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从暴力掠夺中发展起来的在华洋行势力的扩张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本文即企图对这一阶段洋行势力扩张的历程及其特点进行初步研究,以就教于读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从暴力掠夺中发展起来的在华洋行势力的扩张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本文即企图对这一阶段洋行势力扩张的历程及其特点进行初步研究,以就教于读者。
其他文献
在元朝的历史舞台上,回回人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或学术文化上,回回人的地位和作用都不可轻视。本文兹就元代回回人的政治地位,特别是在中书省和行中书省中所占的地位,作些探讨。一、元朝建立前的回回人回回一词,在元代主要是指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突厥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而言,当时的蒙古语则称之为撒儿塔兀勒。回回人是元代色目人中的一种,而且是人
我们现在研究唐代的科举制度,不得不感谢一百多年前,也就是清朝道光年间的一位学者徐松。在有关唐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史料——登科记完全散失的情况下,徐松对大量的史料进行搜集、整理、排比和考证,著成《登科记考》。《登科记考》作为一部内容丰富的唐代科举编年史,向人们提供了唐五代科举考试的发展衍变,以及有关人物的具体活动。徐松不以选拣几条干巴巴的正史有关条文为满足,他注目于唐宋时期众多的杂史、笔记、诗文、小说,力图用对当时生活的具体记述,来重现唐三百年间对于文人生活和文学艺术有重大影响的科举考试几个重要方面的历史情景。
汉治萍公司是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一个大型煤铁联合企业,主要包括湖北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等生产基地;总管理机构则远设在上海。它在建成初期,单以钢铁冶炼和轧制设备来说,堪称远东第一;在其全盛时期,除上述基地外,又增建了大冶铁厂,并在沿长江中、下游各地扩张煤铁矿山不下十处,甚至还曾一度与日本资本家安川氏在日本本土九州等设合办的制钢公司。汉治萍公司自前身官办湖北汉阳铁政局(包括大冶铁矿)由张之洞于1890年创立起,中经盛宣怀于1896年招商承办并同时开设萍乡煤矿局,又于1908年将两局正式合
一八六○年九月二十一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驻守在八里桥的清朝官兵,曾抗击英法联军对北京的入侵。当时许多爱国官兵"奋不顾身,齐声大呼杀贼,进如山倒,战一时许,伤毙敌兵千余",曾迫使侵略军"披靡却退",只是由于清朝统治者腐朽无能,争相溃逃,结果清军被打败,英法侵略军乘势进逼北京。这就是近代史上的"八里桥大战"。八里桥是"八里桥之战"的历史见证,也是北京地区可以用来控诉帝国主义侵华罪行,
"四人帮"称霸史坛时,肆意歪曲历史,篡改马克思主义,也影响到了对拿破仑的评价问题。在一些文章和著述中大谈拿破仑如何"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为法国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如此等等,都是歪曲了历史真实的,宜扬了唯心史观和英雄史观。列宁曾说过:"法国的历史向我们表明,拿破仑主义反革命派是十八世纪末(第二次是一八四八——一八五二年)在反革命资产阶级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并且为正统王明的复辟铺平了道路。拿破仑主义是一种统治形式,是由于资产阶级在民主改革和民主革命的环境里转向
"四人帮"打着批孔的旗号,批现代的大儒,批宰相,搞影射史学。他们批孔丘的"复辟"、"倒退"、"反革命",实际上是对敬爱的周总理和一大批革命老干部的污蔑。他们借批孔来搞影射,但孔丘的言论和行事不符合他们影射的需要,于是便以假乱真,伪造历史,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堕落到连实用主义的胡适都不如的地步。胡适还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四人帮"既不用假设,更不用求证,可以"指鹿为马"。他们的批孔流毒把人们的思想搞乱了。现在,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的号召下,我们要彻底肃清"四人
偶翻中华书局新出版的《洪秀全选集》,首篇即为《斩邪留正诗》,觉得编选欠妥。谈点意见,以供斟酌。一八三七年,洪秀全在广州应试落第,回到花县后,他忧愤所激,患了一场大病,卧床四十多天。有首传世的"述志诗",据说就是洪秀全在患病时写的: 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眼通西北江山外,声振东南日月边。
谭其骧教授主编的八卷本《中国历史地图集》已由地图出版社开始出版。《图集》的编纂始于1955年,至今已历三十年之久。先后参加编绘工作的历史工作者和地图工作者,约百余人。这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广泛协作完成的一部巨著,是历史地理学的巨大成果。
从隋唐始,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选官取士的主要途径是科举——不少文章都如是说。这里,向读者提供一点元朝的情况,它会对这个结论作适当的矫正。元朝在从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到元惠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的109年中,前55年(1260—1314年)未行科举。自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第一次开科至元惠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最末一次取士,共51年。其间尚有六年(1336—1342年)中断,科举制实际施行45年。元制,三年一科,45年中共开科16次。最多的一次
东晋一朝,司马氏闇弱,王权旁落,高门士族在江南发展到鼎盛时期。然而东晋末年,寒门士族刘牢之、刘裕等人却相继在政治舞台上扮演了主要角色。"名微位薄,轻狡无行,盛流皆不与相知"的刘裕,甚至凌驾于高门士族之上,取代司马氏,建立了颇有几分生气的刘宋王朝。寒门士族为什么会在晋宋之际崛起?刘裕为什么能登上权力的峰巅?王权的恢复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寒门士族与高门士族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本文旨在对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