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国的惠特曼说:你最初读到什么东西,你最初看到的东西就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应当主动当好孩子阅读的引领者和指导者。教师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自己对该读物应有很好的了解,不光要熟知图书内容,而且还要有较深刻的读书感悟,这样在推荐时才会游刃有余。
【关键词】阅读 习惯养成 数目 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0.208
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是阅读动力的一种定型。叶圣陶先生曾说:“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于事的。”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一、优选书目,激发阅读兴趣
美国的惠特曼说:你最初读到什么东西,你最初看到的东西就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应当主动当好孩子阅读的引领者和指导者。教师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自己对该读物应有很好的了解,不光要熟知图书内容,而且还要有较深刻的读书感悟,这样在推荐时才会游刃有余。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兴趣易转移等心理特点,为他们选择适合的阅读书目,充分发挥推荐对阅读的积极作用。
学生阅读兴趣有显著的年龄差异。不同年龄的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读物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低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中、高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转为对战争题材、英雄模范人物、惊险神秘之类的故事产生兴趣,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兴趣递增。学习较优异的学生,喜欢读有一定文学水平和自然知识的文章,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的阅读内容则停留在带有感兴趣的插图或篇幅短小的故事上。据有关调查,上中下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外阅读所用的时间和阅读的字数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差异。三年级小学生上等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10—15小时,阅读字数8—15万字;中等生每周4—8小时,读2—5万字;下等生每周阅读1—3小时,读0.5—1万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程度的求知欲,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注意推荐的方式、推荐的时机,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逐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家长重视,营造阅读氛围
家庭是课外阅读的主阵地,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美国《时代》杂志网站的专栏作者史奈尔·舒纳建议家长们最好每天一起和孩子阅读20分钟,通过阅读的方式和孩子找话题交流。从这个建议可以看出,家长要起到榜样作用。如果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书,孩子会非常喜欢的,对孩子阅读的兴趣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据一项调查问卷得知:生字多和读物篇幅长是影响孩子阅读兴趣的第一障碍。亲子阅读,不仅营造了读书氛围,还能在孩子阅读中为孩子排除阅读困难。营造读书氛围,为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家长可将书本摆在孩子随手可及的地方,例如学习桌和床头等。在推荐阅读方面,建议家长根据教师推荐书目阅读外,还要还给孩子自由支配的阅读时间,图书馆、阅览室不乏是孩子节假日的最佳去处。
三、指导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不同之书,区别对待。由于课外阅读书籍种类不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加之小学生课外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受控因素小,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标记,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閱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之后,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例如指导学生读报刊,即可采用浏览和精读两种方法。指导学生拿到报纸要先统览全貌,大致了解有哪些消息和文章,然后选择重要的、新鲜的和自己感兴趣的精读。还要教给学生收集资料、剪贴、写摘要、作读书卡片、写读书笔记等的方法。同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还应关注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从怎样阅读连环画、科普读物、文学作品等进行分类指导。
四、特色阅读,检验阅读成果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开展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活动是激发学生强烈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通过读书交流,开展亲子阅读、读书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评选出书香家庭,书香班级、书香少年。寓读书于特色活动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激发阅读兴趣,感受读书快乐,促习惯养成。
总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课外阅读的习惯,是一项攻坚战。推进阅读,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读物,激发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氛围,教给阅读方法,让阅读成为习惯,让阅读丰富人生!
【关键词】阅读 习惯养成 数目 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0.208
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是阅读动力的一种定型。叶圣陶先生曾说:“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于事的。”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一、优选书目,激发阅读兴趣
美国的惠特曼说:你最初读到什么东西,你最初看到的东西就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应当主动当好孩子阅读的引领者和指导者。教师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自己对该读物应有很好的了解,不光要熟知图书内容,而且还要有较深刻的读书感悟,这样在推荐时才会游刃有余。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兴趣易转移等心理特点,为他们选择适合的阅读书目,充分发挥推荐对阅读的积极作用。
学生阅读兴趣有显著的年龄差异。不同年龄的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读物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低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中、高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转为对战争题材、英雄模范人物、惊险神秘之类的故事产生兴趣,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兴趣递增。学习较优异的学生,喜欢读有一定文学水平和自然知识的文章,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的阅读内容则停留在带有感兴趣的插图或篇幅短小的故事上。据有关调查,上中下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外阅读所用的时间和阅读的字数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差异。三年级小学生上等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10—15小时,阅读字数8—15万字;中等生每周4—8小时,读2—5万字;下等生每周阅读1—3小时,读0.5—1万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程度的求知欲,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注意推荐的方式、推荐的时机,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逐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家长重视,营造阅读氛围
家庭是课外阅读的主阵地,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美国《时代》杂志网站的专栏作者史奈尔·舒纳建议家长们最好每天一起和孩子阅读20分钟,通过阅读的方式和孩子找话题交流。从这个建议可以看出,家长要起到榜样作用。如果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书,孩子会非常喜欢的,对孩子阅读的兴趣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据一项调查问卷得知:生字多和读物篇幅长是影响孩子阅读兴趣的第一障碍。亲子阅读,不仅营造了读书氛围,还能在孩子阅读中为孩子排除阅读困难。营造读书氛围,为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家长可将书本摆在孩子随手可及的地方,例如学习桌和床头等。在推荐阅读方面,建议家长根据教师推荐书目阅读外,还要还给孩子自由支配的阅读时间,图书馆、阅览室不乏是孩子节假日的最佳去处。
三、指导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不同之书,区别对待。由于课外阅读书籍种类不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加之小学生课外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受控因素小,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标记,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閱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之后,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例如指导学生读报刊,即可采用浏览和精读两种方法。指导学生拿到报纸要先统览全貌,大致了解有哪些消息和文章,然后选择重要的、新鲜的和自己感兴趣的精读。还要教给学生收集资料、剪贴、写摘要、作读书卡片、写读书笔记等的方法。同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还应关注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从怎样阅读连环画、科普读物、文学作品等进行分类指导。
四、特色阅读,检验阅读成果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开展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活动是激发学生强烈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通过读书交流,开展亲子阅读、读书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评选出书香家庭,书香班级、书香少年。寓读书于特色活动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激发阅读兴趣,感受读书快乐,促习惯养成。
总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课外阅读的习惯,是一项攻坚战。推进阅读,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读物,激发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氛围,教给阅读方法,让阅读成为习惯,让阅读丰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