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农业发祥地之一,据相关考古考证,我国农业已有八九千年的历史。数千年来,在农耕文化和农业文明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绵延不断的传统文化。在文化的大江大河里,流淌着中华文明的精神。
稼穑不易,民生多艰,就是在這样的土地上形成了具有中华特色的崇尚节俭的文化。据《尚书·太甲上》记载,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大臣伊尹就对刚刚继位的太甲提出嘱咐:“慎乃俭德,惟怀永图。”伊尹这番话的意思是一定要注意节俭,只有保持节俭的品德,江山基业才能永恒。西周的名臣周公,在辅佐成王时,也教育周成王一定要节俭。在周公的教育和辅佐下,周成王后来也教导臣民们,要“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恭俭惟德”(《尚书·周官》)。被视为大道之源的《易经》里面就讲:“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意思是,君子靠节俭的德行才能规避灾难,千万不要一味贪图荣华富贵。
所以,孔子直接提炼出“温良恭俭让”五德,俭因此成为中国传统伦理的重要内容,而且具备了道德评判标准。在《论语》中,受孔子欣赏的学生大多具有节俭的品德,比如颜回和子路。我们很熟悉颜回的事迹:居住在陋巷,箪食瓢饮,安贫乐道。颜回因此成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被尊为复圣。子路也是一个具有节俭德行的人,孔子评价他:“能够穿着破旧的衣服,但是跟衣着华贵的人站在一起也毫不逊色。”
成由勤俭破由奢。《国语》记载,公元前599年,周定王派重臣刘康公出使鲁国,刘康公观察鲁国大夫们,注意到季文子、孟献子都很俭朴,叔孙宣子、东门子则极为奢侈。刘康公就断言,季文子、孟献子两家家道长久,叔孙宣子、东门子两家则会败亡。后来,果如刘康公所言。
在祖祖辈辈的生活中,节俭成为每个受过教育的人必须具备的品德。这种品德的体现,往往是从珍惜一粒米、一缕麻开始。因此,我们看到很多家风家训、治家格言里有着这样的表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
(选自2020年8月2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本刊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稼穑不易,民生多艰,就是在這样的土地上形成了具有中华特色的崇尚节俭的文化。据《尚书·太甲上》记载,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大臣伊尹就对刚刚继位的太甲提出嘱咐:“慎乃俭德,惟怀永图。”伊尹这番话的意思是一定要注意节俭,只有保持节俭的品德,江山基业才能永恒。西周的名臣周公,在辅佐成王时,也教育周成王一定要节俭。在周公的教育和辅佐下,周成王后来也教导臣民们,要“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恭俭惟德”(《尚书·周官》)。被视为大道之源的《易经》里面就讲:“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意思是,君子靠节俭的德行才能规避灾难,千万不要一味贪图荣华富贵。
所以,孔子直接提炼出“温良恭俭让”五德,俭因此成为中国传统伦理的重要内容,而且具备了道德评判标准。在《论语》中,受孔子欣赏的学生大多具有节俭的品德,比如颜回和子路。我们很熟悉颜回的事迹:居住在陋巷,箪食瓢饮,安贫乐道。颜回因此成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被尊为复圣。子路也是一个具有节俭德行的人,孔子评价他:“能够穿着破旧的衣服,但是跟衣着华贵的人站在一起也毫不逊色。”
成由勤俭破由奢。《国语》记载,公元前599年,周定王派重臣刘康公出使鲁国,刘康公观察鲁国大夫们,注意到季文子、孟献子都很俭朴,叔孙宣子、东门子则极为奢侈。刘康公就断言,季文子、孟献子两家家道长久,叔孙宣子、东门子两家则会败亡。后来,果如刘康公所言。
在祖祖辈辈的生活中,节俭成为每个受过教育的人必须具备的品德。这种品德的体现,往往是从珍惜一粒米、一缕麻开始。因此,我们看到很多家风家训、治家格言里有着这样的表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
(选自2020年8月2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本刊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