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依据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ling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是新时代制度自信的宣言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具体建立在以下四个方面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内在价值、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汲取、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自身的一系列显著优势以及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治理体系 制度自信
  引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中国之治”的宣言书和行动纲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基本依据。
  一、制度自信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国家到底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不是由人们主观事先设定好的,也不是人们临时拍脑袋决定的,而是由这个国家在长期发展的历史、社会性质、文化传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历史发展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对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奠定了制度前提和政治基础。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党领导人民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一系列伟大实践探索,在实践探索中既注重顶层设计,又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并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提炼升华,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实践探索中,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价值原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得到了更为充分地体现和诠释。如以人民为中心既是唯物史观的本质体现,又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其本质特征和根本政治遵循。但是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个口号,它必须要落实到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各项实际工作中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用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真正实施,而且在各项具体工作中都以人民群众的高兴和满意、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等等。再比如促进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终极追求,科学社会主义特别强调通过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十九大报告将其写进党章,同时进一步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所有这些必然要求“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二、制度自信源自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对人类制度文明有益成果的汲取
  制度自信不仅仅是制度本身的问题,它还有赖于文化的滋养。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文化基础。中华民族的5000多年文化没有中断,并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包括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精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制度和治理方面也形成了一系列有益思想,如大同理想、小康状态、大一统传统、法治主张、诚信观念、公正价值、民本思想等。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精华已经溶进中国人的血液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的精神文化之源。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逐渐被中国先进分子所接受,并将之与中国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相融合,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中国自古以来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曾经被周边国家和民族学习、模仿和借鉴。但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批批仁人志士前赴后继,都在思考中国的前途命运,寻求中国的出路和道路,进行了各种尝试,但均以失败告终。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才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和根本政治前提。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更具活力的体制保证和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證,使当代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开放和不断完善的体系,它吸收人类一切有利于中国发展进步的其他国家治理经验,在改革过程中,不断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从而更加成熟和定型。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也大胆吸收和充分借鉴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优秀成分和进步因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更加丰富、机制更加有效、运行更加顺畅,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大踏步赶上并逐渐引领时代潮流,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三、制度自信源自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一个制度好不好,是否优越,不能仅从口头上去评判,而要从大的原则、大的目标、大的方面去评判和把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军事、外交等多个领域全面总结了13个显著优势,这既是国家制度运行的内在逻辑,也是对我国国家治理经验成就的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底气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如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的独特优势。那么为什么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呢?因为社会主义集中反映人民群众利益诉求,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他要办的大事是事关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大事,是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大事。所以这些大事也是人民群众十分乐意,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并为之奉献的大事。再比如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我国制度的显著优势。无论时代和国际风云如何发展变化,我们的军队永远是党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始终把人民所求所盼所急作为人民军队的第一选择。无论是1998年抗洪、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还是2020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2021年的河南水灾中,每一次重大的灾难、每一次重大的险情、每一次重大的挑战,人民军队总是闻令而动,挺身而出,第一时间向地方伸出援助之手,紧紧地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齐心协力夺取最后的胜利。这些与西方军队及国民警卫队在重大危机中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海神针,人民解放军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压舱石。   四、制度自信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
  制度之争贯穿了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孰优孰劣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制度自身层面,而必须跳出产生问题层面创新解决方案,揭示制度优劣的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可逆转,究其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处理一系列社会治理难题和全球性问题时效率越来越高,在与资本主义比较中赢得越来越大的比较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在竞争中更能赢得主动和比较优势。中国用自身发展的伟大成就和伟大实践无可辩驳地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唯一性,颠覆了华盛顿共识,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科学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切实可行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解决国家重大问题上的比较优势使之具有更强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和整合能力,最大限度地捕捉和抢抓每一个发展的机遇、积极应对各种可遇见的和不可遇见的社会风险和挑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综合治理能力,带给人民更强的自豪感和制度自信。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风景这边独好。但世界上一些国家对中国所取得发展成就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对成就背后的制度因素闭口不提,甚至指责、歪曲、攻击中国的社会制度。这不仅因为他们有意识形态偏见,认为西方现代化是唯一模式,对中国制度的认识存在不足。多年来,一些人停留和满足于用西方资本主义的理论框架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理论分析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是习惯用西方的理论解释中国实践,仅仅从抽象观念上去比较两种制度的优劣,从来不考虑其实效。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尤其在重大危机事件中,中国奉行的“人民生命高于一切”“应查尽查、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等,与西方国家形成鲜明的对比。越来越多的国家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发展模式开始动摇,甚至迷茫。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不仅经济上向“东”看,而且政治上也向“东”看,从而更愿倾听“中国声音”、期待“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回望过去,我们已经建立完善了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展望未来,我们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创造出更多“中国之治”的发展奇迹。我们要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并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其他文献
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创新的可专利性问题,目前理论界颇有分歧。而该问题的解决对于人工智能时代专利法律制度的创新及将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从“劳动概念、人格权扩张理论、激励理论”的法哲学原理入手,就该问题纳入专利法保护的正当性进行证成,再从法政策的角度分析进行专利保护的现实需要,结合具体专利法客体审查条款,论证人工智能生成创新符合专利法客体范畴,阐述人工智能发明对专利“三性”审查的冲击,从而提出“拓宽现有技术的范围,提升创造性标准,加强实用性审查,发挥人工智能社会组织作用”的应对建议。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发了其生态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绿色维度奠定了话语可能。通过对人、自然、土地、劳动等关键范畴的理论辨析,马克思阐述了人与自然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与生活方式对人与自然的双重破坏性,指明了科学技术与工业化进程对人与自然解放的双向意义,阐发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生态解放意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指明了生态资本主义的固有局限性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在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不断渗透,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发展现状,将信息素养分为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四个方面,建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求解指标权重,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信息素养的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证实该方法可以有效实现教师信息素养的定量评价,有助于了解高校教师信息素养
摘要: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各地区各部门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推进新时代东北振兴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真抓实干”的理念——不仅要真心抓、真情抓、真切抓,还要實实在在地干、实事求是地干、求真务实地干,在推进振兴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以下几方面,即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领导干部抓落实的能力,来形成真抓实干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真
摘要:随着“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金课”建设步入“智能+”时代。利用和开发在线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结合虚拟仿真技术,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有效建设英语类“金课”。高校应创建智慧型学习环境,系统化设置教学目标,信息化备课,并参照《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促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向纵深发展,打造英语翻译“金课”,高质量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  关键词:翻译;混合式教
摘要: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0月10日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这七种能力为年轻干部下一步更好地干事创业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政治能力 改革攻坚能力 抓落实能力 
摘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实现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而教师身份认同直接影响能否造就一支热爱乡村、扎根乡村、反哺乡村、奉献乡村的新时代卓越乡村教师队伍。本研究基于传统与现代社会走向、乡村教师政策支持导向和乡村教育现实发展需要的背景,新时代我国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困境主要体现在自我身份、专业身份、文化身份和社会身份方面,其影响因素来源于政策制度、社会人际、学生家长和教师个人等方面。通过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知识图谱工具,以2005—2019年发表于CSSCI期刊的537篇文献为研究样本,从多个视角系统揭示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研究发现:(1)近15年来,国内该领域发文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高水平学者及研究机构对此作出了卓越贡献;(2)研究遵循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价值认同理论、资源整合理论和特色教育理论,研究的关键词包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高校辅导员、实效性、立德树人、新媒体等;(3)政治热点和信息技术发展水平是影响学者研究方向的重要因素,未来高校
摘要: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已成为各高校实施教学的重要举措之一,如何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开展教学实践已成为当前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学习者的学习投入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在教学质量的评估中备受关注。本文以《高等数学B》课程为例,开展在线教学实践,共有266名师范生自愿参与了在线教学中学习投入度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本次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线教学中师范生的学习投入度
中国不仅拥有全球10%的植物物种与14%的动物物种,还在全世界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中占据4席,被认定为全世界17个大型生物多样性国家之一。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球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这不仅影响着生物的多样性,还威胁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表环境。