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辟相关论文
康有为是横跨封建帝制与民初共和两个时代的政治家、思想家。他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在海外成立了“保皇会”、组织并参与了丁巳复......
17世纪60年代,在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动荡之后,斯图亚特王朝在英格兰复辟,查理二世带着众人对稳定政局的期望重返伦敦。尽管在迎回国......
兹篇文字,为陈寅恪悼王国维词作注.随诗注一一指出:寅恪此诗并序,实仿效唐代白居易与陈鸿共撰之《长恨歌》及《传》,而为一“不可......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也葬送了在中国传承两千多年来的封建专制帝制,建立了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宪法的民主宪政国家,基......
1914年的清室复辟案与1915年的袁世凯称帝案,作为袁世凯统治时代两次大规模的复辟运动。均为复辟图谋,又均由肃政厅对涉案人员刘廷......
空白期又可叫"黑暗期",这一名词来自明代陶瓷史研究,具体指1436年-1464年,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纪年缺失现象。这一现象不光......
<正> 从1660年查理二世登上英国王位到1688年“光荣革命”这近30年的历史,习惯上被称为“复辟时期”(Restoration)。那么,复辟时期......
面对晚清排满民族主义的压力,康有为试图以其今文学革命论与三世说做出回应。他强调革命是中国历史的常态,共和则为政治演化的终极目......
1914年的清室复辟案与1915年的袁世凯称帝案,作为袁世凯统治时代两次大规模的复辟运动,均为复辟图谋,又均由肃政厅对涉案人员刘廷......
辛亥国体骤变,政权鼎革。众多清廷权贵政要心怀亡国之恨与复辟之梦,惶然离开北京,分别搭乘津浦铁路与胶济铁路火车,流寓青岛。逊清......
1917年夏天,张勋导演了一场短暂的复辟闹剧,他也随之成为一个近百年来家喻户晓的人物。复辟失败后,张勋躲入荷兰使馆。1920年,张勋寓居......
估值风险的释放 在12 月份的年度策略报告《从周期复辟到中游维新》中,我们根据对周期波段的划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即2011 年......
本周(3月18日—3月24日)多头一改此前的畏首畏尾的谨慎作风,发动石化、银行、房地产等权重股攻势,轮番拉升指数,上证周线收出小阳,表明行......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接受了所谓的民众劝进书,宣布登基,史称洪宪皇帝。1916年3月22日,袁被迫下台,当了83天皇帝,6月6日又因尿毒......
劳乃宣生活在中西文化剧烈碰撞的近代中国,一生忠于清室,维护践履封建礼教,然在学术上鼎新革故,对经史、礼制、刑法、历算和教育颇......
从3个方面论述袁世凯的法律思想:首先,在直隶总督与北洋大臣任上,吸收了西方的先进制度,率先实行法制改革、培养司法人才,为清末全......
宪法与革命,从规范主义的视角,从理想主义的目标来看,它们是完全对峙的。但是宪法离不开革命,革命制宪是现代性的政治本色,现代宪......
1924年11月初,清室被国民军驱逐出故宫。尽管遗老为恢复优待条件而奔走,同情于清室的段祺瑞、张作霖等人也试图施以援手,但直到北......
郑孝胥深受儒学教养,又对西方事物有一定了解。他作为多位督抚大吏的重要幕僚,对晚清的商务、政事,均有所推动和影响。在辛亥革命......
作者首先在叙述历史的基础上,概括了新自由主义的典型形态。20世纪60年代末,资本积累危机导致了凯恩斯主义的破产,资产阶级力图通......
弥尔顿是17世纪英国最伟大的革命诗人之一。他的著作中最出名的就是无韵体史诗《失乐园》。本文通过分析作者所处的个人和社会环境......
秦楚汉战争之间是一个英雄时代,以“功德”决定政权的归属,所谓“六国”封建体制复辟的问题并不真实存在,它在陈胜、项羽、刘邦三......
徐树铮从属北洋军阀系统,一生毁誉不一.然而,他顺应历史潮流,反对复辟、捍卫共和,保全国家版图,联合革命势力,促进中国统一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