇头。)
师能用吗?小组验证一下。可以怎样验证?
生我们拿X在底图上比了一下,(同步操作,如图19所示)肯定不能放在角上,因为会出现单独一个小正方形;(同步操作,如图20所示)放中间的话,会需要两个相同的组件,所以我们组觉得X还是不能用。
师说得有理有据!我们在验证一个组件是否能用时,就可以用比一比、想一想的方法,这样会更加方便。
[说明:通过对拼组“5×3”的长方形时排除的另外3个组件的关注,让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问题中各个组件的作用有所不同,“有用”和“无用”会随着问题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启发学生用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发展辩证思维。此外,引导学生发现在底图上比一比、想一想的方法,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探究方法,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四)总结、拓展与延伸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体会到了“五连块”的趣味和神奇,更收获了很多新技能和新智慧,积累了拼组的经验。但这只是冰山一角,由“五连块”组成的谜题还有许多。你们能发挥小组的集体智慧拼组更大的长方形吗?课后赶紧去试一试吧。
[说明:课堂时间有限,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节课,旨在通过丰富的“五连块”拼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让学生掌握有序思考、旋(翻)转法、排除法、组合法等拼组方法,促进学生发展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进而使学生带着积极的心向和丰富的“玩”法投入课后更加广阔的探索天地。]
二、教学思考
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曾为少年儿童题词“数学好玩”,呼吁教师让儿童在“玩”中学数学。美国著名数学科普作家马丁·加德纳也说:“唤醒学生的最好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智力题、魔术……”本节课,以“五连块”为载体,为学生精心设计丰富而又层次分明的探究活动,恰是“玩”和“数学”的完美融合,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数学课堂的“大美好”。
(一)寓教于乐,“玩”中激发学习兴趣
单一固化、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很容易挫伤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当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五连块”展现在二年级学生眼前时,他们惊喜的目光中闪烁着期待——“玩”的本性激活了学生的敏感度和兴趣点。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兴致盎然,乐此不疲地寻找、拼组、比对、思索,沉浸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从“五连块”的认识和组装到寻找缺失的组块,再到用“五连块”拼组图案,每一环节的任务都驱动着学生积极思考,步步深入。数学学习变得丰富而有趣,数学课堂变得生动而多彩。这充分彰显了“五连块”的教育价值。
(二)手脑协同,“做”中发展数学能力
拼组“五连块”的过程是手脑协同的过程,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学生的数学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五连块”是图形,在拼组活动中,学生对各个组件图形进行反复观察、思考和操作,熟悉图形的特征,勾连图形之间的关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在动手操作的过程,学生由盲目拼组到发现小窍门,思维火花不断跳跃。在寻找不同拼法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在已有拼法的基础上,通过旋转、翻转等方法变换某些组件的位置,有序寻找新拼法,更容易成功;拼组“5×3”的长方形时,发现组件I不能用,可以先排除,从而缩小尝试范围;拼组“5×4”的长方形时,发现利用“5×3”的拼法加组件I最快捷……这些环节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倾听、辩论,积累了图形拼组的经验,体会到分类、有序、排除、组合、变化、转化等思维方式在数学学习、解决问题上的价值,发展了思维能力。
(三)灵活思辨,“探”中提升数学素养
本节课,以合作、探究、讨论为主要学习方式,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探索、交流辩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表达的欲望更加强烈,遇到挑战和困难时也更有克服的勇气和探究的动力。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懂得了小组分工合作的重要和优势,有的负责找、有的负责拼、有的负责记,不仅活动开展有序,更发现了更多精彩。在开放性、多样化的拼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愈发敏捷和开阔,同一个任务常常出现不同的解法,创新意识在迸发的火花、收获的惊喜中生根、生长,数学素养愈加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